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4-03-01 11:16宋永霞周妮妮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依从性状态心理

宋永霞 周妮妮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 200003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传染病之一〔1〕,是一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性疾病,病程较长,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我国是HBV高发国家之一〔2〕。目前HBV感染尚无法根治,抑制HBV活性、减少CHB并发症的发生是CHB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药物控制是目前临床针对CHB的主要治疗方案〔3-4〕,目前临床应用的CHB控制药物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CHB症状,但长期用药治疗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对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严重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本研究旨在探讨PDCA循环对CHB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长征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治疗的CHB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0 年版》〔5〕诊断标准;②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且超过6个月;③血清ALT反复或者持续升高,且高出正常值的2倍左右(部分患者无此症状),或者肝组织学检查有炎症;④血清乙肝e抗原(HBeAg)或e抗体(HBeAb)阳性或血清HBVDNA阳性。排除标准:①肝硬化失代偿期或病情癌变;②合并其他类型肝炎或 HIV病毒感染;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生活无法自理;④近1个月内服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干扰素等肝毒性药物史;⑤近1 w出现消化道出血病史。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已详细了解本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方案如下:①向患者或患者家属询问患者一般资料,并发放CHB防治手册,与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叮嘱并监督患者治疗过程中按照正确方法在按时用药。②为患者制定低糖、低脂、高纤维、高蛋白的健康饮食计划,叮嘱患者谨遵医嘱按时按量正确服用药物。③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每周电话随访一次,咨询患者疾病控制状况及治疗过程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基于PDCA循环护理干预,该护理模式分四阶段进行,即护理计划制定阶段、实施阶段、实施效果检查阶段、问题处理阶段〔6-7〕。具体护理方案:(1)护理计划制定:医护人员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详细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患者及患者家属认知上存在的问题,根据掌握资料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2)护理计划实施:①为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CHB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组织患者参加学术报告会议,邀请CHB权威专家现场授课,向患者讲解CHB最新临床治疗方案、疗效等,使患者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整理CHB相关知识手册,在会议现场人手一份,鼓励患者积极提问,通过医患间的互动提高患者认知效果。②病情分析告知患者自身病情现状,使患者对自身病情、CHB临床特点、治疗注意事项等有初步的了解及掌握,同时将制定治疗方案的原因、依据、治疗疗程、治疗方案利弊等详细告知患者,避免后续临床治疗过程中引起不必要的误会。③为改善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心理健康状态,要求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细致、深入的沟通交流,解答患者因药物副作用或出院后某些症状反复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④为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疗效,需要医护人员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患者活动计划为纵坐标,为患者制定个体化、人性化的详细的饮食、用药以及活动日程表。(3)实施效果检查阶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CHB相关知识考核,确保患者及其家属经熟练掌握CHB日常护理要点。对临床治疗过程中肝功能改善较显著的患者,安排出院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或电话随访,每周进行一次,保证患者临床治疗疗效。(4)问题处理阶段。对于上述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解决,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同时叮嘱患者按照要求定时复查。生活中注意观察,若出现消化功能障碍、浮肿等身体不适时及时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1.3.1生活质量 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8〕,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估范围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心理健康8个领域,每领域评分满分100分,评分结果与患者生存质量呈正相关。

1.3.2心理状态 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9〕,HAMA、HAMD评估结果与焦虑、抑郁程度正相关,评分结果为18分为阳性评估结果。

1.3.3治疗依从性 以微信推送问卷的形式调查分析,问卷涉及用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以及复查依从性〔10〕,包括:①是否按时用药;②是否按医嘱用药;③是否擅自停药;④是否滥用药物;⑤情绪状态是否平稳;⑥是否规避烟酒;⑦是否按医嘱合理饮食;⑧是否按医嘱作息;⑨是否按时复查。上述问题完全做到或基本做到计3分,其他计1分,总分27分,得分与用药依从性及生活方式依从性呈正相关;漏服药包括忘记服药或停用药物两方面;复查依从性主要调查患者对复查时间及复查项目的明确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前,组间生活质量MOS SF-36各项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4 w、8 w后,观察组生活质量MOS 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MOS SF-36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

干预前组间HAMA、HAMD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4 w、8 w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干预前组间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4 w、8 w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3 讨论

CHB是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抗病毒治疗是CHB治疗的关键〔11〕。由于CHB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12-13〕,患者不仅承受着疾病本身带来的生理痛苦,同时还要负担着药物治疗造成的经济压力,因此患者极易产生紧张、消极等负面情绪,从而降低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极大威胁CHB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当前国内教育水平及医疗健康教育宣传力度等的影响,目前人们对HBV存在普遍的认知障碍,大多数人对肝炎保持谈之色变的态度,社会对HBV携带者以及CHB患者等存在歧视态度,而且患者本身也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严重降低了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

3.1 PDCA循环对CHB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8 w内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传统的常规临床护理主要针对患者药物治疗、饮食指导、生活指导、心理干预等〔14〕。临床治疗过程中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改善患者生理指标,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但临床效果有限,尤其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并不理想。PDCA循环护理模式是全面质量管理中应用的管理模式〔15〕,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CHB患者的日常护理中,注重患者与家属、患者与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对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掌控,实现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设计,在护理方案实施过程中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发现护理方案或护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循环式的升级更新,从而不断督促护理质量的提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因此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3.2 PDCA循环对CHB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8 w内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HAMA、HAMD评分结果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表明PDCA循环模式在CHB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确实具有显著临床价值。PDCA循环能够不断优化护理方案,从患者实际需要出发,对患者施护心理护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该护理方案能够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发现影响患者情绪状态的原因,从而做出改进,能够及时发现护理方案的不足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做出调节,有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

3.3 PDCA循环对CHB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PDCA循环组患者依从性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DCA循环更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改善以患者病情控制效果为前提,身体健康状态的改善进一步促进了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而心理健康状态对患者临床依从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PDCA循环对改善CHB患者依从性效果显著。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依从性状态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