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沙门氏菌病的临床诊断、药物治疗与防控措施

2024-03-18 22:24李香颖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1期
关键词:黄牛沙门氏菌琼脂

李香颖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振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普洱 666508)

黄牛养殖过程中如果疫病防控不当、卫生消毒不及时、引种管理不规范,导致黄牛极易感染沙门氏菌病。黄牛一旦感染沙门氏菌病,不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而且会对产肉增重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黄牛养殖业发展,在当前背景下对黄牛沙门氏菌病的临床诊断、药物治疗及防控措施展开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 临床诊断

1.1 病原学分析

都柏林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是引发黄牛沙门氏菌的病原。此类病菌在污水池、土壤、湖泊、河流、大气及动物体内广泛分布,有超过2 500 种血清型,且大部分血清型都具有致病性。大部分动物乃至人类都会感染沙门氏菌,沙门氏菌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染给动物及人类。沙门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大小一般在1.8~6.0 μm×0.5~1.6 μm,形状呈短杆状,表面有鞭毛、无荚膜,成对排列或单个排列,不会产生芽孢,可以自由运动。沙门氏菌对于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于外界营养要求较低,在普通琼脂培养基或普通肉汤培养基上均能得到很好的存活。沙门氏菌最适宜的pH 值为6.8~7.8,最适宜的温度为35~38 ℃。沙门氏菌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形状呈圆形,大小中等,边缘整齐。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非常类似于大肠杆菌菌落。在兽医临床上常规的消毒方法和消毒试剂均可将沙门氏菌杀灭。

1.2 流行病学

黄牛沙门氏菌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任何年龄段的黄牛均可感染沙门氏菌病,其中犊牛易感性较强,特别是1月龄犊牛沙门氏菌病易感性最强。成年黄牛感染沙门氏菌病通常呈散发性流行,犊牛感染沙门氏菌病通常呈地方性流行。带菌黄牛和患病黄牛是黄牛沙门氏菌病的传染源,病菌主要存在于带菌黄牛和患病黄牛的胆囊和淋巴组织的当中,然后通过流产胎儿、粪便、尿液排出体外,对周边的饲料、水源、环境造成污染。黄牛一旦接触被污染的饲料、水源、环境就有可能感染沙门氏菌,消化道传染是黄牛沙门氏菌病感染的主要途径。除此之外,在母牛分娩过程中以及分娩后出现乳房炎、瘫痪时,以及黄牛感染体内寄生虫病时,还极易引发黄牛沙门氏菌病内源感染。另外,运用患病黄牛精液授精或采用患病黄牛配种也会引发沙门氏菌病感染。黄牛沙门氏菌病没有明显的季节特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是在潮湿、温暖的季节发病率会相对较高。与此同时,如果犊牛过早断奶、未吸足初乳,牛舍过于狭小、潮湿、卫生清洁不及时,长距离运输,气候突变等,都会加大黄牛沙门氏菌病流行传播风险。

1.3 临床症状

1)急性型。急性型病牛症状强烈,病程较短,发病较急。在发病初期急性型病牛体温会迅速上升,上升到41 ℃左右,与此同时会出现腹式呼吸,呼吸加深加快、结膜发炎、眼睛流泪等症状,粪便呈现灰黄色稀便。部分病情严重的急性型病牛粪便会呈现黄色液体状,其中夹杂许多肠黏膜、血丝、黏液,具有明显恶臭气味。随着病程的不断延长,急性型病牛的肾脏部位会遭受到病毒攻击,进而出现肾盂肾炎症状,排尿量少次多。最终大部分急性型病牛会因脱水而出现死亡现象。少部分急性型病牛能够耐过急性发病期,但是会继发感染支气管肺炎、关节炎等,从而转化成牛沙门氏菌病慢性病例[1]。

2)慢性型。慢性型病牛发病较为和缓,下痢症状相较于急性型病例也会相对较轻,但是排便也主要以稀便为主。与此同时,慢性型病牛还会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初期慢性型病牛鼻腔会流浆液状鼻液,而后会逐渐转变成脓性鼻液或黏性鼻液。此外,慢性型病牛还会出现持续咳嗽症状,初期为支气管炎,而后会转变成肺炎。另外,慢性型病牛还会出现体温升高、共济失调、行走不便、关节发炎等症状,病程一般在2 个月左右。其间慢性型病牛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还会出现目光呆滞、精神不振、生长迟缓、采食量下降、体重降低等症状,最终会因器官衰竭而死亡。

1.4 病理变化

通过对病死黄牛解剖发现,成年牛会出现肠道黏膜脱落、肠道壁溃烂出血、肠道坏死等肠炎现象。与此同时胆囊壁明显增厚,胆汁浑浊,肝脏呈土黄色,存在脂肪变型,肠系淋巴结出血肿大;流产母牛会出现明显的子宫炎症现象,阴门有异味、分泌物增多,子宫壁充血增厚;犊牛淋巴结、脾脏水肿出血,胆汁浑浊黏稠,肝脏发白,肾脏坏死,膀胱、肠道存在弥漫性出血。部分犊牛关节还存在水肿发现现象,关节腔内存在许多透明的胶状液体。

