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用自拟益肾补骨化瘀方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4-03-05 00:56李武军侯红涛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骨化成骨细胞股骨

李武军,侯红涛,陈 浩

(1.宜阳县人民医院,河南 宜阳 471600;2.洛阳正骨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从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1]。老年人跌倒时易发生大转子着地,外力直接作用于转子间,或者间接外力对该部位造成内收和向前成角的扭曲而致骨折。手术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要手段,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是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案,该术能够有效固定骨折部位,疗效确切。但老年患者身体机体较差,且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愈合缓慢[2]。因此,术后常规治疗多予抗骨质疏松药物以加速骨折愈合,改善骨质疏松状态,虽能发挥一定效果,但多数老年患者吸收功能较差,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中医学认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因患者年老体衰,肾精亏虚,无力滋养骨骼、肌肉,久则骨不坚,加之外力作用,发生骨折[3]。骨折伤于内,气血运行不畅以致血瘀气滞。中医药疗法在骨折术后康复中有独特疗效,基于此,笔者加用自拟益肾补骨化瘀方辅助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期间于宜阳县人民医院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 例。观察组男20例,女28 例;年龄62~84(72.47±4.51)岁;其中左股骨转子间骨折23 例,右股骨转子间骨折25 例。对照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61~86(73.09±4.68)岁;其中左股骨转子间骨折26 例,右股骨转子间骨折2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实用骨科学》中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诊断标准[4]拟定:①骨折部位为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②大转子部位受到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③经CT 三维重建明确诊断。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气滞血瘀证型拟定:主症表现为腰膝酸软疼痛,下肢骨折不连且有畸形;次症表现为眩晕耳鸣、乏力健忘;舌质淡紫或有瘀点,舌苔薄白,脉细涩。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符合手术指征,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治疗,手术顺利;③年龄>60岁;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肺、肝、肾等功能异常患者;②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患者;③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或陈旧性骨折患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术后对照组予补液、抗感染、抗凝血等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口服七叶皂苷钠片(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590,规格:每片30 mg),每日2次,每次60 mg;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518,规格:每粒0.25 g),每日3 次,每次0.5 g;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规格:6 000 IU),每日2 次,每次85 IU/kg;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89,规格:每粒0.3 g),每日2 次,每次0.3 g;同时予碳酸钙D3 片(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29,规格:每片600 mg)治疗,每日睡前口服60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肾补骨化瘀方治疗。方药组成:熟地黄20 g,威灵仙15 g,杜仲15 g,菟丝子10 g,枸杞子10 g,骨碎补10 g,补骨脂10 g,桃仁10 g,当归尾10 g,红花6 g,炙甘草6 g。每日1剂,加水浓煎取汁300 ml,分早、晚温服,每次150 ml。

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5.1 康复效果 记录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同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6]对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HHS 共包括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4 个维度,各维度分值范围分别为0~44分、0~47 分、0~4 分、0~5 分,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髋关节功能越好。

1.5.2 血液凝血状态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集患者空腹时肘正中静脉血5 ml,3 000 r/min 条件下离心10 min,收集血浆,以凝血分析仪(江苏鸿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H1204)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

1.5.3 骨代谢水平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集患者空腹肘正中静脉血5 ml,3 000 r/min 条件下离心10 min,取血清置于普通试管内,保存在-70 ℃低温冰箱中。以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tPⅠNP)、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骨钙素(OC)水平。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HH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n 48 48 HHS评分(分)治疗前34.17±6.43 33.24±6.51治疗后79.63±4.81①②71.80±4.47①首次下床活动时间(w)5.90±1.25②8.03±1.84骨折愈合时间(w)4.98±0.81②6.77±1.21疼痛消失时间(d)16.92±3.25②22.42±4.27

2.2 两组患者血液凝血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PT、APTT 均较治疗前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IB、D-D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凝血状态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血液凝血状态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n PT(s)治疗前10.48±1.38 10.66±1.24 APTT(s)治疗前24.03±3.61 24.68±3.29治疗后13.85±1.55①②11.93±1.41①治疗后37.43±4.52①②31.95±4.08①观察组对照组48 48 FIB(g/L)治疗前3.24±0.70 3.35±0.68治疗后2.12±0.45①②2.68±0.56①D-D(mg/L)治疗前2.77±0.70 2.65±0.74治疗后0.81±0.11①②1.33±0.36①

