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中科普内容的研究

2023-12-30 18:02生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3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普公众

[摘           要]  现阶段对科普传播的研究日益增多,科普传播领域展现出良好的研究前景。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研究背景,将吉林省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中的科普文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传播主体、文本和受众的特点并分析当前高校科普传播机制的不足之处,进而探讨如何有效提升高校科普传播效果,以创新的传播方式扩大高校科普作品在受众中的影响力,使科学技术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即实现社会文化的“科技化”和科学技术的“文化化”。

[关    键   词]  科普传播;高校科普;叙事方式;文化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3-0117-04

近些年,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公认,并在不同领域被频频提及。国家在关于科学技术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多次表述了高度重视科学普及的思想理念,并明确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1]。而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期间,中国民众对科学知识的渴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掌握科學知识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公众认可。相对应的,无论是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科普品牌“果壳”,还是一些以个人为创作主体的科普号,如“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不刷题的吴姥姥”都发展态势良好。因此,当下对科普作品和科普传播的研究日益增多,科普传播领域展现出良好的研究前景。

将科普研究视角设定在高校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高校是科技人才的汇集地,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学生是科普传播工作的重要信息源,同时也是较大的科普受众群体,高校的传播平台理应承担科普传播的重任,但似乎尚未被充分调动起来。二是吉林省虽然具备高校密度大、教师和学生群体庞大等进行科学普及的有利条件,但并没有呈现出科普作品井喷、科学传播主体众多的局面,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值得探究。科普的本质是科学知识的有效传播,因此,把科普问题放在传播领域进行探讨更加具有意义。在这里,将从信息的创造和阐释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校科普信息的创造

信息的创造是指文本的内容和形式通常由传播者构思、创造、策划、精心制作、组建、挑选和采用。在科普传播机制里,将从科普内容生产者和科普文本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校科普内容生产者

Web 2.0时代的到来使作者与平台发布者共同成为内容生产者。同时,信息的发布者从传统的传播主体导向性变成了受众导向性,受众希望得到什么信息,受众会主动传播什么样的信息成为传播者思考的问题。除此之外,UGC(用户生成内容)也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途径。一般来说,高校的科普传播主体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具备专业知识并具有科普热情的师生和科研人员

这一类人群往往从事与科学研究相关的工作,因为自身同时具有专业知识和科普热情,为大众提供与自身专业相关的科普,比如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教授在B站开设了科普号“不刷题的吴姥姥”,致力于向大众科普物理知识。吴於人教授并不是专业编辑人员,而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普,主要是通过针对热议主题发表自身观念以及回答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提问等形式,进行科普互动,引导舆论。

2.扮演“把关人”角色的专业编辑团队

这一类人群主要负责科普内容的选题、撰写和把关,用户生产内容的运营和导向。尽管这类人群是运营的核心人群和中流砥柱,但他们的人数相对较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各级官方微博、公众号的编辑人员。他们更希望将更多的内容生产权和选择权交给拥有更多科普热情和专业能力的专业人士。

3.对科学知识感兴趣的师生群体

这部分人群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生产者,但在Web 2.0时代,“受众从传统的被动地位开始向产销合一者转变,他们主动地介入甚至是生产科学传播的内容”[2]。他们也许不具有专业的科学知识与科普能力,但他们有科普的需求以及对科学常识的好奇。他们往往会选择通过发表评论、提出问题等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以及主动寻求解答。这是一个用户生产内容的过程,因此普通用户也拥有成为传播主体的权利。

纵观以上三类人群,可以发现高校科普传播主体具有多层性、多样化等特点,致力于搭建一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讨论的平台,促进用户生产内容,使内容也同时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二)高校科普文本信息分析

通常来说,科普作品的文本信息会给人们造成专业、严肃、难懂的印象,即使对科学知识有渴求的受众,也可能会因此望而生畏。但当今社会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是必须的,科技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对科普信息进行“编码”,使受众在其能够理解的范围之内顺利“解码”,是科普人员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通过对现今影响较大的几个科普主体进行考察,结合采集到的超过千次阅读量的近700篇高校微信公众号的科普文本,发现其具有以下共同点。

