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北周宇文觉墓发掘简报

2024-03-05 23:3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考古与文物 2024年1期
关键词:墓葬标本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2022年7~10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渭城区周陵街道北贺村发掘了北周二年(558年)宇文觉墓(编号22XJM655)。按照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情况,可以确定该墓即北周孝闵帝静陵。宇文觉墓是考古发掘的第二座北周帝陵,对于研究北周帝陵和高等级墓葬制度及北周初期的政治斗争具有重要的价值。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地理位置与地层关系

墓葬地处咸阳洪渎原,是北朝至隋唐时期高等级墓葬的集中分布地。其东北约1.8千米曾发掘宇文泰第八子谯王宇文俭墓[1]、第十四子冀国公宇文通墓及宇文泰媵妾权白女、乌六浑显玉墓[2],东北约7.8千米为北周武帝孝陵[3](图一)。

因墓葬位于原北贺村宅基地,原始地貌已被破坏,参考周边遗迹堆积情况,此处地层可分3层:第①层为耕土层,厚0.18~0.2米,土呈灰褐色,土质松散,内含大量植物根系及现代生活垃圾等;第②层为扰土层,厚0.28~0.3米,土呈黄褐色,土质较硬,内含砖瓦残块和少量植物根系等;第③层为垆土层,厚0.38~0.4米,土呈深红褐色,土质较硬,内含大量白色菌丝、蜗牛壳、料姜石等,此层以下为浅黄色生土。墓葬开口于②层下,打破垆土层及生土。

二、墓葬形制

该墓带有长方形围沟,墓葬位于兆域内中部偏北的位置,墓室北端距北沟43米。该墓为长斜坡墓道四天井的单室土洞墓,坐北向南,方向174°。水平总长56.84、墓道开口距地表深0.48、墓底距地表深10米(图二~四)。

图四 墓葬及围沟平面图

图五 围沟沟内堆积图

围沟 局部被破坏,基本可以复原。整体呈南北向长方形,长149.5、宽109.1米。南沟中间一段长33.9米向南凸出2米,模拟墓园出入口。沟横剖面呈口宽底窄的倒梯形,沟底地面高低不平。口宽1.1~1.49、底宽0.6~0.9、深2.5~2.6米。北沟、东沟内堆积相同,可分为3层:第①层土色黄褐,土质松散,凹状堆积;第②层土色灰褐,土质松散,含黄色土块和早期瓦片等;第③层土色浅黄,土质松散较纯净,夹有淤土。南沟①层为近现代垃圾,②层为红烧土块和黑色碳屑,而③层、④层堆积与其他沟②层、③层相同。依据沟内堆积情况判断,围沟修建完成后并未填埋(图五)。

墓道 土圹斜坡底结构,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坡度15°。东、西、北三壁从开口至坡底基本竖直,口底等宽,壁面原铲平修整光滑,局部可见修整后留下的工具痕迹。坡底斜直,面上有一层薄薄的踩踏面。填土为黄褐色五花土,土质较硬,未夯打。开口长29.84、宽1.52米,底长30.4、宽1.52米,深6米。

过洞 4个。拱顶土洞结构,平面呈长方形,顶部较平。出入口各有宽4厘米的收分折棱,以示门洞。两壁基本竖直,约从1.68~1.72米处起券拱顶,拱顶弧高约0.2~0.25米,壁面及拱顶修整光滑,发掘时局部有坍塌。地面斜直,踩踏平整。内填较硬的黄褐色五花土及淤土。第一过洞进深2.08、宽1.52、高1.88~1.92米;第二过洞进深2.32、宽1.44、高1.88~1.92米;第三过洞进深2.08、宽1.44、高1.88~2米;第四过洞进深2.16、宽1.42、高1.88~1.92米。

天井 4个。土圹竖井结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两壁基本垂直,东西两壁从开口向下逐渐外扩,口小底大。四壁稍作修整,较光滑。内填较硬的黄褐色花土,未夯打。第四天井东、西、北三壁下部原涂白灰面,高约1.6米。白灰面顶部及底部涂抹宽0.2~0.24米的红色宽带栏额,边栏的倾斜度与坡面平行。南壁因盗洞破坏,仅在两侧收分处残存白灰面。第一天井长3.4、宽1.48~1.4、深3.84~4.16米;第二天井长3.36、宽1.4、深5.04~5.72米;第三天井长3.48、宽1.4、深6.2~7.04米;第四天井长3.36、宽1.44~1.48、深7.4~7.7米。

