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成就极米

2024-02-19 18:04方舟重洋牟融非
瞭望东方周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投影仪投影全球化

方舟重洋 牟融非

极米Dual Light 2.0光机图

洛图科技(RUNTO)预测,2024年全球投影机市场出货量将达到1931万台,同比增长5.7%。投影业正成为新的黄金赛道。

1月9日,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米”)召开10周年新品发布会,并推出全球首款通过IMAX Enhanced认证的智能投影RS 10 Ultra和RS 10 Ultra典藏版。这两款产品采用护眼三色激光技术,将新一代智能感知技术——Eagle Eye鹰眼计算光学5.0技术和全自动云台结合,让投影进入了“自动驾驶”时代。

近年来,极米公司动作频频,在中国市场已连续五年蝉联出货量第一,连续三年蝉联出货量和销售额双第一。

极米是如何在这一赛道脱颖而出的?其如何看待投影产品的未来形态和市场可能性?近日,《瞭望东方周刊》专访了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钟波。

十年来整个行业风起云涌,极米不断革新的诀窍是“坚持”。坚持创业初心,追求极致创新。如何真正做到“创新”?就是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通过创新给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受,给予其惊喜感,并不断揣摩并满足消费者真正的硬需求。

极米追求的不是短期成功,而是持續的竞争力,这要求底层技术不断突破。从创业至今,极米在研发上投入巨大,在产品设计等方面也不断追求极致。

十年间,极米也曾遭遇诸多挑战,商业路线也曾面临多次抉择。但我们一直坚持“极致”精神,“极致”不仅是产品的性能机制,更是一种创业精神。极米一直坚持用极致创新为用户创造真正的价值。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驱动型企业,始终坚持长期主义,愿意为了未来的成功投资研发和底层技术创新,即使是面对市场挑战时,企业的长期愿景也不会改变,有1%的机会就会付出100%的努力去争取。

钟波

随着人们消费能力提升和生活品质提高,视听需求有着转向更加自由大屏的可能性,而投影行业规模也将会逐步扩大——这也是极米专注投影业的重要原因:追求无处不在、充满未来感的屏幕。

当下消费者除了对声音画质的需求逐年提升,也希望通过更丰富的内容,满足情感上的需求。这要求我们的产品要有融入家居的理念和有温度的内容设计。同时,我们不断追求投影智能化,在2024年1月推出的RS 10 Ultra和RS 10 Ultra典藏版都搭载了全自动云台,让投影使用变得更加简单,也开启了投影未来十年的新篇章。

在我看来,目前投影行业规模并不大,不到电视行业的10%,该行业还有较大发展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电视业与投影业并不存在竞争关系。人们拥抱投影,是消费需求改变的表现——投影能提供的不只是信息资讯,更是沉浸式的享受,就如同人们喜欢前往电影院观看影片,就是对沉浸式体验的青睐。

所以,随着人们消费能力提升和生活品质提高,视听需求有着转向更加自由大屏的可能性,而投影行业规模也将会逐步扩大——这也是极米专注投影业的重要原因:追求无处不在、充满未来感的屏幕。

投影业从不缺乏竞争者和参与者。从极米创业伊始,就不断遇到诸如“如果影视巨头公司推出自己的投影仪,该怎么应对”等问题。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市场反馈总是有力击碎了无聊的揣测。从一开始的忐忑逐渐转为后来的笃定,我们深刻认识到,投影行业是需要踏实进行深耕的,事实也证明,推出不极致的产品或是通过低价进入市场,这种方式消费者并不买单。

高质量产品、高质量评估体系,以及带动整个行业升级的创新研究,是未来投影行业需要关注并为之发力的方向。需要关注的是,当下投影行业的标准化已迫在眉睫。在极米,除了每年在研发上大量投入之外,我们也积极倡导新的质量标准体系。以往行业亮度标准采用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评价体系,如今消费需求已不可同日而语,这套标准也早已不能适用于当下情形。

目前,为了可观的销售量,一些厂家任意调整亮度参数,由于没有严格的法律行规界定,即使随意标注也不会受到处罚。

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我曾与另外30余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议案,提出中国投影业需要拥有自己的投影行业标准。一方面,这将有利于保护诚实厂家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使得一些厂家通过标注方式“打擦边球”、获取不当利益的难度增加。推出标准化目的并非是限制其他厂家的技术,而是希望众厂家将产品质量做得更优,方便消费者对产品进行选择。只有这样,中国投影行业的质量水准和技术创新才能达到更高水准,中国投影行业才能具备更完善的产品形态,国际市场话语权才会更强,这是真意义之所在。

任何一家中国企业都要考虑全球化,不仅是为了扩大自身经销规模,更是为了站在全球化的角度看待发展,从人才维度、技术边际成本、全球化技术体系搭建等诸多方面,让企业达到更高维度。

如果仅把国内当成基本市场,守住家里再打通海外,是没有办法把海外市场做好的。我们需要拥有全局发展视角,立足更高点来考虑市场需求,并需要认清客观现实——中国市场是全球的一部分。

全球化是企业必须要走的路,不能说“不会”。在此背景下,将企业变成全球化公司便成为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与全球联系越紧密,就越能通过商业模式、产品形态把中国多年来积累的创新能力真正展现给全球消费者,从而获得他们的尊重和认同。

《瞭望东方周刊》:极米科技布局跨境业务,难点是什么?如何突破?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身的文化和需求,不同生活方式造就不同場景需求,受众也因此不同。所以,品牌一定要本土化。

国内厂家出海有诸多模式,从单纯原始的经销售卖到建立自己的体系,用本地化团队在海外经营品牌,这是逐步进化升级的过程。

因此,企业出海进行全球化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简单的代理商体制。在此阶段中,企业是否具有品牌或许并不重要。第二阶段,企业将会建立本土化团队,包括品牌运营、营销、售前售后等。第三阶段,企业需要大胆将自身文化和价值观向本土团队加强输出,取得跨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共识。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文化习惯产生新的工作方式。目前,我们还处于从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跨越的过程,需要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视野。

我们在与海外当地文化和使用习惯的融合过程中遇到过困难。比如投影仪要与本地内容平台进行融合,才能提供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产品。在中国,人们青睐爱奇艺等内容平台,在国外,大家则喜欢使用Disney+、奈飞(Netflix )等平台。如果不跟这些平台合作,某些影视资源就无法使用,当地用户自然也不买账。作为新出海公司,国外大平台曾认为极米产量小,不愿意合作。但我们通过提升产品、品牌和知名度,慢慢撬开了这个大市场。如今,众多海外内容商正积极寻求与极米合作以推出新的产品。

极米发布会上推出了一系列新技术。这类技术较为先进,能在复杂环境内实现画面的自适应,已经成为信息新载体和表达内容的新方式。

如果将投影仪比作机器人的大脑,那么它也有了“五官”。在生活中,它可用“眼睛”和“耳朵”对家庭环境进行360度全方位识别,在适应环境的情况下投射出合适画面,甚至可通过“嘴巴”与人互动。未来随着AIGC(利用AI自动生成内容)等技术方式的发展,我们也会提高内容生成的能力,使投影仪更加“贴心”,比如判断人的行动、通过人声图像指挥提示投影仪和儿童玩益智游戏等。

当前,行业仅是开启了智能终端进化的第一步,未来发展还将有更多可能。

极米新品RS 10 Ultra产品图

猜你喜欢
投影仪投影全球化
天空投影仪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防尘投影仪支撑架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防尘投影仪支撑架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找投影
找投影
高校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维护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