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药盐包联合肌内效贴辅助手法矫正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研究*

2024-03-13 13:18陈秋媚黄淑如何观星张志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5期
关键词:盐包效贴乳突

陈秋媚 黄淑如 何观星 张志红

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 513000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是指患儿一侧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ulus,SCM)发生纤维性挛缩造成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1岁以内的婴幼儿CMT发病率较高,若早期不能及时有效的干预,极易造成患儿畸形程度加重[1]。西医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手术时机及临床指征仍存在争议。矫形支具、超声波、中低频脉冲电等康复与理疗措施疗效欠佳,且疗程较长,增加治疗风险。我国传统医学认为CMT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颈部经筋出现损伤,导致瘀血停滞,从而使气血运转阻滞,筋脉缺少濡养而引起[2]。本文采用自制药盐包联合肌内效贴辅助手法矫正先天性肌性斜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CMT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儿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符合CMT的临床诊断标准,且斜颈、颈部侧屈、旋转受限是其主要临床特征,年龄<6个月,患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其他类型斜颈、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剔除标准: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疾病、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01±0.93)个月,平均病程(18.11±3.58)d,平均肿块厚度(7.12±0.39)mm,倾斜类型:左侧24例,右侧6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3.14±0.86)个月,平均病程(18.20±3.40)d,平均肿块厚度(7.14±0.35)mm,倾斜类型:左侧20例,右侧10例。两组患儿基本信息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手法矫正治疗,指导患儿家长帮助患儿取卧位,采用揉、按、推、拿等理筋手法按摩胸锁乳突肌,时间约为10min,在对风池、耳背高骨、天顶、扶突、人迎、缺盆、肩井等穴进行点穴治疗。牵伸治疗,患儿平卧于治疗床上,一固定患儿肩部,另一人将患儿头部略伸出床沿外,轻度前屈患儿颈部,再沿着中轴线远离躯干方向牵拉颈椎,最后牵伸胸锁乳突肌,每次牵伸时间15s,间隔10s,10次/组,5组/d。颈部肌肉功能训练:增加俯卧位时间训练患儿的颈部肌肉功能,控制肩肘对线,诱导患儿抬头,并通过听觉感官刺激患儿头部转向患侧,若患儿头部具有控制能力后竖抱患儿直立,正前方吸引患儿注意力,将患儿身体向患侧倾斜,利用立直反射诱导患儿颈部主动朝向健侧侧屈,指导患儿母乳喂养时在患侧进行,并且使用铃鼓、铃铛等声音玩具吸引患儿头部转向患侧上方。

1.2.2 治疗组:给予自制药盐包联合肌内效贴辅助手法矫正治疗,手法矫正同对照组,药盐包:盐400g,花椒10g,透骨草、五加皮、五味子各5g,当归、赤芍、羌活各4g,炮附子3g,分成若干个小包,用微波炉中火加热,热敷患儿患侧颈部。肌内效贴辅助治疗,采用Y型贴法,患者取坐位,保持头向患侧方向侧屈,先将锚固定在乳突位置,然后将两尾沿着上中斜方肌贴扎直至延展到脊椎旁,贴扎完成后保留20h,1次/d。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愈:颈部倾斜完全纠正,SCM肿块完全消失,肌紧张消退;显效:颈部倾斜显著改善,或能够自由活动,SCM肿块明显缩小,无肌萎缩现象;有效:颈部倾斜有所改善,SCM肿块略微缩小;无效:颈部倾斜未改善,SCM肿块未缩小[3]。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颈部被动关节活动度:患儿自然仰卧于测量床上,肩部固定,头部保持中立位,采用特制量角器在头部下方测量颈部侧屈角度,颈部旋转角度测量时将量角器垂直检查床放置在肩部,观察头部中线鼻尖位置指向量角器的角度[4]。(3)颈部肌肉功能评分:采用肌肉功能量表(Muscle function scale, MFS)对患儿的颈部肌肉功能进行评定,包括患侧和健侧两个颈部位置,患儿头部必须坚持5s以上,评分范围0~5分,得分越高,颈部肌肉功能越好[5]。(4)双侧胸锁乳突肌的肌肉厚度比值:超声室医生对患儿双侧胸锁乳突肌的最大肌肉厚度进行测量,记录双侧的数值,计算双侧胸锁乳突肌的肌肉厚度比值=患侧胸锁乳突肌肌肉厚度/健侧胸锁乳突肌肌肉厚度。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2.2 两组头部偏斜姿势、被动关节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头部偏斜姿势、颈部健侧侧屈角度、颈部患侧旋转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治疗组患儿头部偏斜姿势、颈部健侧侧屈角度、颈部患侧旋转角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4。