图六 墓室内遗物分布图

甬道 拱顶土洞结构,平面呈长方形。入口两侧各有宽6厘米的红色收分折棱。两壁基本竖直,约从1.44米起券,拱顶弧高约0.3米。两壁及拱顶修整光滑,并涂抹一层白灰,发掘时已脱落,两壁底部有宽0.2米的红色边栏。地面较平整,与墓室地面平齐,地面有涂刷墙面遗留的白灰渣。甬道内填较硬的黄褐色淤土,夹杂有生土块。进深2.32、宽1.43、高1.72米。

甬道以条砖砌筑封门,由于盗扰破坏,仅存西侧9层砌砖(图三)。横向错缝平砌,每层用砖4块。砖封门残高0.71、宽0.73、墙体厚0.72米。条砖长35、宽17、厚7厘米。

墓室 土洞结构,平面略呈方形。顶部坍塌,形制不明。四壁涂有高1.36米的白灰面,直壁顶部及底部涂有宽0.2米的红色条带,在四角处的左右两侧,自上而下同样涂有宽20厘米的条带,以示角柱。四壁的白灰面及边栏随填土大部分脱落,是否绘有壁画不明。南壁东侧下部残留有斜向工具凿迹,长40、深1~2厘米。东壁中部有多条较宽的横向浅凹槽,应是工具痕,长45、宽5、深约0.5厘米。墓室地面为条砖错缝平铺,保存完整,由南至北共铺砖20排,每排10块。墓室内填较硬的黄褐色淤土,夹杂有顶部坍塌的生土块。进深3.22~3.64、宽3.3~3.4、直壁高1.36米。

图七 墓室清理后情况

图八 武士俑(M655:133)

图九 兽面镇墓兽(M655:68)

图一〇 人面镇墓兽(M655:113)

图一一 镇墓兽

图一二 甲骑具装俑(M655:124)

图一三 骑马吹排箫俑(M655:65)

墓室北部发现少量人骨、朽木痕迹,判断葬具为木棺,横置于北壁下,形制及尺寸不明。墓室西北部靠近北壁下的填土中发现有组玉佩残件,判断棺木前档在西。

墓内发现椭圆形盗洞一个,径0.92×0.68米。该盗洞从第四过洞西侧沿第四天井西壁进入甬道,破坏砖封门东部进入到墓室内。从开口层位及填土分析,属早期盗扰行为。第四过洞底部盗洞范围内出土青瓷碗1件(M655:采集1),残存二分之一,敞口,圆唇,腹较浅,大内凹底心,薄璧形圏足,腹外壁及圈足底满布轮制同心圆痕。内壁及腹外壁上部施淡青色釉,釉层薄而晶莹明亮,腹外壁底部及圈足露胎素烧,胎色灰白,质坚细密。从器形判断该瓷碗属晚唐至五代时期制品,应是随盗洞填土混入过洞底部(图四六)。

三、随葬器物

图一四 骑马击提鼓俑(M655:105)

图一五 骑马击鼓摇鼗俑(M655:120)

该墓出土随葬品157件(组),集中放置在墓室东南角及墓室入口处,主要有陶俑、陶动物、陶模型明器、组玉佩及墓志等(图六、七)。

(一)陶俑 118件。种类有镇墓俑、骑马俑、立俑和劳作俑。俑皆泥质灰陶,单范模制,背平实心。形体矮小,表面以白彩、红彩作装饰。马头、身、四腿分体合范模制,与骑俑粘接成一体。

1.镇墓俑

图一七 立俑

镇墓武士俑 1件。标本M655:133,头戴兜鍪,顶饰尖缨。圆脸,弯眉,圜眼微凸,阔鼻,方口下撇,神态凶恶。内着窄袖衫,外穿铠甲。甲衣分为披膊、身甲两部,披膊仅护肩及上臂,身甲为无袖及膝袍状。左手握拳置胸口;右臂下垂贴身。手中均有孔贯通,原持物不存。下身着袴,双足并立,足尖微露。通体施白彩,多已脱落。通高23厘米(图八;图一一,1)。

