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建立爱的联结

2024-02-20 02:21严凤平段新焕
心理与健康 2024年2期
关键词:南河深海梦境

严凤平 段新焕

影片《深海》是一部奇幻动画影片,该片讲述了一名内向、孤独和抑郁的小女孩参宿跳海,被一个小丑救起,陷入昏迷,进入梦境深海寻找妈妈的冒险故事。

参宿是一个普通到容易被忽视的小女孩,是很多这类人的影子。她习惯性地将自己“藏”在红帽衫中,以躲避热闹的人群。在家庭生活中,参宿被家人忽视,缺乏陪伴和理解。即使没有人在乎她,她也假装快乐,很少表现负性情绪,习惯掩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并强颜欢笑。她习惯性地责备自己,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她过分懂事,拼命在压抑自己,想哭时却假装在笑。“讨好型人格”的她,非常在乎自己的后妈、弟弟,总是显得小心翼翼……

由此可见,参宿,人如其名,她内心迷茫、感到人生灰暗,一如“参宿”那颗光芒日益黯淡的星辰,让人怜惜。最终,因为一件件小事堆积,让长期生活在黯淡之中的参宿,纵身一跃,跳入海中,被小丑救起,陷入昏迷,进入深海梦境,却因此邂逅了一段独特生命的旅程。

参宿的父母吵架时,母亲曾说类似“在家带孩子很辛苦”这样的话,后来又和父亲离婚,父亲再婚。人的价值感在关系中确立,参宿对关系有着糟糕体验,并让她坚信“是我不够好,母亲才会离开我”。她被这样的信念笼罩,且无法释怀。她很想念母亲,一直渴望和母亲建立联结。为此,她给母亲发过消息“我可以自己去找你的,不给你添麻烦”,但是母亲却回复她“参宿,我很忙,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先别发信息了,不方便”。因此,参宿神情逐渐黯淡下来。她乘坐“海洋天狼星”号游轮出游,想给母亲发消息:“今天是个很特别的日子,爸爸带我们去坐邮轮,终于要见到大海了,我好开心”,想起曾经母亲回消息时透露出的冷淡,却又无奈地删除。凡此种种,她更加坚定了“我不够好”的信念。

参宿在新家中的地位也日益边缘化。父亲又生了一个儿子,其关注点在新家庭,甚至忘记了她的生日,却在当天特地给儿子举办了入学庆祝活动。父亲对她的态度有些许冷淡,全家拍照时,父亲不自然地搂住她的肩膀,刚结束拍照便让她自由活动。参宿就这样变成了一个被忽略、缺少关注和爱的孩子。

因此,参宿过早地失去了支持性的养育环境,陷入退缩无力的抑郁封闭状态。每当她有想要分享的心事和体验,就想要发信息给母亲,但又担心被拒绝。参宿的真性自体被封闭,无法和外部环境沟通,得不到发展。于是,出现了“讨好他人”的假自体,也即个体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的真实核心而发展出来的一种防御性功能组织。换句话说,参宿为了迎合外界,顺从外部环境,打造出了一个虚假的“壳”,但这并不是真实的自我,遂导致了她内在人格分裂,即自我和自性的失联,也就无法以“自我”这一载体实现自性化过程,不能认识和接受自己的内在需求。因此,她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常常自我否定,总想讨好他人,导致出现社会性回避、抑郁甚至自杀倾向。

电影刚开始就弥漫着“丧”气:行走在雪地里、被忽略的失落感、关于母亲的梦等都让人情绪低沉,感觉人生没有温暖和光亮。这种以画面、意象的方式真实呈现了抑郁症患者的心境。影片中极致绚烂的梦和极度压抑的现实交织推动,大量摇晃感强烈的镜头以及扭曲变形的物体和世界,单薄的参宿在奇幻场景里快速穿梭,她找不到太明确的方向。由此可见,影片试图通过这样的画面来具象描述抑郁症患者内心的痛苦和茫然。斑斓画面与抑郁症患者灰暗的内心形成强烈的对比,参宿的梦境也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

事实上,参宿的抑郁状态借由六个方面依次呈现:一是她心境低落,想念母亲,一直伤心难过;二是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做得不好,所以被母亲抛弃;三是食欲差,一家人在船上吃饭,普通小孩因为新奇而食欲大增,但参宿并无开心、想吃的状态,只是在勉强微笑、應付;四是缺乏兴趣,在船上逛集市时,她无精打采,没有兴趣;五是睡眠多梦,她经常做梦,且色彩绚烂,容易醒;六是出现幻觉,参宿落入海中,在大海中所见所闻所想,可能就是她因幻觉引起。

参宿昏迷后进入“深海大饭店”的梦境,对应的是被南河拯救的现实过程。他们两个在大海中漂浮,成为两个联结在一起的生命。表面看起来自私刻薄的南河,内心却丰富善良。南河虽然不认识参宿,却能够舍命相救。南河陷入极大的危险,却能够将真心的激励和生还的机会给予参宿。参宿在橡皮鸭子中被唤醒、被南河施以各种话语激励而活了下来。参宿的生命被南河珍视和照亮,被南河的生命换回。南河变成了参宿的好的客体,提供了如同心理咨询师给予来访者的“修正性的情感体验”。这在很大程度上修复了参宿从前在关系中的负面感受,成为她未来生命中用之不竭的力量。

参宿的新家庭也增加了对她的照顾。父亲的注意力不再全部放到弟弟身上,而是真正地关心参宿。参宿逐渐融入了新家庭,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其实,参宿从死亡的边缘被唤醒,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回忆起父母和她之间曾经的亲密经历。由此可见,亲密的亲子关系是让个体最有安全感、幸福感和放松感的关系。正是在亲密的亲子关系中,个体逐渐认识世界,形成自我,逐步发展出其他各种关系,所以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然而,有的父母总借口自己太忙,顾不上孩子,一如参宿的母亲。其实,亲密无关相伴时间的长短,却与相伴质量也即父母内心是否温暖有关。为此,父母需要与孩子建立爱的联结,成为孩子的一道光。

除此之外,医院从专业医生的角度给予参宿合适的药物和心理咨询。参宿本人也在努力地自我觉察和认知改变。她发现原来父亲和继母并没有那么不关心她,正如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却不得方法。父亲面对确诊为抑郁症的参宿,劝参宿说:“你要多笑笑,自然就会好了”,这是父亲对抑郁症的错误认知,但也恰恰反映了父亲对参宿的关怀和期待。相信参宿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会爆发出生命的弹性,最终走出长夜,迎来曙光。

总之,当个体抑郁时,需要自我觉察,转变认知。同时,父母应及时听见孩子微弱的呼救,与孩子建立爱的联结并使之逐步内化,建立起好的客体以及对外在世界信任的起点和基石。

猜你喜欢
南河深海梦境
向深海进发
梦境改造师
梦境改造师
深海特“潜”队
伯益造井
梦境
南河特大桥顶升方案关键点分析与设计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自证
一切都会正常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