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脂类代谢的影响

2024-01-11 11:01代珍青温黎俊杨林勇宋志刚
饲料工业 2023年24期
关键词:胆汁酸乳化剂脂肪酶

■ 代珍青 温黎俊 杨林勇 宋志刚

(1.广东海纳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515;2.河北滦平华都食品有限公司,河北承德 068250;3.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

乳化剂是一类表面活性剂,通过促进互不相溶的水油液体进行乳化形成稳定的乳液[1-2]。在幼禽饲粮中添加外源性乳化剂,能够促进饲粮中脂肪的乳化,弥补幼禽胆汁酸、脂肪酶分泌不足等缺点,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可有效改善动物对脂肪的消化吸收,促进动物生长[3-6],有学者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豆油和鱼油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但对腹脂率无影响[7]。而Guerreiro 等[8]在家禽脂肪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发现可提高粗脂肪的消化率,以及增加胰脂肪酶的分泌。同样郭超[1]和范京辉[9]在乳化剂对肉鸡上的研究中发现使用乳化剂后,不仅会显著提高肉鸡对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还会提升肠道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等酶的活性。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研究不同类型的乳化剂对肝脏脂肪代谢以及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评估适合肉鸡使用的乳化剂,达到降低饲粮成本、增加养殖效益的目的,为合理使用乳化剂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所用材料为不同类型的乳化剂(300 mg/kg乳化剂, 300 mg/kg胆汁酸1,300 mg/kg胆汁酸2)。其中,乳化剂为广东海纳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其主要成分包括大豆磷脂35%、溶血卵磷脂5%、白炭黑40%以及其他辅料,胆汁酸1 和胆汁酸2为另外两种商业性乳化剂产品。

1.2 试验设计与饲粮

本试验在河北滦平华都食品有限公司金沟屯养殖场进行。试验选取体况一致和体重接近的1 日龄AA 肉仔鸡720 只,随机分为6 个处理组(见表1)。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饲粮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产蛋鸡和肉鸡配合饲粮》(GB/T 5916—2020)进行配制(见表2)。试验期为42 d,笼养,自由采食和饮水,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为保证试验效果,试验过程严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其他管理措施与常规饲养管理相同。

表1 试验分组与处理

表2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3 测定指标

1.3.1 生长性能

在第21、42 日龄统计生长性能,对每个重复中的鸡称重,并统计采食量,计算平均体重(ABW)、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

1.3.2 屠宰性能

第42 日龄时,分别于每个重复中选取体重接近的1 只鸡放血去毛,称取屠体重、腹脂重。计算屠体率和腹脂率,同时测定肝脏的器官指数。

1.3.3 肝脏脂肪含量和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肝脏中脂肪含量使用索氏浸提法测定。肝脏脂肪酶活性使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的脂肪酶试剂盒(A054)对肝脏匀浆中脂肪酶活性进行测定,所有的测定程序都严格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进行。批内和批间CV均小于10%。

1.3.4 血清生化指标

第42 日龄时,分别于每个重复中选取体重接近的1只鸡翅下静脉采血3 mL,血液于采血管中常温倾斜静置,等待血清析出后,用离心机3 000 r/min 离心10 min,取血清于1.5 mL 离心管中,-20 ℃保存待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170A)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mlbio Co.,Shanghai, China)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测定程序严格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进行,批内和批间CV均小于10%。

1.3.5 回肠末端养分表观消化率

第42 日龄时,使用屠宰取样法在回肠末端收集食糜,保存于-80 ℃冰箱中,用于测定回肠末端食糜中粗脂肪(EE)、粗蛋白(CP)。对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检测,分别采用经酸性洗涤剂、中性洗涤剂煮沸处理1 h后,食糜中的蛋白质、淀粉、糖和半纤维素等成分被溶解,再用石油醚、丙酮除去脂肪,剩余的不溶性残渣称为ADF和NDF。

粗蛋白含量参照《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凯氏定氮法》(GB/T 6432—2018)方法,使用KDY-9820 凯氏定氮仪测定;粗脂肪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方法参见《饲料中盐酸不溶灰分的测定》(GB/T 23742—2009)。

使用盐酸不溶灰分法(AIA 法)计算养分表观消化率。

式中:M1m——饲粮中AIA含量(%);

M2m——粪便中AIA含量(%);

M1n——饲粮中某养分含量(%);

M2n——粪中养分含量(%)。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9 进行初步处理,SPSS 16.0 软件进行单因素ANOVA 统计分析,分析比较各处理之间的差异,P<0.05 为差异显著,0.05≤P<0.10 为具有显著性趋势,P>0.05 为差异不显著,P<0.01 为差异极显著。试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3 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有一定提升,但无显著影响(P>0.05)。与-1%豆油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

表3 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由表4 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与-1%豆油组相比,-1%豆油加乳化剂组和胆汁酸1 能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屠宰率(P<0.05)。

表4 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2.3 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肝脏脂肪含量及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由表5 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肝脏脂肪含量及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与-1%豆油组相比,-1%豆油加乳化剂组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鸡肝脏脂肪含量(P<0.01)。

