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

2024-01-22 03:57吕雪萱
军事文摘 2024年1期
关键词:杜聿明远征军缅甸

吕雪萱

戴安澜生前曾任杜聿明率领的“中国远征军”第5军所部第200师师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根据当时中、美、英等盟国之间达成的协议,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披荆斩棘、远征缅北,一是为了抗击日寇,保卫滇缅国境的安全;二是为了打通印缅公路,疏通民国政府从盟军取得补给的生命线。但当时日寇发动太平洋战争后气焰嚣张,驻缅甸英军不战而退,美军统帅弃军入印,使远征军形成孤军奋战、腹背受敌的局面。尽管远征军第一次入缅后打了许多漂亮仗,一时声震中外,但鏖战三月,最后不得不按蒋介石的命令撤回国内。戴安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率200师北撤途中遭敌伏击,伤重殉国的。

黄埔精英,热忱爱国

戴安澜,1905年10月19日生于安徽无为县,于1924年参加北伐军,1925年加入国民党黄埔军校第三期学习。

1934年,日寇攻陷热河,更犯平津。戴安澜当时在国民党17军25师关麟征部任团长,参加了长城抗日,首战古北口。战斗打响以后,戴安澜身先士卒,把日寇打得狼狈不堪,战斗结束以后,获三等云麾勋章一枚。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戴安澜升任73旅旅长。在保定漕河之役、彰德漳河争夺战中,他屡创奇功。1938年鲁南会战,他又率兵火攻陶墩、计取朱庄,为台儿庄会战打下了胜利的基础。台儿庄一役,敌以重兵争此弹丸之地,血战经旬,敌死伤盈万,终于败退。

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

1938年5月,戴又以战功升任第89师师长。8月,武汉会战,戴又南下阻敌于瑞昌—阳新间。1939年1月,戴安澜调任第5军200师师长。同年12月,参加了昆仑关战役。当时戴安澜接受了军长杜聿明的命令,为确保四一二高地,决心与阵地共存亡。经过一夜战斗,戴安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毁敌坦克二辆,炮四门,毙敌百余,缴获枪械百余支,敌师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

戴安澜留下的许多日记和信札,记录了这位爱国将领与敌誓不两立的决心。他在慰劳73旅受伤官兵书中说:“我黄帝子孙,怎甘为异国民族之奴隶,莽莽神州,怎忍沦于异域!你们那种奋勇壮烈,惊天地、泣鬼神的牺牲精神,实足以寒敌胆。只要我们坚持,定争取到最后胜利。”

远征缅甸,首战同古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日军先后入侵菲律宾、泰国、马来亚、关岛、香港、威克岛、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缅甸、所罗门群岛,一直到中途岛以西的广大地区。美、英军节节败退、中国西南大后方日益孤立,陆上和海上取得国际补给的渠道逐渐被隔断。

当月9日,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宣布正式对日作战。此时距卢沟桥事变已过去4年零5个月。1941年12月22日,罗斯福、邱吉尔于华盛顿举行会议,25日就联合国家宣言草案,约定“加盟诸国,应各尽其兵力与资源,以打击共同之敌人,且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此宣言1942年元旦在华府发表后,加盟者26国,由美、英、苏、中4国领衔。1942年12月31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建议组织中国战区。战区范围,最初包括中国与泰国、越南的一部分,最后又将缅北划归东南亚战区统帅魏菲尔(驻缅英军司令)管辖。缅甸为中国当时唯一的海上国际通路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日本第15军团司令官坂田祥二郎,正以第18、第23、第55、第56等四师团及若干特种部队共十万之众,集结泰境,谋取缅甸,以断绝中国的国际交通线。蒋介石先是派遣中国空军志愿队赴仰光协防,后又决定组织中国远征军,包括杜聿明的第5军、甘丽初的第6军,张轸的66军,分道援缅。

当时,200师是作为第5军的先头部队进入缅境的。1942年3月1日,200师乘汽车自畹町到达腊戊,然后改乘火车南下。7月,全师及军部骑兵团,相继到达同古集结。当时的缅甸,英国殖民当局和缅甸人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日本帝国主义利用这种矛盾,提出“打倒英国统治,缅甸人民独立”的虚伪口号。缅甸是信仰佛教的国家,法律规定男子都要当三年和尚。所以不少日本人就到缅甸寺庙里去当和尚,利用宗教身份进行特务活动,故缅甸人民对中国远征军心存疑虑。此时,远征军对缅甸人民执行什么政策,心中茫无所知,更谈不到取得缅甸人民的支援。自腊戍至平满纳沿途各城镇,战士们只看到华侨贴出的大横幅,上写“出国远征,宣扬国威,入缅作战,无上光荣”。但大军出境,远征异国,国民党政府连译员都没配备。远征军无法向缅甸人民揭露日本的欺骗宣传,故远征军到达同古时,缅民逃匿一空,使远征军失去“人和”之利。

