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纵横巨匠天佑

2024-01-14 01:54王菲
知识就是力量 2024年1期
关键词:沉箱詹天佑工程师

王菲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号眷诚,字达朝,广东南海(今属佛山市)人。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1861年,詹天佑出生于广东南海一个没落的茶商家庭。他天资聪颖,自小便对机械感兴趣,喜欢研究机器的内部构造,曾为了弄清闹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将其拆解,又凭着记忆重新组装起来,小伙伴都叫他“机器迷”。

1872年,清政府筹办出洋预备班,公费派遣幼童出国学习,年仅12岁的詹天佑以优异的成绩入选。赴美留学期间,他亲眼看到了西方先进的技术,这些与当时落后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詹天佑决心发愤图强,为中国建造自己的火车、轮船。

1878年,詹天佑考入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第二年,他便获得了一等奖学金。4年后,詹天佑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

1881年,詹天佑学成回国。当时,国内的铁路工程基本被外国人垄断,中国工程师根本无法立足,詹天佑不得已回到广州,找了份英語老师的工作,但他并未放弃自己的铁路梦,一直等待着。

1887年,机会终于来了,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到铁路公司做工程师,开始参与各项铁路工程。修建滦(luán)河铁路大桥(位于河北省滦州市)时,他创新性地提出了气压沉箱法(气压沉箱是一种无底的箱型结构,将其沉入河底,对其输入压缩空气排水后,人就能进入其内部挖土构筑),解决了外国工程师无法解决的问题,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获得中外关注。

1905年,詹天佑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想要修建这条全长200多公里的铁路,要跨越重重险峻,还要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当时的外国工程师根本不相信中国能修成这条铁路,但詹天佑怀抱着对国家的爱,不畏严寒酷暑、万丈深谷,仅用4年就让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詹天佑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能修出自己的铁路。自此,他的名字也被载入了史册。

1918年底,詹天佑正在家养病,得知英、法、美、日等国正在计划共同管理中国的全部铁路,还要将这个提案提交到即将召开的巴黎和会上,詹天佑立刻意识到,这是严重侵害中国主权的行为,他以中国工程学会会长的身份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反对多国共管中国铁路。

同年2月,他受命代表中国出席国际联合监管远东铁路会议,与中国代表一起为中国铁路独立管理权据理力争,并最终取得了中东铁路沿线的中国驻军护路权,阻止列强夺取中国铁路,争得了中国工程师在中东铁路的工作地位。但他也因疲劳过度,旧疾复发,最终心力衰竭逝世。

詹天佑将一生奉献给中国的铁路事业,为祖国修建铁路、培养人才,为国家尊严和主权完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临终遗言有三,皆为国,不及私。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这是詹天佑说过的话,也是他做到的事。他一生主持修建了十几条铁路,为中国近代铁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让中国人在全世界扬眉吐气。

(责任编辑 / 牛一名  美术编辑 / 周游)

猜你喜欢
沉箱詹天佑工程师
阿尔及利亚BETHIOUA矿业码头工程沉箱安装施工技术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沉箱出运安装施工技术分析
小型倾倒沉箱打捞扶正施工技术
青年工程师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简介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
沉箱漂浮稳定计算和精安装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