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双刃剑效应

2024-01-17 12:50林,李
中国流通经济 2024年1期
关键词:韧性不确定性优势

梁 林,李 妍

(1.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市 300401;2.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天津市 300401)

近年来,制造企业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面对双碳目标倒逼、能源价格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局势动荡等内外部压力叠加冲击,如何保持并提高产品成本优势,这是我国制造企业未来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二是面对全球新冠疫情的超预期影响、逆全球化导致的国际订单缩减和供应链安全等问题,组织韧性塑造对制造产业安全和制造企业存续具有关键作用,但过度强调组织韧性,也会使生产效率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如2021 年“缺芯潮”迫使部分汽车制造企业改变高效的全球供应零库存模式,通过加强国内研发、增加本地库存等来确保供应链安全,导致企业库存增加,产线设备调整,效率大幅下滑,成本负担增大[1]。

然而,组织韧性是促进还是抑制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大多数关于组织韧性的研究主要关注组织韧性的积极影响认为,组织韧性作为应对外部冲击的重要动态能力,有助于促进资源整合、创新,进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优势[2]。也有部分研究认为,组织韧性可能存在潜在的“阴暗面”[3-5],但这类观点主要停留在对现象的关注和描述上,缺乏理论层面的系统剖析和严谨的实证检验。因此,组织韧性是否能提升制造业产品成本优势,在何种情境下二者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影响?这些问题亟须回应和解决。

资源保存理论认为,个体具有努力获取、保持和培育其所珍视资源的倾向,且个体对自身资源状况的认知与评价会产生不同行为[6]。事实上,资源丰富性是组织韧性的基本属性。具有韧性的组织为了获取新资源,更愿意将资源投入能带来更多回报的活动中,从而打造企业竞争优势。但由于资源有限,过度强调组织韧性,会导致资源挤占和效率低下,从而降低企业竞争优势。该观点与资源保存理论的核心论点相呼应。因此,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试图围绕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关系这一存在争议且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问题展开探讨。

此外,组织韧性是一个极具情境性的变量,而外部冲击是刺激组织韧性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7]。在当今国际环境复杂动荡和国家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环境不确定性和数字技术应用对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关系带来何种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利用2010—2020年我国沪深A 股制造企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双刃剑效应,探讨环境不确定性和数字技术应用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有助于客观评价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影响,深刻理解塑造组织韧性对竞争优势获得的重要性。

一、文献综述

(一)组织韧性内涵

组织韧性的内涵主要有三:一是组织在面临危机时通过激活自有资源积累进行及时反应的抵御风险能力[8-10];二是组织在危机中快速调整,并通过创造性和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响应变化环境的适应调整能力[11-12];三是组织在遭遇危机后自我恢复、变得更加坚韧的恢复反超能力[13-17]。组织韧性具有多个能力维度[5,16,18-19],企业只有将抵御风险能力、适应调整能力及恢复反超能力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应对危机。

(二)组织韧性与企业产品成本优势

关于组织韧性与企业产品成本优势关系的研究较少,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对组织韧性影响效果的研究。目前学者主要探讨组织韧性对企业短期绩效和长期成长的影响。在短期绩效方面,学者认为组织韧性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20-21]。从长期看,组织韧性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打造竞争优势[2,22]。二是对企业产品成本优势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从内部因素看,数字技术应用、技术升级投资对企业产品成本优势具有积极影响[23-24]。从外部因素看,环境信息公开会增加企业产品成本,反倾销调查对我国出口企业的非核心产品成本加成率具有促进作用,对核心产品无显著影响[25-26]。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主要对组织韧性的后效与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前因进行探究,对二者间关系及其在何种情境下发生变化的研究缺乏。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影响

根据资源保存理论,拥有充足资源的个体不仅能保存资源,还能投资现有资源以获取新资源,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组织韧性作为企业的一种特殊动态能力,可视为一项持久的内生资源。当面临外部冲击时,具有韧性的组织更倾向于投资现有资源以积累更多资源,从而有助于企业打造竞争优势。