1.内容选取的生活化

阅读量千次以上的科普文本选择呈现的题材多半与日常生活相关。吉林化工学院的《雾霾|你不是我的菜》有1700余次的阅读量,吉林大学发布的原创文章《心动了!当立冬遇见吉大》阅读量近万次。这样的信息,并不会因科技含量不高而被人忽略,反而会凭借其与大众生活高度接轨的相关性而引起受众的注意力。除此之外,由于传播主体和受众大部分身处高校,因此在校师生科研领域相关的信息往往也能得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如吉林大学的《吉林大学考古团队揭秘金代皇家神庙》、东北电力大学的《东电科研团队风采——砥砺奋进中的李国庆教授科研团队》《喜讯!我校一项重大科技成果实现转化》,由于和校重点科研项目相关,均获得了万次以上的阅读量。

2.叙事方式的趣味化

当今媒体的呈现方式已经逐渐融合并呈现越发多样化的趋势。多媒体的发展对于科普信息的创意“编码”和呈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媒介条件,使科普文本呈现图文并茂、声色俱全成为可能。由于UGC(用户生成内容)和去中心化的特征,使当今科普作品的文本信息能够以轻松幽默而又不失专业水准的方式进行传递,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转化成可读性强的文字,以求其目标受众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接受并理解科技信息。因此,从标题的趣味性设定到叙事方式的多样呈现,高阅读量的科普文本无一不遵从趣味性原则。如吉林大学原创的《护士节|跟踪吉大美女护士的一天零一夜》以手绘插画的方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护士职业的相关知识,其可爱化的题目拟定、拟人化的讲述方式、专业而不失幽默的叙述使该篇文章达到4000余次的阅读量,有效地实现了受众接受度的提升。在阅读量较大的高校科普文章中,这样的文本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3.信息传递的可读性

无论是绘制的长图或者插画,还是口语化、趣味化的表达方式,都为科普公众号的微信推文增添了不少易读性和可读性。比如吉林大学发布的《这个视频火了,吉大原创短剧手把手教你心肺复苏急救》以原创视频的形式科普了心肺复苏要点,达到了6000余次的阅读量;吉林农业大学发布的《吉农观鸟手册》系列和北华大学推出的《北华植物物语》系列,阅读量均达到2000次左右。这些文章都是以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视频、图片,引导读者一步步地进行阅读。其将晦涩难懂的专業术语和专业知识,通过创意性的表达和通俗化的呈现方式,使内容中的专业知识表述降低到一般读者的认知水平,增强了图文的可读性以及科普知识的易读性。

二、高校科普信息的阐释

信息不能阐释自身。信息的意义由发送者和接收者共同掌握,并不只存在于发送者所说、所写以及用肢体表达的语言中。科普信息是准入门槛较高的一类知识,通过以上三种方式的“编码”,科普信息达到了一定的覆盖人群和传播效果,但覆盖范围和传播效果如何反映了受众“解码”的过程。

(一)高校科普作品受众分析

一般来说,科普作品生产者会有自己明确的传播目标,比如果壳网将自己的目标受众定位为具有科学知识的专业人士以及拥有好奇心的都市科技青年。其年龄构成一般在20~40岁,多生活在经济、科技较发达的地区,具有一定的经济消费能力和科学素养,对于生活保持好奇和热情。而对于高校科普作品生产者来说,除了对科学知识感兴趣的大众,更明确的受众是高校师生,尽管并不是所有高校师生都对科学知识感兴趣,但这个群体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比其他群体对科普作品更容易感兴趣,科普类作品的传播在这个群体里应该能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此外,对受众的分析不能仅停留在整体刻画上,科普作品受众是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的。可以按照科学知识的类别来进行划分组群,比如丁香医生针对的就是对健康知识比较关心的受众以及医学专业人员,天之文针对的是对天文知识比较感兴趣的受众,博物吸引的是乐于了解自然万物的人群。还可以按照年龄划分,果壳少年针对的是中小学生群体,果壳童学馆是以孩子家长为主要受众,而针对老年人的科普公众号非常稀缺,这也许是值得探讨的一个方向。还有一种划分方式对科普研究更有意义,就是按照受众对科普作品感兴趣的程度将其分为无兴趣者、轻度兴趣者、中度兴趣者和重度兴趣者。根据调研,可以为这几种群体作出如下刻画:无兴趣者是对科普内容丝毫不感兴趣的人群,甚至会刻意避开该类内容,他们科学素养不高,对网络谣言和科学流言毫无分辨能力,同时容易成为谣言和流言的散布者;轻度兴趣者并不会主动关注各种科普号,即使偶尔关注了某些科普发布平台,他们对网络谣言和科学流言分辨能力弱,但会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中度兴趣者对科普文章有一定的兴趣,对科学知识有渴望,可能并不从事与科技紧密相关的工作,但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会主动关注感兴趣的科普发布平台,但只限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他们对网络谣言和科学流言具备一定的分辨能力,不会轻易转发网络信息;重度兴趣者一般是科研人员或者对科学知识极其感兴趣者,他们对大部分的科普发布平台都感兴趣,甚至追求关注科普类别的全面性,他们已建立相对完善的科学思维系统,能够对网络谣言和科学流言做出准确的甄别,并且愿意为制止这些“伪科普”信息的传播而努力,他们也许会加入某些科普平台的人才库。根据省内各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科普类文章阅读情况,可以判断出高校师生主要是轻度兴趣者、中度兴趣者和重度兴趣者共同组成的,且前两者所占比例较大。

