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女儿玩网游

2024-01-17 11:48古月
恋爱婚姻家庭 2023年35期
关键词:网游小雨玩游戏

◎文/古月

图文无关

今年,我的女儿小雨从清华大学顺利毕业。曾有不少家长这样问我:“真羡慕你们家女儿,学习那么好,平常肯定不玩网络游戏吧。”诚实地说,她不仅学习成绩好,游戏也玩得溜。

虽然我是别人眼中学霸孩子的妈妈,其实我也经历过与所有家长同样的困境。十几年来和女儿斗智斗勇,我也走了不少弯路,后来终于用了一个奇招与她和解。

违反天性的规矩,不要期待孩子自觉遵守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家规,一直被很多家长视为法宝,但往往很难做到“按规矩办事”。比如,我规定孩子每次只玩30 分钟游戏,可她无法控制一局战斗的时间,时间一到,要么拖延、要么中途退出,这个规矩合理可行吗?

小雨在一年级开始接触摩尔庄园、QQ 宠物等游戏。当时,我幻想用清晰的规矩引导她自觉遵守。于是我们约定,每天可以玩30 分钟,周末不超过1 小时。但我发现,试图用“几条规矩”解决所有问题,是一种懒惰行为。

孩子天性就爱玩,在游戏设计者的花招下,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能招架得住。小雨一开始还能遵守规矩,在几次例外后,逐渐变得总能拖个十几二十分钟,时间观念越来越差。当听到孩子爸爸也开始调侃,小雨说的“马上”变成了越来越慢的“马”时,我觉得这样不行了。

我希望孩子能在游戏里享受放松、快乐的时刻,但我也知道教育要遵守原则、不可纵容。于是,面临网游这个头等大敌,我陷入了沉思:要防止孩子陷入泥沼,是继续靠约定和提醒让她自觉,还是更加雷厉风行的监督和管教呢?

我决定试一试后者。

苛刻严厉的监管,难以避免“魔高一丈”的反抗

我逐渐变成了一个侦探式的妈妈,掐着表计算孩子的游戏时间,和她争论每次有没有超过一两分钟,关注她去同学家是不是一起打游戏了……因为这个话题,我们有了很多次不愉快,她嫌我严苛,我也觉得心累。

不过,作为时间比较充裕的全职妈妈,我一度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值得的,至少孩子在监督下不会太逾矩。但是,老话说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没想到自己的做法,竟然激起了孩子明里暗里的反抗。

小雨四年级的一段时间,我发现她早上起来总没精神。一开始我还没放在心上,但逐渐觉得不太对劲,就去查了网页浏览记录——果然,她经常夜里偷偷玩游戏。我非常失望和生气,狠狠批评了她。

可我对自己更加生气——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会这样呢?是因为我不够严格、女儿不够自律吗?我要断了她的游戏吗?还是监控得更加无孔不入?

直觉告诉我,这条路是错的。如果继续用责骂表达我的愤怒,用断网等方法进行惩罚,可能会激起更大的反抗,导致亲子关系恶化,离最初的目的越来越远。

我看过不少网瘾青少年的故事,身边也有一些案例。家长一心为了孩子好,但他们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被孩子理解,被伤害了的孩子会愈发讨厌现实世界,沉迷虚幻的网游……我不能和孩子陷入这样的循环。

我知道,消极情绪往往带来破坏性的伤害,冷静下来,想着自己真正的目的,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和矛盾。于是,我回到最初的起点,和自己说:将心比心,我也会玩游戏,我很乐意女儿能在游戏中体会到放松的快乐。核心的问题是要控制时间,不能影响生活和学习。所以,我生气的不是她玩了游戏,而是她超出约定时间、不诚实、影响睡眠。

既然如此,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她对游戏不要那么牵挂,能大方坦诚地玩,花更少的时间且享受到放松的乐趣呢?

和孩子的协议,需要“双赢”的奇招

我苦思冥想了很久,终于有了灵感。

实际上,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大多花在了每日任务、升级打怪等重复的事上,这就是游戏设计者利用人性的把戏。每日签到不想断、每日任务要完成至少得三五十分钟,再加上每周更新的活动,每天没有两个小时,当然玩不够。如果我愿意帮她做一些重复的事,只把关键有趣的情节留给她自己体验,她是不是可以更安心地放下?

我跟女儿提了这个建议,她眼睛都亮了,一拍即合。

原来,那些重复的游戏内容她也觉得没意思,却每次都不得不完成,这种设计让她每次玩游戏都匆匆忙忙的,来不及体验一些新的活动,所以总是舍不得下线。我能帮她做这些事,她求之不得。

于是,我们的“妈妈帮我玩网游”协议就此开始。

一开始,小雨不放心我的水平,只让我做简单的部分,如每日签到、打怪升级等。渐渐地,她放心大胆地把更多环节交给我,告诉我怎么样可以经营庄园,帮她挣更多的金币、买更好的装备……到最后,她基本变成一个甩手掌柜,只是周末会偶尔惦记起来,“视察”一下我的工作成果。

每当我跟别人分享这个故事,他们就会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想着怎么还有这么奇葩的妈妈。然而,这个奇招的效果出乎意料得好。

对我来说,只是像做任务一样打发了点时间,同时还能更加了解女儿喜欢什么、有更多契机和她交流沟通。小雨非常感谢我能把她的账号经营得有声有色,自己能更加用心地投入学习之中。慢慢地,她逐渐觉得这游戏也没那么有意思,甚至比我更先淡忘和放弃。

也许过几个月她又会发现一款新游戏,一开始的几周会觉得很新鲜,但随着进入重复每日任务的模式,她就会主动央求我帮她做,于是我们又进入了协议模式……

就这样,我陪着女儿从小学到高中,一起玩过了摩尔勇士、秦时明月、模拟人生等一系列网游和手游……而她从小学四年级之后,再也没有沉迷过游戏,而是学会了大方地、享受地、同时很有节制地玩,成为大家眼中奇葩的“任性学霸”。

回想起来,我能在走了不少弯路后,想到这个妙招,本质上是因为我将孩子看作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而不是一个被我控制的对象。每一个独立个体的人性中都有两面,一面是懒惰贪玩、容易沉迷游戏等低级快乐的,另一面则是自律上进、享受学习和成就的高级乐趣的。

游戏设计者更多在利用懒惰的一面,我们家长却要能够比他们更加洞察人性,从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出发,寻找和解的方式方法,引导孩子走向自律上进的那一面。

猜你喜欢
网游小雨玩游戏
回到古代玩游戏
亲子协力击败网游成瘾
卧薪尝胆
一箭之仇
假途灭虢
学生党网游超廉价攒机
一鼓作气
被网游点燃的午休时间
网游青少年媒介形象研究
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