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促汤联合绒促性素对FM/TE 不孕症患者排卵率、妊娠率的影响及对临床疗效的探究*

2024-03-04 07:20蒋桂秀覃春燕王新曾春生马玲玲黄天春
天津中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不孕症卵泡西药

蒋桂秀,覃春燕,王新,曾春生,马玲玲,黄天春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南宁 530001)

不孕症主要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生育异常状况,属于生育期夫妻生殖能力健康的不良事件,目前已成为公共卫生健康方面较为重要的健康问题,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1]。长时间不孕易对患者的身心康健带来严重威胁,且该病患者对比正常的女性相对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问题,严重的心理压力可使女性的生活质量下降,对家庭关系造成影响[2]。因此,需积极探究治疗方法,为临床不孕症患者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案。卵泡发育不良(FM)常被称为“小卵泡”或“卵泡发育不良综合征”,主要为卵泡表观形态异常,生长速度减缓,卵泡的数目、位置、大小等存在异常[3]。薄型子宫内膜(TE)是指子宫内膜厚度(即阈厚度)小于可获得妊娠的所需值,经报道显示子宫内膜厚度≥7 mm 为更恰当的阈值,以此选择合适时间检测子宫内膜,按患者不同情况予以治疗[4]。基于此,笔者探究用三促汤联合绒促性素对FM/TE 不孕症患者予以治疗,效果显著,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经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KY2022-03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22 年7—10 月于门诊就诊的105 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105 例患者分为35 例中药组,35 例西药组,35 例试验组。1)中药组:年龄22~38 岁,平均(30.36±5.21)岁,病程为1~6 年,平均(3.44±0.51)年,身体质量指数(BMI)为18.58~25.43 kg/m2,平均(22.44±2.51)kg/m2。2)西药组:年龄22~39 岁,平均(30.52±5.24)岁,病程1~6 年,平均(3.59±0.56)年,BMI 为18.43~24.63 kg/m2,平均(22.37±2.45)kg/m2。3)试验组:年龄22~40 岁,平均(31.21±5.37)岁,病程1~6 年,平均(3.64±0.59)年,BMI 为18.60~25.52 kg/m2,平均(22.57±2.56)kg/m2。3 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且本次研究均为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进行,并签署同意知情书。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5]中对于不孕症的诊断要求;病程超过1 年;经B 检查患者卵泡的大小≤17 mm 或是其个数<1 个、内膜的厚度≤7 mm;伴随有性激素指标水平下降;意识认知能力正常,可正常交流者;生命指征平稳,未出现其他类型的严重并发症者;治疗前3 个月内未接受其他相关药物或手术等医治者;符合中西医诊断要求者。不孕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要求为1)FM 和TE标准:B 超检测内膜的厚度≤7mm,卵泡大小≤17mm,至少连续2 个月经周期。2)未避孕规律性生活至少1 年且未孕。符合中医证型诊断要求:1)婚久不孕,伴有腰膝酸软、性欲减退,耳鸣头晕,色暗淡质稀,经少或经闭。2)经期腹痛,伴有烦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3)经期量或多或少,腹痛,有血块,块下痛减,舌瘀暗明显,性交痛。4)形体肥胖,稀发,经期错后,闭经,带下量多等。

排除标准:生殖系统感染等问题或伴有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并发症,或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男方精液异常;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或有禁忌证;不配合本研究,或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失访,或依从性不好。

脱落标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自行中途退出或失访,而未完成临床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三促汤包括:促卵泡汤、促排卵汤、促黄体汤。其中,促卵泡汤包括:淫羊藿、泽兰、女贞子各15 g,川芎、当归、香附、枸杞子各10 g,鸡血藤30 g,淮山药、何首乌各20 g,菟丝子、熟地黄各25 g;促排卵汤包括:牛膝、川芎、香附各10 g,当归12 g,熟地黄、泽兰各20 g,肉苁蓉、女贞子、淫羊藿、红花各15 g,菟丝子25 g,鸡血藤30 g;促黄体汤包括:熟地黄、淫羊藿、白芍、川续断、附子、墨旱莲、巴戟天各10 g。上述均用水煎服。

