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主义的衍生机制、样态演变与纠治路径

2024-02-29 14:08张龙丽
理论导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资本逻辑文化自信

摘 要:文化消费主义是资本逻辑宰制下的消费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无序扩张,是由多种心理因素驱动、网络媒体技术裹挟、精神生活虚无主义等因素共同作用衍生发展的新思潮,并呈现出文化消费意识功利化、文化消费产品符号化、文化消费话语潜隐化、文化消费内容娱乐化、文化消费精神虚无化等样态。因此,要实现对文化消费主义的整体解蔽与实践纠治,需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增加高质量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净化网络文化生态环境。

关键词:文化消费主义;资本逻辑;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4)02-0056-06

文化消费主义是消费主义思潮在文化领域衍生发展的产物。它借助网络媒体技术,在现实社会和网络虚拟空间蔓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虚假繁荣景象,遮蔽了文化的崇高价值,消解了人们对高尚文化、理想信念的追求,对人的精神生活造成負面影响,尤其对青年群体的价值观树立产生了消极影响。新时代新征程,为避免消费主义思潮在文化领域的无序扩张和隐形渗透,造成文化发展的价值危机,影响我国民众对文化的认同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阻碍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有必要深入剖析文化消费主义的衍生机制,透视其发展样态,并探寻相应的纠治路径,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文化消费主义的衍生机制

当前,资本逻辑宰制下的消费主义思潮不断向文化领域扩张和渗透,在多种心理因素驱动、网络媒体技术裹挟、精神生活虚无主义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催生出文化消费主义。因此,文化消费主义衍生的起点是资本逻辑宰制下的消费主义,其以网络媒体赋能文化产品生产为遮蔽方式,在多种心理因素驱动下,快速蔓延和扩张,消解人的主体性,异化人的精神生活,导致文化消费逐渐走向异化。

(一)资本逻辑宰制下的消费主义向文化领域扩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以及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资本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逐利性突显。在资本逻辑的宰制下,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个体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资本的需求”,通过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来销售产品以实现资本增殖。在消费主义思潮裹挟下,“人们消费的已经不再是物本身,而是物的某种‘意象’”。被消费的物品正在失去其本身的实用功能,让位于符号意义,而符号意义又以隐蔽的方式对人进行操纵和控制,逐渐取代人在消费中的主体地位。在文化市场化、开放化发展的今天,文化商品化、产业化发展不可避免。但是在资本逻辑的宰制下,为了追求高批量的生产及满足最大范围的消费,文化生产领域出现大量模仿和重复行为,文化产品的生产不再以满足人们的真实需求为目的,消费成为唯一目的。消费主义向文化领域无序扩张和渗透,“通过刺激人们的文化消费欲望来促进文化产品的快速有效消费,从而加速实现文化商品的价值以获取经济利益”。在资本、市场等因素的作用下,文化消费的逐利性影响着日常的消费节奏。一些低质量、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为满足和迎合大众的娱乐消费需求快速进入大众视野,文化的需求功利化、意义虚无化、产品符号化等现象滋生蔓延,侵蚀人们的精神世界。资本逻辑使文化消费背离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目的,脱离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指向,判断标准从“实现文化的价值、满足人的真实需求”等转向资本“拜物教”,导致了市场经济导向下以消费为唯一目的的无节制的文化消费现象。