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具有韧性的组织拥有丰富的资源储备和风险防范基础,能及时感知外部环境变化,洞察市场客户需求,追踪持续变化的行业创新[27],这既有助于企业把握市场变化,使生产的产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也有助于改进现有工艺,引进新技术,从而增加和拓展新资源,提升产品研发成功率,降低企业产品成本,进而提升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第二,具有韧性的组织能促进内部资源调配和寻求外部合作,减少内部资源的闲置与不合理使用,同时与外部合作者建立良好的社会网络关系,以减少信息沟通成本,从而增强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如拉埃(Rai)等[28]指出,具有韧性的组织有助于减少材料浪费,降低成本支出,助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陈红川等[2]认为,具有韧性的组织通常与外部保持良好的社会网络关系,在外部冲击下能及时与客户或供应商等有效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协调成本,进而提升企业产品成本优势。此外,具有韧性的组织能够有效吸收外部技术和知识,促进产品创新[21],提升创新效率,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成本优势。第三,具有韧性的组织既能摆脱危机,也善于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审时度势,将资源投入到正确的方向上,从而实现逆势成长。在“双碳”目标战略背景下,绿色转型是制造企业实现华丽转变的重要抓手。具有韧性的组织更可能实施绿色创新,加速生产流程的绿色化和智能化,降低污染排放,减少资源浪费[29],间接提升产品成本优势。

然而,根据资源保存理论,资源是有限的,任何资源的获得或损失都会产生重大影响[30]。当企业过度强调组织韧性时,可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从而增加产品成本,降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具体来说,第一,过度强调组织韧性会造成资源冗余。组织韧性本身具有资源冗余性[3,31]。企业资源是有限的,过度强调组织韧性,将导致可用于产品其他生产经营环节的资源减少,既增加资源闲置成本,又不利于产品生产等各环节活动顺利开展,以及企业打造产品成本优势。第二,过度强调组织韧性,会导致韧性与效率失衡。如“缺芯潮”下部分汽车制造企业通过增加库存、坚持自主研发、强调本土供应链等保障自身安全,但也导致了效率下降和成本增加。宋(Song)[32]认为只有平衡组织韧性与组织效率这一悖论,才能提升企业在动荡环境中的自组织能力,促进企业核心业务的正常运作,保持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第三,过度强调组织韧性易导致路径依赖。组织韧性具有路径依赖性[17],过度强调组织韧性易导致企业在研发创新过程中产生因循守旧与认知局限,倾向于形成一致观点,抑制创新想法提出,难以把握未来市场发展机遇,不利于将资源投入到正确的方向,从而难以维持产品成本优势。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呈显著倒U型关系。

(二)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环境不确定性是指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可预测程度。日益加剧的环境不确定性可能会倒逼企业提升组织韧性,以打造自身竞争优势。因此,环境不确定性可能是影响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企业须快速进行环境扫描和信息甄别。组织韧性有助于企业对外部形势进行及时判断和分析,但企业需消耗资源去维护风险抵御系统,间接增加管理成本,不利于制造企业提升产品成本优势。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企业须积极调整,快速反应,以适应环境变化。组织韧性有助于企业快速整合内外部资源,激发员工和高管积极性,采取激进式的产品创新行为以应对环境不确定性。但激进式的产品创新行为具有一定的风险,且收益具有不可预测性,这会间接增加机会成本[33],不利于提升企业产品成本优势。

环境不确定性不仅给企业带来巨大挑战,也为企业带来潜在的发展机会。组织韧性使企业能够通过调整和变革把握环境变化带来的机会,从而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实现逆势成长[34]。但战略变革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内外部资源投入,可能会增加企业内外部资源协调成本[35],不利于提升企业产品成本优势。

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过度强调组织韧性会减少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抑制作用。第一,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会使企业激活韧性,以降低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7],更重要的是,组织韧性效能会更加凸显,从而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减少资源损失,降低企业成本,减少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抑制作用。第二,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会对企业的生产运营产生不利影响,企业亟须提升供应链韧性,保持供应链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过度强调组织韧性而导致的供应链效率低下问题,并通过组织韧性与供应链效率协同,降低产品库存成本,减少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抑制作用。第三,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会促使企业突破惯性思维,探索新的发展路径,进而减少过度强调组织韧性所导致的路径依赖。这既有利于吸收外部新知识,又有利于产品创新,从而减少对制造企业产品优势的抑制作用。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2:环境不确定性会弱化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倒U型关系。

(三)数字技术应用的调节作用

数字技术是信息、计算机、交互和连接技术的组合,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数字技术改变企业研发、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使制造业面临不同外部环境,使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产生不同影响。具体来说:第一,数字技术通过与传统生产要素深度融合,助推传统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但传统制造企业面临转型困境[36],数字技术应用势必对其产生巨大冲击。组织韧性有助于企业增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助推企业及时布局数字化业务,加大数字化投资。巨大的成本投入将挤占企业用于其他经营环节的资源,不利于提升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第二,数字技术应用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网络安全问题[37],需要企业加强数据安全监管。数据信息泄露,如顾客信息、知识产权乃至商业机密泄露等,会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组织韧性有助于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加强技术攻关,加大对信息管理系统维护的投入,进而增加企业产品研发成本,不利于提升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第三,在数字技术操作难度大、使用类别多的情况下,企业现有资源能力和技术基础可能难以满足数字技术应用的更高要求[38]。组织韧性有助于积累创新资源,挖掘创新潜力,创造新的发展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加大相应资源投入和技术投入,以满足数字技术应用需求,增加企业成本,不利于提升企业产品成本优势。

