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掏心掏肺地讲道理,却把儿子养废了?

2024-01-17 11:48夏天
恋爱婚姻家庭 2023年35期
关键词:讲道理阳阳儿子

◎文/夏天

胆子小图

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从儿子的被窝里搜出手机了。我拿着手机生气地质问他:“为什么我说的话你永远都记不住?你到底要怎样才能明白,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你只有把学习搞好,将来才能有自由玩手机的资格……”儿子懒洋洋地睁开眼睛,不耐烦地瞄了我一眼,用被子蒙上头,继续睡觉。

我掀开儿子的被子,强迫他继续听我的唠叨,等待着他像以前那样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哪怕只是敷衍。然而,这次儿子连敷衍都不肯了,他狠狠地把被子扔在我的脚下,瞪着眼睛大声跟我吼道:“你说够了没有,你凭什么觉得你说得都对,我又凭什么必须听你的……”

看着儿子歇斯底里的样子,我当场石化。然而,更让我不可置信的是,第二天儿子竟然不上学了。不管我在门外如何催促,如何苦心相劝,儿子都紧闭房门。就这样,我和儿子开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冷战。而我也在这段难挨的沉默时光里,反复地想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他才会这么恨我,又或许,这样的“恨”早已持续多年……

直到一次偶然,我从武志红老师的讲座里听到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对孩子掏心掏肺地讲道理,你讲的道理越多,孩子越反感,更不愿意和你沟通。”我才明白:原来,是我引以为傲的“良言诤语”,把儿子养废了。

居高临下给孩子讲道理,是最无用的教育方式

其实,我早就应该发现:居高临下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用的教育。比如,孩子年幼的时候,我们经常跟孩子说:吃饭挑食,对身体不好;吃冰淇淋太多,肠胃会不舒服;吃糖太多,容易蛀牙……我们是真心地关心孩子,可孩子依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等孩子长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喋喋不休地跟孩子讲人生、讲得失、讲学习和努力的重要性……可结果呢?你说得越多,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我们怪孩子难管、叛逆,其实是错怪了孩子。曾看过一段有趣的视频: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在家里吵吵闹闹的,爸爸好声好气地跟女孩说:“请保持安静。”女孩不仅不听,还生气地对爸爸发火:“你嫌我吵,就是不爱我了!”女孩的神逻辑让爸爸哭笑不得。同时,也再次验证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丹尼尔·西格尔和脑科学家蒂娜·佩恩·布赖森的研究结果:孩子听不进道理,原因在于父母养育孩子的方法,不符合大脑发展规律。

我们的大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理智脑,下层是情绪脑。而孩子的发育规律是先下层、后上层。也就是说,对于大脑尚未发展完善的低龄孩子来说,我们讲的道理,孩子可能根本就没有听懂。除此之外,心理学上还有个“超限效应”: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居高临下地给孩子说教,很难让孩子从心底里去认可。

有时讲道理也是语言暴力

也许是父母的“控制欲”作祟。很多时候,儿子越是听不进去,我就越是喋喋不休地跟儿子讲道理。我坚信只要不停地说,总有“顽石点头”的那一天。但事实是:有的时候,讲道理,也是一种语言暴力。

记得有一次,我和儿子一起观看综艺节目《一路成年》。节目里,“达康书记”吴刚非常关心儿子阳阳,他要求阳阳的大小事件都要打电话汇报。他还总是在节目里以“父亲”和“前辈”的双重身份,指导阳阳如何演绎角色,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戒骄戒躁。

节目第二期,他因为要去拍戏退出了节目。临走时,他还不停地跟阳阳交代:“做任何事,要往最坏的考虑。你要学会坚持,学会忍耐,别人有需要帮忙的,你就伸一把手,要有团队精神……”阳阳虽然一边听着一边点头,但表情已经变得越来越不耐烦。

看到这里,儿子突然盯着我说:“妈,你不停给我讲道理的时候,我的内心就跟阳阳一样痛苦。”当时,我不理解儿子为什么这么说,但是现在我明白了。就像一位心理学老师说的那样:“父母的唠叨,看似是关心,其实是一种慢性心理折磨。”因为,父母无休止的唠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信任和带有指责的表现。这会带给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引发孩子的负面情绪,打击和消磨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用体验代替讲道理

杭州一个十几岁的男孩,痴迷游戏,不想上学。爸爸跟他讲尽了道理,他不听。然后,爸爸做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带着儿子去逛凌晨4 点的菜市场,看看那些想睡却没法睡的菜农;看看那些为了赚钱、为了生活辛苦忙碌的商贩们;看看成年人的世界有多么残酷和艰辛……结果,男孩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感受到了生活的残酷和父母的艰辛,更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好好学习。

我也学着这位爸爸,带着儿子看看工厂流水线上的年轻人,带着儿子看看凌晨两点的写字楼,带着儿子体验搬一天砖、捡一天瓶子能赚多少钱。结果如我所愿,儿子主动上交了手机,下决心努力读书。

蒙特梭利说:“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教育孩子,就是一个让孩子慢慢体会的过程。空泛的理论,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只有让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感受,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明白一些道理。

用幽默代替说教

国外有一段特别火的视频。14岁的女儿想穿超短裤去学校,爸爸为了阻止女儿,特地穿了一条超短裤演示给女儿看,“把你的短裤拿出来,看看到底有多短?比一比谁的短!”“你现在要是穿它去上学,我就每天穿着这裤衩接你放学。”爸爸滑稽的样子,让女儿笑歪了,同时也完美地化解了一场父女间的冲突。

回想我跟儿子针尖对麦芒似的争执,开批斗大会似的批评,我不得不承认:幽默才是解除敌意最好的办法。

《新中式父母》里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这个世界上,有两类父母:一类是‘吃老本型’父母,他们使用过去自己接受的一套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假如孩子表现不好,他们通常只会认为是孩子有问题。一类是‘学习型’父母,他们会去探索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假如孩子表现不好,他们会反思,然后寻找更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养育孩子就是一场修行。我们可能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我们可以做一个成长型的父母。只要我们愿意把对孩子的理解、尊重和认同放在父母权威之上,就一定能养出一个内心有爱、眼里有光,不负期望的孩子。

猜你喜欢
讲道理阳阳儿子
“讲道理”的面包
浅谈公开不充分的判断与审查实践
打儿子
交换秘密
怎么跟孩子讲道理?
讲理的八大戒律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讲道理等
聪明de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