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助推高品质学校建设

2024-03-22 13:07曾小钢周洋张丽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8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科素养

■曾小钢,周洋,张丽

成都上东学校在建设高品质学校过程中,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要求,开展了以“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为试点的高品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五年多的实践经验发现,将学校文化融入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很好地助推学校“符合规律、顶天立地、文化浸润、全面发展”。 基于实践成效,不断梳理、反思、凝练、总结、提升经验,形成了具有“上东特色”的五大高品质课堂建设策略,以满足学生品质成长。

一、活动开设全学科化

第一,统一全体教师跨学科育人理念。 全体教师统一学科“共生共育”思想,将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学校各学科教研组日常教学工作范畴,让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撬动杠杆,在此基础上,各学科教师通过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等文件,以及学习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理论和已有优质课例,借助常态化教研集体备课活动,团队分工协作,着力探索、开发、设计、建构、实施基于本学科组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提升全体教师跨学科综合实践能力。 为了活动开设全学科化顺利进行,首先聚焦全体教师专业素养稳步提升,提高他们对于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和意义的认识水平,大力提升教师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交互的能力,不断优化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路径,全面理解和把握如何塑造学生生命力和生长力,对于学校高品质建设进行理念更新。 通过全学科化实施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让教师 “卷”起来、学生“动”起来、学校“高”起来。

第三,以项目组的形式促进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成立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组,分为语文项目组、数学项目组、英语项目组、科任项目组,并细化课程分组(见图1),使跨学科教研、跨学段教研成为常态,各学科纵向梳理形成1-6 年级“学科知识体系”,横向梳理形成同年级各学科“学科知识融通点”,学科融通、学段衔接使学生学习形成结构化知识。

图1 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架构图

二、活动设计序列化

《课标》颁布实施已近两年,全国中小学也掀起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热潮,通过对一些中小学跨学科教学实践的观察,发现学校的实践与《课标》理念存在着明显的落差, 跨学科主题学习存在种种困境。 有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实际操作中只是“拼盘式”地跨,学科之间缺乏实质性融合,语文老师讲授语文知识,数学老师教授数学问题,科学老师解释科学现象……看似“跨”了学科,但学生只是学习了两门及以上学科的知识而已,不同学科之间并未建立实质性联系。 由于缺乏学校层面的体系化、系统化设计,全学校、全学段、全学科都在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老师每天忙于跨学科,学生也被不同学科的各类跨学科搞得一头雾水。这种散点式跨学科可能会百花齐放、各放异彩,但更多的是“交叉重复、碎片化、浅层化”。

为避免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实践中出现上述问题,学校在深化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内涵基础上,对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内容进行系统性设计,构建体系化的主题项目。

学校将跨学科、跨年级、跨学段的学习内容进行并列关联及统筹整合,在学科内、学科间、学段里形成持续开放、有机联结、整体协调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系统,设计序列化的活动,突出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构建、分层分级、前后贯通,从而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阶体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连贯性与深刻性。

调研学情、摸清学况,以学生真实能力培养为轴线,以学生真实能力达成为初心,结合各学科组实际,各项目小组以“同一项目主题”开展活动,按照学生所在年级划分成低、中、高三个学段,相关教师围绕“同一项目主题”,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最近发展区,阶梯形设置活动的深度。

序列化活动设计与实施,能以主题式活动为牵引,通过序列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参与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内生动力,通过螺旋式上升内容安排,确保学生在同一主题下持续而有深度地参与实践、总结反思,从而彰显活动育人的应有价值。

以数学学科为例,以“财商培养”为主线,对数学课程中涉及的相关主题内容在横、纵向上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构建了以进阶学习为路径的“我的财富我做主”跨学科主题学习群。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进阶设计是指对不同学期、年级、课程之间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关注主题结构、活动内容的连贯性,从更为长远的时间跨度上优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

财商项目组在对北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脉络进行细致梳理的基础上,以“理财意识”为主题线索,先对新课标中相关跨学科活动以及教材自然单元“认识人民币”“欢乐购物街”等进行了有机整合,再适度拓展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最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了各年级主题学习序列中的学习主题、学习任务,及其学习目标,从而形成了主题丰富,指向学生金融素养发展为主的“我的财富我做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群(见表1)。每一学段的主题内容与活动任务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层级性,整个主题学习呈现出逐级进阶的趋势。

