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与创新:《美术里的中国》文化传播实践探赜

2024-01-01 22:47崔慎之陈杭钰
西部学刊 2023年23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美术受众

崔慎之 陈杭钰

(1.长安大学 人文学院,西安 710000;2.暨南大学,广州 510632)

绘画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鲜明的中华审美旨趣,其形、神、意、韵更具普遍的解读意义,既具有表情达意的高雅性、表意性和共通性,又具有文化上的传承性和稳定性。2022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每集12分钟,节目聚焦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结合最前沿的数字技术融合艺术表达,讲述画作背后的故事,提炼作品中的文化标识、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向世界彰显中华民族的艺术之美、文化之韵。该节目以美术为媒,将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标本与民族精神相结合,完成了一次多重融合的文化传播与对话,建构与重塑了中华经典文化形象媒介化传播的全新议题。

一、发现美术:文化传播的共性符号密码

201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原创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自此开启了之后十年我国原创电视文化节目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汉字英雄》《中华好诗词》等一批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创新内容与形式的电视文化节目井喷般出现。这些节目将我国的经典文化与综艺娱乐相嫁接,借由电视媒体独有的仪式感、地位赋予打造真人秀的文化偶像,通过文化竞技带动全民文化觉醒,用文化审美扭转娱乐狂欢,初步构建了中国文化传播的媒介图景,在掀起收视及参与热潮的同时,影响了受众的媒介审美议程。但是,这些以汉字、成语、诗词为主要传播内容的原创电视文化节目在形成传播景观的同时,由于其传播内容具有对内对外的双重文化门槛,无法实现不同阶层受众、不同文化群体的共鸣性接受,在纵深发展的过程中皆呈现出“速生→速火→速亡”的抛物线式共性生命轨迹。

文化与传播互为一体,传播是文化的共享过程,不同文化在互动传播中磨合融合[1],实现对话与交流。以文字、诗词、成语等高语境文化(1)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由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最早于1976年在《超越文化》中提出,在高语境文化中语言和符号的既定意义不是意义的最重要来源,意义多是隐含在语境和关系之中的,传播各方通常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借助各种不成文的规范、价值观、仪式、非语言符号等信息,语言中包含的实际意义较少。符号为传播内容的电视节目,在文化传播尤其是跨文化传播上具有天然劣势。这也从一个角度解释了音乐节目、表演类真人秀节目缘何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

2022年3月,中央电视台发掘美术这一艺术形式,决定以中国经典美术作品为“媒”,聚焦现当代中国重要美术作品,透视作品背后的文化密码和价值意义。在文化多样性和传播差异性的基础上,找到了一个跨越多重障碍,利于文化交流的艺术符码,实现了大众媒体文化传播的内容突破与题材创新。

综观以往的电视节目,美术类题材多以画展新闻呈现,偶有画家访谈或人生传记,也多聚焦美术作品背后的艺术家人生,鲜少关注艺术作品本身。大量的艺术作品被珍藏在各地的美术馆和艺术馆中,无法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美术里的中国》第一次用数字技术结合电视视听艺术,使经典美术作品超越时空局限,飞入寻常百姓家。

该节目在艺术语言、镜头画面、剪辑节奏等电视表现手法中都浸染着中国绘画独有的写意风格和美学特征,线条、色彩、影调、构图等无不体现着中国画抒怀写意的精髓,在首集《虾》中,以水墨晕染开篇辅之灵动的光影变换,表现中国古典的美学意境。节目虚实结合,实地实景和舞台搬演(2)搬演是一种介于现场纪录和虚构之间的电影方法,是一种干预性很强的纪录片制作手段,常和扮演相结合来还原一些不再存在的史实,多用于纪实影片。交互出现,烛光、笔墨、窗棂等中国美学元素融合共生,画面外鸟鸣、风吟、猿啸等声音景观层次鲜明,加之张弛有度的剪辑节奏,构建出极具中国韵味的影像风格和美学情调。

二、绘画与精神:艺术内核与普遍情感的融合呼应

不同国家、文化孵化出不同文化因子和文化表征的美术作品。中国的近现代史因为融合了民族自强、救亡图存、走出去与引进来,呈现出文化上的多元共生与复杂面貌,其时的美术作品托生于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熏染,又吸纳西方美术流脉,具有新旧交替、东西融合、古今兼容的多重特点,这一特点经由电视艺术的呈现愈加凸显,并借电视语言的注解强化了绘画文本背后的民族集体情感。

《美术里的中国》选取了近现代以来的标志性美术作品如《虾》《万松烟霭》《记写雁荡山花》《洪荒风雪》《奔马》《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胜利渡长江》《塔吉克新娘》《流民图》《父亲》《老子出关》《哈萨克牧羊女》《通往乌鲁木齐》等,囊括了中国画、油画、雕塑、版画等多个美术门类,形制多样;亦选取了山水、花鸟、风景、人物等不同题材的作品,这些艺术佳作连缀起一幅生动的中国近现代历史长卷,呈现经典、承载历史、抒怀创作情感、传递时代精神。