中药组:促卵泡汤+促排卵汤+促黄体汤;西药组:克罗米芬(CC)+绒促性素(HCG)2 000 IU 肌肉注射;试验组:(促卵泡汤+CC)+(促排卵汤+HCG 2 000 IU 肌肉注射)+促黄体汤。均在月经周期第5 天起用药,促卵泡汤每日1 剂,分2 次早晚餐后用100 mL 开水冲调、温服,连续服药5 d。CC 每日1 次每次50 mg,连续服5 d;第10 天起检查排卵情况,子宫内膜≥8 mm,卵泡≥18 mm 就用促排卵汤每日1 剂,分两次早晚餐后用100 mL 开水冲调、温服与HCG 2 000 IU 肌肉注射,B 超检查排卵,指导同房,同房后的2 h 内服促黄体汤(每日1 剂,分3 次早晚用100 mL 开水冲调、温服)。

1.3 观察指标

1.3.1 排卵率、妊娠率、卵泡的最大直径、子宫内膜的厚度检测 在诊治第5 天及之后,1)监测排卵状况:优势卵泡的体积显著性减少,卵泡边界线清楚并经B 超检测发现卵泡中的无声区域消退,盆腔中存有少量的积液,排卵率=排卵恢复例数/总例数×100%。2)依据《实用妇产科学》[6]中对妊娠的诊断要求予以检测,在停经之后检测血β-HCG 表达>10 mIU/mL 作为血妊娠实验阳性,且在血妊娠的基础之后两周通过B 超观察证实在孕囊中,有原始性心管搏动,视为临床妊娠。3)采用B 超从月经周期的第10 天起开始观察患者内膜的厚度、卵泡的大小:若卵泡的平均直径<15 mm,需隔天观察;若平均卵泡的直径≥15 mm,需每日观察,以此对比患者内膜的厚度、卵泡的大小。

1.3.2 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于治疗前1 d、后末日1 d 早8:00 抽3 组患者空腹下静脉血5 mL 至采血管内,行离心处理(时长15 min,离心半径5 cm,转速3 000 r/min)后,分离清液,-20 ℃置冰箱存储,待用。选取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厂家:淄博恒拓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型号:HT-100G)对3 组患者进行检测治疗前后血沉、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表达。其检测步骤主要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按说明书操作。

1.3.3 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检测 收集3 组5 mL 静脉血放置于采血管内,室温下静放,离心处理,提取上清液,2~8 ℃下保存。将样本在2~8 ℃中静置12 h,若超12 h需将其分装保存,-20 ℃存储30 d,避免反复解冻、冰冻≥2 次。采用化学发光法对3 组的FSH、LH、E2水平,并使用仪器MAGLUMIX-8 予以检测,首先在检测前检查仪器中全自动免疫测试系统使用的清洗液、底物液及反应杯可否充足,废物桶及废物袋可否清空;装试剂前须避免试剂出现泡沫;将试剂盒全自动的试剂芯片标签贴于仪器的射频读卡器上,仪器自动读取出试剂盒有关信息;需严格依据检测的仪器说明书进行,每个测定的数据均经试剂盒中的全自动试剂芯片识别,当样本放置于仪器内,可在仪器的用户软件内编辑清液信息及待检测样本,后点击开始,仪器可依据分析的程序予以实验,实验参数:加80 μL 样本、发光标记物80 μL、荧光素标记物80 μL、温育15 min、循环洗涤400 μL/次、测量3 s。仪器根据工作曲线及样本内相对光强度,算出样本被分析物的浓度,以此分析FSH、LH、E2表达。其检测步骤均由课题组专业医师依据说明书操作完成。

1.3.4 中医证候评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中的诊断要求对3 组FM/TE 不孕症患者进行评价,主症:月经不调,按轻、中、重分别记为2、4、6 分;次症为:胸闷胀痛、心烦不舒、易怒烦躁、小腹胀痛、乳房胀痛,将其依据轻、中、重分别记0、1、2、3 分,满分为21 分,分数越高,预示着患者病症越严重。

1.3.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 监测3 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包括肠胃不适、水肿、乳房不适、肝功能异常、血常规异常等状况,以此对比三促汤联合绒促性素对FM/TE 不孕症患者的疗效。

