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夏秋茶园提质增效技术及对策

2024-03-20 06:46张泽丙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荔波县荔波开沟

张泽丙

(贵州省荔波县种植业发展中心 贵州 荔波 558400)

夏秋茶园提质增效技术是发展生态绿色高效茶园、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近年来,荔波县在发展茶产业方面,按照贵州茶产业发展要求,立足本地茶园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积极开展茶园提质增效建设,特别在夏秋茶园提质增效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推动了茶产业持续发展。

1 产业现状与问题

1.1 基地建设现状。荔波县地处贵州最南端,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南丹县毗邻,西与独山县相连,北与三都县交界,是贵州南下出海的最近通道,全县辖8个乡镇99 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8 万人,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其中茶产业是全县农业特色产业之一。荔波县茶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到2022 年,全县茶园种植面积共1.72 万亩,主要分布在甲良镇和佳荣镇,品种有都匀毛尖本地种、褔鼎大白中、小叶种、白叶一号和黄金芽等,全县投产面积1.31 万亩,总产量461 t,茶叶总产值6430 万元,平均亩产值4908 元。

1.2 茶叶加工现状。全县从事茶产业有9 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中5 家为合作社;共有生产加工点7个,其中机械加工厂3 个,作坊式人工制茶4 个。2022 年茶叶经营主体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10 条机械生产加工线、25 个手工制茶设备和36 个条形摊青设施,生产加工效能有了进一步提高。

1.3 技术力量现状。荔波在县级设立有茶产业发展事业单位机构1 个,拥有茶叶类专业技术人员3 人;在乡镇技术服务机构中,甲良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佳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各有1 名技术人员负责茶产业工作。

1.4 夏秋茶园管理问题。荔波茶园过去主要以生产春茶为主,基本未生产夏秋茶,不重视夏秋茶园管理,制约了茶产业发展,其主要问题有:一是由于茶园管理粗放,杂草多,病虫害严重;二是投入低,效益不高,全年产春茶仅为5 kg/亩左右,夏秋茶生产量少;三是茶产业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示范带动能力弱。

2 技术措施

2.1 试验情况。按照全县茶园分布状态,选择南北两个乡镇共200 亩茶园进行试验。其中:甲良镇试验点选择梅桃村茶园,为平地茶园,海拨高度为795 m,夏秋季生产机采大宗茶,试验面积110 亩(其中老龄茶园60 亩,成龄茶园50 亩),种植品种为褔鼎大白中叶种和都匀毛尖本地种;佳荣镇试验点选择拉毛村拉亮茶园,为坡地茶园,海拨高度为855 m,种植品种为黄金芽,试验面积90 亩。

2.2 技术要点

2.2.1 茶园修剪。近两年来,2 个试验点春茶初采时间为3 月16 日~18 日,春采期为35 d 左右,在4 月底~5 月初进行初次修剪,大宗茶生产基地次剪为以采代剪,手工采摘基地次剪期时间为7 月中下旬。修剪技术:甲良镇梅桃茶园经春采后,夏秋季节以机械采摘生产大宗茶为主,采摘蓬面修剪为弧形。在成龄茶园修剪上,初剪为轻修剪,剪去树冠上部5 ~10 cm枝梢,如鸡爪枝较多,深修剪去树冠上部10 ~15 cm的枝梢,生产至9 月下旬,最后一批以采代剪修边后进入冬管;在老龄茶园修剪上,第1 年修剪为重修剪,剪去茶树一半或2/3,留20 ~30 cm 高,当年以养为主培养树冠,次年采养结合。佳荣试验点为人工采摘,采摘蓬面修剪为“平头”,初剪为轻修剪,剪去树冠上部5 ~10 cm 枝梢;采摘到7 月15 日~25 日进行第二次轻修剪,在初剪口向上抬高10 cm 修剪,9 月底最后一批采摘后进入冬管。

2.2.2 浅耕除草。茶园浅耕:近两年雨水少、旱情相对严重,影响茶树生长,仅适宜浅耕。甲良镇茶园地势平,保湿保水性相对较好,耕作深度在10 ~15 cm;佳荣镇茶园大多是坡地茶园,保湿保水性相对较差,耕作深度以5 ~10 cm 为宜。茶园除草:5 ~8 月,荔波气温较高,杂草生长旺盛,要及时进行清理。两个试验点茶园杂草都是人工除草,平均40 d 左右清理1次,夏秋季年均除草3 次。清理杂草主要使用工具为便携式动力除草机,生长在茶树根部周围的杂草由人工用镰刀割去,但除草成本高。

