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RACE评分的分级护理对心脏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4-03-13 13:21李瑞芬王小静吴艳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5期
关键词:分级心功能心脏

李瑞芬 王小静 吴艳娜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CCU,河南省安阳市 455000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展,心血管疾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首位因素,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患者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40%[1]。因此,如何最大限度挽救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是临床关注的热点。心脏介入术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能有效舒张狭窄动脉、恢复心肌供血、改善冠脉循环,但该手术为有创操作,具有一定手术风险,患者极易产生心理应激反应,不仅会增加术后疼痛感,还可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2]。GRACE评分系统是根据临床病例对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收集分析,可协助医护人员准确、快速、科学地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3]。基于GRACE评分的分级护理是采用GRACE评分系统将患者根据病情划分为不同的危重程度,同时将护理人员依据护理能力、阅历、职称等进行分层、分级,由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针对不同危重程度的患者采取分级监护,避免盲目护理、经验式护理等护理风险,以满足不同危重程度患者的特殊护理要求,以保证护理的质量[4]。本研究纳入我院2020年6月—2022年3月拟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98例,探讨基于GRACE评分的分级护理对心脏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我院2020年6月—2022年3月拟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98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49例)和分级护理组(49例)。常规护理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4.36±4.47)岁;心功能分级:Ⅰ级18例,Ⅱ级24例,Ⅲ级7例;介入类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16例,冠状动脉造影21例,射频消融7例,其他5例。分级护理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3.85±4.54)岁;心功能分级:Ⅰ级19例,Ⅱ级22例,Ⅲ级8例;介入类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15例,冠状动脉造影23例,射频消融7例,其他4例。两组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介入类型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纳入标准:符合心脏介入手术指征;年龄<80岁;心功能分级Ⅰ~Ⅲ级;患者同意行本研究采取的心脏介入术及护理方案,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造影剂过敏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精神异常;全身感染性疾病;合并脑出血、肺栓塞等疾病;语言、听力障碍者。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

1.2.1 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①指导患者完成术前相关检查,简要向患者说明心脏介入术操作流程及目的;②指导患者进行憋气、深呼吸、咳嗽等训练;③建立静脉通道,嘱患者术前8h禁食、禁水;④通过聊天给予患者心理安慰,稳定患者情绪。(2)术后护理:①监测基础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有无心脏压塞、尿潴留等并发症,注意穿刺部位皮肤颜色、温度、有无出血等情况;②鼓励患者多饮水,给予患者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干预至出院,并指导患者出院后进行适当运动。

1.2.2 分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GRACE评分的分级护理,具体如下:(1)成立分级护理小组。成员包括手术医师1名、护士长1名、护士12名,均学习GRACE评分系统,培训内容包括GRACE评分系统应用方法、应用优势等,采用笔试问答形式对小组成员统一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可执行分级护理任务。并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学历、工作年限、资历、等级等,划分为三级:N1护士、N2护士、N3护士。(2)病例危重程度分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ESC指南推荐的GRACE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低危(≤108分)、中危(109~140分)、高危(>140分),由N1护士、N2护士、N3护士分别对应护理。①低危:由N1护士分组护理管理,床头使用蓝色警示标识。基础护理:入院后,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病史,指导患者卧床休息24h;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3h监测1次。心理护理:为患者创建良好住院环境,护士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述心脏病相关知识,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充分肯定与鼓励,坚定患者治疗自信。活动能力评估:术后1d,进行站立2min测试,术后2d进行200m步行测试,术后4d进行6min步行试验。早期康复:指导患者在床边进行站立、坐位训练,30min/次,3次/d;在床边进行坐位无功率踏车、主动关节活动、下肢力量训练等;给予患者站立位呼吸操指导;引导患者自行在床边如厕。出院指导:指导患者随身携带药物,控制高血脂、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指导患者进行快走、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65%~70%O2max,40~60min/次,4~5次/周。②中危:由N2护士分组护理管理,床头使用黄色警示标识。基础护理:在低危患者基础上,同时监测心肌酶、心电图等,指导患者卧床休息≥48h;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2h监测1次。心理护理:纠正患者对心脏病的错误认知,鼓励患者之间互相交流分享或采用PPT、视频等多种形式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同时,指导患者采用精神松弛疗法,如想象美好事物、收听柔和平缓的音乐等,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活动能力评估:术后2d,进行站立2min测试,术后3d进行200m步行测试,术后6d进行6min步行试验。早期康复:指导患者在床边进行坐位训练,20min/次,3次/d;在床上进行被动/主动无功率踏车或主动关节活动训练;给予患者坐位呼吸操指导;引导患者自行在床边进行刷牙、洗脸等日常活动,护士或家属协助进行床边后背清洁及足部。出院指导:指导患者随身携带药物,控制高血脂、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指导患者进行慢走、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运动强度55%~65%O2max,30~40 min/次,3~4次/周。③高危:由N3护士分组护理管理,床头使用红色警示标识。基础护理:在中危患者基础上,持续监护患者血压、心率等,指导患者卧床休息≥72h;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小时监测1次。②心理护理:叮嘱患者家属尽量全程陪伴家属,给予患者足够安全感;护士为患者讲解手术预期效果,为患者提供专业化指导与支持,以提升患者康复自信;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激励患者亲朋好友采用视频方式给予患者鼓励与温暖。活动能力评估:术后2d,进行站立2min测试,术后5d进行200m步行测试,术后9d进行6min步行试验。早期康复:指导患者取半卧位,在床上进行被动无功率踏车训练及关节康复;给予患者卧位呼吸操或呼吸控制训练;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刷牙、洗脸等日常训练,由护士或家属协助进行床上后背及足部清洁。出院指导:劝诫患者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正确认识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加强二级预防,指导患者进行太极拳、瑜伽、八段锦等运动,运动强度40%~50%O2max,15~20min/次,2~3次/周。