(二)多种心理因素驱动

文化消费主义的产生是娱乐心理、好奇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其衍生和蔓延离不开这些社会心理因素的推波助澜。一是娱乐心理。大众为满足一时兴起的精神快感,通过消费来获取快乐,导致消费价值观扭曲,助长消费主义的蔓延和扩张。在精神文化领域亦是如此。马尔库塞指出:“寻求快活就是通过消费得到满足。”在大众娱乐心理的诱导下,人们通过文化消费来满足自身的感官愉悦,未能真正感受文化产品给自身带来的价值意义和精神体验。二是好奇心理。对未知事物和新鲜事物拥有一定的好奇心理是人的天性,但是无底线无道德的好奇心理则会误导人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创作者正是利用大众的好奇心理,生产出看似标新立异实则低俗、庸俗、病态的文化产品,这些低质的文化产品不断侵蚀着大众的文化消费取向,导致了一味追赶“非主流”现象的产生。三是攀比心理。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大众试图通过文化消费来彰显自身的地位和社会关系,以此来区别于他人。文化消费主义借助人为制造差异的方式给文化产品贴标签,以此刺激大众的攀比心理。如情人节、七夕节互送的礼物选择,婚庆典礼是否办及对婚庆典礼类型的选择,商家通过对仪式的大肆渲染来刺激民众的消费意识和攀比心理,并诱导民众为此买单。四是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外界环境影响下,使自己的文化消费与流行看齐,做出符合多数人消费情形的文化消费行为。商家以“流行”之物来大肆渲染人人都消费的虚假景象,对消费者进行心理暗示,刺激民众无节制消费。文化消费主义在多种心理因素的驱动下衍生发展,形成一种以消费工具理性来满足自身的“虚假需要”而淡漠文化的价值理性来满足“真实需要”的病态选择。

(三)网络媒体技术裹挟

在网络媒体技术的裹挟下,文化消费主义搭乘“网络媒体”的快车,迅速衍生且蔓延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空间中。一是大众传播媒体为文化消费主义的滋生蔓延提供传播场所。大众传播媒体本身具有传播范围广、受众群体多等特点,其以生动、立体、仿真呈现等优势,加速了文化产品在网络空间的流通,但其隐蔽性、交互性等特点也为文化消费主义的滋生蔓延提供了便利。“发达的大众传媒也正是通过对消费符号的大肆渲染,使自身成为实现奴役的同谋。”大众传播媒体的无界化和开放性不断加速改变文化的形式和内容,逐渐模糊了文化的本真意义和文化产品的真实价值。二是算法推荐技术与大众传播媒体的“合谋”为文化消费主义的滋生蔓延提供精准化投放渠道。算法推荐技术的兴起,为捕捉消费者的喜好提供了技术支持,其通过获取民众的登录频次、浏览记录、个人偏好、需求意向等信息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推算受众的需求,以此来操纵和诱导人的行为。在海量信息中,算法推荐技术为受众选择、提供同质的娱乐文化内容,即便是低级趣味的文化内容,仍会无限制地、持续地推荐给受众,让受众无意识地沉浸在虚假的娱乐狂欢幻象中,最终消解人的主体性,侵蚀人的精神世界。如抖音、快手、西瓜、小红书等短视频的横空出世,引发了“网红文化”“直播文化”的流行,为吸引粉丝和流量、追求打赏,以及迎合一些大众的病态娱乐需求,上述平台以“流量至上”取代“内容为王”,导致文化乱象层出不穷。资本逻辑与网络媒体技术的合谋,使得控制人与社会的形式趋于多样化和隐蔽化,其渲染和营造的文化消费氛围一定程度上使民众陷入无节制的消费怪圈,为文化消费主义的滋生蔓延提供了“土壤”。

(四)精神生活虛无主义

虚无主义就是“生活本身意义的丧失”。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作为一种西方文化现象的虚无主义超越了西方文化和地域的限制,并同网络化、信息化相互交织,使得人的精神生活虚无主义问题更加复杂化。精神生活虚无主义表现为物质财富的增长所反衬出的精神虚无感,精神上的虚无感会使人陷入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和新奇事物的感性刺激中,如此循环往复,导致意义的虚无与存在的空虚。虚无主义与多种异质思潮相连结,隐蔽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得人的精神生活逐步异化。其中,“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化身为大众文化,在更深层次上控制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使得人的精神生活陷入资本拜物教的支配之中。资本逻辑宰制下的消费主义与虚无化的精神生活联姻,道德、历史、传统文化等都被纳入否定的范围,各种虚无主义形式蔓延,人的存在意义被消解,人的价值被遮蔽。人们精神上的虚无感促使其追求文化消费的感官享受而忽略文化本身的意义所在。在物欲的刺激下,文化作为资本增殖的商品在虚实空间进行轮流交换,文化的本真价值漂浮于虚空之中,无法给人的现实生活提供真正的归属感和意义感。人的精神生活存在的虚无主义问题,为文化消费主义滋生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文化消费主义的样态演变

