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化验过程中误差的产生及控制分析

2024-01-02 06:36孟夏娟
山西化工 2023年9期
关键词:制样煤质化验

孟夏娟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煤质运销中心,山西 介休 032000)

0 引言

煤质化验是应用和开采煤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采用科学的方式化验煤炭的质量为应用和开采煤炭提供有利的依据。但是煤质化验是一项特殊性的环节,在煤质化验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对煤质化验的结果产生影响从而难以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要想促进煤炭使用和开采工作的有效性,就需要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化验煤炭的质量是否合格。

1 煤质化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

1.1 采样与制样工作中的误差

对于煤炭质量化验来说不可能对所有开采出来的煤炭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需要抽取样品并进行相应的质量化验。采集样品是煤质化验的初步环节,如果在初步环节就出现误差那么会对之后的煤炭化验结果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在实际的煤炭化验中采样环节产生的误差造成化验结果失败的概率较大。而导致煤炭样品采集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采样工作人员局限性、采集的样品数量少缺乏客观性等。其次是制备样品中产生的误差。一般情况下,样品制备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是样品的检测数量要和原始样品数量相似,在制造样品的过程中需要符合样品检测工作的流程和物理化学性质,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不均匀的现象,因此采集的样品可能无法满足制备检测的要求。所以要求制备过的样品要与最初采集的样品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在采集和制备样品的过程中要引入先进的工作,充分地降低人工制备过程中的不良因素,保证化验样品过程的误差最小化。

1.2 系统与收缩误差的分析

系统误差是煤质化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然而此种误差的高低会造成不同的化验结果,要用正负号来表示不同的化验效果。导致系统误差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在样品中混入杂质异物、采集的样品大小不同、干湿程度不同等,这些都是导致系统误差的因素。可以运用合适的方法降低这些误差出现的概率,比如使用单个样品制备工作或者是将相同性质的样品放到同一组从而有效改善系统误差。收缩误差同样是煤质检测中重要的一项,而这项误差具有随意性无法预测中误差的大小,同时对化验结果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形成收缩性误差的主要因素与样品制备过程中的选择性具有一定的关系。原始样品的丢失的越多产生的误差效果越大,丢失的原始样品少则对误差的影响小。如果单纯依靠增加样品数量来减小收缩性误差,会导致检测人员难以开展工作。所以,采样人员要有效保障现场样品的检查工作,保证样品的数量充足,并且要控制好化验的成本。

1.3 煤质分析中的误差

煤质分析是整个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煤样质量的高低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有着较大的关系[1]。同时要结合国家制定的标准来判断分析结果的差异性。而分析师所具备的责任心、意识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国家标准的认识程度都是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此外,检测环境的温度、机器的震动效果、分析仪器准确性、管理意识以及系统的不合理性等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要想更好地降低采集样品、制备样品以及化验的误差,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煤样分析抽样检测系统,在众多煤炭样品中抽取几种进行检测,并通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化验室的责任性,以此来提高化验和授权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对化验煤样中用到的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提高仪器的精准度,同时对误差效果进行动态化分析控制误差的概率。

2 控制煤质化验过程中误差的措施

2.1 运用科学的方法控制采样误差

采集煤质样品是煤质化验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采集样品的不合格造成化验结果的误差,因此,要运用标准化的采样方式来控制煤质化验过程中的误差。首先,要减少煤样采集的误差。采样工作者要结合煤炭的基本特点采集样品,不要随意性地采集样品。比如,对于具有均匀性质的煤层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部位进行采样,而这种采样方式只适用于性质均匀的煤层,每一个部位都可以代表整个煤层。而对于具有不均匀性质的煤层,需要结合煤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采样,找准合适的位置进行采样保证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为了保证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一般可以通过大范围的抽样之后对样品进行细化,从而确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控制煤质采样的误差:首先,要对采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尽量选择矿浆和胶带等位置取样,在这些区域采集的样品一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次结合煤层的垂直性和分析性来采样,煤矿地质是按照由上到下的结构顺序来发育的,因此选择垂直法来采集样品可以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煤样。

2.2 改善控制制样过程产生的误差

当采样环节完成后就进入到制样的环节,相比于前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具有复杂性。而造成本环节出现误差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在选择制样设备过程中要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操作,考察化验制备人员是否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制备经验,而这些都有可能造成误差影响煤质检测的效果[2]。所以在制备样品中要遵循以下特点:一是制样的初步环节要做好。在制备样品之前要对所有的样品编排序号,并详细记录到档案本上,此外,制样工作人员要结合样品的具体情况和检测项目来制定制样方案。二是制样人员要对制样仪器进行定期的养护和清洁,并且在制样前要对仪器进行全面的清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仪器对化验结果造成的误差。此外要结合样品的实际来选择适合的仪器,与此同时要将各种样品隔开防止出现交叉污染的现象,样品仪器的清洁可以有效避免外部环境对样品造成的污染。三是要结合部门制定的操作流程和规范来开展制样工作。制样的过程所涉及到的因素有很多细节,如果不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开展工作可能会因为某个环节误差影响到化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来进行制样。同时每种制样环节不同所以要运用相应的操作方法,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各个环节出现误差概率。

2.3 控制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导致煤质化验结果产生误差的外界原因有多种,比如空气中水分的多少就可能对煤质化验误差的大小造成影响。因此要想有效降低空气水分而造成的化验结果误差,在制样的过程中可以对周围的空气进行干燥处理。通常情况下在对空气进行干燥处理时需要将采集的样品铺成薄层均匀地摊在晾晒仪器上,使煤样在相应的环境温度下与大气的湿度保持平衡,要求煤层的厚度在最大煤样颗粒的1.5 倍之内。通常情况下利用风干或烘干的方法来处理煤样的干湿程度。通过对实际操作分析发现有些工作人员为了减少工作的时间选择电炉来烘干煤样,然而这样的方式会造成煤炭样品的氧化或者改变煤炭的性质,从而导致化验结果的不准确和无效。因此要想有效地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度,可选择风干的方法来干燥煤样。

2.4 提升人员的专业能力

煤质分析是煤质化验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而煤质分析环节中出现误差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3],因此在此环节要强化对操作人员的管理。首先化验部门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教育,以此来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并且要熟练掌握每一项操作的要求和标准,从而可以按照相关的操作要求来开展分析工作。另外,要提升工作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其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只有如此才能有效避免煤质分析中出现人为因素形成的误差。此外化验部门要对化验室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运用管理制定来规范相关人员的工作态度,并且能够将自己的职能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同时要科学地管理实验室的环境和仪器,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煤质分析中出现误差。

3 结语

煤炭质量对煤炭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煤质化验是检测煤炭质量中非常关键的部分,煤炭品质的好坏一般从煤质检测的效果体现出来,所以,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具有较大的责任感和严谨性。化验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工厂生产活动的有效开展,然而如果出现较大的误差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让用户对本企业的产品失去信心,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开展煤质化验工作时,要运用合适的方法并按照相应的规范流程进行操作,以此来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有效避免化验误差大的现象。要想实现这些需要相关人员具有丰富而专业的知识,能够运用科学的方式开展采样、制样和干燥工作,从而有效保证煤质化验效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不断促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制样煤质化验
多煤层复杂煤质配煤入选方案的研究
煤全自动制样系统水分损失检验方法的探讨
煤质化验中减少误差途径和方法
神东首套煤质检测智能制样系统调试成功
铁矿石化验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铁矿石粒度与化验环节的关系探讨
一种金属钙化学分析用试样的制样方法
通柘煤田—1—2煤层的煤质变化规律
三家企业煤质超标各被罚3万
煤质超标企业将处3万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