2.3 两组患者骨代谢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BALP、tPⅠNP、IGF-1、OC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骨代谢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骨代谢水平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n BALP(µg/ml)治疗前16.07±3.33 15.71±3.42 tPⅠNP(ng/ml)治疗前61.87±3.65 61.32±3.91治疗后18.92±3.51①②17.24±3.07①治疗后79.63±4.75①②72.84±4.08①观察组对照组48 48 IGF-1(mg/L)治疗前0.16±0.03 0.15±0.04治疗后0.21±0.05①②0.18±0.03①OC(ng/ml)治疗前15.34±3.40 15.89±3.21治疗后21.24±3.94①②18.37±3.80①

3 讨 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属中医学“下肢骨折”范畴,为本虚标实证,以肾衰精亏为本,跌倒损伤、气滞血瘀为标。肾主骨生髓,肾衰则精少,精少则髓弱,髓弱则骨痿,骨痿则骨脆易折[7],若撞击、跌倒等作用于髋部,髋部难以抵挡外力作用,发为骨折。同时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机体筋肌脉络受损,气血亏耗,气机难以推动血液运行,运行受阻,气滞则血瘀[8]。综其病机,其治法应为补肾益精、行气活血。自拟益肾补骨化瘀方中,重用熟地黄为君药,其质润黏腻,甘补微温,为治血虚精亏之要药,可补肾精之亏损。红花辛散温通,善通利经脉,桃仁苦甘而平,善治瘀血,二药相须为用,增加活血通经、散瘀之效;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三者共为臣药。杜仲性温助阳,有补肝肾、强筋骨之效,菟丝子甘温入肾,既补肾阳,又补肾阴,二药合用,则治肾精不足;威灵仙通络止痛;枸杞子补肾填精;骨碎补苦温,能温补肾阳、强筋健骨,补骨脂辛苦性温,能补肾助阳、温补脾阳,两药合用,能增强补肾温阳、强筋健骨之功,以上6味共为佐药。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补肾活血、通经散瘀之效,使肾精充足,气通血畅,肾虚血瘀得消,则诸症得除。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Harris功能评分明显升高。提示加用自拟益肾补骨化瘀方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破骨细胞、成骨细胞活性受到抑制,导致骨吸收缓慢,骨折愈合时间较长,临床可表现为BALP、tPⅠNP 等成骨细胞水平降低;同时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需卧床一段时间,局部血管受压,可影响血液循环,加以手术创伤,易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BALP 是骨形成标志物,能够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和功能状况;tPⅠNP 能够反映成骨细胞合成骨胶原的速度,其水平越低提示成骨细胞代谢活性越差;IGF-1是一种多肽类物质,有促进骨细胞增生和分化的作用;OC 主要用于反映成骨细胞活性,是骨形成指标[9-10]。常规治疗中给予患者抗凝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碳酸钙D3 能够补充碳酸钙、维生素D3,促使骨细胞生成,从而调节骨代谢。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T、APTT、BALP、tPⅠNP、IGF-1、O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IB、D-D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自拟益肾补骨化瘀方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调节骨代谢。自拟益肾补骨化瘀方中,熟地黄有效成分能够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同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有效调节患者骨代谢水平[11];红花黄色素是红花的有效成分,其能够调节前列环素/血栓塞通路,减少血小板激活因子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训练,从而有效调节血液高凝状态[12];杜仲中槲皮素、芦丁等有效成分能够刺激成骨细胞,促使成骨细胞分化,调节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平衡,改善骨代谢[13]。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肾补骨化瘀方有利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能够有效促使骨折愈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调节骨代谢水平。

猜你喜欢
骨化成骨细胞股骨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淫羊藿次苷Ⅱ通过p38MAPK调控成骨细胞护骨素表达的体外研究
膝关节胫侧副韧带Ⅲ度损伤并发异位骨化的临床研究①
土家传统药刺老苞总皂苷对2O2诱导的MC3T3-E1成骨细胞损伤改善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Bim在激素诱导成骨细胞凋亡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