镇墓兽 2件。兽面、人面各一,四肢倦屈,匍伏而卧,短尾下拖,通身涂白彩。标本M655:68,兽面。面部似猪,圜眼略凸,长吻,大鼻孔,小圆耳。从额头到腰部有向前上方耸立的鬃毛。长18.2、高7.5厘米(图九;图一一,2)。标本M655:113,人面。仰面,脸型尖长,剑眉,凸眼,尖直鼻,唇上两撇髭须,薄唇微闭,络腮短须。头顶有凸起的独角。长17.3、高8.3厘米(图一〇;图一一,3)。

2.骑马俑

图一八 笼冠俑(M655:118)

图一九 袍服小冠俑(M655:127)

图二〇 裲裆小冠俑(M655:27)

图二一 风帽俑(M655:80)

图二二 幞头俑(M655:115)

图二三 胡人俑(M655:24)

图二四 持盾俑(M655:99)

图二五 烧火女俑(M655:129)

甲骑具装俑 16件。骑俑和战马皆通身贯甲。骑俑头戴兜鍪,顶部凸起圆缨,前额正中下凸尖,覆盖眉心。着甲,外披红色广袖袍,衣襟敞开。双手握拳置胸前,右拳有孔,原持物不存。足蹬黑鞋。马微颔首站立,四肢粗壮。身披白色具装甲:头护面帘,当胸、身甲、搭后三部浑然一体,鸡颈与当胸连为一体,下缘绘黑色宽襕边。备鞍鞯,马尾扎缚下垂,下缘与搭后平齐。马腿涂白色。标本M655:124,马长18.3、通高18厘米(图一二;图一六,1)。

骑马吹排箫俑 3件。标本M655:65,骑俑头戴风帽,帽帔覆耳披肩背。双手握排箫置下颌处。马长14.8、通高14.7厘米(图一三;图一六,2)。

骑马击提鼓俑 1件。标本M655:105,骑俑头戴笼冠,着交领广袖袍。双手握拳相对置胸前,拳心各有一插孔,原持物已佚。马微颔首站立,四肢粗壮,备鞍鞯,马项根部有孔,原插提鼓已佚。通体彩绘已脱落。马长14.7、通高16.5厘米(图一四;图一六,3)。

图二六 出土陶马、持盾俑、烧火女俑

图二七 陶鞍马(M655:47)

图二九 陶鸡(M655:157)

图二八 陶马(M655:110)

图三〇 陶狗(M655:88)

骑马击鼓摇鼗俑 9件。标本M655:120,骑俑头戴风帽,帽帔覆耳披肩背,髻下用巾带紧系。双手握拳置胸前,左手持红色鼗鼓,右手拳心插孔内原持鼓桴已佚,马鞍左侧插一红色鞁鼓。通高14.3、马长14.3厘米;鼗鼓径2.2、厚0.8厘米;鞁鼓径3.9、厚1.1厘米(图一五;图一六,4)。

3.立俑

共85件,皆为男性。有笼冠俑、小冠俑、风帽俑、幞头俑、胡人俑和持盾俑。均泥质灰陶,单范模制,实心平背,烧成后施以彩绘。

笼冠俑 12件。头戴笼冠,面容略瘦。着红色交领左衽广袖袍,衣领敞开,腰系宽带,下裳曳地,微露足尖。双手握拳上下相对置腹上,拳心有插孔,原持物已佚。标本M655:118,高13厘米(图一七,1;图一八)。

袍服小冠俑 9 件。头戴平巾帻,贯簪导,面相方圆。面容、胸部涂粉彩,着红色交领左衽广袖袍,袍长及膝,腰系带。下穿白色大口袴,缚膝,微露足尖。左手握拳置腹上,拳心有插孔,原持物已佚,右手握拳置胸侧。标本M655:127,高12.7厘米(图一七,2;图一九)。

