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领域痤疮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2024-01-10 06:54刘陆伟杨略岭李雨珂王鑫鹏叶莹左小红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痤疮发文中医药

刘陆伟,杨略岭,李雨珂,王鑫鹏,叶莹,左小红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痤疮是一种好发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见于面颊、额部、上胸背等皮脂分泌旺盛部位,初发皮损多为粉刺、圆锥形丘疹及脓疱,甚则伴有结节、囊肿、疤痕和色素沉着等,易反复发作[1]。2019年,中国痤疮患病率及发病率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古籍中对痤疮的描述出现较早且有诸多称谓,如“粉花疮”“粉疵”“酒刺”“谷嘴疮”“肺风粉刺”等[3]。中医治疗痤疮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临床疗效显著[4]。

本文运用CiteSpace6.1.R2和VOSviewer1.6.18软件,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中医药领域近23年关于痤疮的相关研究文献,挖掘目前中医药研究痤疮的热点和方向,推测其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及检索方法

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文献分类目录下,检索时间段为2000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的文献。以CNKI为例,检索式为:SU=(“痤疮” OR “粉刺” OR “肺风粉刺” OR “青春痘” OR “酒刺”)。

1.2 数据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药防治痤疮主题并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排除标准:①重复文献保留1篇;②会议、标准、学位论文、图书、报纸、成果等文献;③信息不全的文献、综述类文献、Meta分析等二次研究,与该领域不相关的文献。

1.3 规范数据

建立数据库与规范数据:①删除旨意不明或无意义的关键词,如删除“痤疮”“青春痘”“粉刺”“中医疗法”“中药疗法”等关键词;②将同义词合并,如“寻常型痤疮”与“寻常性痤疮”合并为“寻常型痤疮”,“针刺”与“毫针刺”合并为“针刺”等。

1.4 数据分析

将筛选纳入的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再将数据导入CiteSpace6.1.R2中进行数据转换,运用CiteSpace6.1.R2软件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设置时间跨度(Time slicing)为2000-2022年,时间分区(Years per slice)为1年;节点类型(Node types)分别选择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和关键词(Keywords);点阈值选择(G-index)k=25;剪裁方式选择Pathfinder法和Pruning sliced networks法以简化网络图谱;其余设置为默认。对发文量、机构、作者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相关知识图谱;将作者、关键词等信息导入VOSviewer1.6.18进行分析。

2 结果

共获得文献23 430篇,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最终纳入文献9 269篇。

2.1 发文时间分布

中医药领域痤疮研究文献年发文量见图1,2000-2022年,该领域研究文献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00-2005年,呈缓慢上升趋势,年均发文量为285篇,年平均增长率为1.37%;2006-2016年,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均发文量451篇,年平均增长率为5.53%;2017-2021年,发文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年均发文量481.4篇,年平均增长率为0.19%;2022年1月1日截至检索当日,发文量为218篇,月均发文量为24篇,较前几年的月均发文量有所下降。总的来看,2000-2022年年均发文量404.17篇,表明近些年来中医药领域对痤疮的研究关注度总体较高。

图1 9 269篇中医药领域痤疮研究文献发文时间分布

2.2 核心作者

纳入的9 269篇文献共有作者16 237名,其中发文量最高的作者为杨柳,共发表文章33篇。根据普赖斯定律[5],发文量≥4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共计687名。核心作者可视化图谱见图2,核心作者之间形成了以杨柳、王思农、吴景东、李斌、曲剑华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

图2 9 269篇中医药领域痤疮研究文献作者共现网络(发文量≥4篇)

2.3 发文机构

发文机构共现网络见图3。在纳入的中医药领域痤疮研究文献中,发文量排前3位的机构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但图谱的密度较低(Density=0.001),表示研究团队较分散,机构间的合作关系较少,难以形成强联系。

图3 9 269篇中医药领域痤疮研究文献发文机构共现网络

2.4 关键词

2.4.1 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网络见图4,该图展现出中医药领域痤疮研究文献相关研究的方向和核心内容,以及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关联。频次前20位的关键词见表1。排名前5位的节点分别为“针刺”“名医经验”“刺络拔罐”“刺血疗法”“中药面膜”。表明目前在痤疮的中医药研究领域中,以上5个方向是重点的研究方向。

