工程经济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

2023-12-30 18:02陶洪飞付秋萍艾鹏睿姜有为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3期
关键词:水工经济学班级

陶洪飞 付秋萍 艾鹏睿 姜有为

[摘           要]  工程经济学课程对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极其重要,是从事工程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针对目前工程经济学课程存在学生主动学习热情不高、学习难度较大及课程思政体系不系统等问题,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依托MOOC资源、自制资源及SPOC平台,创新和完善课前、课堂、课后的全过程线上线下教学设计环节,提出“课前线上学、课堂讲授讨论练习、课后线下巩固”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而转换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位置,达到将思政元素同课程内容有机地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主动学习能力,实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书内书外”学习。

[关    键   词]  工程经济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主动学习;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3-0065-04

一、引言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科学与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着重研究工程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谋求工程与经济的最佳结合,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可预测性、实践性等特点。工程经济学的任务不是创造和发明新技术,而是对成熟的技术和新技术进行经济性分析、比较和评价,从经济的角度为技术的采用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李莹等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经济学》教学方法[1];程淑杰等和白银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对工程经济学课程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2-3]。单永娟探索了工程经济学的思政教学改革,并给出了其实施路径[4]。许多高校的工科专业都开设了此门课程,而该课程是新疆農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和工程管理(水利水电方向)专业核心课,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专业拓展课,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随着近年来教学模式转变潮流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经济学教学团队针对线下课程存在的不足,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模式,转换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二、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及教研教改情况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传统而经典的本科课程,自1952年8月1日成立八一农学院水利系(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前身)起,即设立了该门课程,当时由于教材匮乏,教师们自编自刻授课教材,广泛开展教学法的研究工作。教师们自制教学模型、教具,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使教学工作逐渐走向正规。1972年至1976年,为培养少数民族建设人才,水利系先后招收了3个少数民族班,为提高教学效果,改编了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材,改进了教学方式和方法。2003年以前,授课方式往往采用板书的形式进行授课,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自2004开始制作工程经济学课件,探索了多媒体下工程经济学新型授课方式,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大提升。

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式自开设至2020年主要采用线下授课方式,但线下教学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一)学生主动学习热情不高

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只是被动参与,学习热情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内容多,教学课时少

工程经济学课程面向的是工科类的学生,课程内容多,理论公式多,与数学联系紧密,难度大,学生容易感到枯燥,现有教学大纲仅32个学时,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大多数学生不具备经济学相关知识,学习本门课程难度较大

工程经济学课程在学生大三下学期开设,但由于学生的经济学相关知识基础薄弱,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各种枯燥经济理论和方法的接受能力弱,学生由于相关基本知识储备不足,往往存在重专业技术学习轻经济分析学习的情况。

(四)考核方式单一,不能考查学生的能力

目前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学生学习最终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占70%)和平时成绩(占30%)组成,主要在于检验评估传授知识是否被学生所接受,在这种以考试为主的制度下,学生多数考前突击复习,硬记知识点,这种考核方式既不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又不利于教学评价系统性。

三、基于“学生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包括以下四点:

1.丰富完善课程教学资源

利用现有MOOC资源、自制的PPT资源、现行规范、编辑好的计算公式等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库和课程思政案例库,以满足混合式教学要求。

2.完善课程体系的建立

结合专业认证、《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各专业培养方案、工程经济学教学大纲,完善工程经济学课程,包括课件、教案、讲稿等内容。

3.打造工程经济学教学新范式

构建时空融合虚实结合教学新模式,利用MOOC资源实现异时异地虚实维度互动;利用翻转课堂实现同时同地+异时同地多元维度互动;利用SPOC平台实现同时异地过程维度互动。

4.推进课前提问、课堂讲授及课后作业方式改革

以应用、动手、实践为目标,利用SPOC平台(云班课或秾大云上)对课前提问、课堂讲授及课后作业方式进行改革。通过课前教学设计(课前提问,布置思考题,学生写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难点),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现学习瓶颈;课堂教学设计实现交互、思考、解惑,重点讲解学生遇到的问题或难点,并进行练习;课后教学设计(课后作业),实现课前和课堂学习效果的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惑。

(二)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

1.线下课堂内容方面

完善、建成了工程经济学课件,增加了练习的计算题,验证课堂学习效果,增加了实际工程中的2个案例,贯穿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线上资源建设方面

2020—2021和2021—2022学年在云班课共发布资源18个,其中MOOC资源2个,规范及说明2个,《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1个,课件及其他资源13个;发布活动33个,包括撰写预习笔记、提交课后作业、讨论等。

2022—2023学年,新疆农业大学购置了秾大云上平台,发布资源25个,其中MOOC资源2个,规范1个,《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1个,在线录制视频课8个,课件及其他资源13个。建立作业库15份,题库覆盖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计算题。资料、作业库及题库持续更新中。

