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路径探析

2024-03-27 09:50姜艺佼,王锐,郭冰洁,张晓石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2期
关键词:建设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室

姜艺佼,王锐,郭冰洁,张晓石

摘要: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是现今高校管理类专业培养综合應用型人才与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基地。信息技术同教育的交叉融合不仅推动了虚拟仿真实验室在管理类专业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也给融合变革带来诸多阻碍。文章介绍了管理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发展概况,发现并分析了该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4个方面探索了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未来的建设路径,以期为学科建设发展与实验室建设管理提供可行参考。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G642.0 文献标志码:A

0引用

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壮大促进了教育与信息领域的深度融合。作为信息技术同教育学科结合的有利产物,虚拟仿真实验室为现今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提供了优良的改革基础与发展平台。与工科类专业相比,国内高校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起步较晚。专业性质与学科内容[1]决定了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的使用与建设亦多依托于教学软件与计算机等信息设备。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高校的管理类实验室建设蓬勃发展。伴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需求的变革,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应运而生且不断沿革,虚拟仿真实验相较于传统实验室更具备打破空间局限性与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导向的优势特点[2]。由此,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既是顺应时代转型发展下高校人才培养建设的必然需求,也是新文科背景下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发展的重要研究平台。现今,国内高校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多依托虚拟仿真的氛围渲染、情景再现及沉浸式的模拟交互为方式进行实验、实践教学与相关未来职业生涯关联的环境映射。各高校拥有的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亦趋于综合集中建设与专业实验建设两类。综合集中式的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可以提供相关管理类专业多门学科、创新创业类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使用,具有共享性与较高的实验室使用率;专业实验类的虚拟仿真实验室面向某类实验教学项目或教学专业,更具有教学目的性与学科专业性。高校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归属于文科类实验室、提供较多商科类的实验教学内容。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数字经济兴盛与人才培养使命不仅敦促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面向多维度、多体系、多综合的方面构建,还促使该领域的实验教学项目朝向新生态、深创新的探索方向发展,推动实验室立体式、多元化的管理及使用方式。

1高校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1.1资源使用率与共享性整体偏低

管理类专业间的课程设置内容与学科分类存在差异性,相较于工科类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其使用与功能具有一定局限性,即虚拟仿真实验资源的使用率低。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有:(1)由于当下许多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是以某门课程或某类专业的教学需求为前提构建的,虚拟仿真的实验资源仅适用于单一的课程种类,建设与使用方向较分散,容易造成实验资源的浪费。(2)伴随着课程教学结构与教学方式的调整,相关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资源未能跟随其改变而进行及时的资源整合使用,旧资源搁置,新资源重新购置,造成部分新旧资源的覆盖重叠导致资源浪费。

资源共享性缺乏是现今管理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的一个共性问题。除去上述受制于专业课程间资源通用的壁垒性及实验资源调整的滞后性,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开放性较差亦是制约其整体共享性的重要问题。许多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在开展正常的实验教学后便关闭实验室,缺乏实验室的开放性使用。导致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资源缺乏共享性的原因有:(1)实验室软、硬件资源使用和管理的繁杂。(2)学生及教师的需求性不同。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资源的共享性缺乏制约了学生和教师的综合能力、科研水平的提升,导致实验室的供需脱节,形成恶性闭环。

1.2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关联性与丰富性不足

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知识内容决定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多以沉浸感、体验式、操作性为主体特点,依托教学实验软件与教具开展教学的频次较高。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融合教学模式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发展时间不长,许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实验内容、操作模式、实践体验及示范内容有待完善。同时,虚拟仿真教学亦不是简单的网络教学或单一软件教学,而是将课程内容、实验知识点、操作体验方式同虚拟环境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开展实验教学项目前,需要教学人员提前接触并学习各类虚拟仿真软件,教师操作实验设备能力的强弱、把握实践教学内容的程度以及挖掘掌握实验教学项目的深浅是因人而异的,这些因素影响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开展过程的丰富性。未能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平台进行示范性、应用性教学,进一步限制了开发不同实验项目间教学的关联性与操作的共通性。除此之外,信息技术同多领域融合的发展脚步迅猛,相关管理类虚拟仿真教学教具及软件更新迭代速度快,容易出现因满足现有教学需要,新设施引进而淘汰旧技术所产生的循环接触开发新实验项目、掌握新虚拟技术操作流程的不良现象。

1.3缺乏较完整的实验教学评价方案

国内高校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使用与建设水平差异性较大,虽然存在标杆性的国家级示范实验室,但有很多实验使用与建设水平较低。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是管理类实验室建设运行的重要支撑。依据课程需求可将虚拟仿真实验内容大致分为专业必修、基础操作、选修课程以及开放实验4个类别。专业必修与基础操作的课程内容占比较高,许多实验操作流程依托软件开发公司的任务与提示,机械性与流程性大,缺少将理论知识同实验操作融合的连贯性。不同于理论课程的明确知识点,实验课程具有灵活性、变化性与潜在能力激发的丰富特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实验项目设置环节,很多沉浸式体验、角色分工操作过程亦是依照软件、教具等平台内容开展[3],往往学生操作结束或全流程演示结束便基本代表实验项目结束,缺少实践与理论的融合性与给予学生整体思考的时间,缺乏对整个实验项目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综合能力提升情况、过程感知情况等方面的完整体系设置评价,无法全面体现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面向学生从知识点到能力融合的丰富教学特点。

