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滩上的“提琴手”招潮蟹

2024-01-14 01:54黄颖
知识就是力量 2024年1期
关键词:潮水交配雄性

黄颖

有这样一种特别的小螃蟹,它们不喜欢独居,常常跟同伴居住在同一片海滩上。它们之中,有的长着一对大小悬殊的蟹钳,看起来就像是举着一把小提琴——它们就是招潮蟹。让我们一起去海滩上“拜访”一下这群神奇的小生物吧!

招潮蟹,俗称“提琴手蟹”,隶属于节肢动物门十足目沙蟹科。它们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一般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海岸的潮间带,在中国沿海各省也能看到它们的足迹。

招潮蟹是一个大家族。目前,全球已鉴定出101种招潮蟹。不同种类的招潮蟹虽颜色各异,但外形、结构相差不多。

雄性招潮蟹的交配螯重量能占到其体重的一半,长度能达到甲壳直径的3倍以上。有的交配螯颜色鲜艳,有特别的图案

招潮蟹能准确无误地日夜变色。每一天,它的体色都会随着白天黑夜交替变化——夜晚变浅,白天则变得深而鲜艳。这种极富规律的生活节奏是招潮蟹体内生物钟控制的结果,是它们从长久进化中得来的宝藏本领。

要说招潮蟹最神奇的地方,莫过于它们不同大小的两只蟹钳(螯,áo)了。但事实上,只有雄性招潮蟹会有两只大小不同的蟹钳;雌性招潮蟹的两只螯大小差不多,且都比较小,主要用来刮取食物送进嘴巴,这样的小鳌被称为取食螯。

雄性招潮蟹的两只螯大小非常悬殊。小的那只同样也是取食螯,由于只有一只取食螯,雄性招潮蟹要多花一倍的时间来进食。那么,雄性招潮蟹为什么宁愿牺牲进食效率也要长出巨大的大螯呢?原来,这只大螯是雄性招潮蟹的当家武器——交配螯,其独特的外形能成功获得雌性招潮蟹的青睐,让招潮蟹家族得以生生不息。不仅如此,在夜间,雄性招潮蟹还会用交配螯有节奏地轻叩地面,用美妙的“音乐”吸引雌蟹。

从洞穴中爬出来的招潮蟹

好斗是动物的天性,招潮蟹也不例外。当两只雄性招潮蟹争夺地盘或异性时,交配螯便可以大显身手。它们首先会挥舞着巨大的交配螯,仿佛在警告对方:“此地(洞)归我所有,切勿随意钻!”如果对方执意向前,它们就会半屈着交配螯发动突击,双方开启大螯之战,当一方将另一方从地上扯起扔到一旁,胜负便见分晓。有时,这样的大战可能会发生意外,让交配螯损伤甚至掉落。如果雄性招潮蟹不幸失去了交配螯,其原处便会长出一只小螯,成为它们的取食螯;而原来的取食螯则会长成大螯,成为新的交配螯。

招潮蟹可是打洞的一把好手,它最喜欢偷偷地藏在洞穴中。在洞穴里,招潮蟹既可以避开水中、陆地上的各类捕食者,又可以避免被潮水浸淹或太阳直射。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机警的招潮蟹不会轻易透露行踪,每隔几天,它就会换一个洞穴居住。这些洞穴基本都是招潮蟹自己辛苦挖掘的,掘穴的深度和宽度会因招潮蟹个体大小不同而有所差异:穴深通常为40~50厘米,最深可达70厘米;洞穴的直径通常为2厘米左右,最大可达3厘米,洞口为圆形。同时,洞穴的深度还与地下水位有一定关系,洞底往往会抵达潮湿的泥土处。

洞穴是招潮蟹生活的中心,它会随着潮水的涨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节奏——潮退而出,潮涨而归。涨潮时,招潮蟹会迅速地躲进洞穴,并在洞口处建造一个半圆伞形的盖,用来盖住洞口,让潮水无法轻易地灌进洞穴中。等到潮水退去,招潮蟹便会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到海滩上觅食、修补洞穴。

搏斗中的两只雄性招潮蟹

當招潮蟹爬出洞穴,它的活动范围也始终以洞穴为中心,洞穴被它视为参照物。神奇的是,招潮蟹不会像其他动物那样通过路径上的标记寻找回家的路。研究人员认为,招潮蟹的大脑中具有天生的计算能力,它会计算自己所走的步数和这些步子的方位,从而得出洞穴的具体位置。

“小提琴手”“洞穴专家”……这便是招潮蟹的标签。在这个“横行霸道”的小可爱身上,或许还有什么暂未揭开的秘密,让我们一起期待研究人员的进一步探索吧!

(责任编辑 / 代竹蕊 美术编辑 / 周游)

猜你喜欢
潮水交配雄性
大鳍鱊(雄性)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潮水的秘密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路不为寻找者而设
静与净
萌物
饲料无酶褐变对雄性虹鳟鱼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当自由交配遇上自由组合的几种解法浅析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