(二)以阅读量为体现的科普效果

根据以往研究,“基于阅读、点赞和评论等可得指标来表示公众号的传播影响力乃至实际传播效果是有意义的”[3]。与科技类公众号里传播效果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公众号果壳网发布的文章相比,省内各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科普类文章阅读量比较少,阅读量超过万次的只有十几篇,阅读量超过千次的接近700篇,这些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并不是专业的科普号,关注者也不是明确的科普受众,因此获得这样的阅读效果是必然的。

三、当前高校科普传播存在的问题

通过数据提取,可以观察到省内各个高校在科普文章发布上呈现出的特点。有的高校根据自己的研究强项推出了该类系列科普文,也有一些高校忽视了本校的研究重点,令人惋惜;有的高校注重科技信息分享,但由于缺乏发布技巧,传播效果一般;有的高校发布相似的文章,但点击率表现不同,呈现出有高有低的两极分化状态。根据这些现象,可以总结出以下问题。

(一)发布较易集中在少数类别

各校发布的科普文章主要集中在节气及习俗、宣传日及纪念日由来、安全教育、节日习俗及由来几个方面,较少考虑其他方面。有的高校结合自己的研究重点进行发布,比如长春中医药大学发布集中在中医科普类文章和健康知识类文章,还有的高校忽视了自己的特长领域,比如一些体育类院校从来没有发布过健康、健身知识类的文章。

(二)较易忽略本校科研相关内容

此次调研的高校都是以科研为主的院校,因此,在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对本校科研内容进行宣传和普及是十分必要的,能够给在校师生带来很好的积极推动作用,也能给校外受众展示学校的科研风采,比如长春理工大学的《这里不仅仅有意念翻书——》有3000余次的阅读量,说明该校师生对本校科研类文章非常感兴趣。但很多科研院校都忽视了该类别。实际上,各个院校发布的本校科研类文章,阅读量都很可观,除有限的几所院校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坚持发布本校重大科研成果信息,大部分院校往往忽略了该类别。

(三)内容生产者缺乏叙事技巧

课题组在进行数据提取时发现,内容生产者选取好的科普内容往往由于阅读效果不好被迫调整了方向。比如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呈系列性发布专栏《极客学园》,由于阅读量寥寥,内容生产者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调整了方向,不再发布相关内容。实际上,该科普专栏具有很大价值,只是缺乏图文并茂的形式,内容上与受众的生活有些距离,没有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因此,内容生产者的文本思路需要调整。

(四)科普类文章原创率较低

此次调研的省内25所高校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的原创科普类作品只占发布的所有科普类作品的6%,且内容主要集中在节日习俗及由来、宣传日及纪念日由来、节气及习俗三大类,这从侧面证明了这几类科普文章原创难度较小,也为其他高校在科普文章的发布上带来启示。

四、为高校科普传播提出的建议

如前文所述,高校具有高质量的科普信息生产者和受众,应是科普传播的重要阵地,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此对各高校微信公众号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校信息发布平台应重视科普类文章的发布

