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导向的中学化学课程思政的实践

2024-01-02 06:32姚保军
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 2023年12期
关键词:碱法中学化学案例

姚保军

(秦安县莲花好地中学,甘肃 天水 741613)

一、前言

近年来,初中全面提高化学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合理优化中学化学课程思政内容,促进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初中化学课程和思政理论课程的同步教学,给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教师要提高对中学化学课程思政的重视,进一步挖掘化学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明确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开拓性思维。同时,中学化学课程思政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激发学生化学自信和爱国情结,这和新课程标准要求相吻合,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以“侯氏制碱法”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改革传统中学化学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严格遵循本课程设计原则,优化日常教学流程,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化学课程知识,提高自身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初中化学课程思政学习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二、基于案例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流程

在中学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案例主题内容,充分发挥中学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自身的作用,避免影响到日常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中学化学课程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各种化学专业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结合中学化学专业课程知识理念,选择对应的教学案例,不仅能明确教学课程基本原理,还能提高思政元素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另外,教师要定期总结中学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全面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根据问题内容合理选择解决方案,提高日常教学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学化学课程思政中,要改革课程教学流程,进一步优化教学计划,把握每堂课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间的平衡性。整个操作过程要根据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小结、考核评价依次进行。

三、基于案例的中学化学课程思政可行性

在中学化学课程思政课堂应用案例进行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应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给中学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各种数据资源,教学内容将采用音频、视频、图片等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保证日常教学效果能达到预期。同时,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开发了各种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解决了传统以案例为导向的中学化学思政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其受到各种外在因素限制,如时间、地点等,有利于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和时间。由于案例教学模式引进到中国的时间较短,教学模式仍存在各种漏洞,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效果,甚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部分教师凭借自身坚持不懈的精神,进一步分析案例教学内容,将其应用到中学化学思政课程教学方面,全面提高了案例教学效果,给学生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以案例为导向的中学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全面推广,无形中转变了广大师生的思维方式,使其重新分析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逐渐意识到该种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保证案例教学模式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基于案例教学模式的中学化学课程思政实践方法

(一)案例主题

侯氏制碱法是由侯德榜发明的,他注重科学救国理念,给中国化学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侯德榜明确提出要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反对将生产废水、废渣胡乱堆积,给周围生态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对化学工业发展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学习目标

首先,学习知识。全面掌握侯氏制碱法基本流程。其次,学习流程。学生要从不同方面对比吕布兰制碱法、索尔维制碱法与侯氏制碱法,如工艺、原理、原料等,明确纯碱制造的技术发展情况,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结合各种科学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学习价值观。通过分析侯氏制碱法的改革历程,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怀。

(三)思政元素

侯德榜思想体现在无私奉献思想、节约思想、爱国主义思想等(如表1 所示)。

表1 侯德榜思想

(四)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案例内容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音频、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中学化学思政课程相关知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将课程分成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总结、考核评价等环节,教学中要以教学目标为标准,并将思政元素合理应用到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

1.课前准备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成无数个小组,全面分析纯碱制造技术内容,制作完整的PPT,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课中教学

(1)分享讨论。各小组要按顺序分享PPT 成果,教师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点评学生制作的PPT,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意识。在PPT 内容分享期间,教师可以将学生邀请到讲台上,讲述纯碱制作技术发展历程(如图1 所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也会影响到个人的行为模式,学生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注重优化自身的创新思维。同时,要全面分析索尔维、侯德榜、吕布兰等科学家给人类发展做出的贡献,学习其优良品德,树立正确的三观。

图1 侯氏制碱法流程图

(2)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内容,如分析侯德榜案例突出爱国主题,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极具影响力的精神品质,覆盖在我国的各个方面,爱国主义情怀深植在我国人民的心中。第一,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日常教育内容;第二,坚持立足民族,面向世界;第三,勇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第四,将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3)问题导入。先向学生提问:请同学们分析吕布兰法、侯氏制碱法、索尔维法等方法的优缺点(如表2 所示),引导学生明确科学发展的实际作用。每个时代的环境存在较强的差异性,也促进历史不断发展,但这种时代特征被其他因素限制,很难被人为解决,每个时代的局限性是时代留下的重要产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全面分析侯氏制碱法的应用流程,优化侯氏制碱法,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积极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如图1 所示)。

表2 三种制碱法的优缺点

(4)课程讨论。提出问题:在侯氏制碱法中我们为什么先进行氨气传输,才能进行二氧化碳传输?让全班学生分组讨论,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结合中学化学专业课程知识理念,精选相应的教学案例,既要让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有所提高。教师要定期总结中学化学课程的思政教学效果,全面分析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日常教学效果。同时,要定期组织小组成员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结合汇报情况进行合理评价,全面提高日常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5)课堂总结。要全面总结上述三种制碱法的操作流程、基本原理,对比纯碱制备方式,优化制备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养成绿色化学理念,培养较强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绿色化学理念应用效果,同时教导学生学习侯德榜先生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师还要细化课程流程,主要包括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总结、考核评价等环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将思政元素合理应用到教学内容方面,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课后总结

课后编制学生案例分析报告,拓展学生训练内容,通过新媒体课件积极收集制碱案例,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考核评价

考核成绩是由案例分析报告、PPT 制作、讨论汇报等环节组成,其注重强调自主思考、团队协作等观念。

五、总结

综上所述,将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应用到中学化学课程教育方面,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其拥有真、善、美等理想,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创新中学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课程内容和思政理念相互结合,积极应用各种经典案例,能促使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与课程思政的整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学习课程;养成良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保证学生核心素养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案例教学模式,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积极培养创新精神。为在中学化学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笔者以案例教学为导向,设计了思政教学案例“侯氏制碱法”。本教案将思政元素融入中学化学案例教学中,既能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塑造学生价值观,全面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碱法中学化学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碱法提取黍米粉膳食纤维的研究
超声波辅助酶碱法提取西番莲果皮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血柚皮多糖的碱法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素质教育推进中中学化学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