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的正向评价探索

2024-01-19 13:40河源市源城区金沟湾小学潘君英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主体内容评价

文/河源市源城区金沟湾小学 潘君英

一、正向评价的内涵及要求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是对教育目标达成情况的一种价值判断。正向评价源自于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指以信任、尊重、理解、欣赏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在教师的期待中得到发展,在鼓励中不断进步。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它的宗旨是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从而树立信心。正向评价正是以赏识教育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其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

二、正向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是评价主体单一,传统评价模式通常将教师作为唯一主体,无论是家长、社区还是学生都很少有参与评价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将思维局限在某一框架内,不利于学生能力全面提升和身心健康发展。二是评价内容有局限性,教师习惯以结果性评价作为主要形式,将学生的分数成绩作为评判标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学习成绩只是硬性指标,不应成为评价学生能力和态度的唯一标准。三是评价方法单一,通常以教师的课堂评价、书面评价等形式为主,不能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状态和学习需求。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评价仍然以考试成绩作为标杆,以升学率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成长。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也影响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正向评价的操作原则及方法

正向评价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评价领域的具体呈现,即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使教育教学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在进行“正向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与取向;二是坚持客观公正,注重评价的科学性;三是坚持积极鼓励,增强评价的激励性。与此同时要注重评价方法:第一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第二是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第三是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的主体上,我们要打破以往的评价主体局限性,引导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多种评价主体共同参与到评价中。在评价内容上,要根据评价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和确定合适的评价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评价。

四、正向评价的基本策略

(一)保证评价主体多元化

要确保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学生能力、习惯、态度、需求等进行评价和判断。正向评价要打破以往的评价主体局限,引导教师、家长、学生、社区等多种评价主体共同参与。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所承担的“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就是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依托信息化手段,技术赋能教育,探索出高效、便捷、“无感”的采集方式,引进“悦评越好”平台,进行学生综合评价模式和体系改革。

(二)保证评价结果科学性

评价内容是开展正向评价的关键,要根据评价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评价内容,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构建一套客观、适切、有效的学生综合评价模式,建立一套契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涵括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大内容,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可常态化、实时化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

(三)保证评价结果可视化

学校在获得评价数据后,将各方评价转化为量化分,量化分对应的就是具体的实物奖品;通过信息技术赋能,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被评价的内容。由此,在可视化的情境下,极大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结束语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很广。正向评价能够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着重在评价过程中正面关注、强化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兴趣,把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让他们在评价过程中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获得信心与正能量。同时,正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推动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因此,我们应该从多种角度积极地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让教育评价改革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主体内容评价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主要内容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