1.3.6 临床疗效评价 治疗后评估3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8],痊愈:临床症状消退,经B 超检测内膜厚度为8~12 mm、卵泡直径为18~22 mm,中医证候评分下降≥90%,月经状况明显改善;显效:临床有关症状改善,月经状况基本恢复,经B 超检查内膜厚度≥8 mm、卵泡直径≥18 mm,中医证候评分下降≥75%且<95%;有效:临床相关症状有所好转,内膜厚度及卵泡直径每3 d 以1~2 mm 的速度上升,中医证候评分下降≥35%且<75%,月经状况缓和;无效:临床有关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部分出现恶化,中医证候评分下降<35%。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患者治疗后的排卵率、妊娠率变化比较 与中药组、西药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3 组患者治疗后的排卵率变化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ovulation rate of patient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例

表2 3 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变化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pregnancy rate of patient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例

2.2 3 组患者治疗前后卵泡最大直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3 组患者治疗前卵泡最大直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卵泡最大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卵泡最大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 组患者治疗前后卵泡最大直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s)Tab.3 Comparison of the maximum diameter of follicles and endometrial thickness of patients among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mm

表3 3 组患者治疗前后卵泡最大直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s)Tab.3 Comparison of the maximum diameter of follicles and endometrial thickness of patients among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mm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中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卵泡最大直径 子宫内膜厚度中药组 13.86±2.45 6.38±1.28 17.14±3.30* 7.68±1.42*西药组 13.80±2.41 6.34±1.25 17.82±3.26* 8.07±1.59*试验组 14.01±2.49 6.43±1.31 20.62±4.19*#△ 9.35±1.92*#△例数35 35 35时间节点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2.3 3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3 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沉、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沉、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3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s)Tab.4 Comparison of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of patient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4 3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s)Tab.4 Comparison of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of patient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中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血沉(mm/h)中药组 23.37±3.10 19.37±2.67*西药组 23.41±3.16 18.10±2.50*试验组 23.32±3.05 16.97±1.94*#△全血高切黏度(mPa/s)7.65±1.39 6.94±1.22*7.68±1.42 6.45±71.07*7.60±1.34 5.17±0.97*#△例数35 35 35时间节点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mPa/s)15.79±2.31 12.07±2.04*15.82±2.35 11.64±1.82*15.74±2.28 9.89±1.25*#△血浆黏度(mPa/s)7.65±1.78 7.24±1.50*7.69±1.81 6.21±1.33*7.60±1.75 5.74±1.12*#△

2.4 3 组患者治疗前后FSH、LH、E2水平比较 3 组患者治疗前FSH、LH、E2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FSH、E2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H 表达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FSH、E2水平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H 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3 组患者治疗前后FSH、LH、E2 水平比较(±s)Tab.5 Comparison of FSH,LH,and E2 levels of patient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5 3 组患者治疗前后FSH、LH、E2 水平比较(±s)Tab.5 Comparison of FSH,LH,and E2 levels of patient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中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

E2(pg/mL)66.95±22.45 90.14±27.30*66.90±22.42 95.82±29.26*67.01±22.49 128.62±32.19*#△组别中药组例数35西药组35试验组35时间节点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SH(U/L)9.36±1.87 21.08±2.48*9.32±1.83 22.56±2.60*9.40±1.90 24.67±3.36*#△LH(U/L)6.79±1.45 6.87±1.50 6.81±1.48 6.90±1.53 6.77±1.43 6.94±1.56

2.5 3 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 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胸闷胀痛、月经不调、心烦不舒、易怒烦躁、小腹胀痛、乳房胀痛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胸闷胀痛、月经不调、心烦不舒、易怒烦躁、小腹胀痛、乳房胀痛评分及总积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3 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Tab.6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scores of patients among the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分

表6 3 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Tab.6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scores of patients among the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中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胸闷胀痛中药组 2.28±1.06 1.58±0.62*西药组 2.33±1.10 1.30±0.51*试验组 2.25±1.02 0.82±0.40*#△例数35 35 35时间节点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月经不调5.19±1.47 2.84±1.30*5.22±1.50 2.18±1.18*5.17±1.45 1.21±1.03*#△心烦不舒2.22±1.05 1.36±0.68*2.26±1.10 1.16±0.52*2.19±1.01 0.69±0.40*#△易怒烦躁2.58±1.25 1.47±0.59*2.62±1.28 1.15±0.45*2.54±1.23 0.72±0.32*#△小腹胀痛2.49±1.18 1.85±0.71*2.51±1.20 1.63±0.60*2.43±1.14 0.94±0.42*#△乳房胀痛2.75±1.16 1.95±0.88*2.79±1.18 1.43±0.76*2.72±1.13 1.05±0.53*#△总积分17.61±3.51 11.05±2.63*17.73±3.55 8.85±2.27*17.47±3.48 5.46±1.71*#△

