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健康养殖技术

2024-03-18 22:24唐立群马国财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1期
关键词:牛场犊牛母牛

唐立群,马国财

(1.海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辽宁海城 114200;2.葫芦岛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连山大队 辽宁葫芦岛 125001)

犊牛通常指半岁以内的小牛,这期间正处于机体发育期,还未断奶或刚断奶不久,对母牛的依赖性较强,独立生存能力较差,通过人工辅助成长能显著提高存活率[1]。本文就犊牛的健康养殖技术为题和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1 健康断奶技术

犊牛体重达到150~200 kg 时已具备一定的独立生存能力,需要进行断奶,科学断奶一方面利于犊牛快速适应周围环境,从而为育肥期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母牛膘情的恢复,使其尽快进入适配期,生产性能得以最大化利用。牛属于反刍动物,幼龄期由于食管沟的存在,乳汁不经过瘤胃就可以直接进入皱胃和肠道中。随着日龄的增长食管沟开始退化,食入的乳汁、饲料等需要在瘤胃中进行发酵式消化。当营养的来源逐渐依赖饲料时,牛场便可以逐步对其进行断奶。从日龄上看,4~5月龄是断奶的最佳时间,最早不能早于3.5 个月,最晚不可超过6 个月。断奶的过渡时间最好控制在7~10 d,期间逐步减少犊牛与母牛的接触时间,同时增加日粮中的饲料占比,直至最后彻底摆脱母乳依赖。需要说明的是,断奶的过程也是瘤胃功能开始发挥的过程,而瘤胃的消化功能主要依靠瘤胃液中的菌群来实现的,断奶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因菌群调节紊乱而出现腹泻等现象[2],只要采取逐步断奶法,其带来的应激影响就会降至最低。

2 瘤胃保健技术

瘤胃是反刍动物最为重要的消化器官,犊牛出生时还未发育完全,一直到断奶前后食管沟退化时才慢慢具备消化机能。尤其是断奶后,日粮中的粗纤维成分主要依靠瘤胃益生菌群进行分解,将其转变为有机酸而吸收。犊牛期间加强对瘤胃的保健能显著降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从而为育肥期快速生长打下基础。建议犊牛在3月龄时口服益生菌制剂,菌种可选择植物乳杆菌、乳酸肠球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丁酸梭菌、酿酒酵母菌等,益生菌制剂的早期使用有利于瘤胃液中微生态体系快速进入平衡状态,通过微生物间的竞争作用对有害菌产生抑制和杀灭,从而降低断奶期间的腹泻发生率。另外,为了减少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瘤胃胀气等疾病的发生,每头牛按照山楂粉、陈皮粉各10 g,莱菔子粉15 g,半夏粉、茯苓粉、神曲粉各5 g 的剂量,将上述各味药粉混合均匀,每周拌料饲喂一次,直至到半岁龄,能有效帮助日粮的消化。对于生长发育慢,毛色质量差的小牛,可适当降低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犊牛料中加入代乳粉,以强化营养的摄入。

3 场内消毒技术

犊牛期是疾病高发期,尤其是具有传染性特征的疫病,常见病原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支原体等种类。加强消毒能将环境中的病原体数量保持在最低值,从而降低病原传播率。母牛分娩时产舍环境应保持整洁和干燥,地面无粪污,犊牛产出后先让其吃足初乳,之后将脐带用碘附浸泡消毒。犊牛生长期间应提供宽阔的露天活动场地,露天有利于地面受到阳光直射,通过紫外线的作用进行消毒。母牛舍地面建议常撒生石灰粉,一方面石灰粉具有一定吸潮作用,撒粉过程中能进入地面的缝隙角落,使其保持干燥。另一方面,石灰粉吸潮后变为碱性氢氧化钙,杀菌力增强,显著减少产后感染的发病率。外来人员和车辆需要在场门口严格消毒后再进入,人员走专门的雾化消毒通道,消毒剂使用安全性高,刺激性小的0.1%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车辆重点对车外体和车轮进行喷淋,消毒剂可使用腐蚀性小的0.05%苯扎溴铵溶液。母牛助产时所有用到的器械和用具需提前消杀,同时做好无菌操作,助产后污染的场地用2%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每周带动物消毒2~3 次,消毒剂可使用0.2%过硫酸氢钾溶液,尤其对于规模化牛场,在牛统一断奶后进入育肥期前需进行单独管理,统一消毒以控制流行病的发生。

