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中华美学精神内涵下的杂技艺术创作

2024-01-26 15:07张天来
杂技与魔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杂技美学中华

文|张天来

“中华美学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对当前的中国美学研究和文艺创作实践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包括对自然、人类、社会的审美追求,它以寻求统一、和谐之美为目标,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及艺术与生活的和谐融合。在新时代的杂技创作中,中华美学精神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笔者认为,在中华美学精神的指引下,杂技创作更需要打破传统杂技的刻板印象,发挥出更多的创造力和艺术魅力,将中国杂技的美学精髓传承下去,让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瑰丽的光芒。

一、将中华美学精神融入杂技艺术的创作期待

杂技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美学,具备惊险撼人、高难惊人、奇巧迷人的本质特征。杂技水平的高难,显示了演员克服艰难、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杂技技巧和形式的不断超越,展现出了这门艺术的独特与新颖,它与道具、舞美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杂技美学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也是杂技至今存续的根本。

笔者认为,在当代社会,艺术市场有时变成了一些人逃避社会责任的逐利场,致使某些文艺工作者不能客观、冷静地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放弃了对接受者道德修养和审美水平的主动引导,虚伪、媚俗。

中华美学精神引导杂技艺术创作,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并满足接受者思想与情感上的需要。新时代的杂技创作需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杂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在杂技创作中,要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色和精髓,追求形神兼备、寄情于物的境界,通过选题、策划、编排等多种方式实现中华美学精神对创作的引领。例如,选择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西游记》等作为杂技节目的题材,来展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用中国民族乐器进行配乐,为杂技表演增添中国元素。通过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增强受众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很好地避免“快餐文化”的发生。

二、将中华美学精神融入杂技艺术创作的躬行实践

新时代背景下,中华美学精神为杂技创作提供了方向支持,为杂技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灵感来源。将中华美学精神融入杂技创作,需要在表演中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色和精髓。比如,第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的主题晚会《天缘》,就表现了龟甲、山溪、水草等传统文化元素,在一幅充满感染力和视觉冲击的画面中,承载了杂技融入人性与社会的理念,展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而适逢新时代新征程,中华美学精神也要紧跟时代步伐,面向当下现实,把握人们新的审美需求。这是中华美学面临的新形势,也是杂技创作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1.表现形式和内容上的继承与创新

杂技的传统特色为“显技”,杂技自诞生之初,就以“技巧”立足,追求个体意识和自然的和谐。杂技之所以经过千年的发展而仍具生命力,杂技技巧的革新与变化功不可没。在杂技创作的过程中,杂技创作者要提高自身的创新和融合能力,以独特的视角进行杂技创作,了解观众的审美向往,将创新贯穿杂技创作的全过程。

在杂技创作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突破,增添创新元素,不仅要在技巧上进行创新,还要在表现形式和内容展现上进行创新。如河南省杂技集团《水秀》中的杂技节目《水上飞天》,就是在传统的空中飞人表演基础上,创新地加入了水上表演元素,丰富了杂技的内涵,让观众看到了别样的视觉体验。上海舞武光影团表演的杂技节目《光影之舞》则将光影技术与杂技表演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通过这些创新的元素,可以让观众更好地领略到杂技艺术的魅力,同时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杂技文化。

2.注重情境、意境的刻画

传统杂技的表演目的是单纯满足观众娱乐生活,其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内涵,结合传统戏曲和歌舞等艺术元素。而现代杂技已由过去的以技巧美和造型美为主,逐步转变为更加注重内涵和观众的审美旨趣。

现代杂技在杂技本身的基础上,不断融合其他艺术形式,让杂技艺术由过去的身体审美转向艺术审美,由传统的技巧美转变为现代的表现美。比如,如东少年杂技团的魔术《梅花三弄》就将丝带、鸽子、球、伞等常见魔术道具与梅花图融为一体,在演员举手投足间展现了江南女子的轻灵秀美;南京市杂技团的魔术《虎墨沉香》则通过笔墨、纸砚、书画、茶器等传统文化元素的变幻,展现书生角色的“翩翩君子,温润如玉”。笔者认为,中华美学精神指导下的杂技创作要更加注重情境、意境的刻画,以达到艺术和娱乐相结合的效果。

3.增强情感表达、实现情感外化

在中华美学精神的指导下,杂技创作还要融艺于技,实现由技巧美向艺术美的转变,适应新时代大众对杂技艺术审美的追求,满足大众对杂技的情感需求,寻求技巧之外的艺术美。比如,在广东卫视大型杂技文化节目《技惊四座》第二季中,北京杂技团的杂技演员杨业君与职业现代舞者陈伟杰表演的杂技与舞蹈的融合节目《我·我们》,将现代舞的表演形式与杂技相结合,在交织错落的弹力带中,以细腻的传统绸吊与现代舞表演,探讨信息时代人类的复杂心境;杂技《青花瓷》则用中国传统意象元素“青花”寓意“意”与“象”,无论是舞台背景、演员服装,还是技术造型,都实现了自然与人的联系,体现了隐居、淡泊、崇高的精神追求,使中国传统杂技的美学韵味得以升华。在杂技创作的过程中,增强杂技演员的情感融入,将杂技演员的情感和技巧结合,更容易将观众带入演员的表演环境当中,实现情感外化。

综上所述,新时代杂技艺术创作要在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创新,延续千年流传下来的杂技艺术基因,在杂技创作中增添创新元素、突出表现效果,进而推出更多展现中华美学精神的精品力作。

猜你喜欢
杂技美学中华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纯白美学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老鼠演杂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