表2 两组头部偏斜姿势比较

表3 两组颈部健侧侧屈角度比较

表4 两组颈部患侧旋转角度比较

2.3 两组颈部肌肉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健侧、患侧MF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4周、8周治疗组患儿健侧、患侧MF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表6。

表5 两组健侧MFS评分比较

表6 两组患侧MFS评分比较

2.4 两组双侧胸锁乳突肌的肌肉厚度比值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双侧胸锁乳突肌的肌肉厚度比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8周治疗组双侧胸锁乳突肌的肌肉厚度比值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双侧胸锁乳突肌肌肉厚度比值比较

3 讨论

CMT是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先天性疾病,可对患儿的颈部肌肉骨骼的发育造成影响,若患儿1岁以上且畸形较严重,建议行手术治疗。而对于不足1岁且畸形程度较轻的患儿,建议给予传统矫正保守治疗,患儿和家长接受度高[6]。现代临床研究[7]表明,SCM纤维性挛缩病变是CMT发生的最直接的致病因素,但是引起SCM纤维化的因素很多。手术矫正治疗是指松解胸锁乳突肌,但是风险较高,因此,临床上主要采取传统手法矫正治疗。手法矫正为临床上治疗CMT的传统按摩方法,与手术松解治疗CMT相比,其能够对1岁以内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时间更早,可有效降低继发面部、颈椎畸形,无创,患儿痛苦小,患儿和家长的接受满意度均较好,但是手法矫正治疗CMT临床疗效仍不令人满意,尤其是患侧旋转角度和颈部肌肉功能改善欠佳[8],因此,更加积极有效的方法辅助治疗对于提高CMT患儿的临床疗效具有积极意义。

肌内效贴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辅助治疗方法,其共分为三层:防水弹力棉布、医用亚克力及背亲纸,弹性力和张力均较高,并且不含药物成分,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也对肌肉有放松作用,缓解肌肉紧张,作用时间长,24h持续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利用胶布密度差对皮肤的走向进行牵拉,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患儿CMT的治疗效果[9]。药盐包治疗是古老的中医疗法,盐在加热后一般不会立即冷却,并且能够起到消炎、镇痛和调节平衡的作用,其保温性和渗透性均较强,温热渗透到机体的同时,还能逼出体内的寒气,与中药配合能够疏通血脉,祛瘀逐血,加热后的药盐包具有散结和促进炎症的吸收,无创,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痉挛,活血化瘀的作用[10]。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头部偏斜姿势、颈部健侧侧屈角度、颈部患侧旋转角度、颈部肌肉功能及双侧胸锁乳突肌的肌肉厚度比值改善更显著(P<0.05),说明自制药盐包联合肌内效贴辅助手法矫正先天性肌性斜颈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颈部肌肉功能和活动度,消除颈部肌肉紧张。我国传统医学认为CMT属于“筋瘤病、痉证”的范畴,气滞血瘀,项僵。本研究在传统手法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力学部分的原理对其进行改进,保护患儿的肌肉骨骼系统,自制药盐包联合肌内效贴均属于非侵入性操作治疗方法,药盐包外敷,热温渗透进机体,活血化瘀、祛瘀散结、疏通经络、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吸收。肌内效贴的透气性和弹性极高,可以根据患儿的需要剪成相匹配的形状和大小,贴在治疗部位的皮肤上,与传统膏药相比,可降低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治疗部位可以自由活动,且可以促进损伤肌肉收缩能力的增强,缓解肌肉疼痛、疲劳和痉挛,损伤处的血液和淋巴循环加速,消肿祛瘀,减轻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自制药盐包联合肌内效贴辅助手法矫正先天性肌性斜颈,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颈部肌肉功能和活动度,消除颈部肌肉紧张,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盐包效贴乳突
一种新型艾盐包热敷包防治氯化钾静脉输注致疼痛及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改良自制肌内效贴配合中药溻渍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寒性久咳试试盐敷疗法
热盐敷养护前列腺
中风手麻痹 每天中药盐包热敷
肌内效贴对女性大学生膝关节肌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