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系中思辨,凭借矛盾读懂英雄烈士的真实性

2024-03-26 09:26张维维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4年2期
关键词:妻书林觉民矛盾

张维维

书写革命英雄烈士的作品是高中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真实映照,也是学生品格成长的重要范例。但年代久远隔断了师生对这些作品的真实体验,有时甚至认为是作家刻意为之,以致有人物失真之感。如何破解这一隔阂,孙绍振先生提倡“还原法”,其中一种路径即回到历史语境中思考。关键历史时空已逝,如何回到?笔者认为师生的最佳凭借还是文本本身。具体应采取什么方法和途径呢?“从学理上说,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问题教学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即在矛盾、联系、发展等方法论指导下开展阅读教学”的同时,“思辨”也是重要途径。“思辨”在国际上对应的术语是“批判性思维”,通常指一种审慎的、注重逻辑和证据的理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不是专属于哪一个学习任务群,而是解读所有文本都至关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从文本中找寻证据,尊重文本逻辑,否则文本解读就容易流于泛化和个人体验化。本文试以联系作为主要方法,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与妻书》中的林觉民和《选择性必修》中册《党费》中的黄新两位人物为例,在细读文本矛盾中和文本逻辑证据中寻找读懂红色人物真实性的路径。

一、在人与人的联系中读懂矛盾和抉择

人总在与群的联系中生存,而众人之中又有不一样的联系,比如林觉民与方声洞,黄新与“我”是患难战友,林觉民与妻子陈意映,黄新与女儿又是生死相依的亲人,黄新与白匪,林觉民与晚清势力又是对抗的力量,读懂英雄烈士的真实,便不能将其从人的联系中剥离出来,他们的这些身份是并列存在的,是同时聚集于他们身上的。本文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一)在人与他人的联系中读出矛盾,在隐形矛盾中深入思考。

经典作品中英雄烈士的真实性是相对于人物的标签化而言的,英勇就义,坚毅刚强等结论性判断占据解读主流,有逻辑有证据的分析过程反倒被弱化,这就导致立体人物扁平化甚至神话,没办法让学生共情,自然“立德树人”的目标就沦为外在化。

文本中的有些矛盾是文本中直接提供出来的,但读者如果没有关联的意识,常常会忽视这一点,这就需要在关联中解读细节。林觉民作为爱国志士的同时还是一个挚爱妻子的丈夫,黄新作为党员的同时还是深爱孩子的母亲。林觉民就义前的毅然决然在《与妻书》中有直接体现,“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吾牺牲百死而不辞”均见其意志之坚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心中没有矛盾挣扎和痛苦,我们必须看到在与妻子的联系中林觉民是有硬和软双面的,而坚硬刚毅的一面正是建立在柔软苦痛的一面之上才真实。他在《与妻书》说:“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可见林觉民正是在爱情中深切体悟到一个人能够有安定的环境来爱其所爱是多么可贵,他也正是因为心中挚爱而生出至刚之心。

但文本中有些矛盾是潜藏着的,是隐性的,需要我们回到人物的真实生活境遇中去思考。

《与妻书》中有两处细节需要关注,第一处是回忆四五年前与妻子关于谁先死的谈话,从中可见林觉民舍不得妻子心中遭受一点悲痛,另一处是回忆初婚三四个月“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可见二人情意绵绵,但也让人产生疑问,林觉民为何自始至终都没有和妻子诉说自己的志向呢?文中“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一句足以说明,不让妻子处于担忧和悲痛中当然是很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这一点其实暴露了一个潜在的矛盾,从林觉民最后交代的话语“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中可以推测他的妻子文化水平有限,以至于完全理解丈夫心中语句都有困难,那我们是否可以进而推测妻子对林觉民的志向也不能完全理解呢?以至于林觉民在心中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和痛苦,“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一句中我们应该关注“且”,这是并列词语,也就意味着除了“更恐不胜悲”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不能启口的原因,这就透露了志向难以完全共鸣的巨大痛苦。

除此之外,林觉民内心的矛盾还来自父亲。《与妻书》洋洋洒洒数言,但在给父亲的《禀父书》中却只有寥寥四十一字:“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从中并未见出深切情感,更多是一个交代。林觉民十三岁时受父命参加科举童子试,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后掷笔离去。可见在思想上他与父亲有冲突,由此可见,林觉民所努力突围的屏障中同样包含他的家庭和家人,这就与鲁迅《药》中的革命志士夏瑜有了共性的悲壮与凄凉。如果我们不把这一层矛盾读出来,就无法走入真实的林觉民,在巨大的痛苦和孤独中毅然选择与同志站在一起,为国献身,在内心反复的矛盾激荡和煎熬中为民族出头,英雄志士,他們也是人,也有丰富的感情世界。林觉民写这封信的时候,年近二十五岁,风华正茂,临别絮语,儿女情长是人之常情,有血有肉,有痛苦有决绝,这才是真实立体的林觉民。其柔软之不忍割舍而舍之之处,正是其伟大之处。

(二)在人与人的联系中读出正面反面的矛盾和对民族意象的颠覆

孙绍振先生在著作中说:“真正到位的艺术分析,乃是具体作家具体作品对民族共同意象的突围乃至颠覆。”“凡正面所表现者,必含反面的前提。”