表1 9 269篇中医药领域痤疮研究文献高频关键词(前20位)

图4 9 269篇中医药领域痤疮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

2.4.2 聚类分析

将纳入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708个节点、1 170条连线,获得8个有意义的聚类,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5。其中,模块度=0.621 2(>0.3),平均轮廓系数=0.861 6(>0.5),表明聚类结构较好,内部同质性较高。从图6可见,各聚类板块之间结合较紧密,代表相邻关键词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说明中医药领域关于痤疮的研究方向虽较多,但各研究方向联系紧密,研究的主题相对较集中;2000年以来,主要研究主题包括:①干预措施(#0针刺、#3中药面膜);②病因学研究(#1皮脂腺);③经验总结(#2医案、#6数据挖掘);④诊断学研究(#4中医证型);⑤治疗方法(#5抗炎、#7清热解毒)。

图5 9 269篇中医药领域痤疮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分析

图6 9 269篇中医药领域痤疮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时间线

2.4.3 突现分析

关键词时区图见图6,时区图的主轴是聚类排名前8位的关键词,主轴上点所在的纵轴代表该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曲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绘制时区图可较为直观地反映痤疮的中医药研究在2000-2022年间主要方向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突现分析见图7,可预测中医药领域痤疮研究文献的研究重点。

图7 9 269篇中医药领域痤疮研究文献突现关键词

从突现关键词及时区图中可以看出:①自2000年开始,就有关于痤疮的各种研究,但不同时间段研究重点不同,研究重点的变化速度较快。②2000-2004年,研究重点主要包括病因研究、治法研究、单药研究。病因上,研究主要集中在青春期和皮脂腺两方面,认为青春期是痤疮发病的高发年龄段[6],皮脂腺堵塞是主要病因,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治法上,清热解毒和耳穴贴压是主要研究方向。与此同时,还比较重视单一中药或其成分研究,如枇杷叶、丹参酮等。③从2010年开始,痤疮的研究集中在外治手段上,如刺络拔罐、红蓝光、针刺、强脉冲光、毫火针等,且这类外治手段迅速成为痤疮研究的主要方向,间接表明外治手段治疗痤疮疗效显著。④痤疮的研究也不再仅限于诊治的研究上,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痤疮愈后瘢痕的治疗越来越得到重视。体现了现代医学相较以往不只关注治疗手段,也对如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进行重视与探索。⑤近年来,医学界大力倡导应当进一步建立规范的诊治指南,以便实现对疾病的精准诊治,所以众多学者开始研究痤疮中医证型的分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⑥自2019年开始,关于名家治疗痤疮的文献也在逐渐增多,不少学者通过数据挖掘等方法总结古代和近代医家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和配伍方法,通过总结名医经验为治疗提供思路,拓宽痤疮诊治思维。

3 讨论

3.1 研究现状

年发文量自2000年起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但从2017年开始,年发文量较前几年有所回落,提示现阶段关于痤疮中医药研究略显不足,建议扩大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

国内学者在痤疮的中医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首先,发表了诸多关于痤疮的中医药研究领域的文章,内容丰富、层次多样,为该领域后续发展提供了较坚实的研究基础。其次,初步形成了团队内部合作关系紧密的代表性研究团队,如王思农、朱明芳、李斌、杨柳等,每个研究团队都有其独特的诊疗经验及研究方向,为后续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人才支持。如朱明芳教授团队主要研究芳香药物与外用药物的运用经验[7]、石榴皮多酚治疗痤疮的机制[8];王思农教授团队主要探索三黄凝胶治疗痤疮的机制与临床观察[9],以及加味黑布膏治疗痤疮的实验研究[10]。

目前中医药有关痤疮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机构间合作关系较少,目前机构间的合作主要为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合作,不利于集中各地优势,发挥协作力量;其次是该领域尚未形成成熟研究团队,作者团队内合作虽多,但不同团队间合作较少,且作者间协作较少,不利于发挥团队优势;此外,由关键词分析可知,在目前研究中,研究者们缺乏对中医药古籍中痤疮知识的深入挖掘。

