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毫火针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2024-01-10 06:54欧筝明孙威涛王超士叶梓安王刚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火针发文检索

欧筝明,孙威涛,王超士,叶梓安,王刚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2.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3.佛山健翔骨伤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火针是一种特殊的针刺工具,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中记载的“燔针”“焠针”,以火针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焠刺”。传统火针主要应用于筋骨疾患及疮疡、痈疽、瘰疬、痰核等外科病症。由于传统火针应用禁忌较多,较大限制了其临床疗效的发挥。随着贺普仁教授“贺氏三通法”[1]的提出与形成、师怀堂教授“新九针”对针具的创新[2]及刘恩明教授“无痛针灸”对火针针具的改良和创新[3],传统火针逐渐被优化,毫火针的出现成为火针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4]。毫火针有机结合毫针与火针的共同优势,集方便、安全、有效于一体。同时,毫火针改善了传统火针“凡行火针,一针之后,极速便去,不可久留”的局限性,除点刺法外可行留针刺法,延长火针的良性刺激[5],以获得更长期的疗效。

本研究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检索各中文数据库中关于毫火针临床应用的中文文献,总结归纳毫火针的临床应用规律,挖掘毫火针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毫火针”为检索词在各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CNKI检索式:(SU=“毫火针”);万方数据检索式:主题(毫火针);VIP检索式:U=(毫火针);CBM检索式:常用字段:毫火针,选择智能检索。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2年9月18日。

1.2 文献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运用毫火针治疗疾病的中文文献,包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半RCT、病例观察;②干预措施为运用毫火针行点刺或留针治疗为主,可结合其他中西医治疗。排除标准:①基础研究等非临床观察类文献;②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研究等数据挖掘类文献;③理论探讨及经验病案;④干预措施未明确说明为毫火针;⑤数据库网络首发文献及非中文文献;⑥重复发表文献。

1.3 数据分析

使用NoteExpress3.2.0软件剔除重复文献,再由3名研究者阅读摘要及全文进行人工筛选,争议性文献由三者讨论后报第4人决定,筛选后的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包括关键词、作者、机构、发文时间等信息。运用NoteExpress3.2.0软件分析文献类型(期刊文献、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年发文量,运用CiteSpace6.1.2对作者、研究机构进行共现分析,运用Bicomb2.04软件对文献相关信息(作者、文献来源及关键词)进行提取、分析、统计,运用Ucinet6.560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及聚类分析。根据普赖斯定律[6]计算“核心作者”“核心期刊”及“核心大学”的数量,计算公式:(Mp为最低发文量或载文量,Npmax为发文最多的作者发文量或载文最多的期刊载文量)。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共检索文献3 180篇,最终纳入文献556篇,筛选流程见图1。

556篇文献包括期刊文献456篇、学位论文95篇、会议论文5篇,分别占82%、17%、1%。在95篇学位论文中,文献数量前3位分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38篇)、北京中医药大学(11篇)、新疆医科大学(10篇)。

2.2 发文时间分布

毫火针临床应用研究文献年度发文趋势见图2。2005-2015年,毫火针的临床应用文献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2016-2022年间总体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2019年达到年度发文量峰值(88篇)。2005年,刘恩明教授在(中国)针灸新技术新趋势发展研讨会暨针灸特色疗法研修会上首次提出“毫火针”之名,刘氏毫火针法的应用研究随之展开,相关临床研究文献陆续发表;2016年,虎门中医院引进刘氏毫火针疗法,后各地随之建立“毫火针研究室”,毫火针的有关研究于2007-2018年开始快速发展;2019年,刘氏毫火针疗法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一步促进了毫火针的临床研究,同年,毫火针临床发文量到达峰值。

图2 556篇毫火针临床应用研究文献发文时间分布

2.3 发文作者及载文期刊

利用CiteSpace6.1.2软件对文献作者进行分析,共获得1 099个节点及2 229条连线,表明毫火针临床应用研究领域中文文献发文作者1 099位。根据普赖斯定律,可以认为该领域已形成了基本的“核心作者”群。以刘海永(15篇)、张志强(11篇)、孙春梅(6篇)、黄石玺(6篇)、柏志芳(6篇)、王亚楠(5篇)、杨嘉恩(5篇)、梁淑芬(4篇)为带头人的7个学术研究团队,其中刘海永团队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毫火针治疗骨关节病及痛经;团队内部联系紧密,但团队间仍缺少交叉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作者共现网络见图3。

图3 556篇毫火针临床应用研究文献作者共现网络

556篇文献中,包含期刊论文456篇,共来源于132本期刊。其中《按摩与康复医学》载文最多(17篇),其次为《针灸临床杂志》(16篇)。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期刊”Mp=3.46,即载文量≥4篇为“核心期刊”,共36本,载文266篇。

2.4 发文机构与“核心大学”

556篇文献共涉及443所研究机构,频次≥2的研究机构共现网络见图4。由图4可知,机构合作网络的形成基本依托于当地高校及其附属医院,不同区域间缺少连接,其中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核心、其附属单位为支点的机构合作网络已初具雏形。

图4 556篇毫火针临床应用研究文献研究机构共现网络

以产出学位论文较多的大学作为“核心大学”。共纳入学位论文95篇,来源于19所院校,前3位分别是广州中医药大学(38篇)、北京中医药大学(11篇)和新疆医科大学(10篇)。根据普赖斯定律,Mp=3.09,即学位论文产出量≥4篇为“核心大学”,共5所,除以上3所外还包括湖北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核心大学”共产出毫火针临床应用相关学位论文73篇。

