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就是做好青稞酒

2024-01-12 06:54李寻朱剑张旋胡纲
休闲读品·天下 2023年4期
关键词:青稞酒酒体青稞

李寻 朱剑 张旋 胡纲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是什么时候到拉萨的,当时西藏的酒业基本情况是什么样的?

王兆基董事长(以下简称“王”):我是2012年5月28日来到拉萨的,原来是天佑德股份公司质量研发总监。在天佑德股份公司领导的带领下来到拉萨,前期先做了调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西藏这边有一些酒企的生产实际上是停顿的,调研之后,公司决定在拉萨建立一个白酒厂,设计产能3000吨。

记:拉萨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青海互助的不一样,尤其海拔要高1000多米,在这里建厂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您主要遇到了什么问题?

王:在建厂初期,我们人少,尤其缺乏管理干部,酒廠投产之后,面对的依然是人员问题,招不到人。最后以天佑德母公司为主来招人,分配到拉萨来工作,西藏这边的大学生毕业后第一选择是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不太愿意来酒厂工作,我们培训了不少人,最后很多人都去考公务员了,就这样前前后后走马灯式的换了不少人。

记:现在咱们的中层干部主要都是来自青海的?

王:是的,主要中层干部都是从青海(天佑德)上来(西藏)的。从青海上来的比较稳定,在厂里工作时间长,上来之后对这边的管理工作有一些指导帮助,对团队管理的提升也很快。

记:这个厂区总共征地多少?

王:现在阿拉嘉宝酒庄占地108亩,这个数字也很吉祥。

记:产能目前是多少?

王:设计规划是3000吨。实际产能1500吨/年。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我们在西藏的地域环境下摸索出了自己的工艺,清蒸清烧三次清。

记:这是一个重要的调整。

王:“清蒸清烧三次清”是工艺上很重要的调整,是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因为“三次清”工艺能耗、人工等降低了很多,通过不断地调整工艺参数,最终完成了清香型青稞酒在西藏落地,并且实现了丢糟的残余淀粉达到9%以下的标准。

记:“三次清”工艺出来的酒体和“四次清”相比有什么不同?

王:节能降耗、提质增效是“三次清工艺”最大的优势!通过数年的数据对比和消费者调研,西藏产区相比于内地产区,在气候、水源、环境等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水,西藏阿拉嘉宝用的是地下的冰川融水,我们检测过,只有一项指标差一点点就能达到优质矿泉水的标准了。西藏这边的地下水打起来就能直接喝,卫生指标和理化指标都优于饮用水的标准。一年四轮次酿造,不同的季节酿造出来的酒不一样,每一季有不同的酒体,大、二、三,对酒体的丰富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也对今后酒体的勾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通过十年不间断地酿造,我们已经储存了约3000吨的优质原酒。

记:这些原酒是按季节储存的?还是混在一块儿的?

王:先根据次的不同,再根据季节的不同。原酒出来后先进行理化检验,理化达标之后评酒员进行评定,评定之后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优一级、优二级。不是说哪一出来就是好酒,还是要通过理化检测和感官品评双重定级,分级后再入库储存。

记:根据酿酒实践中的感受,这边酿酒和青海酿酒在具体工艺上还有哪些不同?

王:这边气温比青海要高一点,入窖温度相应地会低一些。在蒸馏方面,这边的水资源是特别重要的一点,我们利用水的再循环进行冷却蒸馏。

记:水的再循环蒸馏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王:就是把蒸馏的冷却水收集起来,循环再利用。

记:我印象中青海厂(天佑德)搞过各种酒粮的实验,当时您还参与过高粱酿酒实验,为什么后来在青海放弃了高粱,在这儿(西藏)也没有选择高粱?

王:说到底我们还是不忘初心。我们的初心就是做好青稞酒,用高粱做酒的话,那初心就忘了,忘本了。高粱酿酒太普遍了,全国各地几乎都有用高粱酿酒的,我们也用高粱的话,优势和差异化就丢掉了。

当时青稞酿酒在工艺上有一个难点是酒醅发黏(青稞主要成分是支链淀粉),导致酒醅的冷却比较困难。那时候都是人工作业,酒醅要从甑锅里起出来摊晾排酸,摊晾时还要翻6~8次,才能把酸度和温度降下来,酒醅发黏的话在这个过程中体力消耗就比较大。高粱是蓬松的,在这个环节酒醅只需要翻4遍,酸度和温度就能达标,能够节省很多人力,出酒率也高。我们后来在青稞酒的研究上,不断地对工艺进行改进,克服了酒醅发黏的问题,出酒率也得到了提高,只比高粱稍微差一点。

记:坚持用青稞酿酒,本地产的青稞才能转化为附加值。

王:转换为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才有意义,对本地农民才有帮助。我们本着做好青稞酒的初心,坚持用青稞酿酒。到了西藏就更是如此了。

记:说到高粱,高粱分为粳高粱和糯高粱,茅台用的是糯高粱,这也是他们主要的一个宣传点,茅台起来后现在糯高粱价格也高了。糯高粱号称整粒蒸煮,我在咱们厂里也看到了整粒青稞,青稞也是糯性的,酒醅一抓就是黏的,某种程度上讲,咱们用的青稞和茅台用的小红粮在淀粉上是一样的,都是支链淀粉,在工艺上也有相似的地方,酒粮粉碎度比较低,可能比茅台略微高一点。支链淀粉耐蒸煮、易糊化,这就是酒粮的优势。咱们的糟醅里放的糠壳比较少,在我见过的酒厂里是最少的,比茅台镇糯高粱放得都少,为什么呢?

