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县农户种粮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024-01-02 03:05李君成张晶轲
山西农经 2023年22期
关键词:固始县种粮意愿

□李君成,张晶轲,韩 璇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在“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粮食生产端的安全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农户作为生产的主体,保护和提高其种粮积极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河南省作为我国排名第二位的粮食大省,用全国1/16 的耕地生产全国1/10 的粮食、1/4 的小麦。2020 年河南省粮食产量达到6 830 万t,其中固始县在河南省各县域产粮中排名前十位。然而现实中大量农村青壮年脱离第一产业,摆脱农民身份,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不高。因此,分析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因素对防止农户撂荒、弃种,提高种粮农户的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都有重要的作用。

影响农户种粮意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收入对农户种粮意愿产生最主要的影响[2-3],因此种粮成本的上升、土地要素不完善、自然灾害频发等影响农户收入的因素都会降低农户种粮积极性[4-5]。为保证粮价稳定,留给种粮农户的利润空间很小,农户面临较大的产出小于投入的风险。政府为保护种粮农户利益,实行了粮食补贴、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有学者认为最低收购价格下调对农户种粮积极性有负面影响[6],而粮食补贴能够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7-9],但粮食补贴并没有达到预期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和意愿的效果[10-11]。文章根据二元回归法分析影响固始县种粮农户种粮意愿的因素。

1 固始县农户粮食生产调查分析

1.1 数据来源样本描述

表1 样本描述性统计状况

1.1.1 从农户个体特征看

农户性别比差距较大,男女比例约为4.4∶1。关于农户的年龄,调查得到年龄最小为35 岁,年龄最大为78 岁,农户年龄主要集中在61 岁以上,占总体的76.5%。样本数据中党员比重为总体的13.0%。在农户受教育程度上,最高为本科学历,仅有2 人,绝大多数农户未上过学或只上过小学,这部分样本有148 份,占总体的74.0%。调查数据显示,固始县种粮的主体是老年人,说明当地存在严重的种粮农户老龄化问题,同时种粮农户受教育程度非常低。

1.1.2 从家庭状况上看

样本数据中,家庭人口数最多的有18 人,最少的仅有1 人,家庭中只有1 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占比19.0%,务农人数为2 人的占比78.5%。在收入上,农业年收入最高者为52 万元,最低者为0 元,即种粮仅为满足自家需求。

1.1.3 从经营特征上看

耕地的成本普遍为9 000~10 500 元/hm2,净收益约为7 500~9 000 元/hm2。在种粮收入预期中,53.5%的农户认为达到了预期收益目标,其余农户表示由于粮价较低没有达到预期收入。农户耕种面积最少为0.07 hm2,最多为23.3 hm2。数据显示,2 hm2以下占比88.5%,其中0.67 hm2以下占比47.0%,与此同时每块耕地甚至不足0.07 hm2。这表明固始县种粮农户的耕地存在规模小、碎片化程度高等问题。在询问农户种粮目的时,0.67 hm2及以下的种植户中有61.7%表示主要满足自家需求,部分剩余粮食销售,这一群体在种植规模为0.33 hm2以下的农户中达到90.0%。在是否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上,91.5%的农户未受过专门的培训,而问及如何处理病虫害时,农民普遍表示按照往常经验选择农药。

1.1.4 从农业环境上看

固始县的粮食补贴按时发放,农户对其满意度较高,占样本比例的86.0%。部分农户感到不满意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补贴金额太少;二是单位面积的补贴金额逐年变动,导致农户实际到手的金额有差异,形成心理落差;三是不明白政策,造成了误解。可见农户整体对粮补政策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在所获取的数据中“对粮补政策不了解、不清楚”的为总体的73.0%。在用水灌溉上,样本农户认为灌溉用水能满足需求占总体的71.0%。但85.0%的农户对当地的水利设施感到“不满意或一般”,农田的灌溉水主要依靠降水,部分地方的灌溉水渠荒废堵塞,整体的水利设施条件较差。另外,水稻抽穗期灌溉用水量大,即使部分地区沟渠等水利设施条件较好,但是下游农户还是存在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

乳腺纤维瘤是青年女性最常见的肿瘤,大多可以自己触摸到,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腺内单发孤立的、多发散在或多发融合成团的肿物,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韧,活动度大,是一种良性疾病,在孕期一般变化不大,可以观察,哺乳期过后手术切除。

1.2 模型构建

将种粮农户是否愿意种粮作为被解释变量y,将影响因素分为3 个维度,即农户个人特征变量、经营特征以及农业条件。采取Logistic 理论模型,让y服从二项分布,将农户的肯定回答用“1”表示,否定回答用“0”表示,设y=1 的概率为p,则y的概率具体形式为公式(1)。

式中:p(y)表示的是农户愿意种粮的概率;β0表示回归截距;m表示这一概率的影响个数;βj表示第j种影响因素;xij是解释变量,表示第i个对象的第j 种影像因素;εi表示随机扰动项;i表示观察对象编号。