两组均护理干预至出院,并根据患者病情程度,给予一定的出院指导。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干预前、干预后(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均为0~100分,其中SAS≥50分、SDS≥53分为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焦虑、抑郁程度与分数呈正相关。(2)疼痛程度。干预前、干预后(出院时),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在白纸上画一条水平线,从左至右标记“0~10”,告知患者从左至右依次表示患者疼痛强度,让患者标记出主观疼痛位置,分数与疼痛强度成正比。(3)心功能指标。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心脏彩超(UCG)检测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水平。(4)心脏不良事件。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等心脏不良事件。(5)护理满意度。干预后(出院时),采用我院自制心脏介入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价,其中包括护理时效、护理效果、病区环境、人文关怀等方面内容,共22个条目,单项0~4分,满分0~88分,评价标准:≥79分非常满意,70~78分满意,62~69分基本满意,≤61分不满意,将前三项计入总满意度。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 干预前,两组SAS、SD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分级护理组SAS、SDS、VA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应激、疼痛程度比较分)

2.2 心功能指标 干预前,两组LV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LVDD低于干预前,LVEF高于干预前,且分级护理组LVDD低于常规护理组,LVEF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2.3 心脏不良事件 术后随访3个月,分级护理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8.37%(χ2=5.018,P=0.025<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脏不良事件比较[n(%)]

2.4 护理满意度 干预后,分级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3.88%,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9.59%(χ2=4.346,P=0.037<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心血管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由于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在死亡恐惧及经济压力双重作用下,患者极易产生心理应激,形成“双心疾病”。调查显示,在心血管患者中“双心疾病”发病率高达20.6%[5]。且杨永圣等研究表明,心理应激与术后疼痛可互相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患者预后。常规护理干预多遵医嘱给予患者照护,护理措施具有较高普适性、自主性,相对缺乏针对性,导致无法及时有效辨别心脏介入患者术后危险因素[6]。

本研究将基于GRACE评分的分级护理用于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结果显示,干预后,分级护理组SAS、SDS、VA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表明基于GRACE评分的分级护理可有效减轻心脏介入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和疼痛感。其可能的原因为,基于GRACE评分的分级护理通过收集患者资料,评估不同病情分级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予以心理干预(如低危患者加强患者疾病认知,维护病区环境,以弱化外周环境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应激;中危患者加用精神松弛法,转移患者对疾病的关注,减轻患者不良情绪;高危患者同时发动患者社会力量,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能增强患者康复自信,激发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还有助于缓解术后疼痛[7-8]。

心脏介入能有效恢复冠脉血供,但无法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因此,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应用GRACE分级,护理人员能准确、快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从而对不同危险程度的患者做出预防性监护[9]。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3个月,分级护理组LVDD低于常规护理组,LVEF高于常规护理组,分级护理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表明基于GRACE评分的分级护理更能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与秦喆[10]研究结论相似。分析认为,基于GRACE评分的分级护理更重视患者病情个体差异性,应用GRACE将患者划分等级实施分层护理,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可预见性针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预防干预措施,以遏制病情发展,从而有效预防心脏不良事件,同时,给予不同分级患者不同时间进行活动耐力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制定不同早期康复方案及院外康复计划,能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恢复患者心功能[11-12]。本研究还证实,干预后,分级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因为分级护理能合理分配护士资源,确保患者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GRACE评分的分级护理能降低心脏介入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减轻其心理应激及疼痛程度,有助于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分级心功能心脏
心脏
关于心脏
分级诊疗路难行?
心功能如何分级?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