2.5 关键词

2.5.1 共现分析

运用Bicomb2.04软件提取关键词,共提取关键词2 140个,关键词优化合并后共获得866个,共现网络见图5,前16位高频关键词见表1。其中,频次≥20的高频关键词有“毫火针”“白癜风”“带状疱疹”“针刺”“火针疗法”“临床观察”“针刺疗法”。

表1 556篇毫火针临床应用研究文献高频关键词(前16位)

图5 556篇毫火针临床应用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

2.5.2 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见图6。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当横轴参数趋近25、仅保留相关疾病名词时,大致可将毫火针的临床应用聚类变量集中为7个类别:①“腰椎间盘突出”;②“慢性湿疹”“痤疮”;③“膝骨关节炎”“脑卒中”“上肢痉挛”“肩周炎”“原发性痛经”;④“神经根型颈椎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顽固性面瘫”“周围性面瘫”;⑤“白癜风”;⑥“膝骨性关节炎”“中风”“痉挛性瘫痪”;⑦“神经痛”“带状疱疹”“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扁平疣”。

图6 556篇毫火针临床应用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树状图

同时,在不同类的聚类变量中可分析毫火针临床应用研究中的治疗组与对照组干预措施设定规律,如毫火针治疗白癜风时常需与其他药物如他克莫司及理疗联合;治疗慢性湿疹、痤疮时常联合刺络拔罐;温针灸与毫火针治疗骨性关节炎、脑卒中、肩周炎关系密切等。

2.6 疾病

提取556篇文献中应用毫火针治疗的疾病,共计6类31种,见表2。毫火针的临床应用主要以传统火针优势病种如皮肤疾病、骨关节疾病的治疗,现代也应用于呼吸消化道疾病,同时还涉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妇科、男科等疾病。

表2 556篇毫火针临床应用研究文献疾病类别

3 讨论

火针治疗皮肤病具有优势,毫火针在皮肤病的治疗上主要应用于带状疱疹、白癜风、痤疮及湿疹。《灵枢·官针》载:“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说明毫火针治疗骨关节疾病同样具有优势。随着针具改良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毫火针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宽。

中医认为,火针具有“火郁发之”作用,有研究表明,毫火针可有效结合“针”与“灸”二者之功,激发经气,驱使湿热之毒外泄,以达排脓、敛口、生肌的作用[7]。基础研究表明,火针点刺疱疹皮损群,能显著提升T淋巴细胞外周血中CD4+/CD8+比值、CD4+水平,降低白细胞介素(IL)-6及T淋巴细胞外周血中CD8+含量,提高细胞免疫功能[8];同时刺激局部皮损,使毛细血管扩张,气血通畅,激活酪氨酸酶活性,增加皮肤黑色素生成[9]。现代研究表明,火针点刺可炭化局部皮肤组织,加快细胞再生从而修复局部病变组织[10]。因此,毫火针可有效治疗带状疱疹[11]、带状疱疹神经痛[12]、白癜风[13-15]、痤疮[16]及湿疹[17]等皮肤疾病。

现代研究表明,毫火针可有效阻断IL-1β的诱导,通过高温使局部组织炭化,迅速启动免疫应答,改善甚至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甚或直接破坏针刺局部的神经感受器,从而阻断痛觉的传导以达到止痛效果[18]。毫火针可通过降低炎症反应、止痛等作用缓解关节疼痛,从而改善关节僵痛。《针灸聚英》载:“凡治瘫痪,尤宜火针易获功效。”痉挛性瘫痪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素问·长刺节论篇》认为其病机主要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灵已止”。毫火针通过温热刺激激发人体阳气,推动气血在经络中运行,借火助阳以补虚,开门祛邪以泻实,有效改善肢体高肌张力,缓解肢体痉挛状态[19]。

随着毫火针临床应用的拓展与深入,其在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上疗效客观,主要应用于慢性胃炎、变应性鼻炎、肠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其中,毫火针在慢性胃炎中的临床研究更具代表性。中医认为,机械能与热能通过毫火针这一介质刺激穴位或局部,引“火”深透至病灶,补中有泻,寓泻于补,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20-21]。从现代医学来看,毫火针可使慢性胃炎患者血清前列腺素(PG)E2显著升高,有效降低血清中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水平,有效保护胃黏膜及减少炎症因子合成与释放,促进胃黏膜修复,同时可改善血清促胃液素、人胃动素和特殊血清水平,有助于患者预后[22-23]。

在毫火针的临床应用研究中,以其“温”“通”见长的特性,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痛症,包括痛经、癌性疼痛等。毫火针具有补火助阳、温通经脉作用,潘秋银[24]、范大广等[25]研究发现,毫火针可调节患者性激素及血清β-内啡肽、人内皮素-1和PGE2水平,缓解患者痛经症状。高新等[26]用毫火针针刺局部阿是穴及足三里、梁丘、关元、气海等穴位引热至病所,达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目的;白伟杰等[27-28]认为,癌性疼痛的病因主要是正气亏虚、邪毒内郁、痰瘀互结、经络壅塞,使用毫火针焠刺以达“火以畅达,通则不痛”的作用。

综上所述,毫火针作为火针的革新,扬火针“温”“通”之长,避火针“浅”“痛”之短,有效拓展了火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从毫火针临床研究的作者及机构网络来看,已形成了初具雏形的作者合作网络及核心机构,但其之间的交流有待进一步加深;从其治疗疾病应用规律来看,现代毫火针的临床应用研究正处在“由外向内”的过程,从传统应用于皮肤病、痹证拓展到消化、呼吸、内分泌等诸多内科疾病中,且疗效可显著。毫火针的出现是现代临床需求与传统中医发展的有机结合,其临床应用值得进一步实践。

猜你喜欢
火针发文检索
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神奇的火针疗法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