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获中华技能大奖 40名海河工匠 240名全国技术能手天津市为高质量发展育高技能人才

2024-03-22 14:36撰文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
求贤 2024年1期
关键词:培训基地高技能天津市

撰文/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

近年来,天津市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加强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技能人才。

截至目前,天津市共有7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40名“海河工匠”、240名“全国技术能手”、639名“天津市技术能手”,还有8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各行各业的技能人才活跃在生产服务和技术创新各条战线,成为引领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海河工匠”建设工程的大力推进,天津市陆续建设了企业培训中心、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高技能人才培训平台。这为全面加强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以行业企业为主体,加大培养力度

近年来,天津市先后出台了《天津市中长期职业技能培训规划(2019—2025年)》、《天津市贯彻落实“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实施方案》、《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引领战略加快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印发了《天津市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体系。逐步构建起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搭建起岗前定向培训、学徒培训、名师带培、大师引领、项目定制培训的技能人才梯次培养模式。

目前,天津市共有1个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9个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2个牵头集训基地、7个其他集训基地)、28家(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5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5家(次)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87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已认定488家企业培训中心,遴选18个企业公共实训基地。2023年,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3.5万人次。

在具体实施中,首先会根据产业方向和行业特点,遴选一批企业培训中心开展企业内训。对培训对象达到一定技能水平的,按照天津市职业培训成本目录标准,给予企业相应的培训补贴。经认定的企业公共实训基地,开展企业内训,按照规定给予培训费和鉴定费补贴。对外开展培训的,在享受正常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培训补贴最高上浮25%。

其次是遴选师资力量雄厚、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认定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给予最高500万元建设经费资助,并命名为“海河工匠”培训基地。

再次是支持企业围绕技术含量高、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的职业,从生产一线选拔技艺精湛、敬业奉献,在行业拥有公信力和话语权的技能大师,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拔尖技能人才和技术骨干团队。带培期限1至2年,按照每名学徒每年6000元标准给予技能大师奖励资助。对被认定为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给予最高50万元建设经费资助。

最后是支持企业选拔一批拥有绝技绝活、掌握传统工艺的能工巧匠,开展“名师带徒”,实行“师徒结对”、“一人一策”培养,带动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遴选1000名技能名师带培学徒,按照每名学徒每年4000元标准给予奖励资助。

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建设培训平台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服务学员为宗旨,各专业建立实施了校企一体的“集中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培养目标与规格,构建课程体系,制定培训方案,把工作项目转换为教学项目,再把教学项目整合成课程内容,并建立与培训方案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共同组织实施。

在设备购置改造与维修方面,各专业在企业专家指导下,结合培训需求,制定设备购置、改造、维护计划,并全部完成任务,建成了一批集先进性、综合性、生产性实训、虚拟仿真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室;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专业开展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提升教师动手能力,鼓励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和企业实践,拓宽专业视野,结识企业技术能手,交流经验,感知企业文化,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能力;在课程设置与教材开发方面,各专业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重新优化了课程体系。

在平台的管理上,各专业也遵循着专业严格的标准。首先是专家指导,统一规划。聘请知名教育专家、高校学者、企业专家组建项目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委员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二级项目规划、论证,参与项目成果评审。

其次是全程管控,定期考核。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实施小组及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等专门机构,项目管理按各项管理制度,实施统一指导、组织协调、保障监督和具体实施。

再次是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对项目实施扁平化管理,系统设置组织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增加控制幅度,构建最短指挥链。突出制度引领,从项目统筹、经费使用、综合管理、培训管理、设备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全方位规范化管理。

最后是专款专用,合法规范。严格按照人社部要求,制定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单独核算,在资金使用上合法、规范。

以成果成效为示范,形成规模推广

从目前来看,基地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合作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校企互为基地,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促进学校、企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沟通和衔接,双方共同制定培训计划、组建师资队伍、编写教材。

二是基地实训设备得到更新。建成了一批集先进性、综合性、生产性实训、虚拟仿真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室,提升了公共实训服务能力。

三是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各专业均制定师资队伍培养规划和实施方案,重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提升教师动手能力;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学历进修、企业实践,拓宽教师专业视野;通过结识企业技术能手,交流生产经验,感知企业文化,丰富教师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能力。

四是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健全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校企共同制定高技能人才多元化培训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制订了校企一体实训指导教师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建立了兼职教师信息资源库。

基地的成功建设,同时也带来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首先是形成规模化培训示范效应。围绕“海河工匠”建设工程的实施,面向全市各类劳动者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其次是总结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专业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培训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如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子、国培提升、企业实践、校培闯关、学术促动、执业考证、项目历练、大赛指导等8种方式,打造了一支专业理论功底深厚、业务技能娴熟的高素质教学团队;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和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业参与学校专业调研、培训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等工作,学校为企业提供生产加工、员工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服务的校企合作经验。

以建设经验为基础,做好下一步工作

通过项目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合作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校企互为基地,企业是学校的“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基地”、学校是企业的“员工培训基地”,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促进学校、企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沟通和衔接。同时,基地也深入推进教师的技能提升,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高层次学历提升、技能水平提高培训,安排教师到高等院校、企业一线培训、实践,提高其课程开发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职业指导能力、专业技术能力。

在项目建设中,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还构建起了以职业标准为依据、工作任务为导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做”一体化培训课程体系。企业能工巧匠、职教专家、学校教师联合开发培训课程,设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课程间互留接口,并与企业实际技术、工艺、设备有效衔接。课程相互支撑,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融合、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的适应。教学内容依据生产任务设计,增强学员实践能力。学校充分吸纳企业能工巧匠、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参与项目建设,优化师资结构。

未来,各项目会继续按照人社部要求,以强化功能定位和效应发挥为目标,立足天津服务周边,进一步提升培训工作质量,着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大力开展社会培训,满足本地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切实发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并认真总结分析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相关建设经验,做好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地培训质量。

猜你喜欢
培训基地高技能天津市
国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认证实践的特点与启示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的启示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