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骨超声在评估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中的影像学变化及疗效的作用

2024-01-15 05:57杨惠丽叶海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2期
关键词:肌骨针刀探查

杨惠丽 叶海宗

1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梧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声科 (福建 厦门 361000)

2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梧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针灸科 (福建 厦门 361000)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应用肌骨超声影像学变化及疗效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到本院骨科门诊就诊的7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针刀治疗,并在治疗前后给予肌骨超声检查,观察影像学变化以及肌骨超声评估疗效的作用。结果:治疗后,78例患者的软骨厚度、滑膜厚度及关节腔积液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股直肌厚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78例患者的K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升,膝关节周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78例患者治疗后,36例患者治疗显效,42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结论: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确切,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应用肌骨超声可以准确反映出治疗前后患者的膝关节软组织变化,为诊断、治疗及后续日常保健提供可靠数据参考。

膝骨关节炎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病变,以膝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为主要表现特征,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1],严重甚至会导致膝关节变形,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患病初期主要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但如果病情进展到晚期,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针刀治疗是给予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解剖理论所创立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能够针对人体局部组织进行松解干预,进而改变解剖、力学与代谢平衡[2],将其应用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能够扩大神经隧道,松解卡压神经,继而恢复神经与膝关节功能[3]。当前临床诊断膝骨关节炎的主要方式是X射线片,肌骨超声是一种新兴的超声诊断技术,主要用于检查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相比传统超声,肌骨超声探头频率更高,能够更加清晰地探查到骨皮质及周围软组织病变情况,并进一步探查软骨、骨骼侵蚀、滑膜增生、积液、血管翳等炎症情况[4],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本次研究分析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应用肌骨超声影像学变化及疗效评估作用,着重阐述肌骨超声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12月本院骨科门诊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纳入患者78例,其中43例为男性,35例为女性,年龄41~77岁,平均(56.39±4.18)岁,病程6个月~17年,平均(7.64±1.15)年,K-L分级Ⅰ级28例,Ⅱ级32例,Ⅲ级18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诊断标准[5],并经过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及X射线检查进一步确诊;②患者近1个月内反复出现膝关节疼痛现象,偶见晨僵、活动时有骨摩擦感;③符合影像学Kellgren和Lawrence影像分级(K-L分级)Ⅰ-Ⅲ级;④所有患者均为单膝患病。

排除标准:①X射线检查明显骨质增生;②关节创伤;③非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例如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梅毒性神经病等;④近3个月因炎症服用过激素药物治疗;⑤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

1.2 方法

针刀治疗:常规铺巾、消毒并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患者取仰卧体位,术者提前告知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令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手术开始后先采取触诊按压的方式快速在膝关节周围找到压痛点,或找到明显异常的条索状结节位置,以此作为针刀的进针点,并对进针点及周围皮肤做消毒处理,然后戴好无菌手套后用左手拇指按压定位,右手持刀进针,到达皮下组织后沿着肌腱、韧带以及纤维平行方向全面探查,找到硬度异常上升或痛点进行轻微刺激、疏导并松解粘连,全部完成后拔出针刀,用无菌棉签按压进针点,按压时间不低于3min,避免出现血肿,最后用苯扎氯铵贴对针口进行包裹,术毕。

肌骨超声检查:患者充分暴露膝关节并确保衣物不会影响膝关节活动,超声仪器选择型号为LOGIO E9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型号为ML6-15,频率设置为7.5~15MHz。具体检查步骤如下:①患者取仰卧体位,双下肢放松并自然伸直,将探头放置在患者患膝髌骨近端,横向沿着肌肉长轴作弧形切面动态扫描,重点探查滑膜和髌上滑膜囊状态;②将膝关节弯曲约40˚,将探头放置于髌骨近远端间隙处,横向扫描后旋转90˚进行纵向扫描,重点探查髌上囊积液、滑膜增生、表面光滑情况,并在发现积液后进一步加压探查,将积液挤压散开后测量髌上滑膜囊深浅以及有无积液时滑膜的厚度;③将患者的膝关节弯曲45~70˚,将探头放置于髌骨上极近端,并略微倾斜向远端,探查股骨内外侧踝、髌骨关节面、髁间沟和关节间隙,同时轻度向外旋转探头,对髌韧带周围做纵向探查,进一步探查股骨外侧踝、胫骨附着部分以及前十字韧带长轴;④将患者的膝关节弯曲70~90˚,将探头放置于髌骨下内外侧膝眼,探查内外侧的半月板、副韧带情况,并环形扫描膝关节间隙,重点探查内外侧半月板体部、前角及部分后角情况;⑤将患者的膝关节弯曲90~135˚,将探头放置于髌骨上间隙、下间隙处,做横向、纵向扫描,探查关节软骨表面的基本情况,包括形态及骨表面、骨下骨质破坏情况,注意探查的全面性,避免遗漏。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肌骨超声检查结果:包括关节软骨厚度、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股直肌厚度;②膝关节功能:应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ing system,KSS),评估时间为术前和术后1个月,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好;③临床指标:对比7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周径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④疗效评估:疗效评估以关节腔内积液程度有关,以肌骨超声检查关节腔内过量积液基本消失、外观查体肿胀不明显,膝关节活动功能检查正常为显效;以肌骨超声检查关节腔内各部位积液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外观查体肿胀明显减轻,膝关节静态状态下无不适,活动后仅有轻微不适为有效;以肌骨超声检查关节腔内积液量无变化或增加,膝关节活动仍然明显受限为无效,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 肌骨超声检查结果