远征军200师进驻同古次日,仰光陷落。同古系阻止日军北进的一道屏障,200师在同古集结完毕之后,就到同古以南12千米的皮尤河畔,接替英军防务,并掩护英军撤退。3月18日,皮尤河桥陷落。200师与日军展开一场激战,毙敌20余人,转变了英军对中国“草鞋兵”的轻视。从这次战斗缴获的文件判明:从泰、马入缅之敌为15军团的两个师团;中路从仰光沿公路向曼德勒推进的是55师团,从仰光向西北普罗美方向英军进攻之敌是23师团。杜聿明军长曾亲临同古,部署200师决心击破当面之敌,进而协同英军收复仰光。于是,戴安澜师长便领导了这场同古保卫战。

1942年3月20日,同古战斗开始。敌先以步骑兵约五六百人,从正面向200师搜索前进。发现200师在鄂克温有既设前进阵地,就用炮兵向200师攻击,同时用飞机猛烈轰炸同古。这时,戴安澜亲自领导在各交通要道修好坚固的堡垒,使轻重武器在夜间都有固定的射击位置,以便构成交叉火力网。战斗进行了三天,598团伤亡很大,副团长黄景异阵亡,而200师阵地屹立未动。

24日拂晓,日军果然从左翼开阔地,向城北迂回到飞机场。戴安澜指挥少数部队在此阻击,因兵力单薄和无强固工事作依托,机场被日军占领。当天夜晚,戴安澜率指挥部人员从城外搬到城内,立即召集团长和直属营长会议,各级干部均表示了与同古共存亡的决心。经过调整部署,将鄂克温前进阵地放弃,集结主力保卫同古。从25日拂晓开始,日军从南、西、北三面猛攻。同古城西北角600团阵地被突破。200师沉着坚守,并以火烧森林阻敌前进,接着在城内展开了逐屋争夺,粉碎了日军企图将200师守军分割成南北两半,中央突破后迅速占领两汤河桥的企图。双方短兵相接,又鏖战三日。599团伤亡亦大,并退至铁路以东继续抵抗。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

27日,同古北面之敌,与前来增援的廖耀湘新22师发生遭遇战。戴安澜派出200师598团两个连前去增援,将敌东西夹击。29日,杜聿明下令:200师全师向西汤河东岸撤退,尔后转移至叶达西集中待命,激战十二天的同古保卫战正式结束,该役共歼敌五千,伤不胜数。

再克棠吉,功亏一篑

戴安澜率领200师于1942年4月9日离开叶达西,11日到达平满纳。16日,200师,和新22师、96师相继进入攻击准备位置。17日,军长杜聿明到达平满纳,准备打一个大胜仗。

4月18日早4点左右,部队忽然收到指令,放弃平满纳会战。这是因为西路英军已退于马格戚、唐得文伊、仁安羌以北,而东路罗以考的第55师已失去联络,棠吉告急,远征军中路军有被东、西两路敌军截断后包围歼灭的危险。杜聿明接到命令后,向英、美等国军事专家陈述意见。杜认为:放弃已有准备的平满纳会战,必须集中兵力保全腊戍的两大门户——棠吉和梅谋,不应再作无准备的曼德勒会战。

4月19日午后,美国军事顾问史迪威和中国远征军司令官罗卓英忽然改变计划,将远征军化整为零、分割使用。他们根据英方情报,说克遥克柏当西南发现敌人三千余人,令200师火速开往该地向敌攻击。当时,杜聿明军长根据骑兵的搜索报告,66军新38师孙立人部,在解救仁安羌被围英军七千人之后尚在该地。克遥克柏当在仁安羌之北,新38师不可能将大批敌人放过而未察觉,故仍主张200师东征棠吉、梅谋,确保腊戍以防敌人断远征军退路。但史、罗坚持认为英方情报可靠,200师非去不可,否则以抗命论,杜最后不得不接受了命令。但杜聿明军长向戴安澜师长交代任务时,吩咐说:“你先运一部分兵力到克遥克柏当,其余兵力待我去梅谋向参谋团林蔚陈述意见后再作决定。”于是,200师599、600团立即在戴安澜率领下,乘汽车急驰克遥克柏当。到达该地后,果然未发现敌人,方知上了英国人的当。

21日中午,598团徒步行军到达密特拉,此时杜聿明刚从罗卓英处回到军部。杜聿明军长马上告诉该团,作战方案上边已作改变,命令马上用汽车把598团运往棠吉。并说,军骑兵团已经向棠吉搜索前进,戴安澜即率领二个团马上从克遥克柏当赶去。

由于200师去克遥克柏当贻误了三天战机,日军56师团已经先于远征军经毛奇、雷列姆到腊戍,对远征军实行大包围。21日午后,戴安澜率领200师两个团昼夜兼程赶往棠吉,将士疲于奔命,怨声载道。待24日戴安澜率部赶到棠吉城郊时,方知日军已先远征军一日占领棠吉。