绘画艺术,一手源于传统,一手源于生活;笔墨点画万象,精魂诉诸画后。节目在呈现绘画艺术审美性特征的同时,都在指向作品背后的情感价值和精神追摹。齐白石的《虾》,凸显了画家“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黄宾虹的《万松烟霭》,借由浑厚华兹的笔墨传达出深沉厚重的民族品格与精神;潘天寿的《记写雁荡山花》,在虚实之间彰显了画家涌动的艺术生命力和层上重天的境界;蒋兆和的《流民图》通过一百多个深受战争迫害的难民形象,记录战争的残酷、流民的哀伤这一普遍关怀;吴冠中的《太湖鹅群》在绿水青山的画卷里,“造一座桥……具象和抽象的桥”,这个桥的两端连接的是故乡和游子,是东方和西方、人民和专家;罗中立的《父亲》,以超写实方法创作,在绘画笔法创新的同时,表达永恒的亲情主题;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用古典的画法完成艺术表达,呈现出单纯、静穆、和谐的审美理想……

由此可见,《美术里的中国》在美术馆、博物馆陈列式展示艺术品的审美性、艺术性的功能之外,拓展了中国美术的时代性、思想性、交融性,这些流注于纸上笔端的英雄志、家国情、人性美,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鸣和精神旨归。这些山水花鸟、老父新娘,超越了不同文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用笔墨、构图、明暗、色彩,完成了多元文化的情感交流与无声对话。

基于上述鲜明的情感符码,节目在专业性之外具备突出的情感性特征,并借此激发了受众的共情。节目通过时空融汇的多元叙事,还原经典所处的历史时代,唤醒国人的集体记忆和民族情感,打通了观众对时代、对民族的情感之门。于是,现实与历史交织融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还原历史,又关照现实。《流民图》中,大量民众躲避轰炸的影像和对流民的舞台化呈现,将画作中的情感和家国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带领观众重新感受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节目中“当下”与“时代”的流动,展现了作品蕴藏的人性光芒、时代觉醒和历史意义,推开了画作与受众共情的窗户,唤醒了国民的集体记忆和普遍情感,强化了受众的身份认同和群体归属。

三、笔墨与数字:美术经典与信息技术的和谐共生

“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的这一论断在当下依然适用。“我们用新媒介和新技术使自己放大和延伸”[2],现代视听技术的迭代发展,媒介技术的强力驱动使先进的数字科技延伸了人的感官,也重塑了电视节目的视觉表达和审美特征。

《美术里的中国》是国家级主流媒体持续推动“思想+艺术+技术”创新融合、深化“5G+4K/8K+AI”科技创新实践的重要成果,节目以最前沿的数字技术活化各类经典美术馆藏,实现科技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带给观众极致的视觉享受。

“利用3D技术活化馆藏”是《美术里的中国》最核心的创意,美术作品的创作是将三维立体的真实世界描摹到二维的平面上,而借助3D建模技术,通过对画作的笔触、点线等二维元素的解构和重建,平面的美术作品在立体中“复活”起来。节目普遍运用3D建模技术,使写意晕染的中国画与建模模型的点线分明结合起来,在保真中还原。在重现徐悲鸿的《奔马》图时,宣纸上的骏马被分解成鬃毛、肌肉等一个个细小的元素,马儿奔驰的轨迹也被精心设计,一匹匹健硕的骏马破纸而出,驰跃到观众眼前,奔马每一块肌肉的震颤、鬃毛的飞扬都尽数呈现。在《虾》的开篇,水墨虾群游弋在水塘之中,每一根虾须点水的颤动都是传统笔墨与数字技术的交互共振。水墨、构图、用笔、格调,神秘的绘画艺术在数字技术的解构中祛魅,瞬间拉近了观众与美术作品之间的距离,提升了观众的审美体验和专业理解。

此外,《美术里的中国》综合运用多重摄影手法,镜头语言灵动多变,微距摄影的使用让画作的细节和质感纤毫毕现。在《万松烟霭》的开场中,摄制组运用了4K/8K的微距摄影技术辅之3D建模将黄山奇秀和星光月色交汇融合,水面随着微风反射出粼粼水光,观众仿佛置身万松烟霭之中。同时,节目充分运用航拍摄影、延时摄影、水下摄影等技术,不断转换视角,搭配丰富的运动镜头,创造沉浸式的视觉奇观。在《记写雁荡山花》中,节目组再次创新,将画作至于现实环境中,以航拍模拟画作视角,让观众在虚与实、现实与艺术、鸟瞰与特写的多重对比中感知画作的写意对象。

技术的革新为受众提供了沉浸式观看和体验的条件,视听表达手段的提升延展了受众的观看欲望和新鲜感。《美术里的中国》第一季累计触达受众1.78亿人次,CCTV-1综合频道首播收视率较播前同时段提升20%,科教频道重播单集最高收视率较播前同时段提升10%。CSM中心城市数据显示,《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首期节目收视份额达3.13%,较开播前一天同时段上涨74%。笔墨与数字、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不但创新了节目的视听呈现方式和形态,打破了绘画艺术的专业壁垒,而且跨越了不同年龄受众的审美接受鸿沟,呈现出普遍的吸引力和适应性。