1.5 诊断方法

根据患病黄牛的临床症状,结合患病黄牛的流行病学、病理变化、病原特点,即可对黄牛沙门氏菌病初步确诊。但是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防止发生误诊误治现象,兽医人员需要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借助实验室诊断方法予以最终确诊。病原分离鉴定是黄牛沙门氏菌病实验室诊断最为常用的方法,具体操作为在无菌条件下采集患病黄牛的病变组织,如脾脏、肝脏等,然后将其均匀地涂抹在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上或是将其用眼科剪剪碎,置于提前准备好的试管当中,然后加入比病料重2 倍的生理盐水,待病料自然沉降后,取试管上清液涂抹在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上。之后将涂抹后的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置于37℃的环境中培养一昼夜时间。如果发现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周边透明中间黑色的菌落,即可最终确诊为黄牛沙门氏菌病。除了可以采用病原分离法对黄牛沙门氏菌病进行确诊外,兽医人员还可以采用PCR 分子生物学试验、血清学实验等方式对黄牛沙门氏菌病予以确诊。但是相较于病原分离法,PCR 分子生物学试验、血清学实验成本更高,操作难度也更大,但是检测的准确性会更为准确,并且能够判定出病原的具体血清型,而这对于黄牛沙门氏菌病的后续治疗是极为有利的。

2 药物治疗

黄牛沙门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因此对革兰氏阴性菌敏感的药物都能对黄牛沙门氏菌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常见的治疗药物主要以抗生素为主,包括新霉素、氟苯尼考、复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喹肟、安普霉素、头孢噻呋等。对于早期患病黄牛用药方式要尽量采用口服用药,这是因为发病初期病菌大都集中在患病黄牛的消化道部位,此时采用口服用药,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菌;对于中后期患病的黄牛用药方式要尽量采用口服和肌内注射相配合的方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药效得以更好地发挥;除了可以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外,还可以采用中医治疗。在采用中医方法对黄牛沙门氏菌病治疗时,兽医人员要秉持滋润收敛、活血化瘀、清热安神的治疗原则。具体治疗方剂为柏子仁、黄连各15 g,乌梅、柿蒂各10 g,将上述药物混合均匀,研磨成粉,加入开水冲调后为患病黄牛灌服,1 剂/d,连用3 d,即可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2]。

3 防控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

沙门氏菌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并且增殖速度快,能够独立繁殖,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沙门氏菌半个小时左右即可增殖一次,致使消毒对于黄牛沙门氏菌病防控而言意义不大。除此之外,由于沙门氏菌包含2 500 多种血清型,所以疫苗免疫对于黄牛沙门氏菌病防控也意义不大。而要想对黄牛沙门氏菌病有效防控,养殖人员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具体而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做好粪污清理工作,确保牛舍光照充足、通风顺畅,地面干燥清洁,使沙门氏菌丧失最佳生存条件;②做好饲料投喂工作,根据黄牛不同生长阶段科学配制饲料,有条件的牛场还要每天为黄牛投喂适量的豆渣、水果、蔬菜等,增强黄牛机体免疫力;③规范引种管理,严格按照防疫流程从外引进黄牛,防止黄牛沙门氏菌病从外引入[3]。

3.2 防止牛群应激

沙门氏菌在黄牛体内广泛分布,即使是体质健康的黄牛,其胆囊、肠道等部分也存在有沙门氏菌。等黄牛受到强烈应激后,机体免疫力会明显下降,肠道菌群也会明显失衡,此时沙门氏菌会在较短时间内大量繁殖,进而诱发黄牛沙门氏菌病。常见的应激因素主要包括饲料、饮水缺乏清洁,母牛母乳供应不足,饲养密度过大,牛舍潮湿阴冷,天气突变,暴力驱赶,长途运输等。为了防止黄牛沙门氏菌病发生,在黄牛养殖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上述应激因素出现。

4 结语

综上所述,黄牛沙门氏菌病不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而且会对黄牛产肉增重、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黄牛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对黄牛沙门氏菌病加强防控,通过做好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等举措,切实降低黄牛沙门氏菌病发病几率。而一旦黄牛感染沙门氏菌病,兽医人员要立即将其隔离,并采取上述中医或西医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黄牛沙门氏菌病造成的损失。■

猜你喜欢
黄牛沙门氏菌琼脂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黑牛和黄牛
欧盟食品安全局重新评估琼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打击“黄牛”到底靠什么
建构数学模型领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兔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报告
车101:给黄牛做中介
氧化琼脂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MSL抗菌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