然而,较高的数字技术应用水平会弱化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抑制作用。具体来说,当数字技术应用水平较高时,数字技术与产品实体的结合将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产品生产效率[39],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过度强调组织韧性带来的资源冗余,减轻企业产品成本负担,减少组织韧性对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抑制作用。较高的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有利于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有效对接,促进供需精准匹配,进而提升供应链效率[40],缓解过度强调组织韧性导致的供应链效率低下问题,进而降低企业在需求预测、产品生产制造、库存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成本,有利于提升企业产品成本优势。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各环节,有助于摆脱路径依赖,重构生产流程体系。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数字技术应用会进一步提升企业对外部新知识、新技术的获取能力,提升企业产品成本优势。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3:数字技术应用会弱化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倒U型关系。

本文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2 505 家的企业数据为初始研究样本,并对该数据进行如下处理:删除ST、*ST、PT 企业样本以及主要变量缺失的样本;为减少异常值影响,对变量进行1%缩尾处理。原始数据均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相关企业年报数据来自沪深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

(二)变量测量

1.被解释变量

产品成本优势。产品成本优势是指企业在目标驱动下通过不断努力使其产品成本优于竞争对手。本文借鉴周洲等[23]的做法,利用企业销售成本率作为产品成本优势的代理变量。

2.解释变量

组织韧性。借鉴梁(Liang)等[1]的做法,从抵御风险能力、适应调整能力和恢复反超能力三个维度测量组织韧性。抵御风险能力是指组织抵御外部风险并维持自身稳定的基本能力,其反映组织既往资源积累和自身具备的风险防范能力,是组织抵御外部冲击的基础保障[5]。部分学者指出企业备用宽裕资源,具备风险防范基础,是组织抵御和化解冲击的重要保障[41-42]。面临外部冲击时,抵御风险能力越强,组织稳定运行越能得到保障,越有助于减少外部冲击对组织造成的危害。由于抵御风险能力的强弱主要依赖于自身资源禀赋以及风险防范能力,因此本文选取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风险防范作为抵御风险能力的评价指标。

适应调整能力是组织持续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进阶能力,反映组织在资源、人员及产品等方面所做的调整,是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关键。在冲击发生过程中,资源重新配置、薪酬激励、企业产品或服务优化升级,有利于组织适应当下变化的环境[3-4,43-44]。适应调整能力越强,在冲击中越能积极调整和快速反应,提升对外部冲击的适应力。由于调整涉及资源、人员、产品或服务等方面,因此,本文选取资源灵活分配、外部资源获取、人员薪酬激励、产品或服务优化升级作为适应调整能力的评价指标。

恢复反超能力是组织在受到冲击后,通过自学习等方式,恢复甚至反超冲击前状态,实现持续生存和长期成长的高阶能力。恢复反超能力有助于组织要素的优化及整体功能的进步,是组织实现恢复的关键[5]。在冲击后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实现短期盈利和长期绩效增长[45]。恢复反超能力越强,组织越能转危为机,借机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恢复反超能力包含恢复和反超两个方面,因此本文选取恢复反弹和潜在发展作为恢复反超能力的评价指标。

本文依据一级指标内涵,根据组织韧性测量方式[1],遵循代表性及数据可获得性原则,最终构建包含9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组织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组织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熵权法计算组织韧性综合指数,以排除指标量纲不同导致的不可通度性问题。

3.调节变量

环境不确定性。参考已有研究[53-54],采用企业销售收入波动性衡量企业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计算方法为:第一步,对前5 年销售收入进行回归,并将销售收入分解为稳定增长部分和外部环境不稳定导致的异常销售收入部分,计算前5年异常销售收入的标准差;第二步,将此标准差除以5年销售收入平均值;第三步,为剔除行业影响,将第二步得到的数值经行业调整后,衡量环境不确定性。