2.2.3 茶园施肥。施肥时间:茶园经过春梢生长和春采后养分耗尽,需及时进行追肥。一般在夏秋茶园管理中,初次追肥选择在春季修剪与浅耕除草结束后追肥,即在4 月底~5 月初追肥,7 月底进行二次追肥。施肥方法:根据茶园土壤的肥力情况分类施肥。甲良镇梅桃成龄茶园追肥用西洋复合茶叶专用肥,总养分≥45,N-P2O5-K2O 含量为15∶15∶15,初次追肥时雨水少,开沟深度为10 ~15 cm,施肥量为50 kg/亩,采用隔行开沟施肥,施肥后及时覆土;二次追肥在上次未开沟的茶行开沟施肥,雨水相对充足,开沟深度为20 ~25 cm,施用量为50 kg/亩;梅桃老龄茶园在夏秋茶园管理上,第一年仅施肥1 次,施肥量50kg/亩,第二年采养结合施肥2 次,每次为40 kg/亩。佳荣镇茶园为坡地茶园,也施用西洋复合肥,总养分≥45,N-P2O5-K2O 含量为16∶6∶23。4 月底初次追肥,由于雨水少,采取靠山开沟施肥,开沟深度在5 ~10 cm,施肥量40 kg/亩,7 月中旬雨水相对均匀,开沟深度在15 ~20 cm,施肥量为50 kg/亩。

2.2.4 病虫害防治。荔波夏秋季茶园近年主要病虫害有茶煤病、茶饼病、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蚧类等,采取的防治方法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①农业防治:采取科学修剪、适当疏枝、勤除杂草、合理施肥等措施,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和增强树势,预防和减少病虫害发生。②物理防治:两个茶园都安装了杀虫灯,利用灯光进行诱杀,减少虫害发生。同时不得使用诱虫色板进行防治。③化学防治:严格按照贵州茶园生产要求进行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禁止在茶园使用名录内禁用农药。一般害虫密度较高时喷施生物农药防治。

3 结果分析

据统计,全县茶园夏秋茶亩产量为194 kg,亩产值为760 元。在夏秋茶园提质增效试验示范中,对试验茶园效益与全县茶园当年效益进行了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试验茶园茶青平均综合单产为254.8 kg,比全县茶园当年平均亩单产量增长31.34%;平均亩综合产值为925.6 kg,比全县茶园当年平均亩产值增长21.79%。从全县茶园总生产形式上看,经过2 年提质增效示范带动,全县茶园2022 年总产量达到461 t,比上年增长41.85%;平均单产35 kg,比上年增长34.62%。

表1 荔波县夏秋茶园2022 年提质增效试验效果

4 夏秋茶园提质增效对策

4.1 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近年荔波县受旱情影响,严重制约了茶产业发展,特别是茶园在建设方面,大多选择山地或坡地,离水源较远,储水设施不完善,久旱缺水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因此在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不断夯实水电路等综合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4.2 加强夏秋管理技术培训。为促进茶产业发展,提高茶园夏秋管理技术水平,在每个企业和产茶乡镇至少分别组织2 名以上的技术人员进行茶园生产管理技术类培训,让其掌握本领服务于茶企茶园,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4.3 推广控草技术降本增效。荔波茶园控草主要以人工清除为主,生产成本高。在今后茶园控草中,重点推广以草控草技术,在茶树行间种植三叶草、紫云英等植物,抑制杂草生长,草种撒播时间与茶园冬管同步进行。

4.4 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力度。荔波茶园产量不高、效益低,其主要原因是夏秋茶园管理粗放和老茶园未进行改造。因此在提质增效中,一是加强夏秋茶园管理,加大夏秋茶开发并提高产量品质,示范带动产业发展;二是通过改树改土等技术措施,加大投入改造低产茶园和老茶园,促进低产茶园和老茶园更新,带动全县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荔波县荔波开沟
A New Species of Odorous Frog Genus Odorrana (Anura,Ranidae) from Southern Guizhou Province,China
免耕播种机种肥开沟器的结构设计及力学分析
荔波县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中国共产党荔波县代表大会
荔波县开发研究促进会召开2021年第四季度理事联谊会
美丽的荔波
果园链式开沟器系统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小型茶树开沟和施肥一体机的设计和仿真
荔波——别样的美
梅花香自荔波来
作物播种开沟器及划行开沟器的构造和使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