王愿坚《党费》中显性矛盾最典型的是妞子想吃咸菜而黄新坚决不允许的情节。在这个情节中,黄新的正面是党员同志,这个身份让她守护“党费”顺理成章,但其反面是一位母亲,这就关联到民族传统文化中“母亲”这一形象的特点:应该是为了孩子可以不顾一切,对孩子的爱是超出所有情感的,就像孟母,为了孟子可以三迁居所。这就让黄新这个角色有了矛盾,但作家为了凸显和实现艺术创造的典型性,采取了对传统母亲这一意象的颠覆,让她在割舍亲情的选择下实现党员形象的升华。但这一颠覆不是莫名其妙、突如其来的,我们需要在文本的前后关联中读出这一颠覆的合理性。

小说中表现黄新的几处关键点需要关注,第一次出现黄新是这样写的:“要接头的人名叫黄新,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媳妇,1931年入党的。1932年“扩红”的时候,她带头把自由结婚的丈夫送去参加了红军。”可见作为新党员黄新积极支持工作。“我”和黄新在庄子里会面后有一处描写:“她看去已经不止政委说的那年纪,倒像个三十开外的中年妇人了。头发往上拢着,挽了个髻子,……半天,她说话了:‘同志,你不知道,一跟党断了联系,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真不是味儿啊!眼看着咱们老百姓遭了难处,咱们红军遭了难处,也知道该斗争,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干,现在总算好了,和县委联系上了,有我们在,有你们在,咱们想法儿把红旗再打起来!”此处提示黄新距离当年入党已经有些年月,但是黄新作为党员的一颗熱切之心却并未消解,依然热烈。再看最后黄新被带走的部分:“我刚打算往下跳,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的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此处黄新的决绝让人敬佩,可见黄新自始至终作为党员这一正面身份都是积极而坚定的。那这个身份和她母亲的身份是什么关系呢?文中有一个细节非常重要:“她望望我,望望孩子,像是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似的说:‘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这里道出了黄新形象两面的对立统一关系,正是因为对自己孩子的挚爱让她推己及人形成一种对天下孩子的大爱,而这种大爱只有红军只有党才能蹚出保障的道路,那么当然要不顾一切保护党。黄新这个人物正是在这种正面反面的矛盾中,在颠覆母亲单一身份的特点中实现人物的真实性。这一点与林觉民一样,是现实中人物形象统一于时代背景下的大真实。

因为内心有于家国的抱负和担当,所以对改变时代与民族的抗争从未动摇,但也因为对家人的责任与爱,内心有承受着巨大的煎熬与淬炼,坚定是真的,痛苦同样是真的,如果能抓住这个矛盾,就能看到真实的革命志士。

二、在人与环境的联系中读懂抉择的必然性和人性的光辉

在探讨英雄烈士行为的深层动因时,我们不能割裂其与环境的关联,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每个人也都是环境的创造者,更应该是环境的破冰者,为何林觉民和黄新在承受巨大的矛盾和痛苦时依然坚定内心的理想,这需要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中找寻答案。此处的“环境”指的是文本中人物行动时面对的具体的社会环境。

《与妻书》中,林觉民痛呼“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可见外辱内乱、奸人当道范围之广;“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几句让人惊惧国人之死一如蝼蚁;“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是对所在环境声嘶力竭又痛心疾首的哀叹,而林觉民和他的同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的不忍之人,所以,是这样的环境致使有良知的他们不得不奋起,不得不以己之身赴国难,以冀前赴后继铺就一条救国之路。

《党费》中黄新所处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文本中有这样的描述:“1934年是我们闽粤赣边区斗争最艰苦的开始”一句交代此地红军工作的大环境,“最艰苦”三字可见的艰难程度之深,原因有两个,一是“在主力红军撤走以后,就遭到白匪疯狂的‘围剿”,二是“敌人……使出了一个叫做‘移民并村的绝招……切断了我们和群众的联系,各地的党组织也被搞乱了,要坚持斗争就得重新组织。”后文有一处关于“我”的描写“一吃到咸味,我不由得想起山上同志们那些黄瘦的脸色——山上缺盐缺得凶哪。”这一点与上文呼应,共同呈现出白匪“围剿”的方式之一就是让山上的红军断盐,进而消灭红军。这一环境造成的红军困境的严重性就使黄新以咸菜充当党费,坚决不让妞子吃咸菜,被搜捕时还交代一定要把咸菜带上山等行为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也就具有了真实性。

除此之外,八角坳之前生活环境对于理解黄新形象的真实性也至关重要,文中“我”这样说:“这庄子以前我来过,那时候在根据地里像这样大的庄子,每到夜间,田里的活儿干完了,老百姓开会啦,上夜校啦,锣鼓喧天,山歌不断,闹得可热火。可是,现在呢,鸦雀无声,连个火亮儿也没有,黑沉沉的,活像个乱葬岗子。”这里有一个老百姓生活状态的对比在里面,之前是欢乐热闹,积极学习,团结友爱的生活,现在是恐怖沉寂,生无保障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为一己生存奋起抗争,支持红军也合情合理,再加之黄新一直都是努力、可靠的党员,所以她的行为选择更是情理之中,具有必然性。

由此可见,林觉民和黄新的抉择和身上呈现出的光辉并不是无缘无故生成的,把二人放回他们与他人的联系中和他们与所在环境的联系中来思辨,从文本中解读出他们内心世界的矛盾和丰富,再来审视看似不真实的行为,其实是破冰者、突围者的大真实。

猜你喜欢
妻书林觉民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意映卿卿如晤”,学生听《与妻书》掩面流泪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林觉民:不负家国却负卿
谢良坤(二首)
铁血柔情林觉民(节选)
与妻书
大唐『放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