数字技术应用。借鉴袁淳等[55]及吴非等[56]的做法,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全面反映制造业上市企业数字技术应用的指标。第一,基于沪深所网站,搜集并整理样本企业2010—2020 年年报。第二,确定数字技术关键词。通过对国家出台的数字经济相关政策进行梳理,提取数字技术关键词,同时参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进一步扩充数字技术特征词的范围,最终形成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及数字技术应用五个方面的数字技术关键词库,并利用Python程序抓取包含数字技术关键词的语句。第三,对提取数据进行清洗,剔除关键词前包含“无”“不”“没”等否定含义的表述及非样本企业的数字技术关键词。第四,统计各个关键词的出现频率,进而根据不同类型数字技术的词频形成最终加总词频,并将其加1 后取对数,得到数字技术应用的指标。

4.控制变量

参考周洲等[23]的做法,设置企业债务水平、企业上市年限、企业所有权性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合一、董事人数、四大审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以及管理费用率为控制变量。

各变量的测量及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变量测量及描述性统计结果

(三)模型构建

为检验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双刃剑效应,构建如下基准模型:

其中,Cit表示t年企业i的产品成本优势;ORit表示t年企业i的组织韧性;向量Z代表控制变量;μi为行业固定效应,δt为年份固定效应;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α0表示常数项,α1、α2、αZ表示估计系数。

为考察环境不确定性、数字技术应用在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分别设定如下调节效应模型:

其中,EUit指环境不确定性,DIGit指数字技术应用,模型中其他变量含义同模型(1)中变量的含义。

四、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表3 给出了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影响的回归结果。列(1)是未纳入任何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列(2)在列(1)的基础上纳入控制变量。由列(1)和列(2)可知,组织韧性一次项和二次项的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初步表明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关系呈倒U 型特征。列(3)未纳入任何控制变量,但控制了行业和年份,列(4)在列(3)的基础上纳入控制变量。由列(3)和列(4)可知,组织韧性的二次项系数至少在5%的水平上显著,进一步表明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呈显著的倒U 型关系,H1 得到验证。

表3 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影响基准回归结果

(二)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分析

1.稳健性检验

为确保结论的稳健性,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检验:第一,替换被解释变量。借鉴周洲等[23]的做法,将产品成本优势替换为企业销售成本率与当年同行业企业销售成本率均值的差,记作C2。该处理旨在检验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采取不同测度方法时,估计结果是否具有稳健性,结果如表4 列(1)所示。第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考虑到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影响可能存在滞后性,分别将其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后重新回归,结果如表4 列(2)至列(3)所示。第三,改变样本区间。分别用2011—2020 年和2010—2019年的样本数据重新回归,旨在验证样本区间选择的稳健性,结果如表4 列(4)至列(5)所示。第四,改变聚类层级。将基准回归模型中的聚类层级替换为行业层面,旨在检验采用不同聚类层级时估计结果的稳健性,结果如表4列(6)所示。第五,更换模型回归中控制的固定效应。为避免因遗漏省份和行业层面随时间变化的变量而导致估计结果出现偏差,分别设定省份固定效应、年份与省份交互项、年份与行业交互项,结果如表4 列(7)至列(9)所示。由表4 可知,组织韧性的系数符号和显著性均未发生改变,表明估计结果具有稳健性。

表4 稳健性检验结果

2.内生性分析

为缓解变量间反向因果关系导致的估计偏误,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通过工具变量加以处理。参考田丹等[57]的做法,分别将组织韧性一次项和二次项滞后一期(表5 列(1)至列(2))、滞后两期(表5 列(3)至列(4)),并以此作为工具变量。由表5列(1)和列(3)可知,各工具变量对组织韧性二次项的估计系数至少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各工具变量与组织韧性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由表5 列(2)和列(4)可知,组织韧性二次项的估计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同时各工具变量均通过了识别不足检验与弱识别检验。该结果表明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倒U型关系依然成立,估计结果具有稳健性。

表5 内生性分析结果

(三)调节作用检验

表6分别给出了环境不确定性、数字技术应用在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关系中调节作用的检验结果。表6 列(1)和列(2)为环境不确定性调节作用的检验结果。回归结果显示,组织韧性二次项与环境不确定性的交互项系数在10%水平上显著,因此,环境不确定性弱化了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之间的倒U 型关系,H2得到验证。这说明,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提高,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促进作用减弱,且缓解了过度强调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抑制作用。可能的解释是:环境不确定性越高,具有韧性的组织越可能加大资源投入、采取激进式的创新模式及实施战略变革,从而间接增加产品成本,弱化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促进作用。然而,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亟须提升供应链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打破路径依赖,以缓解过度强调组织韧性的弊端,减轻企业产品成本负担。