滇缅公路遗址

25日拂晓,在杜聿明军长、戴安澜师长亲临步兵第一线指挥下,200师600团沿公路向棠吉攻击前进,599团从侧面高地包围棠吉。至下午4时,599团一营已经占领棠吉到雷列姆的公路,二、三营已经占领四周的高地,完全控制了棠吉城。600团攻进城内与敌巷战。在200师装甲车的火力掩护下,至黄昏时分全城为远征军占领。598团对城内残敌进行了扫荡,到深夜,棠吉城东南隘路凭险据守之敌亦被肃清。

由于占领棠吉时日军56师团已经雷列姆北进,于是200师又不得不于次日自动放弃棠吉。敌人看破了远征军的弱点,以日行军百千米的速度大胆向腊戍穿插前进。29日腊戍失守。戴安澜率领200师忍辱负重,举步维艰,越过望不到头的亚热带密林,向八莫、密支那撤退。

忍痛北撤,茅邦殉国

缅甸战局在腊戍失陷后发生剧变。首先是驻缅英军统帅魏菲尔于1942年5月2日下令撤退,日寇猖狂进逼。

200师放弃棠吉后北进到雷列姆。此时接到命令,东进至萨尔沮江以东,归第6军甘丽初指挥。当晚戴安澜召集会议,研究东进景东或北进南伦的问题。就当时的敌我态势来说,日寇主要兵力正集中在滇缅国境线一带,北进则必须穿过敌人的重重包围。而萨尔温江以东地区,则敌人兵力比较单薄。到景东后可受到第6军的掩护,便于回国。但戴安澜认为:200师是第5军的主力,入缅后屡立战功,不愿受甘丽初的指挥,逐决定不东渡萨尔温江,继续向北挺进。

此时缅北敌我态势变化很快。日军56师团以腊戍为基地,组织了一个以装甲车为前导,并用百余辆汽车组成的快速纵队,沿滇缅公路北进,如入无人之境。一部分日寇已渡过怒江,与远征军宋希濂的36师激战。滇西危急,昆明震动。5月8日,日寇占领缅北重镇密支那,从而使200师原定在八莫—密支那一线突围回国的计划不能实现。

200师离雷列姆北进后,始终在不见天日的森林中,没有给养,经常迷路。

南渡河是后撤时穿越的第一大河。河面宽约千米,水流湍急,难以徒涉。200师到达渡口后,村庄里找不到人,河面无一渡船。戴安澜命令部队伐木编排,一天时间全部渡河完毕。以后每通过一道河川、公路,都是白天化装成缅民,先到指定地点作好准备,夜间行动。到达指定地点后,先由侦察部队占领掩护阵地,然后部队迅速通过。经十字路口时,为怕迷失方向,由各连互派联络兵。就这样,全师顺利通过了腊戍到曼德勒的公路。

5月18日,在去摩谷公路途中,部队遭遇日军56师团的埋伏。双方混战三个多小时,戴安澜身负重伤,599团团长柳树人、副团长刘杰阵亡。全师经过一夜激战,才摆脱了埋伏在此的敌人,但损兵折将,伤亡惨重,599、600团只各剩下一个营的战斗力了。之后,戴安澜伤口化脓。师部立即召开各团团长和直属营长会议,通报了师长负重伤的情况。戴安澜自知伤势严重,当众留言如他殉职,由步兵指挥官郑庭笈将部队带回国。

1948年,戴将军灵柩随家属从花溪东归,迁回故乡安徽芜湖

5月的缅甸已进入雨季,终日大雨滂沱。戴安澜由担架抬着随部队后撤,由于缺乏医疗物资,终因伤口内部感染去世,时年38岁。6月17日,戴安澜的遗骨,随598团回到祖国。

200 师入缅作战共历时173天,所部一万人,回国时仅剩四千余人。

万人拭泪,痛悼国殇

戴安澜的灵柩运抵昆明后,停放在公共体育场,各界代表万余人举行公祭。灵柩上复盖着戴将军的件件血衣,国人见之无不拭泪。

1942年7月27日,戴将军灵柩经安顺运抵贵阳。贵州省会各机关、团体、市民、学生夹道在郊外三桥迎灵。灵柩前悬有镶黑纱的遗像。灵车以大横幅“阵亡陆军少将200师师长戴公安澜铭旌”为前导,沿途市民到处设供桌路祭,素烛鲜花,哀乐缭绕,焚香祭拜,哭声动地。灵车经威清门、中华北路进入市区,于平民教馆举行悼念仪式。

7月31日,灵榇运抵广西全州,由李济深主持在香山寺前举行了万人悼念安葬仪式。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送了挽联。悼念仪式后,将戴将军灵榇厝莽全州。抗战胜利后,戴将军的遗骨自全州移回安徽芜湖市小赭山麓安葬。

中华民人共和国成立后,戴安澜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猜你喜欢
杜聿明远征军缅甸
欧洲远征军联合部队峰会
离奇消失的波斯远征军
杜聿明瞻前顾后成俘虏
缅甸记忆
准噶尔远征军进藏线路考
缅甸总统吴廷觉访华
缅甸非常之旅
中国远征军
我所认为的贵族
我所认为的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