裲裆小冠俑 12件。头戴平巾帻,贯簪导。着广袖袍,外罩裲裆,下穿大口袴。双手隐于袖中合拱于胸前,肘部内侧各有一孔,原插物已佚。通体彩绘多已脱落。标本M655:27,高13.4厘米(图一七,3;图二〇)。

图三一 陶骆驼(M655:49)

图三二 陶骆驼(M655:49)

风帽俑 16件。头戴红色风帽,着白色团领袍,外披红袍,下穿白色大口袴。双手合拱于胸前,拳心有贯通的孔,原持物已佚。标本M655:80,高14厘米(图一七,4;图二一)。

幞头俑 21件。头裹红色幞头,顶部低平。方颐广颊,面容敦厚。着红广袖褶衣,衣长过膝,下穿大口袴。双手隐于袖内拱于胸前,手肘内侧各有一不贯穿的孔。标本M655:115,高12.2厘米(图一七,5;图二二)。

胡人俑 1件。标本M655:24,头戴白色方帽。高颧骨凹腮,深目鼓睛。着高团领窄袖袍,领口厚重,腰系宽带,下裳筒袴,脚穿尖首平底履,两脚分开,直立于地。两臂下垂曲肘,双手握拳上下相对抱腹前,左拳心有插孔,原持物已佚。高13.3厘米(图一七,6;图二三)。

持盾俑 14件。头戴红色兜鍪,覆耳垂肩。怒目张口,面相凶狠。着红色明光铠,大腹便便,下穿白色大口袴。右手握拳置腹侧,拳心有插孔,原持物已佚,左臂曲肘,手持蕉叶形盾牌护胸前。盾中脊凸起,刻划叶脉纹。标本M655:99,高13厘米(图二四;图二六,3)。

4.劳作俑

烧火女俑 1件。标本M655:129,跪坐姿,头梳黑色高平髻,高髻下用宽带扎紧,浓发上梳挽于髻下。身穿红色交领左衽阔袖衣,双腿屈膝跪坐于地。两臂下垂曲肘,双手握拳相对抱胸前。高10.2厘米(图二五;图二六,4)。

(二)陶动物 7件。均泥质灰陶,有骆驼、鞍马、陶马、陶狗、陶鸡。

陶鞍马 1件。标本M655:47,立姿,低头勾首挺胸,颈背剪平鬃,马面瘦短,两勺形耳外翻上竖。马体肥背宽,宽扁长尾下垂贴尻,尾梢外翘,四腿粗短,四蹄墩厚,直立于地。背上置桥形鞍,鞍上盖鞍袱,下垫长方形鞯。马通体涂红彩,鞍鞯涂白彩。长15.7、高16.3厘米(图二六,1;图二七)。

陶马 3件。立姿,低头勾首,两小耳外翻上竖,双眼大睁,扁嘴紧闭。马体肥圆,宽扁长尾下垂贴尻,尾梢外翘,四腿粗壮,四蹄墩厚。标本M655:110,长14.7、高9.8厘米(图二六,2;图二八)。

陶狗 1件。标本M655:88,蹲踞姿,粗短颈,抬头挺胸,两耳下耷贴面,前腿直斜撑,后腿曲膝蹲踞,粗尾卷曲上翘左贴臀。通体涂白彩。高7.8厘米(图三〇;图三三,1)。

图三三 出土陶狗、陶鸡

图三四 出土陶模型明器

陶鸡 1件。标本M655:157,平卧姿,细短矮冠,短喙。双翅合抱,宽扁尾后平伸。双腿压腹下。通体涂白彩。高3.8厘米(图二九;图三三,2)。

陶骆驼 1件。标本M655:49,直立姿,细长颈曲折直上挺,驼面瘦短,小耳外翻上竖,额头上有乳钉状肉髻前凸。驼体肥肚圆,细长尾卷曲上翘左贴臀,四腿粗短,四偶蹄宽大。背上单峰高耸,峰下有一穿孔,孔内插芯以悬挂驮架。驮架上饰横向条棱纹,驮架上搭垂一捆弓弧形麻花状丝绸束。通体彩绘已脱落。长19.8、通高17.4厘米;驮架长12、高6.3厘米;丝绸束长22.2厘米(图三一、三二)。