文化消费主义是在资本逻辑宰制下,消费主义在文化领域进行观念复制、内容生产、理念传播的产物。消费主义与文化消费“合谋”,衍生出一系列新型样态,在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空间不断扩张。

(一)文化消费意识功利化

在文化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的文化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出现文化消费意识功利化现象。具体表现为:一是资本逻辑营造功利主义文化生产氛围引发文化消费意识功利化倾向。在资本逻辑的宰制下,资本拥有者将文化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买卖,使文化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一些影视作品、图书、广告、杂志等文化产品成为资本的附庸,消费者被这些批量生产、同质低效的文化产品所蒙蔽。在资本和流量逻辑的操控下,文化产品的传播变得更加功利化,如影视作品的优劣用票房多少来评判,文化刊物质量以出版量和经济收益来衡量,文化视频展播质量以点击量和转发量来评判,一些文化创作者以金钱利益为导向创作产品,文化产品的价值标准功利化,功利主义生产氛围被营造起来,消费者无形之中陷入文化消费主义的怪圈,出现文化消费意识功利化倾向。二是实用主义泛滥助长文化消费意识功利化。文化消费主义引发实用主义的泛滥,导致消费者更加追求消费产品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实用主义的文化产品更加受消费者的追捧和关注。如无论是实体书店的“畅销推荐”还是网络商城的“热销排榜”,成功学、养生学等出版物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加之出版企业根据消费者使用需求,过分重视经济效益与市场占有率的评价标准,大量出版实用主义产品来抢占市场,这不仅严重挤压消费者对经典、名著等出版物的选择空间和阅读时间,而且导致人们的人文和自然修养素质下降,精神贫乏,人们“丧失了对本真生活的渴望追求,文化产品最终蜕变为消费品”。

(二)文化消费产品符号化

文化消费产品符号化具体表现为“人们开始将物本身所固有的使用价值逐渐遗弃,物在符号意义上表征出来的个性特征成为人们消费关注的焦点”。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不只是为了获得其使用价值,而是获得它赋予的符号意义。“在符号逻辑的操控下,人们努力获得的已不再是真实的生存所需,而是用以自我催眠的精神‘麻药’。”消费者购买文化产品从其符号意义出发,更加注重品牌所象征的意义,用文化的消费档次和消费水平来构建虚拟的自我身份认同,沉迷在自我想象的精神世界,而非关注物的有用性。文化消费产品的符号化给人一种虚拟的自我满足,一旦回到现实,幻象很容易破碎,无益于现实生活。如短视频平台的网红直播,通过网络环境的渲染、言语行为引诱等方式,为消费者打造一种虚拟的身份认同感,消费者通过消费和打赏来实现自我认同。这种文化符号价值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大量的金钱消费基础上,一旦停止消费,幻象就会破灭。又如为追赶时髦,不管是否为个人所需,盲目跟风购买高价的联名款、签名款、限量款的衣服、鞋子、包包等,这些产品在消费者心中被贴上了“高级”的标签。这些“以消费为手段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将文化消费作为彰显身份、张扬个性的方式,最终导致消费者迷失于虚假的文化需求之中并被文化产品所统治”,文化的本真价值被肢解,人在消费中的主体地位丧失。