2.6 3 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与中药组、西药组比较,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3 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对比Tab.7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among the three group 例

2.7 3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组、西药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组、西药组比较,试验组临床疗效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

表8 3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8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patient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例

3 讨论

不孕症主要是指处于育龄的夫妻同居,性生活较正常,未采取避孕措施1 年或以上并未妊娠的现象,通常在婚后1 年之内正常夫妻妊娠率为85%以上,不孕症发生率约占10%[9]。经研究显示[10],排卵异常及卵泡发育不良为造成不孕症状的主要因素之一,占比为20%~45%,卵泡发育不良约占不孕症女性的25%,且复发率达到60%以上。

卵泡发育不良为临床排卵异常较常见的病症之一,主要是指黄素化不破裂卵泡综合征及多囊卵巢等引起部分发育异常的卵泡,发育至一定程度闭锁或停止,功能无法达到成熟卵泡表达,有文献称为“小卵泡”,主要表现为卵泡大小、生长速度、数目及位置与形状等异常[11-12]。临床对治疗FM 和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多以常规西医药物治疗为主,CC属于一线促排卵药,为治疗不孕症相关疾病重要的药物,排卵率可达62%以上,长期用药可能会引起较多不良反应,妊娠率约为25%。另外会选取FSH、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血β-HCG 激素等治疗FM,以此提高机体促性腺激素表达,获得发育效果较优的卵细胞,增加妊娠率,实现良好的妊娠结局目标[13]。在西医中常采用补佳乐、阿司匹林、芬吗通等药物治疗TE 患者,其中芬吗通为主要药物,以此调节机体中激素水平,增强妊娠率,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短时间效果良好,长期疗效较差,易引发乳腺癌、静脉血栓或子宫内膜癌等状况,导致病情加重[14]。

三促汤以温补肾阳为基础,兼顾调经活血助孕,方中菟丝子有壮阳补肾之效,女贞子有滋养肝肾之效等,另外,肾阳虚者可在三促汤的基础上添加补骨脂、仙茅等壮阳补肾药物,脾虚者可在三促汤基础上添加白术、党参及黄芪等健脾药物,肝气郁结者可在三促汤基础上添加柴胡、郁金等理气疏肝药物等,全方诸药联合应用可发挥出活血调经、补肾壮阳、化滞行气等作用,经调节促进受孕,以改善卵泡发育及卵巢功能,提高妊娠率[15]。中医上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互相作用,为产生月经的主要基础,肝郁可导致疏泄失常,肾虚无法摄精受孕,排卵较差,肾虚肝郁相互为因果关系,互相制约,精血互相转化与滋生,治疗后可疏肝补肾,养精活血,促进受孕。经病理学研究分析,服用三促汤可有效缓和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增加宫颈黏液的分泌量及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使精子可顺畅通过,提升妊娠率[16]。相关学者研究发现[17-18],子宫组织内血液供应、血液循环、血流灌注及血流阻力可作为评估患者子宫内膜、卵泡发育生长的主要条件,而FM 不孕症患者多数情况下伴有子宫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等状况;另外子宫内膜的厚度为临床治疗生殖能力中引发妊娠结局不良的主要条件,且子宫内膜厚度与着床活产率及成功率呈正相关,而TE 可提高患者自然流产的危险,影响妊娠结局。本研究显示,通过三促汤联合绒促性素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FM/TE 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及排卵率,调节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增强机体内子宫内膜及卵泡的生长发育能力,降低中医证候相关症状,以提高预后疗效。选用三促汤联合绒促性素对FM/TE 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中医相关症状,提升排卵率及妊娠率,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FSH、LH、E2水平,发挥中西结合的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三促汤联合绒促性素对FM/TE不孕症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卵泡以及子宫内膜的发育生长,缓轻中医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LH、E2、FSH 表达,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及排卵率,减少不良发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不孕症卵泡西药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小鼠窦前卵泡二维体外培养法的优化研究
假排卵与不孕症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卵泡的生长发育及其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