(三)陶模型明器 6件。皆泥质灰陶,手制或模制,有仓、井、磨、碓、灶、厕。

陶仓 1件。标本M655:52,体呈横长方形筒状,长方形板瓦状屋顶,屋面隆起,四边出檐,屋一面上方开一方形窗口。屋顶长9.8、宽8厘米,屋体长7.2、宽5.1厘米,高8.1厘米(图三四,4;图三八)。

图三五 陶灶(M655:90)

图三六 陶碓(M655:67)

图三七 陶井(M655:102)

图三八 陶仓(M655:52)

图三九 陶磨(M655:136)

图四〇 陶厕(M655:32)

图四一 A 型陶罐(M655:7)

图四二 B 型陶罐(M655:8)

图四三 四系瓶(M655:1)

图四四 陶碗(M655:17)

图四五 釉陶盏(M655:156)

图四六 瓷碗(M655:采集1)

陶井 1件。标本M655:102,体呈方体筒形,外方内圆,井圆直口,井架出檐。通体彩绘已脱落。井口径4.6、井架长8.3、井体边长6.8、高5.2厘米(图三四,2;图三七)。

陶磨 1件。标本M655:136,整体呈三级台阶圆筒形,上粗下细,台沿边上翘内斜刹,厚圆饼形磨扇,两扇未分清,磨顶中心高耸一粮斗,两边各有一穿透的小磨眼。通体彩绘已脱落。磨台顶径11、底径8.9厘米,磨径7、粮斗径3.4厘米,高8.6厘米(图三四,6;图三九)。

陶碓 1件。标本M655:67,碓底板呈方薄片状,曲折成倒“L”形靠背,底板前端堆塑一小圆钵形臼窝,底板与靠背间附加两个弓弧形碓架,两架下端各有一插孔,插轴以辖控杵杆。杵杆呈四棱条状,前端下耸一尖锥状樁头,正对臼窝。碓长13、宽12.5、高7厘米,杵杆长8.3、宽1.7厘米(图三四,1;图三六)。

陶灶 1件。标本M655:90,弧形高台,前端呈四级台阶状挡火墙,火墙下部中间开弧形火膛口,灶面中心高耸盆形釜,釜宽折沿,圆唇,深腹,圜底。通体原涂白彩,多已脱落。灶体长9.5、高6.8厘米,挡火墙宽12.5厘米,釜口径8.4厘米,通高11.7厘米(图三四,3;图三五)。

陶厕 1件。标本M655:32,呈屋形,较低矮,屋体一面右下方开弧形门。屋顶长10、宽7.5厘米,屋体长8.4、宽4.7厘米,高7厘米(图三四,5;图四〇)。

(四)陶器 15件。泥质灰陶,有陶罐和陶碗。

陶罐 4件。以形制的不同可分二型:

图四七 出土陶及釉陶器

图四八 出土金、铜、玉及其他器物

A型 3件。大盘口外侈,窄折沿,圆唇。粗矮颈紧束,窄溜肩,深腹外鼓,厚圆饼形假圈足。肩腹部满饰轮制所形成的同心圆痕。标本M655:7,口径19.3、腹径26.3、圈足径13.7、高28.2厘米(图四一;图四七,1)。

B型 1件。标本M655:8,盘口,窄折沿,厚方唇,细高颈紧束,鼓溜肩,深腹上部圆鼓,下部内瘪,斜收成小平底。腹壁上满饰轮制所形成瓦阶状旋痕。口径10.5、腹径21、底径11、高28厘米(图四二;图四七,2)。

陶碗 11件。敞口微敛,圆唇,腹较浅,足底内凹。腹壁上有模糊的轮制同心圆痕。标本M655:17,口径11.2、圈足径6.2、高4厘米(图四四;图四七,5)。

(五)釉陶器 3件。泥质灰陶,轮制。

釉陶四系瓶 1件。标本M655:1,小盘口,窄折沿外斜刹,尖唇,细矮颈紧束,鼓溜肩,圆球形深腹,足底内凹,肩、颈处附加四个纵向扁环系耳。腹外壁下部有轮制旋痕。口与颈部施深褐色釉,釉色浑浊不明亮,灰胎细密。口径5.5、腹径10.8、圈足径4.9、高14.3厘米(图四三;图四七,3)。