2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运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对调查所得的200 份问卷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处理。从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看,极大似然估计值为85.200,Nagelkerke 的值为0.420,预测准确率达到91.5%,方程经过Hosmer and Lemeshow 的卡方检验,在0.0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从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农户个人特征变量中年龄、受教育程度分别通过了在1%、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在经营特征变量当中,受培训状况、种粮收入是否满足预期两项变量分别通过了在5%、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同时,在农业条件变量中,农户对粮食补贴的认知程度通过了在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但是性别、是否为党员、种粮面积以及水利设施条件四项解释变量并未通过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具体回归结果见表2。在影响农户种粮意愿的显著性因素中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受培训状况>种粮收入是否满足预期>对粮食补贴的认知>受教育程度>年龄。

表2 农户种粮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分析结果

2.1 农户个人特征变量的影响

性别与种粮意愿呈现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家务农时以家里的男性劳动力为主,在调研时男性的比重较大,因此性别对务农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年龄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说明种粮农户的年龄与其种粮意愿呈现正相关关系。主要原因是农民进入其他产业会存在一定的门槛,年龄又是最为重要的竞争资本。年纪大的农民若是进入其他产业,与其他年轻的竞争者相竞争时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而农业不存在进入门槛,所以农业对其具有拉力,与此同时其他产业对其存在明显的推力,因而种粮农户年龄越大,越愿意继续种植粮食。种粮农户的受教育程度的回归系数为-1.186,通过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种粮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与种粮的意愿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选择职业的主动权就越大,在农业利益较低的状况下,学历越高对从事农业种植的意愿越低,越可能会选择进入农业外的其他行业工作。性别对种粮意愿的影响呈现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党员与否与种粮意愿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原因是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以男性为主要劳动力;此外,党员占普通农民的比重较小,尤其是在学历低、年龄大的农户中党员数量更少。

2.2 经营特征变量的影响

受培训状况显著影响农户的种粮意愿,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且方向为正。说明当前状况下,对农户种植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能够有效帮助农户节约成本,有针对性地预防病虫害,种植出更高产、更优质的粮食,提升农户种粮意愿。种粮收入是否满足预期在1%的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且方向为正,说明农户对种粮预期收入满意度对种粮意愿有显著影响。对于种粮主要目的是销售的农户而言,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生产者追求利益最大化,因而决策者的预期收益越好就越会继续生产。因此,农户对未来种粮收入越看好,就越可能继续种植粮食。

2.3 农业条件变量的影响

农户对粮食补贴的认知程度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检验,且方向为正,所以当地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认知度越高,其种粮意愿越高。在对政策认知程度为“基本了解”的农户中,对政策满意的达92.6%,可以得出农户对政策了解程度越高对政策越满意。水利设施条件在对农户种粮意愿的影响中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要是当地农户的灌溉用水多依靠自然降水,部分地区有水利基础设施,但是在农忙期间急需灌溉用水时,离水渠较远的农地仍需依靠就近钻井抽取地下水。与此同时,较多区域的灌溉水渠处于失修、堵塞的状态,整体水利设施条件较差,不能对提高农户种粮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结论

固始县农户种粮意愿整体较高。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受培训状况、种粮收入预期以及对粮食补贴认知程度五个变量对固始县农户种粮意愿产生了显著性影响。性别、是否为党员、种植面积以及水利设施条件四个变量对农户种粮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是否接受相关种植培训、种粮预期收益的满意度和对粮食补贴的认知程度均会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种粮意愿。党员与否、种植面积以及水利设施条件不会显著影响农户的种粮意愿。

提高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固始县农户种粮意愿处于较高水平,但是种粮的主体农户老龄化十分严重,换言之,当前固始县的农业生产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种粮收入低严重影响着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对政策的认知以及受培训状况也是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因素。同时,农户的受教育程度较大程度地影响着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学历的提升使农户有更多选择的权利,不再拘泥于农业生产,即便是在农村也会从事除农业外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例如销售零售商品、从事建筑工作等。

3.2 政策建议

3.2.1 提高农户种粮收入,加大政策的宣讲力度

从思想上提升农户对粮食补贴的认知程度。实证数据显示,农户对粮食补贴的认知程度对种粮意愿有较强的正效应。应在当前粮食补贴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补贴政策,按照实际情况提升农户的粮食补贴额度,使农户享受到更大的实惠,从而提高其种粮意愿。根据理性人假定,只有在利益足够大时才可以驱动农户的行为。建议适当提升粮食的收购价格,对生产资料市场中价格上涨较快的现象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抑制,让农户种粮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有所提升。

3.2.2 改革经营方式,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固始县的农业老龄化问题刻不容缓,必须发展下一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年轻劳动力返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种粮大户、职业农民等,避免农业生产后继无人。

3.2.3 重视农业技术培训

如今社会更加注重科技的力量,应尊重知识,把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劳动成果。政府可以引导相关部门或公司的专业人员为农户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当前的问题是培训次数少,培训力度不够。为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必须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和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3.2.4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经营环境

当前固始县的土地碎片化程度高,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政府要对土地进行整改,剔除将土地分割的田埂,让耕地形成规模。重新规划水渠沟堰,确保水利基础设施完备。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节省成本,提高粮食作物对自然灾害、病虫害的抵御能力。

猜你喜欢
固始县种粮意愿
固始县关工委召开办公会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Can or Can’t ?
固始县
画画就如种粮
固始县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