表1 “我的财富我做主”跨学科主题学习群

三、活动参与全员化

全学科开设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序列化设计,是活动参与全员化的首要条件,全体教师通过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体验、学习提升,能在各科、各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涵养品格、提升能力、发展素养。

当前,学校活动参与全员化主要是全校性活动全员化和各学科活动全员化。 近年来,学校利用春季、秋季运动会时间发布全校性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例如,2023 年举办“运动融合创新,喜迎成都‘大运’春季运动会”,以体育竞技为活动载体,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将数学、英语、科创学科思维和素养锻炼融入运动会,各班级以此为主题,组织班级每位学生开展主题活动,用学科语言来融合表达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学生班级对于各民族的理解,并将主题研究成果绘成一张张个性鲜明的海报,学校遴选出优秀的主题海报在本次运动会期间开展全校性的展出活动,在主题海报的下方,还留有发言区域,观看展出的孩子还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建议、想法留在发言区域,增加了全校学生对于本次主题活动的互动性。

为进一步确保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全员参与和全员交流,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跨学科阳光大讲堂”,每周确定两位孩子进行参与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分享,做分享的学生积极准备,台下就坐的学生仔细聆听、积极发言,在“跨学科阳光大讲堂”中交流思想、感悟、收获,增加了学生跨学段、跨学科、跨班级的交流通道,打破了年级、班级的壁垒。 “跨学科阳光大讲堂”已成为上东学校学生最受欢迎的全员性交流活动。

四、活动评价多元化

在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从课堂、学生、教师三个维度出发,通过适时评价,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参与的情况、活动开展的情况、学生能力达成的情况,这将利于教师持续优化、调整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便于下一步工作。

突出兴趣激发、思维培养、方法掌握、问题解决能力,为全体学生科创素养评价的目标导向。 并以科创发展力、创新力发展评价为核心,自主构建科创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价值观念、知识结构、思想方法、情感情意等主要内容,侧重培养思想、习得知识、形成策略、解决问题等方面(见表2),以多元化、综合性评价策略评价学生的科创素养。

表2 “科创类”跨学科主题学习素养评价指标

在“科创类”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中,从过程及展示两方面进行观察,用科学的评分标准量化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见表3),从而不断调整“教”与“学”策略,促进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表3 “科创类”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评价指标

科创项目组对评价量表中的“评价项目”内容进行了合理设计, 评价项目包含问题解决情况、呈现的亮点、团队分工及合作、改进与提升、其他成果五项内容(见表3),评价量表中各评价项目分布得当,充分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来发现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积极反思和改进,特别是评价项目中的“其他成果”,摈弃了较为功利的唯物化、唯成果化等评价倾向,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探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有效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资源支持统筹化

学校积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育人阵地。学校为育人主阵地,社会、家庭积极发挥协同育人功效,以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指引,致力达成学生终身发展。

学校开设“家长讲堂”,本着自愿参与原则,邀请家长到校开展讲座,学生作为听众,通过家长视角了解到来自家长群体的知识、经验、情感等,既为家校协同育人增加了机会,也创设了学生聆听家长分享的场域,增强了家校协同育人的力量。 “跨学科主题”分享是近年来发布的讲座主题,很多家长积极报名,家长的背景多元,有工程师、IT 人员、研发人员、医生等,这为跨学科主题分享带来了很好的基础背景和视域,为孩子们的主题讲座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呈现。

学校联动社区,创造性地开设“跨学科竞赛活动”。 以年级为单位,发布跨学科竞赛活动任务,社区为学校邀请专家到校就“竞赛主题”进行专题讲座, 利于参与活动的学生更加清楚做什么和怎么做,促进学生对于活动的科学理解和解决问题中所需的对应学科知识的融合。例如,一年级的搭高塔,二年级的纸船承重,三年级的纸桥承重等,学生接收到主题任务后向自己班级任教的数学、 科学、美术等学科教师请教,学校鼓励学生和同伴或者家长等一同完成作品,作品同一时间放置于学校大厅,学校设置投票箱,便于参观的学生和社区人员前来对作品外观进行投票;完成外观投票,班级自主安排现场测试赛,综合外观和测试的数据,评完优秀作品并予奖励。

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丰富了学生的在校活动,提升了学生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实现了学生已有学科知识的灵活转化;学生的特长发展增强了教师对于开设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新认识,激发了教师对于全学科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促生了教师对于活动设计序列化、活动参与全员化的新思考;学生的茁壮成长,教师的有力发展,凸显了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的强大动能,彰显了学校对于高品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度理解和深度实践。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科素养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