釉陶盏 2件。形制大小相同,唯釉色不同。敞口微敛,圆唇,腹较浅,假圏足。胎色灰白,质坚细密。标本M655:156,通体施淡红褐色釉,釉层薄而不明亮。口径10.2、圈足径3.5、高3.3厘米(图四五;图四七,4)。

(六)铜器 2组。器形有鎏金铜剑首、鎏金铜腰带。

鎏金铜带具 1组21枚。标本M655:146,出自墓室填土。表面鎏金,多已脱落。由带扣1件、扣眼5件、䤩尾1件、扣环1件、销钉13枚组成,带环呈半椭圆形,下端两边各一短圆管状轴承,穿轴与扣针相套接;扣针呈细条状,下端环套于轴承上,带头下端呈双层长方形,下部用两个销钉相铆接,径2×1.2、通长3.3厘米。扣眼呈双层圆形,下部有一圆扣眼,双层之间用三个销钉相铆接。扣眼径1.5厘米。䤩尾呈双层长方形,尾端及两边后半部分封闭,末端圆弧,前端有豁口,并用两个销钉相铆接,长2.2、宽1.3厘米。扣环为椭圆形环状,径3.2×1.2厘米。销钉长短相同,首端呈一小圆环形,四棱锥状长钉,环径0.3、通长2.2厘米(图四八,2;图四九)。

图四九 鎏金铜腰带构件(M655:146)

图五〇 金节约(M655:140)

图五一 鎏金铜剑首(M655:139)

鎏金铜剑首 1件。标本M655:139,器呈菱形空腹,首端封闭,中脊高凸。表面原鎏金,多已脱落,腹腔内残存黑褐色木屑。长7.5、宽8、厚2.4厘米(图四八,1;图五一)。

(七)金器

节约 1组2件。标本M655:140,出自墓室填土。纯金制作,含金量94.3%。一件长方形薄金片曲折成上下两层,前端用两个销钉铆接,长1.9、宽0.8厘米,重4.7克;一件呈方框形,长1、宽0.7厘米,重1.9克(图四八,3;图五〇)。

图五二 组玉佩

图五三 组玉佩复原图

(八)玉器及其他

组玉佩 1组。标本M655:147,构件散乱于墓室填土内,残损、钙化严重,玉质构件断茬处可以看到原呈浅绿色,无法完全复原(图五二、五三)。玉珩1件,半圆形,残存一角,有孔;玉璧1件,残存三分之一,可见直角方向的两钻孔;玉璜1对,残甚;玉坠1枚,呈三角形,顶角有孔,下部残(图四八,7)。串珠47枚,标本M655:154,色有红、褐、蓝、黄等,质地有玛瑙和玻璃,形状有球形、扁圆形,表面光滑,半透明,中心均有穿孔。大径1.7、中径1.1、小径0.6厘米(图四八,5)。

玻璃串珠 1组945颗。标本M655:141,扁圆球形,深蓝色,中有穿孔。表面光滑,不透明。直径0.35厘米(图四八,4;图五四)。

图五四 玻璃串珠(M655:141)

图五五 玻璃珠(M655:155)

图五六 墓志志盖

玻璃珠 1枚。标本M655:155,残成两瓣,黄褐色,中有穿孔,不透明,表面粗涩。直径1.6厘米(图四八,6;图五五)。

(九)墓志

1合。标本M655:10,青色石灰石质,置于墓室东南角,出土时志盖覆于志石之上,志石上首朝南。志盖正方形,盝顶,高、广皆46、厚12厘米。素面,无字无纹饰(图五六)。志石高、广皆45.8、厚12厘米。划细线棋格,阴刻正书4行,满行5字,共计15字。字口内涂朱。四侧素面(图五七、五八)。志文转录如下:

图五七 墓志志石

图五八 墓志志石拓本(约1/10)