(三)文化消费话语潜隐化

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文化消费主义超越了现实空间的限制,消费话语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便利和频繁,呈现文化消费话语潜隐化的发展样态。文化消费主义通过潜隐化的话语传播方式干扰人们的消费认知,刺激人们无节制的消费欲望,进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冲击人们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一是文化消费主义与网络媒体技术的“合谋”。在网络时代,人人皆拥有“麦克风”。一些人利用网络媒体技术通过戏谑、调侃等话语传播方式对主流价值观进行解读,向人们变相传播过度消费的理念,隐蔽地传播文化消费主义。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传播的话语优势,打造国际流行时尚、明星消费示范等娱乐方式来宣传他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网络媒体大肆炒作西方节日,刺激民众消费。文化消费话语的隐蔽式传播,使得部分国内民众拒斥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开始以“怀疑的目光抵制正统、以嘲弄的口吻来否定理想、以游戏的姿态来看待人生、以狂欢的方式来放纵自己”。二是文化消费主义与其他异质思潮“联姻”。文化消费主义不是孤立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而是借助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话语传播方式,并与其相互交织在一起,进行潜隐式传播。如文化消费主义围绕社会民生、生态、精神家园问题等,运用吸人眼球的标题、图片、视频等娱乐传播手段,采取娱乐恶搞戏谑等话语表达方式,披着关注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外衣,隐匿传播异化的文化消费理念。

(四)文化消費内容娱乐化

文化消费本应是通过观赏影视剧、话剧表演、音乐盛会等娱乐方式来调节人们的生活节奏,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但是在资本商业化浪潮下这一功能被逐渐消解,文化的娱乐性被无限放大,出现“泛娱乐化”倾向,文化本身的价值内核被遮蔽,人们陷入媚俗、低俗的泥沼中无法自拔。在消费主义影响下,文化消费的“泛娱乐化”现象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追求感官享受和心情愉悦,试图通过文化的娱乐性消费来麻痹自己,缓解紧张情绪,寻求虚假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产生及时行乐的价值取向。以庸俗、媚俗等形式包装文化产品成为文化产品形式吹捧的“主角”,不断侵蚀人们的文化消费内容。诸如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经典文学等被恶搞、戏谑、调侃,“抗日神剧”“穿越剧”“言情剧”等具有泛娱乐主义色彩的影视文化作品深受部分观众的喜爱。大众秉持着娱乐至上的文化消费理念,追求泛娱乐化的文化消费内容,在狂欢式的泛娱乐主义思潮的侵染下,其责任感、道德感、使命感在娱乐面前被解构。文化消费内容的娱乐化逐渐消解人们的价值追求,人们试图在虚假幻象中寻找自己的主体地位,以此宣泄自己的潜在情绪。如一些商家为迎合大众娱乐需求和获取经济利益,借助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相亲节目等娱乐化元素来推销文化产品。这类节目内容一定程度上给观众带来快感享受和心理安慰,但由于其过度的娱乐化和商业化,无法给观众精神上带来真正的充实感。人们以娱乐为目的进行文化消费,逐渐淡化对高尚文化、价值和理想的追求。文化消费主义“搅乱人们宁静的内心世界,让人们升起更多的‘颠倒梦想’,从而彻底迷失在由漂浮能指所结构的信息环境之中”。