表6 列(3)和列(4)展示了数字技术应用调节作用的检验结果。回归结果显示,组织韧性二次项与数字技术应用的交互项系数为正且显著,因此,数字技术应用弱化了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之间的倒U 型关系,H3 得到支持。这说明,随着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提升,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促进作用减弱,缓解了过度强调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抑制作用。可能的解释是:数字技术应用在给制造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存在风险,组织韧性会促使企业加大数字化投资、技术研发投入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企业成本负担,降低企业产品成本优势,但较高的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有助于提高供应链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打破路径依赖,缓解过度强调组织韧性所导致的效率低下、资源冗余及路径依赖等问题,减少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抑制作用。

(四)异质性分析

各企业在产权性质、规模、区位优势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影响也可能存在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地理位置上的异质性。

基于企业产权性质,将样本划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结果如表7 列(1)至列(2)所示,对于国有企业,组织韧性二次项的估计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对非国有企业,组织韧性二次项的估计系数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倒U 型关系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国有企业受到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在规模、资源等方面占有先发优势,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强,对组织韧性过度强调,进而会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而非国有企业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弱,极易受到政策调整、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倒U型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不显著。

基于企业规模,根据企业实际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是否大于行业年平均值,将样本划分为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结果如表7列(3)至列(4)所示,对于大型企业,组织韧性二次项的估计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对于中小型企业,组织韧性二次项的估计系数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倒U 型关系在大型企业中更为显著。可能的解释是:大型企业研发创新性较高,融资能力较强,可支配生产资料较为充足,具备较强的抵御和适应外部冲击的能力,因此组织韧性与大型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倒U 型关系更显著;而中小型企业规模有限,业绩不稳定,面临融资难、资源匮乏等挑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倒U 型关系在中小型企业中不显著。

基于地理位置,将样本划归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结果如表7 列(5)至列(6)所示,在东部地区,组织韧性二次项的估计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在中西部地区,组织韧性二次项的估计系数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倒U 型关系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可能的解释是:东部地区企业拥有早期的政策倾斜优势、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且具备一定的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更易因过度强调组织韧性而造成资源损耗;而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企业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弱,提高组织韧性面临的约束条件更多,导致组织韧性与产品成本优势的倒U 型关系不显著。

五、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究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双刃剑效应,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和数字技术应用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影响存在双刃剑效应,二者间关系呈显著倒U型特征,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后,仍得到一致的估计结果。该结果表明,适度塑造组织韧性有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然而,过度强调组织韧性可能会造成资源冗余、韧性与效率失衡以及路径依赖,从而增加成本,降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这有助于制造企业辩证看待组织韧性,有效打造产品成本优势。

第二,环境不确定性、数字技术应用均在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关系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和数字技术应用会弱化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之间的倒U 型关系。环境不确定性的提高、数字技术应用的深入,会减弱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促进作用,缓解过度强调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优势的抑制作用。

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及东部地区,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倒U型关系更显著,表明组织韧性对“大而强”企业的双刃剑效应更加明显,为更深入挖掘组织韧性对各类组织的复杂影响效应提供了新的切入口。

(二)启示

第一,制造企业应该认识到组织韧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在宏观经济转型和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形势下,未来更需要依赖企业强大的组织韧性。为此,传统制造企业应不断强化组织韧性建设,如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完善运营流程等,提高组织架构、人才结构对企业生产与经营模式转变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为避免过度强调组织韧性带来的负面效应,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资源水平和能力,合理塑造组织韧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挤占导致的成本增加。尤其是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及处于东部地区的制造企业,本身拥有丰富的资源、人才及政策优势,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强,更应注意避免过度强调组织韧性,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合理塑造与提升制造企业产品优势相匹配的能力。此外,政府应该完善与塑造组织韧性相关的投资信息披露和指导机制,预防制造企业对组织韧性的过度投资。

第二,正确看待环境不确定性,提升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当前制造企业面临复杂动荡的环境,管理者不能仅将环境不确定性视为“危机”,也应将之视为打造产品竞争优势的“良机”,积极发挥组织韧性效用,分析市场趋势,抢占市场先机,加速新产品开发,使生产的产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以降低产品成本,打造产品成本优势。此外,在数字经济发展潮流下,具有韧性的组织应积极进行数字化布局,主动将数字技术融入制造企业生产、设计、研发与销售等环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生产中的一系列成本,打造产品成本优势。

猜你喜欢
韧性不确定性优势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矮的优势
英镑或继续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画与话
具有不可测动态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控制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