表5 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肝脏脂肪含量及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2.4 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血液指标的影响

由表6 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42 日龄肉鸡血清谷草转氨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与-1%豆油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胆汁酸2乳化剂显著降低了42 日龄肉鸡血清谷草转氨酶的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42 日龄肉鸡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与-1%豆油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42 日龄肉鸡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

表6 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血液指标的影响

2.5 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回肠末端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由表7 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42 日龄肉鸡回肠末端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与-1%豆油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胆汁酸1显著提高42 日龄白羽肉鸡回肠末端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对其他指标未见显著影响(P>0.05)。

表7 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回肠末端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乳化剂具有促进消化道内脂肪乳化作用,其通过增加脂肪颗粒的表面积使之更有利于和脂肪酶结合,从而提高饲粮营养转化率,促进机体的生长,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10]。刘小川[11]添加100 mg/kg 乳化剂替代部分油脂,显著提高了肉鸡平均日增重,并降低了料重比[12]。然而吴娟娟等[3]的试验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玉米-豆粕型),其他4 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200 g/t 来自3 个不同厂家的乳化剂,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各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改善趋势,但差异并不显著。本试验中,与对照组和-1%豆油组相比,-1%豆油加乳化剂组和乳化剂组对1~21 d 肉鸡在数值上提高了白羽肉鸡的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改善料重比,在三种添加乳化剂的试验组中表现最佳。

3.2 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屠宰性能是衡量肉鸡肉用性能的关键性指标,这与肉品质量息息相关[13],卫玲娟等[14]在肉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合乳化剂和米糠油对屠宰率、腹脂率有一定程度改善,张世忠等[1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乳化剂能够显著提高肉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乳化剂有提高屠宰率的趋势,从试验结果来看,-1%豆油加乳化剂组、胆汁酸1 组、胆汁酸2 组腹脂率较-1%豆油组分别降低了9.84%、5.18%、4.66%,乳化剂组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13.20%,添加乳化剂的腹脂率降低的效果最佳。

3.3 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肝脏中脂肪的影响

脂肪是动物机体重要的供能、储能物质,其能量为碳水化合物的2.25 倍,是动物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脂肪酶具有水解油脂的作用,能将油脂水解成游离脂肪酸、甘油和甘油单酯[16]。杨烨等[17]在饲粮中添加1.8%大豆磷脂可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曲浩杰等[18]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卵磷脂能显著提高肉鸡21 日龄肝脏TC 含量和42 日龄肝脏TG 含量。本试验中,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增加了肠道对脂肪的吸收继而显著提高了肝脏的脂肪含量,随着肝脏内脂肪含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脂肪酶活性的提高。

3.4 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生化指标是反映动物机体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尤其是肠道和肝脏的脂肪代谢[19],血清TC 和TG含量能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状况。而谷草转氨酶为肝脏内参与代谢和生化转化的蛋白酶,是反映肝功能的重要指标[19],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胆汁酸2能显著降低血清中AST 含量,对肝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Huang 等[20]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卵磷脂能显著降低血清TC 含量,显著提高血清TG 含量。本试验结果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肉鸡血清TC 在数值上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说明乳化剂一定程度促进肉鸡血清脂类代谢。

3.5 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对白羽肉鸡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乳化剂不仅可以促进畜禽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还可提高畜禽饲粮中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从而加快畜禽的生长速度[21]。侯嘉等[22]研究表明,饲粮添加复合乳化剂极显著提高肉鸡粗脂肪的消化率,本试验中,饲粮中添加乳化剂肉鸡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有一定提高,添加乳化剂均有提高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趋势,并且胆汁酸1 组中性洗涤纤维较-1%豆油组相比,具有明显提高,说明胆汁酸1乳化剂可以一定程度增强肠道对粗脂肪和纤维性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

卢连强等[23]研究表明,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安格斯公牛对饲粮ADF的表观消化率线性显著提高,并且对饲粮NDF的表观消化率有一个提高的趋势,而Kim 等[24]研究表明随着能量的增加,肉鸡营养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均未见显著变化,同样,李元凤等[25]在对樱桃谷肉鸭的研究中也发现,饲粮添加胆汁酸和脂肪酶对其粗脂肪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也没有显著差异,这与本试验结果相似,均对肉鸡回肠末端养分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可能与组间饲粮水平差异程度有关,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试验研究。

4 结论

在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可以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对肝脏功能和脂类代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三种添加剂中,乳化剂在改善生长性能和降低腹脂率方面表现效果相对较好。

猜你喜欢
胆汁酸乳化剂脂肪酶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复合乳化剂对草鱼生长及脂代谢的影响
总胆汁酸高是肝脏出问题了吗?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脂肪酶Novozyme435手性拆分(R,S)-扁桃酸
脂肪酶N435对PBSA与PBSH的酶催化降解和分子模拟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种新型酚化木质素胺乳化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斯泰潘实现清洁技术重大突破——研发出新型水基乳化剂
乳化剂对AM/AMPS反相乳液性能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