四、高雅与通俗:专业审美与大众接受的交融互通

中国近现代经典艺术作品通常被归为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而电视节目是标准的大众文化与通俗审美。《美术里的中国》用大众视听语言表现经典艺术典藏,完成了一次高雅与通俗、专业审美与大众接受之间的融通。

(一)用现代电视技术拆解专业绘画技法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美术作品欣赏具有一定的审美门槛。对于节目主创来说,将静态的艺术经典变为动态的电视呈现,复现其创作过程是难点。《美术里的中国》以新兴技术为电视表达赋能,架起了一座沟通高雅与通俗的桥梁,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法和墨法借助“5G+8K+AI”的技术得以拆解和重构。如《万松烟霭》,用3D建模分解重现黄宾虹的墨法技巧时,辅以通俗易懂的解说和深入浅出的专家点评,画作的笔法、构图及其艺术突破性和创新性都通过视听语言传递给受众,打破了美术专业场域的壁垒,提高了受众的审美旨趣。

(二)搬演+史料+实景多重影像还原历史语境

《美术里的中国》节目将“搬演”[3]、史料和实景拍摄相结合,通过平民化、故事化、生活化的叙事讲述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和精神品格,在舞台和影像交织中,将画家置于其历史情境之中,给观众以强烈的通感和共情。在《虾》中,单笔一支、小桌一张的清苦创作场景置于舞台中央,“齐白石”的扮演者提笔勾勒,神情凝重;《待细把江山图画》中“傅抱石”在画室的创作背影、侧影与挥毫落纸;《洪荒风雪》中舞台上的“黄胄”与实景风雪中的“黄胄”交错辉映……舞台表演、影像史料、专家访谈与实景拍摄交错呈现,画家的生活环境、历史语境、创作心境,借助或朴素的一天,或挣扎的一天,或激荡的一天,在日常叙事中徐徐展开。节目多角度地还原了作品诞生的历史背景,围绕画家生活与情感的叙事增加了观众的沉浸感,拉近了受众与大师的距离,留给人们广阔的个体想象与空间带入,引发普遍共情。

(三)构建听觉声景拉近受众距离

声音是一种媒介,语言、音乐、音响等都承载着信息,是人感受世界的一种方式。声音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媒介,比文字、视频等视觉媒介更具有沉浸性和包容性[4]。《美术里的中国》突出声音叙事,运用听觉语言对“眼睛所遗漏的剩余物”进行还原和创作,集中体现在解说和音乐上。“浑、厚、华、滋,他也更清楚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本质,苍茫厚重、澄澈光明,画中迎面拂来的松涛雾霭是笔墨中的气象,也是永恒的中国气度……”从这段《万松烟霭》的解说词可见,短小精悍、饱含情趣又具深厚的文学性,紧贴节目的审美情调又极具节奏感,便于观众快速接收。节目解说选择年轻的男声,吐字轻松,断句口语,停连自然,又不失情感抒发的丰沛与缓急,在总体上营造出既庄重典雅又不失节奏韵律,甚至还有些跳跃时尚的听觉感受。

音乐是音响和语言文字的延伸和发展,承担着提供信息、营造氛围、表达情感的重要功能[5]。《美术里的中国》中音乐和音效的使用层次多样,集中调动受众的综合感官。在《盛夏图》中,开篇响起的是潺潺的水流声,辅以由远及近的鸟雀和夏蝉的啼鸣,随着跃然纸上的丹青荷花,轻快的鼓乐对点着荷花的绽放,其细节丰富、层次鲜明,以声音景观构建了生意盎然的盛夏荷塘,充满自然美感。声景融通雅俗,直通心灵。声音元素的综合叠加增强了画面的流动感和空间感,拉近了观众与画作之间的距离,给人以沉浸式体验。

由此可见,新技术祛魅了经典美术作品的专业壁垒,打破了专属于精英艺术场域的审美解读,延展了美术作品的物理空间;专业的艺术阐释,深厚的审美意蕴,结合生活化和平民化的叙事与视听表达手法,使得节目实现了以“雅”入手、雅俗共赏的传播景观。

五、结语

截至2023年3月,《美术里的中国》已播出三季,节目运用新技术消弭了艺术鉴赏的门槛,促进了专业性、欣赏性和大众艺术议程的互补,拔高了受众审美接收阈值,升华了美术作品的时代精神,推动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渗透融合,三季节目连缀打造了一所影像化、数字化的视听美术馆,成为经典艺术与大众审美的桥梁。受众在技术与艺术融合建构的视听奇观里,解剖经典、感知细节、了解笔法、洞悉风格,继而读写“美术”背后的人物故事、历史钩沉,深悟其艺术价值与时代精神。文化艺术的内核具有春风化雨、直播人心的动人力量,内容的守正性和形式的创新性赋予了《美术里的中国》鲜明的中国文化风骨和审美格调,其对水墨丹青艺术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展现,在守正中对中国审美的独特意蕴和精神价值再聚焦,在创新中有效传播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6]。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美术受众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