(三)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通过实践,根据最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将该课程的学生最终成绩调整为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学生的平时成绩实现全部通过线上统计,包括考勤、预习笔记、练习、作业、线上测试、观看视频等。

(四)课程组织实施情况

2020—2022学年利用SPOC平台(云班课),开始在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文水资源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开展翻转课堂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课程改革经验。2022—2023学年利用SPOC平台(秾大云上),开始在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文水资源工程专业开展翻转课堂尝试。课程采用“课前线上学、课堂讲授讨论练习、课后线下巩固”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图1表示工程经济学的整个教学流程,从图1中可知,课前学生通过线上的国家级精品课程MOOC资源或制作的PPT及布置的思考题自主学习了解课程知识和理论,并提出疑问或不清楚的知识点,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课堂老师针对学生预习提出的疑惑知识点和思考题解答的情况,进行授课,并分组讨论,同时以例题进行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后线下巩固,通过云班课(秾大云上)布置的任务活动,巩固和加深掌握课程核心理论与关键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四、学生学习效果

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建设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各专业的发展需求。通过课程的建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现了以往的“知識储备型学生”向“实干创新型学生”转变。为了比较课程改革的效果,课程团队在水管、水文、农水、水保班级做课改,没有参加课改的班级为水工班,统计了两年数据。文末表1表示2020—2021学年工程经济学9个班的卷面成绩和考研率统计,其中汉族班水工182和184班的学生为区内一本招生和区外二本招生,基础好;汉族班水管182、水文182、农水182为二本招生,农水171(民族班)和农水183(双语班)为二本招生,农水186和水管186班,为专升本。从表1可知水工2个班级的考研率比其他班级都要高,说明这两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但参与改革的班级除了农水186班在平均分数、分数段为70~100的比例都高于未参加改革的2个水工班,不及格率明显低于未改革的班级。这充分说明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计算题得分率较高。农水186是专升本班级,基础薄弱,工程经济学的计算题占比为60%,对数学等要求较高,导致该班级的不及格率及平均分数都是最低的。

文末表2表示2021—2022学年工程经济学7个班的卷面成绩和考研率统计,其中汉族班水工192和194为区内一本招生和区外二本招生,汉族班水管192、水保192、农水192为二本招生,农水2101和水管2101班为专升本。从表2可看出参与改革的班级除了农水2101班,平均分数都高于或接近未参加改革的2个水工班;不及格率低于未改革的水工192班,高于未改革的水工194;除农水2101外,参与改革的班级分数段为70~100分的比例高于水工192班,低于水工194班。通过改革,二本招生的水管、水保、农水学生成绩接近或高于基础好的区内一本招生和区外二本招生的水工专业,这说明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农水2101是专升本班级,基础薄弱;从考研率上看,明显水工194班的考研率高于水工192班,说明水工194班学习氛围好,取得的课程成绩也较好。后期可采用课改教学模式,提高水工班的卷面成绩。

五、结束语

新疆农业大学工程经济学团队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化技术,做到与时俱进,满足“00后”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围绕教学质量标准,以人为本,结合课程特征,利用线上和线下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与“用”结合的实用性人才,彻底将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成为学习积极者。此次开展工程经济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的实践,因其内容丰富、方式新颖,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知识掌握程度及测试效果有显著提高,已取得较好的效果,研究和实践成果可向其他类似课程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莹,黄贞,叶灵珍,等.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黑河学院学报,2022,13(2):106-108,136.

[2]程淑杰,王重玲,马晓霞.工程经济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证分析:以银川能源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22,8(25):123-127.

[3]白银.“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3,25(1):64-66.

[4]单永娟,都沁军,邢秀青,等.“工程经济学”课程思政教改设计与实施路径研究[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23,46(2):128-134.

[5]马力,杨傲,武璟.《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11):81-84.

[6]闫波.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融合的改革研究:以《工程经济学》为例[J].砖瓦,2021(10):192-193.

[7]祁神军,詹朝曦,张泳,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习动机对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以工程经济学为实证[J].大学教育,2021(2):34-38.

[8]张珂,马闯,张肖静,等.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J].河南化工,2021,38(1):64-66.

[9]王晓峰,陈宣东.“工程經济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28):250-251.

[10]付秋萍,洪明.以《工程经济学》为例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6):126-127.

[11]周娴.“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优化与评价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13):137-138.

①基金项目:2022年新疆农业大学校级教研教改课程建设专项的课题成果。

作者简介:陶洪飞(1987—),男,汉族,四川南充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水利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学研究。

付秋萍(1980—),女,汉族,新疆奇台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节水灌溉及水肥高效利用方面的研究。

艾鹏睿(1992—),男,汉族,吉林辽源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灌溉节水理论研究。

姜有为(1988—),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干旱区生态恢复研究。

猜你喜欢
水工经济学班级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班级“四小怪”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简明经济学
天下水工看淮安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从“水工构筑物”到“水工建筑” 水利建筑设计实践与思考
不称心的新班级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