周故略阳公/

宇文觉墓/

二年十月/

壬申/

四、结语

北周宇文觉墓下葬于周二年(558年)十月十二日(按:周二年十月朔辛酉,十二日壬申),是已发掘的北周早期墓葬之一(已发掘的下葬时间最早的北周纪年墓是周元年四月独孤信墓)。其墓葬形制、随葬器物与西魏末北周初期的墓葬接近,如西魏恭帝二年(555年)乙弗虬夫妇墓[4]、北周保定四年(564年)叱罗协墓[5]。该墓兆域面积16310平方米,全长56.87米,只有4个天井,规模次于武帝孝陵、叱罗协墓等大型墓葬,在咸阳洪渎原北周墓葬序列中属于中等规模墓葬,下北周国公级别墓葬一等。2022年在咸阳洪渎原布里墓地发掘的始建于周三年(559年)四月的北周大野贞夫妇墓,兆域面积25740平方米,墓葬全长67.2米,有6个天井[6],其规模远大于宇文觉墓。大野贞身份为开化郡公,理论上与宇文觉被废后身份相当,但在同一地点、下葬时间相差不足一年的同级别墓葬竟然规模差距如此巨大,只能以个人境遇作为原因来解释。

墓主宇文觉(542~557年),即北周开国皇帝孝闵帝,《周书》卷三《孝闵帝纪》[7]、《北史》卷九《孝闵帝纪》[8]皆有载。文献记载孝闵帝讳觉,字陁罗尼,宇文泰嫡长子。大统八年(542年)生于同州官舍。九岁(550年)继承其父原先的略阳郡公封爵,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三月命为安定公世子,成为宇文泰的指定继承人,当年十二月封周公。周元年(557年)春正月即天王位,当年九月在反对宇文护专权斗争中失败被囚禁,次月被杀,随即其庶长兄宇文毓即位。建德元年(572年)三月,周武帝诛杀宇文护,四月庚寅追尊略阳公为孝闵皇帝,遣太师蜀国公尉迟迥于南郊上谥曰孝闵皇帝,陵曰静陵[9]。可知宇文觉政治斗争失败后即被降为“略阳公”,并以此身份埋葬,直至14年后才被追谥为孝闵皇帝。

按照墓葬形制和规模来看,宇文觉是以略阳郡公的身份下葬的,而不是以天王或周公身份下葬,这与他政治斗争失败被褫夺身份相关。宇文觉的葬礼在他被杀一年后方举行,必定是出于当时当权的宇文护所安排,因此可以理解其墓葬规模略小于同时期的开国郡公,并且当时不可能举行大规模的葬礼。墓室中有遗骨和墓志,说明周武帝并未改葬孝闵帝;在长安南郊而不是墓址所在地举行追谥仪式,有可能是因当年葬礼信息隐秘而无法找到宇文觉墓原址,也就不存在按照帝陵规制重新安葬宇文觉的可能性。从宇文觉只有谥号而没有加庙号的情况看,周武帝并不准备让这位生前并未称帝的嫡长兄进入北周皇室的祭祀系统,因此更加没有必要举行迁葬葬礼。综上,宇文觉只有一座墓,追号静陵也是北周政府承认的帝陵,宇文觉墓就是北周静陵。但该墓不具备北周帝陵的规模和制度,因此我们还是称它为北周宇文觉墓。按照文献记载,北周第一座按照皇帝级别埋葬的帝陵应该是还未发现的明帝昭陵。

北周宇文觉墓是考古发掘的第二座北周帝陵。结合北周武帝孝陵、宇文泰诸子及媵妾墓葬在咸阳洪渎原的考古发现,可以推测北周的其他三座帝陵—明帝昭陵、宣帝定陵和静帝恭陵亦应在咸阳洪渎原。

领 队:李 明

田野发掘:赵占锐 葛林涛 张晓荣 张新荣

修复整理:王小利 王仓西

绘 图:郭 旭 王学文

测 绘:西安天穹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摄 影:李文发

执 笔:赵占锐 李 明

猜你喜欢
墓葬标本
昆虫标本制作——以蝴蝶标本为例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墓葬中的女人
哈拉和卓384号墓葬出土棉布袋的修复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
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关、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