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摸鱼示人以“浑”而实“清”

2024-01-14 01:54朋措文德田率
知识就是力量 2024年1期
关键词:桓玄齐军幽州

朋措文德 田率

浑水摸鱼,字面意义是将池子里的水搅浑后,鱼会在浑水里晕头转向,趁这时抓鱼,便不会耗费太多力气,常用来指趁混乱时获取利益。你知道吗?它也以此成了一则中国古代的著名兵法。

浑水摸鱼,《三十六计》的第二十计。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它是一种主动扰敌后通过乱敌而取胜的策略。曾有多位名将在战场上千方百计扰乱敌人,使敌人在复杂的战局中动摇不定,己方以此捕捉战机,一举破敌、夺取胜利。

何无忌歪打正着示意图(绘图/骆玫)

403年,东晋(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势,一统江山,于265年建立晋朝,后称西晋。后西晋皇族南迁,建立东晋)时期,权臣桓玄逼迫晋安帝司马德宗让位于自己,随后改国号为楚。404年农历二月,东晋大将刘裕在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东晋的军事重镇)起兵反对桓玄。尽管桓玄占有兵力的优势,但刘裕用兵奇巧,因此桓玄的军队连吃败仗。

农历三月,桓玄决定向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位于长江中游)撤退,同时,命手下龙渠将军何澹之镇守湓(pén)口(今江西省九江市龙开河附近),阻挡刘裕的追击。

何澹之想在阵前自保,也想迷惑对手,便动起了心思。他把统帅所在的指挥船用羽旗装饰一番,自己则悄悄躲入另一艘船进行指挥,计划敌人被指挥船吸引注意力时,自己率部从侧翼进攻。

刘裕手下的大将何无忌率水军来到湓口,与何澹之的水军在江面上交战。何无忌命令军队全力攻击指挥船,诸将十分不解,纷纷阻止他,说:“据我方探子获得的情报,何澹之并不在这艘船上。这艘船的守卫力量又这么强,想攻下它要耗费很大的力气。成功了有什么用呢?”

何无忌却摇摇头,说:“两军阵前,统帅所在的指挥船是关键、是要害。虽然我们都知道何澹之在另一艘船上指挥,但他的士兵未必知道这件事。我们要是占领了指挥船,会让他手下的士兵认为主帅已死。军心乱了,战斗力自然变弱。不仅如此,我军将士听说敌军将领已经毙命,士气旺盛,到时,一定能彻底打败他们。”

将领们对比将信将疑,只得听从何无忌的命令,开始全力进攻,经过艰苦的作战,终于攻占了指挥船。按照何无忌的指令,他们立刻在船上大声呼道:“何澹之死了!何澹之死了!”何澹之手下的士兵听后,果然军心涣散,闻风而逃,成了一盘散沙。

何澹之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意算盘落了空,还被对手趁乱而入。何无忌乘势率军追杀,连下两城,为追击桓玄创造了重要条件。

497年农历十二月,南北朝时期,南齐皇帝萧鸾派遣大将鲁康祚(zuò)、赵公政率军1万攻打北魏豫州(古代划分地理区域的九州之一,包括今河南省大部分)的太仓口(今河南省信阳市息县西南方广陵城)。

北魏建武将军傅永带领3000人马前去阻击齐军。当时,鲁康祚已在淮河南岸安营扎寨,随时可能渡河进攻魏军。傅永便将军队驻扎在距淮河北岸10里远的地方,严阵以待。

敌强我弱,形势并不乐观。傅永分析了局势,发现了对方的作战特点——齐军十分喜欢偷营劫寨,故此他做了周密的反偷袭部署。

傅永移标乱敌示意图(绘图/骆玫)

夜里,傅永先将军队分为两个部分,在大营之外设伏,又找来了十几名精壮的士兵,对他们说:“敌人如果夜里来偷袭我们,一定会在河水较浅的地方渡河,还会在南岸备好火把,让人在他们返回时点燃,作为渡河的方向标。你们几个人趁黑偷渡到南岸,隐藏在河水最深的岸边。若敌人渡河,你们暂且不动,等他们想要返回南岸时,齐军会点燃火把为他们指明方向,这时,你们也立刻把火把点起来。”

当天夜里,不出傅永所料,齐军果然偷偷渡河,前来偷袭。大队人马靠近魏军的空营时,傅永一声令下,埋伏在营地外两侧的魏军如潮水般冲向齐军。鲁康祚见中了埋伏,连忙命令士兵调头,向南岸的大本营撤退。此时,他们看到南岸亮起了两丛火把,因暗夜中伏,又慌乱撤军,齐军找不准来时的方向,纷纷向着魏军所置火把处渡河,结果因河水太深,大量士兵被淹死,鲁康祚也殒命丧生。

傅永趁势追击,大败齐军,活捉了齐将赵公政,获得了胜利。

唐朝开元年间,契丹多次侵犯边境。唐玄宗李隆基命张守珪为幽州节度使(幽州为九州之一,唐朝时的幽州包括今北京、天津和辽宁部分地区),派他前去平定契丹之乱。张守珪到任后多次出击、连战连捷,让契丹首领屈剌和可突干碰了一鼻子灰。

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为了探听唐军虚实,可突干派出使者前往幽州,表示愿意歸顺朝廷、永不进犯。张守珪认为,契丹兵势正旺,突然前来求和,其中必定有诈。他将计就计,客气地接待了契丹来使。第二天,他又派足智多谋的管记(古代对文书等职官的称呼)王悔前往契丹大营宣抚(朝廷派遣官员前往某一地区传达命令、安抚军民、处置相关事宜),实则让其探明契丹人的底细,若有机会,就挑拨他们的关系。

王悔在契丹军营受到了热情接待,在酒宴上,他仔细观察众将的一举一动,发现他们对朝廷的态度并不一致。王悔又从士兵口中探听到,分掌兵权的大将李过折与可突干有矛盾,二人貌合神离,互不服气。

王悔便去拜访李过折,装出丝毫不了解二人矛盾的样子,当着李过折的面极力夸奖可突干的才干。李过折听得怒火中烧,说可突干反唐使契丹陷于战乱,即使是契丹人也十分怨恨他,还说契丹这次求和完全是假意,可突干已经向其他部族借了兵,不日就要攻打幽州。

王悔乘机劝说李过折,表示唐军这么强大,可突干肯定会失败,如果李过折愿意脱离可突干,为唐建功立业,一定会得到重用。李过折果然心动,表示愿意归顺。王悔达到自己的目的,立即返回了幽州。

第二天晚上,李过折率领本部人马突袭可突干的大帐,屈剌和可突干毫无防备,皆被斩杀,李过折也获得了朝廷的封赏。但没过多久,忠于可突干的大将涅礼又召集人马,斩杀了李过折。两派人马厮杀不休,契丹营中混乱不堪。

张守珪得了契丹人内讧的消息,亲率唐军赶来接应李过折的部属,又乘势猛攻,冲入契丹军营,生擒涅礼,平息了契丹的叛乱。

敌乱我明,敌混我清,于混乱的局势中判断利弊、抓住要害、一击制胜,这便是浑水摸鱼的真意。

你还想了解哪些谋略?请扫描二维码告诉知力君,我们将邀请专家为你解读!

(责任编辑 / 牛一名    美术编辑 / 韦英章)

猜你喜欢
桓玄齐军幽州
Weather Forecast in Changsha
给个台阶
给人一个台阶
给人一个台阶
用人当用长
失控
灭此朝食
目不识丁
唐代幽州地域的佛寺及其分布
幽州与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