(五)文化消费精神虚无化

在资本逻辑宰制下的消费主义,引致文化消费精神虚无化。一是资本主义“文化霸权”的变相延伸引发精神危机。文化霸权是指通过文化输出等方式向外传播价值理念以此来影响他国的主流价值观,“其实质是文化殖民”。文化消费主义借助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全球化的“东风”,将附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输入中国,试图抢占中国的文化消费市场,向人们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性,以此达致否定我国主流价值观的目的,在文化消费主义的侵袭下部分人文化消费理念异化,出现崇洋媚外的文化病态。如宝马MINI冰淇淋事件、LV帆布包被炒成高价事件、崇拜外国明星行为、迷信外国娱乐文化产品等,消费者过度追求外国奢侈品或盲目跟风外国的消费理念而失去消费理性,逐渐远离本身的文化和生活,从而导致忽视本民族文化,弱化本民族文化产品内核价值,从根本上丧失文化自信。文化霸权的变相延伸导致的崇洋媚外不只是简单的文化消费行为,已然跃升到文化消费的精神维度,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二是文化消费主义的零散化引发虚无主义。文化消费主义以零散、裁剪的方式随意篡改历史人物事迹和史实,以片段式、简短式图片或视频展示,向人们传递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价值取向。三是文化消费主义的“自我中心”观念致使“个体理性精神缺失和集体主义精神瓦解”。在文化消费主义下,人们不再从集体中获取快乐,而是从自我消费中得到满足。在“自我中心”观念的引导下,人们只追求感官享乐,只顾自身利益而无视他人。如一些文化产品生产者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自主选择和创作不符合道德规范的文化产品,无视社会责任。消费者在低质文化产品的侵蚀下,个体理性精神缺失,逐渐成为“单向度的人”,“先驱者的崇高与超越,殉道者的悲壮与执着,思想者的深沉与睿智,一切似乎与自己无关”。人们一味沉浸在自我感官和自我世界的满足中,精神世界空虚,感觉人生的意义虚无、价值虚无。文化消费主义这种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使得人们文化消费精神的品质日渐下降,导致消费者的精神世界日益贫瘠。

三、文化消费主义的纠治路径

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文化消费主义思潮悄然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消解人在文化消费中的主体地位,解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影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对文化消费主义进行实践纠治,需要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培育健康的社会心理、增加高质量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等方面入手,遏制文化消费主义的无序扩张和隐形渗透,促进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健康发展。

(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

文化消费主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滋生蔓延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缺乏科学的文化消费观念对文化消费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树立科学的文化消费观是抵制文化消费主义侵蚀的根本之策。一是加强教育引导。通过显性和隐性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有效引导消费者的文化消费思维、文化消费需求和文化消费选择,提高其对文化消费主义思潮的识别能力,构筑自觉抵制文化消费主义侵蚀的精神高坝。在学校层面,要积极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在社会层面,利用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氛围;在家庭层面,要注重家风家教。二是要注重实践养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最终目的是外化于行,使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文化消费行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日常文化消费生活,如在国家重要节日和重要纪念日,开展红色影视播放、理论宣讲、文艺演出、纪念庆祝等活动,激励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情怀,增强抵制各种消极落后文化消费观念的自觉性,树立科学、理性、正确的文化消费观。三是培养崇尚劳动精神。营造人人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文化氛围,摒弃“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等轻视劳动价值的观念,以及追求娱乐至上、奢靡虚荣之风等行为,增强理性的文化消费意识。坚持适度消费原则和绿色消费理念,积极践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务实精神。

(二)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

文化消费主义因刻意贴合个体挣脱传统消费束缚、满足无节制消费欲望、张扬个性、实现自我身份的虚假认同的心理需求,为个体宣泄情绪和满足感官享受提供了虚假的心理安慰。为此需要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引导人们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关系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发展。拥有健康心理,才能在社会中表达自己深层次的理性需要,形成稳定的社会情绪体验,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共识,自觉克服不良诱惑,从心理上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阻断文化消费乱象的发生。一是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挥正向舆论对民众心理的引导作用。积极开展“五史”宣讲活动,潜移默化净化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的斗志,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网络舆论监管,及时掌握民众社会心理变化,传播正能量。二是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满足民众多样化、多方面的心理服务需求,使民众获得更好的心理服务体验,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三是积极发挥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协同作用,帮助民众在文化消费时能够坚持科学、理性、正确的消费原则,克服病态的消费心理。四是发挥优秀文化对健康社会心理的培育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优良的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为人们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养成提供了滋养。

