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培养网络“意见领袖”的路径研究

2024-03-17 22:30姚晓媛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意见领袖学生工作高校辅导员

摘要: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交流信息、表达观点、塑造价值观的主要场域。在这一网络虚拟空间里,拥有较强组织动员能力和个人魅力的部分大学生,会逐渐成长为对其他同学产生广泛影响的网络“意见领袖”。为更好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有必要重视发现、培养大学生群体中具有正向导向作用的网络“意见领袖”。文章首先从传播学视角回顾“两步流”传播理论,指出该理论提出的“意见领袖”在媒体信息过滤和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更加凸显。其次分析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社会影响力来源,提出这类“意见领袖”主要通过发表个性化观点、组织网络社群以及专业化分析建立起影响力。同时也阐释“意见领袖”在推动校园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塑造方面所起的“文化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讨论辅导员与网络“意见领袖”培养的关系,指出在新媒体环境中辅导员应发挥好桥梁与指导者的作用。最后探讨辅导员具体培养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路径,包括通过多途径识别“意见领袖”人选、针对舆情管理和价值观培训进行专项新媒体技能培训、根据不同个体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以及建立对学生领袖影响力监测和行为评估的机制等。

关键词:网络“意见领袖”;新媒体;高校辅导员;舆情管理;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206;G6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4-0204-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辅导员专项研究课题资助项目“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特点与行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202300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微博、微信、知乎等新媒体平台成为意见交流和价值观塑造的主战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意见领袖”以其独特的影响力,成为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意见领袖”概念由拉扎斯菲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是指在信息传播和意见形成过程中,相对于一般受众而言,具有更高影响力和感染力的人群[1]。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會主力军的摇篮,应重视通过新媒体平台培育具有积极导向作用的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大学生“意见领袖”依托新媒体平台发出声音,能够产生强大的群体效应[2],高校辅导员必须注重发现、培养学生中的“意见领袖”,以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

一、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的“两步流”传播理论

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在研究大众传播效果时提出“两步流”传播理论(Two-Step Flow Theory,又称二级传播理论),这一理论奠定了“意见领袖”的研究基础。根据“两步流”传播理论,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两类不同角色的人群:活跃的少数“意见领袖”和相对隔绝的大多数“非活跃者”。第一步,“意见领袖”主动关注媒体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过滤、解释和评价。第二步,他们再根据自身理解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周围的非活跃者,对非活跃者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3]。“两步流”传播理论强调“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和观点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在互联网时代,网上“意见领袖”依靠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和价值观引导,对大众舆论的建构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主要作用

(一)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社交影响力

具备良好社交能力和开放人格的大学生更容易在社交网络上崭露头角,成长为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依托新媒体传播的优势,逐渐形成强大的群体动员力量[4]。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社交影响力。

一是观点影响力。善于撰写、拍摄、制作质量高且富有感染力的图文讯息、短视频等,通过持续输出个性化内容吸引追随者,并在重要热点事件中表达领先性观点,引导舆论的走向。二是组织影响力。善于利用网络媒介组建兴趣社群,或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将个人素质和魅力转换为群体动员的组织力量。三是专业影响力。通常拥有较强的媒介识读能力和对时事热点的判断洞察力,其建议常常为群体同伴所认可和采纳。

(二)网络“意见领袖”在校园文化构建中的角色

网络“意见领袖”不仅是信息传播的节点,还是价值观念的传递者和校园精神的塑造者,在价值观念传播中担任着“文化中介”的角色[5]。他们能够将高校的核心价值观、优良传统和先进文化,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有效的编解码,使之以鲜活生动的形式得到广泛传播。网络“意见领袖”作为校园文化的代言人,具有较强的话语权,通过参与网络话题的讨论等,能对不良校园现象进行有力的监督,从而对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起到关键作用。由此,在践行和传承校园文化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示范作用,他们的言行不仅是个人行为的表现,还是对校园文化的实践和演绎[6]。

三、新媒体时代辅导员工作与网络“意见领袖”培养的关系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和教育者,他们在网络环境中发挥着桥梁和指导者的双重作用。辅导员的桥梁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学校与学生、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连接,这要求辅导员具备较强的新媒体运用能力,具有处理信息和协调关系的高超技巧。作为指导者,辅导员在新媒体环境中肩负着指引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端正学生网络使用态度、引导学生网络舆论的重要职责。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正面引导作用,以取得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这同时也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量:

一是学生“意见领袖”对学生群体具有亲和力,辅导员可以借之辅助工作信息传播,使一些思政理念、工作精神等以更具感染力的形式被大学生所接受;二是学生“意见领袖”拥有较强的组织动员能力,辅导员可以依托他们举办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扩大工作覆盖面;三是学生“意见领袖”和大量同学保持着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网络影响力,辅导员可以通过他们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高校网络舆论走向[7]。

四、高校辅导员培养网络“意见领袖”的路径

(一)遴选与识别潜在网络“意见领袖”

网络“意见领袖”的遴选与识别关系到辅导员能否在学生中找到最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合作伙伴。这些学生通常在同辈中具有较高的威望,能够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成为学生群体的“风向标”[8]。辅导员可以从多个维度甄别,进行系统的评估:

一是通过调查和社交网络分析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社交媒体平台影响力和内容传播情况,识别出在新媒体环境中显现出较强中心性和话语权的学生;二是注意观察学生在重大事件、热点话题出现时的表现,尤其是粉丝数较多、能够第一时间进行观点表态并影响身边学生认知的同学,往往具备较强的“意见领袖”潜质;三是联合院校辅导员工作网络,面向全校师生组织开展专题评比活动,通过集中竞争的方式使更多具有潜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四是广泛收集学生、学院干部、团委干部对学生的推荐意见,判断优秀人选,仿照孵化基地建立“意见领袖”之家等新媒体工作站,及时发现、重点培养更多具有潜力的学生“意见领袖”[9]。

(二)针对舆情管理和价值塑造的专项新媒体技能培训

遴选出合适的“意见领袖”人才后,辅导员应对其持续开展专项新媒体技能培训,旨在提升其在网络空间中的引导力和塑造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舆情监测与分析技能培训,包括舆情监测的基础理论,让学生领袖理解舆情的定义、类型和形成机制,使用专业的舆情监测工具,如社交媒体分析平台(如微博指数、百度指数等)[10],以及如何通过关键词设定、情感分析、话题追踪等功能把握舆情,设置热点敏感事件的网络舆情应对场景,进行模拟演练和角色扮演,提高“意见领袖”们处理突发负面舆情的能力;二是网络话语权的构建与引导技能培训,该类技能涉及信息的表达、传播及其对受众的影响,应着重培训撰写高质量微博、微信文章的能力,如何设计互动话题,如何进行视觉传达等[11]。

(三)基于辅导员工作的个性化指导与支持

根据每个学生“意见领袖”的个性特点、能力水平及发展需求,需要辅导员提供定制化的辅导策略和持续的发展支持,可以从这些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了解网络“意见领袖”的特点和需求,包括其社交网络的构成、信息处理能力、舆论引导潜力以及对新媒体工具的熟练程度,设计符合学生特性的成长路径和能力提升方案[12];二是提供持續性的技能成长支持,通过组织系列专家讲座、新媒体工作坊等,不断提高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公众表达能力和舆情应对能力;三是为学生“意见领袖”搭建实践平台,使之能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中,形式可以是学校的新媒体平台、社会实践活动,或是校园文化项目等;四是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关注“意见领袖”的网络表现,用好、用活学生“意见领袖”,避免其沦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工具人”[13]。

(四)对学生“意见领袖”影响力和网络行为变化的持续监测与评估

在培养网络“意见领袖”的过程中,必须实施持续性的监测与评估,以确保学生“意见领袖”能够持续发挥其在网络空间的正向影响力。因此,须构建科学的监测与评估机制。该机制的构建应当考虑这几个方面:

一是依托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量化监测学生领袖的发帖频率、互动数(包括点赞、评论、转发等指标),实时掌握网络影响力变化趋势;二是定性分析其影响力的构建和网络言行的合规性,通过设定一系列评估标准,如信息传播的深度、舆论引导的效果、网络互动的质量等,结合同学、教师的反馈和学生“意见领袖”的自我反思,全方位评估[14];三是建立一套动态调整机制,定期进行工作评议,检讨“意见领袖”培养工作方法与效果,根据监测与评估的结果,及时对个性化指导方案进行调整。

五、结语

高校辅导员面临着角色转型和工作方式变革的挑战,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生工作中“意见领袖”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辅导员需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在虚拟空间中的特点,注重发掘和培育学生中的网络“意见领袖”,依托他们的正面影响力开展学生工作,这既需要辅导员自身具备网络化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经验,又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希望本文提出的培养学生“意见领袖”的路径能为相关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志娟,王楠.网络意见领袖的正向舆论引导作用研究[J].新闻前哨,2023(15):17-19.

[2] 任姣.移动社交情景下大学生意见领袖影响机制探究[J].今传媒,2023,31(8):41-44.

[3] 李弼程,王瑞,杜文倩,等.基于知识图谱和二级传播理论的网络舆情事件传播分析[J].国防科技,2021,42(6):31-40.

[4] 葛明星.“共享心理”视角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特征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5):80-82.

[5] 苏卓,陈波.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网络意见领袖之形塑[J].现代交际,2023(12):112-120,124.

[6] 刘丹.高校网络意见领袖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9.

[7] 张卫东,李松涛,毛秀梅.角色演变视角下辟谣信息对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形成的影响:基于舆论领导法则[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4,47(1):110-119.

[8] 冯亚东.高校青年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内在特征及培育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2020(29):40-42.

[9] 乔元正.网络空间主流意见领袖如何培育:基于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理论的阐释[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3):31-37.

[10] 潘梅森,李云安.信息素养视角下网络意见领袖传播效能评价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5(4):36-43.

[11] 侯祥.融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意见领袖培养策略探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3(9):86-89.

[12] 李新纲,徐兴林,张艳.“微时代”民办高校学生意见领袖的培养及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8(19):56-60.

[13] 王钰玉.公共事件中社交媒体议程设置失焦的影响与对略[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18):30-32.

[14] 郭守伟,李彦玥,张豫洁,等.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培育思考[C]//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武汉: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新课程研究杂志社,2020:2.

作者简介 姚晓媛,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意见领袖学生工作高校辅导员
传播学视角下应用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微博动员、维权倡议与记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微信营销意见领袖培养现状研究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