4 降低运输应激

犊牛体重达到200~250 kg 之间时是进入育肥期的最佳时间,我国大部分的育肥牛场都是从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购入犊牛苗,经过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运输运至育肥场,期间会面临三种变化——“变口”“变人”和“变场”。“变口”即日粮结构发生了改变,由原场地的犊牛料转变为育肥料。“变人”即饲养员发生了改变,使得牛的采食习惯需要重新适应。“变场”则是生活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由依赖母牛的养殖环境转变为群养式的养殖环境。“三变”效应的累积是运输应激发生的根本原因,且通常应激期较长,可达一周以上,患牛会出现腹泻、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机体虚弱等病症,严重者可能会以死亡而告终[3]。运输应激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预防,首先,运输的前一天分别按照500 g/t 和2 000 g/t的剂量在饲料中拌入20%替米考星预混剂和麻杏石甘散,从而起到药物提前预防作用。其次,运输过程需要遵循“短、平、快”的原则,优先选择高速路,要求在最短时间内稳定地将牛运输至场。再次,到场后的4 h 之内是牛熟悉环境的过程,期间不喂水、不喂料,重点对每头牛进行观察,发现精神萎靡、离群独卧、行为异常的牛应隔离检查和治疗。最后,受应激影响较大的牛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同时伴发体温上升,病牛需采用止咳平喘的中药配合化药抗生素进行治疗。需要说明的是,有潜在疾病的牛或者运输距离过长的牛可能因应激影响最终以死亡而告终,但只要死亡率不超2%一般都视为正常,死亡率过高则会对牛场经营带来严重损失。

5 饲料储存技术

饲料及原料都有各自的保质期,但这个保质期是有条件的,只有采取科学的储存方法才能将营养最大程度保留,同时也能减少发霉、变质等情况的发生。首先,成品饲料在采购时应确保生产日期新鲜,临期产品不要采购。玉米尽量选择质量上乘的原料,水分需控制在13%以内,且要求眼观无霉变。其次,料库务必保持通风、阴凉、干燥和整洁,以减少霉菌的滋生。再次,储料时建议以垛的形式堆放,单个料垛体积控制在10 m3以内,垛与垛之间距离保持在90 cm 以上,要求底部离地距离不小于10 cm。最后,加强饲料的出入库管理,单次进料不宜超过2 个月的用量,优先使用临期的饲料。需要提醒的是,料库务必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变质饲料,门窗也要及时修理,防止野鸟飞入。如果发现部分饲料原料已经出现霉变,则应根据霉变程度选择合适的脱霉剂进行脱毒处理,严重霉变的饲料禁止饲喂。

6 强化牛场的综合管理

资金充足的牛场建议配建自动饮水器,这样可确保饮水卫生,如果使用传统水槽,则应每天清扫消毒,当天的剩水应排完,第2天更换新水,谨防病从口入。活动场地应做硬化处理,可以用打夯机将地面夯实,也可直接做成水泥地面,硬化后的地面一方面不易潮湿,能帮助降低蹄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还利于清理卫生和消毒。犊牛根据体重大小进行分栏,每栏饲养数量控制在10~30头,200~250 kg 的刚入场小牛饲养密度不小于10 m2/头,密度过大易出现相互之间抵架。犊牛刚入场的一周时间内是最难管理的,兽医人员应加强巡场多观察,喂料方式以“少喂勤添”为主,以防出现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等疾病。饲料中可按0.1%剂量拌入益生菌制剂和酶制剂,帮助犊牛适应新的日粮结构,同时还可促进饲料的消化和吸收。粪便做到一日一清理,并集中在远离生产区的地方集中堆肥发酵,通过生物热的作用将其中的病原体杀灭。引牛时尽量一次性引入日龄和品种差异不大的牛,实在需要多批次引入时不同批次间应分隔开,并实行单独管理。我国由于发展需要,很多地方划定了专门的养殖小区,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养殖污染的问题,同时也使养殖资源得到了集中监管,但该模式也带来了疫病防控难度加大的问题。建议养殖小区内不同养户之间用隔离墙分隔,减少相互串门的次数,饲喂用具禁止混用,以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7 小结

犊牛期是牛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最难管理的一个时期,牛场必须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犊牛的健康成长。我国是一个养牛大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牛肉和牛奶消费量逐年提升,直接刺激了养牛业更加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另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牛场因地域环境、饲喂习惯、存栏规模、犊牛品种、草料来源等不同最终会表现出多方面的管理差异,故切忌将管理制度盲目相互照搬。只有在科学养殖的前提下,通过制度的不断改进,最终形成适合本场运营的管理制度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建议定期外派管理人员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交流和学习,将先进的养殖经验和管理技术带回国内,以促进我国养牛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牛场犊牛母牛
洛绒牛场
母牛的分娩与接产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一列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
犊牛腹泻的发生和防治
规模牛场健康养殖技术
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