王:因为地理气候不一样。西藏这边比较干,湿度低,酒醅会出现过干的情况,于是就进行减糠。酒醅中加糠是每个酒厂避免不了的,加糠加多了酒体糠味会比较重,这是大家不喜欢的一种味道。我们根据这边的实际情况实践摸索,将糠壳用量从原有比例减少了一半,在风味上糠味少了,有害成分糠醛也少了。

西藏是低压环境,水的沸点只有85℃,相比较大气压环境下的100℃下降了15%,在这种环境下进行蒸馏即“负压蒸馏”,沸点高的大分子化合物难以蒸馏出来,沸点低的小分子化合物则更易蒸馏出来。糠醛、杂醇油等都是大分子化合物,沸点都较高,负压环境蒸出来的就少,酒里含量自然更少了。国内外许多企业都提出过“负压蒸馏”,但是在大气压环境下做到“负压蒸馏”要通过设备和人员干预,投资很大,很少有企业愿意投入这么大的成本。所以宋书玉理事长品了我们的酒说“西藏此前没有好酒不代表酿不出好酒”。

记:“负压蒸馏”的酒有哪些优势?

王:“负压蒸馏”出来的酒对人体伤害比较小,醒酒快,第二天不难受。我们也把这种蒸出来的酒叫做小分子酒。

记:您说的小分子酒是?

王:相对普通蒸馏出来的酒是小分子酒。

记:西藏以前也是有自己的酿酒传统的,有藏曲,酒厂有没有借鉴吸取这方面的经验?

王:也做了一部分工作。西藏酿酒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主要还是靠自然微生物的曲子,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他们用的都是小曲,于是收集了不同地区包括日喀则、林芝、山南的曲样,把里面重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来,为后期建立青稞酒的微生物基因库做准备。我们也做了制曲实验,虽然这边是高海拔、低氧、低压环境,但是做了几批大曲交由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发现西藏大曲在糖化率、液化力以及菌落总数方面均表现出不俗的优势,说明这边也不缺糖化发酵的微生物。

记:独特的功能菌,这可能也是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对西藏传统酿酒精华的继承和发展。

王:是的。我们有比较严格的出库标准,一年一年的卖酒,比如说2014年酿的酒全部卖完再开始卖2015年酿的酒,这样能够保证对原酒的保护。我们坚持的是葡萄酒的做法,2014年的酒卖完,踏踏实实卖2015年的,这样酒体是够的,因为每年都是四个轮次,每个轮次三次清三个酒体,当年的酒勾调下来就能满足需求。

我们阿拉嘉宝的定位是高端酒。产量低、人力成本高,原料青稞也比青海成本高出一倍,而且是按年份排着的,一年接一年,保证酒都是9~10年的酒,所以价格不会便宜,也有利于良好的循环发展。

记:产能会逐步升级吗?

王:会。我們明年会再建一个车间。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知晓度,去年完工了一个6000吨的酒库,后期还要建一个5000吨的陶坛库,所以产能也要逐步地跟上。后期要做到手工酿造2000吨以上,做一个小而美的酒庄。

记:咱们现在有的酒,比如2014年的酒,阿拉嘉宝,应该已经不多了。

王:不多了。我们在开发的时候把产品属性就定位为收藏级的,A7就16000瓶,每瓶都有编号,还在第三方公证处进行了公证,必须是优级酒。今后我们的酒都要认证,跟中酒协的年份认证不谋而合,专家到现场评定年份,发现我们每个瓶子都有编号,说我们这个做得不错。中酒协认定真年份的必须要达到30%,我们整瓶都是真年份,每一瓶都是收藏级的,这样慢慢就会把我们的品牌拉上去。我们2014年的酒就一万多瓶,卖完就没有了,开始卖2015年的酒,酒商和消费者手里2014年的酒就会涨价了,过十年我们再把2014年的老酒回收。要在消费者中建立这样的认知,我们的老酒编号是唯一的,是专属于你的一瓶酒。

记:西藏酒业协会成立了,您是会长,社会责任就更大了,不能只考虑自己企业,对西藏酒业的发展,有什么前瞻性的想法吗?

王:西藏在交通不便的影响下,信息对称方面做得比较差,包括人员梯队建设、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所欠缺。酒协成立后我们会通过酒协组织人员交流,组织酒类企业外出学习,邀请专家过来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品鉴会等活动。后续还会争取让西藏酒协能够获得发放省级评酒员资格证书的条件,不管是白酒、红酒还是啤酒,不用出西藏就能拿到职业技术职称的评定。像白酒的评酒师、酿造师,就我们公司有一些,别的企业目前还非常欠缺,所以要通过中酒协这个平台推动起来,让大家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成长,把酒做得越来越好。

记: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Ω

猜你喜欢
青稞酒酒体青稞
藏族的青稞酒文化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解析典型青稞酒中挥发性组分特征
青稞地里的母亲
浅析酒体组合、勾兑在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的运用
国内青稞酒企业的发展现状概述
浓香型白酒后处理中酒炭用量的研究
这一次我又写到青稞
葡萄酒喝不完如何保存?
不同品种的特香型白酒香味成分含量的差异性研究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示范推广的成效与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