3.2 热点研究

3.2.1 治疗

从关键词突现图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的耳穴贴压到2010年的刺络拔罐,再到2016年的针刺疗法,近年来关于毫火针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且关键词“针刺”出现频数最多,表明以针刺疗法为代表的中医外治疗法是痤疮治疗研究中的热点。随着针具的发现与创新及现代技术发展,关于“镵针”“锋勾针”“针刀”等及针灸疗法治疗痤疮的疗效、机制等正在被逐渐发掘。

其次,痤疮的治疗方式也从单一走向联合,包括中医外治与内治结合、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方式联合治疗可有效规避单一疗法的不足,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故多种方式联合治疗的疗效观察也可能是发展趋势。近年研究表明,阿达木单抗等生物制剂对反常性痤疮的治疗效果显著,已纳入国外资料痤疮的指南[11],但国内尚缺乏相关研究,此类药物是否可与中医药疗法进行结合可能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除此之外,关于挖掘名家治疗痤疮的用药配伍规律等也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总结名家治疗痤疮的经验与方法可以为现代治疗痤疮提供参考,拓宽中医治疗痤疮的思路。如在治法上,从最早的单一清热解毒到现在有利湿化痰、活血破瘀、清热利湿等诸法。从之前单一的从肺胃论治,到现在从脾论治、从心论治、从肝论治等,也在逐步发掘,如柴胡桂枝干姜、当归芍药散加赤豆汤等经方的运用。

最后,患者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痤疮瘢痕、皮损等研究逐渐增多,表明现阶段痤疮治疗与研究不再一味地追求疗效,用药安全问题与患者生活质量问题等也逐渐引起关注。

3.2.2 发病机制

目前关于痤疮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认为其与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微生物感染等有关[12]。房立亚等[13]认为,痤疮丙酸杆菌的定植所参与的皮肤炎症反应是诱发痤疮的中心因素之一。雄激素水平升高是围绝经期女性发生痤疮的重要因素[14],同时也有研究表明,青春期后痤疮与某些以高雄激素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密切相关[15]。痤疮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多种细菌介导的免疫反应,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等[16]。而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与热邪密切相关,病位主要涉及肺、胃,如《寿世保元》“胃中风热,或风热乘之。令人面肿,或面鼻色紫,风刺隐疹……论面生粉刺者,肺火也”,《外科正宗》“粉刺属肺……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有学者认为痤疮当属热证,火热内结是痤疮发病的病机关键[17],热结、瘀阻、滞毒等外蒸而结于肌肤是痤疮的病理基础。

近年中医药研究痤疮的关注热点集中于中医外治法的作用机制研究及痤疮发病机制研究,多从炎症因子及雄激素等方面观察中医药疗效,从而为中医治疗痤疮提供机制支持,这也可能是今后研究的趋势之一。

4 结语

针对中医药领域痤疮研究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建议后续加强治疗痤疮的专业人才培养,形成有核心领导人和核心思想的研究团体,并且加强各团体和机构间的合作,统筹团体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多中心、多元交叉合作团体。第二,制定痤疮相关诊疗标准。痤疮分类较多,导致痤疮研究领域出现诊断不统一的问题。应推动制定和规范痤疮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的建立,促进痤疮的研究进程,促进专科疾病的精准化研究进程。第三,继续挖掘名家治疗痤疮经验,拓展痤疮治疗思路与方法,提高治愈率。第四,进一步挖掘中医药古籍中关于痤疮的治疗方案,虽然现在的疾病名称与古代有所不同,但可关注古籍中的治疗方案,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治疗的优势。

本次研究尚存在不足:仅检索了中文数据库,未检索相关英文数据库,仅反映了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可视化分析时,节点的合并、选取设定的相关参数等具有较大主观性,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偏颇。今后应扩大数据库来源,纳入高质量文献,科学绘制图谱,从多角度阐释知识图谱,提高结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猜你喜欢
痤疮发文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