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城乡社区建设研究院院长、教授张雷:多元共治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2024-01-11 04:28
民生周刊 2023年26期
关键词:共治网格化城乡

如何在制度、机制、设施、队伍建设等方面切实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是当下基层治理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必须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通过多元共治的方式予以解决。

第一,一核“领”多元。近几年到全国各地调研,发现一核多元这个概念提得比较多,但是一核和多元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核“领”多元。具体来说,必须把党的全面领导摆在基层多元治理的首要位置,包括健全体制、党政统筹,建立简约高效的城乡社区管理体制,以及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等,要把党组织推荐的优秀人选通过一定程序明确为各类组织负责人。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基层多元治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第二,实现多元共治的关键是共建、共治、共享。一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二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实现几个能力,包括乡镇(街道)的行政执行能力、为民服务能力、议事协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和平安建设能力等。三是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设,规范村委会、居委会等换届选举,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的自治机制,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四是加强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建设。

第三,多网融合的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是推进基层治理的一個重要抓手,要推进多网融合和多格合一,避免多头治理。把社区内的党建和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市场监管等都统一整合为一张网,做到基层治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将上级政令在基层切实落实。同时,推进信息化服务水平提升,切实解决微信群密集、APP繁多等困扰基层治理的问题。

第四,多元共治是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能力的保障。2017年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强调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文件中提出的提升六大能力、补齐五大短板,至今仍是基层治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多元共治的方式,积极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能力。

必须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构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理有机统一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夯实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层基础。

猜你喜欢
共治网格化城乡
“多元共治”乐融融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VPN方案选择与实现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