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游仙区优良级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2024-03-07 05:35朱创业
技术与市场 2024年2期
关键词:通达空间结构网络结构

汪 琳,罗 丽,付 潇,朱创业

1.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阳 618030

2.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230

3.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0 引言

旅游资源是能为旅游业发展所利用,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存在[1],是构成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主要载体[2],其空间结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旅游景区的空间位置分布,从而主导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组织,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方向。

国外对于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研究,最早集中在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演化理论与模型等方面[3];研究尺度涉及全国、区域、省域等多个层面[4-6];研究方法多使用几何方法和数学模型[7]。国内对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研究对象多数以某类型旅游资源和A级旅游景区为主[8-9];研究尺度包括了地级市、省、区域等不同的研究范围[10-12];研究方法早期以定性分析为主,后逐渐引入定量研究[13],而后地理信息技术被运用于旅游资源空间的研究[14]。

综上,关于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研究,目前学者研究尺度多偏宏观,多集中于市域或更大尺度上。本文借助GIS工具,对绵阳市游仙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为区县尺度下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提供案例,同时为游仙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相应参考意见。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游仙区现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北部,主要地貌为丘陵,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幅员面积1 018 km2。游仙区是绵阳市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地处成渝双城经济圈。同时,游仙区也是四川九环线旅游干线和川陕旅游干线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区域,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根据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可将旅游资源分为5个等级,等级越高,其旅游资源价值越高,其中等级在3级及以上的旅游资源为优良级资源。此次研究对象包含游仙区3级以上优良级旅游资源总数为262个,数据来源于《游仙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将其坐标设置投影坐标为WGS_1984_UTM_zone_48N。

1.3 研究方法

1.3.1 最邻近指数

最近邻指数分析可以分析点要素在空间所表现出来的分布模式。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NNI计算结果为旅游资源分布状态,n为点要素数量,di表示区域内每个点要素到其最邻近点的距离,S为区域面积。当NNI大于1呈均匀分布;当NNI等于1呈随机分布;当NNI小于1呈现集聚分布。

1.3.2 核密度

核密度分析是通过对旅游资源点要素进行插值,根据对区域点要素搜索半径的距离远近的不同而赋予不同权重值,权重值与距离成反比关系。运用该方法可以说明游仙区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聚集区域和聚集程度。其公式如下。

(2)

式中:f(x)为核密度值;k为权重值;n为游仙区旅游资源数量;h表示搜索半径的距离,并且h大于0;x-xi为估计点x到第i个样本点的距离。

1.3.3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连接度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发达程度可以利用连接度指数进行评价。利用网络闭合度α指数反应网络结构的通畅度,值越大则网络结构越通畅;线点率β指数可以反应节点对应的连线数;网络连接度γ指数则能反应网络中节点的连接程度,其公式如下。

(3)

(4)

(5)

式中:l为网络节点间的连线数,v为节点个数。α取值范围为0~1,值越大则网络回路程度越大;β取值范围在0~3,值越大,则点要素间的网络越复杂;γ取值范围在0~1,值越大则连接程度越大。

1.3.4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通达度

网络通达度可以衡量空间网络系统中每个节点间流动性的大小,即每个节点到其他节点的通畅程度,具体可以用通达度指数来衡量。计算公式如下。

(6)

式中:Ai为i节点的通达度指数,值越小表明该点在空间网络中的通达性越高;Dij表示节点i到j的最短距离;n表示节点总数。

2 游仙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2.1 最邻近指数分析

运用ArcGIS软件中的最近邻分析工具,对游仙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类型进行分析,得到计算结果,结果显示旅游资源点之间平均最近邻观测距离为550 m,预期平均距离为1 022.5 m,NNI为0.54,z得分为-14.31,通过了可信度检验,可以得出游仙区旅游资源点在空间上集聚分布。

2.2 核密度分析

运用ArcGIS软件进行核密度分析,结果表明旅游资源在空间密度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且集聚区域分布层次明显。总体特征呈现由西部城区范围的高密度向中部城郊城镇较高密度再向东部远郊城镇低密度逐渐递减的趋势,形成了1个高密度聚集区域、1个较高密度聚集区域、2中密度聚集区域。

2.3 空间网络分析

2.3.1 空间网络构建

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是以交通干线为连接纽带,连接旅游资源单体赋存地各节点而形成的空间网络资源系统[13]。由于游仙区部分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存在集聚且相邻距离较近,若以262处旅游资源点为基础构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会导致交通网络图绘制杂乱,评价难度较大。故以旅游资源点所在区域距离的最近的大型客运站、高速路出口、政府机关驻地为网络节点,最终找到27处节点,以此为基础构建游仙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网络。

2.3.2 空间网络连接度分析

游仙区旅游资源空间网络结构由27个节点、49条连线回路共同构成,计算得到α为0.247,表明网络回路性较差,整体水平较低。β为1.815,表明网络连接度较为一般,各旅游资源点之间的连接交通干线较少,高等级公路数量有限,交通营运能力有待提高。γ为0.653,表明各节点的连通水平一般,暂未形成完善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综上所述,可知游仙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回路性较差、连接性一般,整体网络结构的连接度有待优化提升。

2.3.3 空间网络通达度分析

计算得到游仙区旅游资源空间网络节点通达度(见表1)。网络节点的平均通达度指数20.27,其中有15个节点的通达度指数低于整体网络结构通达度的平均水平,占总结点数的55.56%。在旅游资源空间网络结构中,沉抗镇、新桥镇、魏城镇等节点通达度较好;盐泉镇、松垭镇、仙鹤镇等节点通达度较差,这些节点可进入性不高,不仅影响到节点周边的旅游资源点的开发,而且也将降低整个游仙区旅游资源空间网络的整体通达性水平。

表1 游仙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通达度计算结果

3 结束语

本文以游仙区优良级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借助GIS分析工具,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游仙区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聚集特征。②从核密度分布特征来看,游仙区旅游资源空间核密度分布存在着显著差异,具有明显的中心聚集区域。③分析空间网络结构,旅游资源空间网络的回路性较差,连通水平一般,连接度只达到中等水平,通达度较为一般。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构建旅游资源开发总体布局。根据前文对游仙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将旅游资源高密度聚集区域确定为旅游发展核心,次级聚集区域作旅游资源开发增长极,结合区域旅游资源特色构建资源开发分区,以交通为纽带,串联各增长极和旅游资源开发区,辐射形成主题错位、功能互补的旅游资源开发功能区,最终构建形成游仙区旅游资源开发布局。

2)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游仙区优良级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区域聚集特征。应立足区域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开发主题旅游产品,差异化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重点挖掘文博资源、历史文化、农业产业资源等核心资源价值,以市场为导向,在空间上集聚布局旅游产品,打造都市休闲、休闲度假、乡村休闲、历史文化等旅游产品。

3)完善区域旅游交通体系。游仙区整体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网络较差,各节点间的空间连接度一般。应加快完善过境高速、国道、省道路网,实施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提档升级,拓展现有省道覆盖范围,加强县道、乡道等道路的升级改造。有针对性地加快旅游资源丰富但空间网络通达度较差区域的交通发展水平,提高重点乡镇区域的道路网覆盖密度,提高道路的覆盖范围、通达性,加速形成主要旅游资源点之间道路的网络化。

猜你喜欢
通达空间结构网络结构
“神子”如何通达藏地——论格绒追美的长篇小说《隐蔽的脸》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通达青岛
博物洽闻,通达古今——记奉节县博物馆群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基于互信息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
知识网络结构维对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远程创新搜寻的中介作用
沪港通下A+ H股票网络结构演化的实证分析
复杂网络结构比对算法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