(三)增加高质量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高质量文化产品的熏陶和感染下,民众的文化消费选择将更趋理性化。抵制文化消费主义,离不开高质量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然而,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一些文化产品创作者和销售商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以“流量为王”取代“内容为王”,视点赞量、转发量等为衡量文化产品质量的标准,使得文化产品沦为资本市场的奴隶。习近平指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化产品创作者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紧跟时代脉搏、传播时代声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创作方向,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者始终心中装着人民,为人民而创作,如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等作家的创作,都是站在人民立场,为人民抒发感情。新时代以来,《人世间》《牵风记》《装台》等文学作品获得了很多读者的青睐和认可。《我和我的祖国》《战狼》《长津湖》等影视作品备受观众的關注和热捧。只有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共情,才能创作出优质的文化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消费产品。二是要加强对文化消费内容生产的正确引导,正向激发民众的价值理性需要。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社会主义道德观为践行标准,规范文化内容生产体系,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内容,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要丰富文化产品形式,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大众。多样化形式的文化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吸引大众从关注低级趣味的文化转向关注高雅高尚的文化。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不断更新传统文化产品形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且与时俱进的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率和对民众文化需求的满足率。

(四)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净化网络文化生态环境

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西方文化消费主义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为大众营造了一种文化消费的虚假繁荣景象,造成了非理性文化消费病态。为此,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发挥网络传播优秀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净化网络文化生态环境,夯实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一是要加强网络正向舆论的传播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网络舆论上的传播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产品的传播,“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弘扬主旋律,以真实、完整的报道,引导人们进行理性的文化消费,使之在文化消费过程中感受文化的本真价值和润化心灵的魅力。二是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政府要加强对网络媒体平台的监管和建设,强化对网络传播内容的有效治理,严格把控网络传播内容的审核过程。对于网上出现解构历史文化和戏谑英雄人物的现象,要进行专项治理,阻止文化消费主义的传播。媒体工作者和网民要加强网络法制意识,同违反法律和道德的文化传播行为作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三是要在网络上积极宣传正能量,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要敢于回应网上不当言论,对戏说污蔑历史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行为进行有力回击和斗争,积极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理念,使人们自觉抵制文化消费主义思潮,在理性科学的文化消费中感受文化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参考文献:

[1] 庞立生.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生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郭晓冉.文化消费主义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危害与应对[J].新疆社会科学,2020(4):107-116+148.

[3]赫伯特·马尔库塞,艾瑞克·弗洛姆.痛苦中的安乐:马尔库塞、弗洛姆论消费主义[M].陈学明,吴松,远东,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147.

[4]陈赟.虚无主义、诸神之争与价值的僭政:现代精神生活的困境[J].人文杂志,2007(1):9-15.

[5]仰义方,谭雪敏.文化消费主义的表现形式、生成机理及其纠正进路[J].思想教育研究,2021(2):89-93.

[6]任鹏,丁欣烨.文化消费主义思潮对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念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8(4):65-69.

[7]赵玲.消费维度中的西方意识形态影响与批判[J].政治学研究,2011(3):64-71.

[8]王颖吉.媒介的暗面:数字时代的媒介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80.

[9]张丽娜,吴琼.“泛娱乐化”的叙事图景、实质剖析与规约路径[J].新疆社会科学,2023(3):125-131.

[10]彭继裕,郭丰荣.对中国文化消费主义的审视与超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2):71-77.

[11]黄英.消费主义的传播对青年文化的影响和引导机制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6(2):172-176.

[1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9.

【责任编辑:张晓妍】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人学意蕴”(L20JBW200010);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创新项目“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研究”。

作者简介:张龙丽(1995—),女,河南安阳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资本逻辑文化自信
资本逻辑下的精神空间的再生产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面向及其实质
试论资本的本质及其资本逻辑的终结与创新
论资本逻辑
“星座”的哲学探究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原则的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