科普文章的传播质量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息息相关,而高校师生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群体。高校师生由于本身就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因此对科学知识容易产生兴趣,并持续保持热度,甚至可以成为科普作品的内容生产者,能够极好地提升科学知识的传播效率。此外,关注高校平台的校外人员多是对该校感兴趣的群体,他们或者对该校怀有入学渴望,或者对该校的某个科研领域感兴趣,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也都是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群体。根据这两个群体的特点,高校信息发布平台,包括高校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以及抖音等短视频号,都应该注重科普类文章的发布,这种文章能够更好地为受众群体服务,也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丰富科普文章类别,增加受众感兴趣的科普文章数量

在以高校为单位进行考察时发现,省内各个高校在科普文章发布上各有侧重,比如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侧重节日、习俗及由来类文章的发布,吉林化工学院重视安全教育类文章的发布,长春中医药大学健康知识类文章发布最多等。一般来说,各个高校会侧重四个或五个类别科普文章的发布,而忽略其他类别,尽管其他类别的科普文章的阅读量表现并不差。有一些类别与高校特色研究领域相关,比如长春中医药大学侧重发布中医科普文章,吉林农业大学加强了动植物类文章的发布。因此,高校应加强健康知识类、本校科研类以及科技知识类这些与在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文章,还有一些高校应考虑加强本校特色研究领域的科普文章发布。

(三)丰富高校科普作品的传播路径和形式

当前省内高校的科普作品传播路径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其他诸如各高校官方微博、官方短视频号基本没有发布过科普类内容。此外,当前高校中传播的科普作品形式比较单一,多以图片、文字为主,视频类作品较少。在新媒体文本传播问题上,科普作品与其他作品一样,需要以新路径、新形式来丰富自己的内涵,获取更多的关注。

(四)将高校中的广大科研人员纳入科普内容生产者体系

总体上看,“我国的科普人才队伍存在数量庞大、质量不高的现象”[4]。一些科技含量较高,需要科技人才专门进行创作的科普作品只能依靠建立科普人才库的建立来解决,果壳网、丁香医生等专业科普传播平台已经做出了榜样。高校汇集了大量的科研人员,如果能够积极与这部分人才产生联系,激发他们的科普热情,就可以为高校公众号形成稳定的科普人才库,可以为高校公众号提供稳定的原创科普作品来源。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高校教师以外,学生群体也是不容忽视的人才库来源,而且他们创作的作品更具创意,也更接近年轻人的思维模式,容易被学生等年轻群体理解和接受,是非常值得考虑的。

五、结束语

一些学者认为科普研究的目的在于更高效地传播科学知识,因此应从传播学科知识入手进行研究;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科普作品应借鉴营销之道,投受众所好,将科普工作纳入市场营销范畴。两者皆有道理,但以上两种研究未将科学意识纳入中国社会文化的建构。科普工作不是简单的传播科学知识,而是要让人们形成科学意识,使社会文化中有相当的“科学观念”,把科学技术变成中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即实现社会文化的“科技化”和科学技术的“文化化”,科普工作才完成了自己的根本使命。而依托高校建设科普人才库推动高质量科普文本的发布,以及将高校学生群体作为主要科普受众进行研究,将是这种文化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从重视高校科普传播入手,促使学生群体更主动地以科学思想考虑问题,逐渐实现全民性的热爱科学、尊重知识的共识,才能以丰富的资源、创新的方式进行科学技术的普及,以良性循环带动科普工作和全民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31)[2023-10-23].https://news.cri.cn/20160531/9e5a5720-f752-96bb-

584c-1ef0c65c36ab.html.

[2]王大鹏,李颖.从科普到公众理解科学及科学传播的转向:以受众特征的变迁为视角[J].新闻记者,2015(9):79-83.

[3]金兼斌,江蘇佳,陈安繁,等.新媒体平台上的科学传播效果: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2):107-119.

[4]郑念.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普研究,2009,4(2):19-29.

◎编辑 马燕萍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JJKH20190229SK)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生琳(1982—),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科普效果与品牌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普公众
蜗牛看牙医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科普达人养成记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