治疗后,78 例患者的软骨厚度、滑膜厚度及关节腔积液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股直肌厚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见表1。

表1.肌骨超声检查结果比较(±s)

表1.肌骨超声检查结果比较(±s)

时间n软骨厚度(mm)滑膜厚度(mm)关节腔积液(cm2)股直肌厚度(mm)治疗前78 5.46±1.57 2.36±0.33 5.28±0.95 9.46±1.18治疗后78 2.79±0.94 1.89±0.51 2.87±0.87 10.17±2.34 t 12.886 6.833 16.523 2.393 P 0.000 0.000 0.000 0.018

2.2 膝关节功能

治疗前78例患者的KSS评分为(45.63±9.75)分,治疗后评分为(87.28±14.91)分,对比有显著差异(t=20.648,P=0.000)。

2.3 临床指标

治疗后78例患者的膝关节周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见表2。

表2.临床指标比较(±s)

表2.临床指标比较(±s)

时间n膝关节周径(cm)VAS(分)治疗前78 45.63±9.75 7.84±1.36治疗后78 87.28±14.91 3.52±0.89 t 21.890 23.474 P 0.000 0.000

2.4 临床疗效

78例患者治疗后,36例患者治疗显效,42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

3.讨论

针刀疗法由朱汉章先生创立于1976年,至今用于临床已经超过四十年,主要是基于古代九针,融入现代手术中分离松解软组织的治疗理念,形成一种独特的治疗器具,似针似刀,同时兼具针和刀的治疗特点[6]。从针的角度阐述,针刀基于经络腧穴理论,可以达到与针灸类似的效果,遵循经络梳理、得气调节全身的作用,通过刺激经络上对应的穴位来起到治疗作用,但与针灸不同,针刀与穴位的疼痛刺激会更加明显,因此治疗效果也会更强;从刀的角度阐述,针刀具有与现代医学中手术刀类似的作用,可以分离异常粘连情况并切除病变软组织,辅助病变组织的修复、再生,同时通过剥离作用达到对软组织的减压减张效果,切断局部受卡压的血管神经末梢[7],促进循环改善,缓解疼痛。膝骨关节炎属于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逐年递增,因此,治疗方式的选择要兼具疗效与安全性,在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的同时,更要有效控制后续并发症的发生[8]。从解剖学角度分析,膝骨关节炎主要是因为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之间的不平衡、软骨细胞异常凋亡,应用针刀治疗,不仅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症状,缓解疼痛,还能降低促炎因子水平,减轻细胞外基质过度降低。但针刀是一种闭合性手术,术者无法直观的看到术区,治疗效果与术者的专业能力、经验密切相关,很难保证不会损伤的病灶周围的正常软组织。

肌骨超声具有操作简单、无创、费用低廉、可重复使用等特点,能够辅助术者清楚观察到关节的解剖结构,大大降低了针刀治疗难度,同时,术前应用肌骨超声,可以准确判断出病变位置及疾病严重程度,使治疗更加准确,而在术后应用肌骨超声,则能够辅助判断治疗效果,并为后续患者的日常保健提供指导意见。已经有研究证实[9],肌骨超声检查对软组织检测灵敏度较高,尤其是检测滑膜、软骨病变等,同时能够清楚看到滑膜内的血流情况,使检查结果更加具有参考价值。在本次研究中,78例患者均接受针刀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应用肌骨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患者的软骨厚度、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股直肌厚度均有明显变化,术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术前,表明肌骨超声对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和疗效判别效果明显,通过超声影像可以清楚观察到治疗后膝骨关节软骨层回声更加均匀,滑膜厚度变薄,软骨厚度增厚,关节腔积液明显减少。另外,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针刀治疗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KSS评分显著提高,膝关节周径明显缩小,VAS评分明显下降,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表明在肌骨超声的辅助下,针刀治疗能够有效恢复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软骨,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综上所述,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确切,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应用肌骨超声可以准确反映出治疗前后患者的膝关节软组织变化,为诊断、治疗及后续日常保健提供可靠数据参考。

猜你喜欢
肌骨针刀探查
肌骨超声在诊断肌肉与骨骼疾病中的作用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肌骨超声检查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美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胜任力评价系统:肌骨放射学milestone解读与思考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橡胶树miRNA 探查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