1.4给予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许多高校的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存在实验室建设投入经费不足、相关领域研究学者缺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局限、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究其源头可归纳为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淡薄,即思想认知问题。受制于传统思想,很多人认为实验室多与工科类专业关联,管理类专业是相对偏文科性质的学科,授课应该多为理论知识教学体系,对实验室建设与否存在质疑。而事实上,社会对专业知识过硬、综合能力强的高学历人才需求的增加不断推动各类高校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的变革。管理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缺乏对该领域的重视将极大地影响管理类学科教学发展,制约信息化同教学化全面结合的脚步。

2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路径

2.1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实验室管理模式

虚拟仿真实验室拥有的教学资源是具备多样性与可扩充性的。优化教学资源体现在对实验室整体建设的规划设计与实践使用两方面。在整体规划设计上,从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类别、实验室可承担的课程内容、承载的软硬件支撑布局设计等方面做好充足的前期建设准备。而实践使用则是细化到实验室具体内容实施,需要针对每门开展的实验课程进行具体的操作步骤与目标设定,挖掘理论知识同实验环节的契合点以及发掘实践过程中可以关联的其他课程内容,进而推动不同课程间实验资源的共享,减少实验资源的浪费,促进管理类学科间的互融互通,实现课程理论与实验专业教学合理贯通的大系统目标。同时,要增加实验室的开放使用时间,即提高开放机制,在正常的实验课程结束后,适当的面向有需求的师生开放课下使用时间,结合不同实验室的安全程度,可以采用提前预约以及“谁使用谁负责”的模式进行课后实验室使用管理,对长期非课上时间进行实验室开放的工作人员适时开展课时绩效等工作激励举措,促进实验室资源的合理下沉使用与管理。

2.2增强教学使用能力,丰富虚拟仿真实验内容

在教学队伍上,增强所有涉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教师的操作技术水平,所有相关实验教学的教师教辅人员都需要具备掌握一定信息技术与完整使用教学设施的能力,定期面向需求人员开展相关软件、信息技术教學的培训与能力提升课程,进行学习汇报,实验授课教师作为学生实验操作课程的领路人,其自身专业技能必须过关。在丰富虚拟仿真实验内容方面,可以在依托教学软件、设施的基础上同现实案例与热点时事紧密衔接,增加实验课程的沉浸式操作体验与课程趣味性,发掘不同实验课程中关联性,如物流软件操作中的实验流程环节有同电子商务课程关联的电子商务物流融合点,学生可以根据角色分配在物流操作中感受部分电商课程的知识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既能掌握新知识又让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可以适当请企业与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进入实验教学课堂,将其丰富的实战与社会经验融于课堂中,为学生带来新的学习感觉与操作体验[4],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对课程与专业的认知水平。

2.3完善教学方法,探索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路径

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偏向于文科实验室,虽然由于需求不同,实验室建设内容各有差异,但其相互之间都具有关联性并不是独立的学科或独立的实验操作,探索新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亦不能脱离理论知识指导。在实验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开展实验教学的师生座谈与反馈,适时调整、优化和扩充实验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除去常见的演示、操作模式外,可以考虑设置翻转课堂或较多的自由操作时间,让学生拥有自主思考、留白的知识消化与延展空档。在扩展实验项目方面,可以结合管理学科自身的专业特点,将课赛结合模式引入实验项目中,寻找诸如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企业经营、供应链管理、创新创业等同专业课程相关的大学生赛事,将“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在实验平台上践行。从“技素质-实践”三个维度完善实验项目与教学体系[5],实现创新创业能力、学科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三者的并行提升。

2.4转变认知理念,加大建设投入

近年来,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对研究型、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实验室是实现实践教学改革与管理类人才创新式培养的重要内容。在思想上,需转变传统认知,明确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对未来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至关重要。在建设中,要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与实验室建设双方面的投入。(1)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促进对管理类、信息类相关领域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在实验教学中的引入与重视,加大实验室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化提升。(2)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要重视资金投入的专业性与充足性。(3)在搭建或购买新的虚拟仿真实验室或实验教学教具时,要提前规划设计其相关专业实验利用率与实验项目的适配性,考虑实验室搭建的专业特色性。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前提下,加强实验室建设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资源支撑。

3结语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数字时代的新教学形态。要实现教育资源、技术素养、教育技术观、发展动力观、教育治理水平及思维类型观多维度的转变。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是突破传统专业教学思维模式,发展“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教学思想的重要途径。国内高校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室仍处于发展初期,虽有诸多不足但前景广阔。加强实验室资源建设与综合运用,对进一步推动管理类专业优化升级,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更新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永平,杨磊,孙启鹏.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软件引进及管理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7):46-47.

[2]姜艺佼,张思文.创新驱动背景下医药院校管理类实验平台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科技和产业,2020(12):223-226.

[3]刘四化,杨纯,罗婕等.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及教学应用初探索[J].当代化工研究,2022(7):144-146.

[4]陳丽琴,谢盈盈,秦嘉懿.新文科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23(18):42-46,50.

[5]贲绍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改革研究——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J].科技视界,2023(7):130-134.

(编辑姚鑫)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management virtual simulation laboratory

Jiang  Yijiao1, Wang  Rui1, Guo  Bingjie1, Zhang  Xiaoshi2

(1.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847, China; 2.Finance & Planning Department,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847,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laboratory is an important bas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applied talents and the reform of innovative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management specialty of universities. The cross-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promot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irtual simulation laboratory in the field of management specialty, and also brings many obstacles in the integration reform.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simulation laboratory for management majors, this paper finds and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is field, and explores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path of virtual simulation laboratory for management majors through four asp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feasibl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Key words: virtual simulation;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猜你喜欢
建设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筑高校学生温馨之巢
浅析虚拟仿真技术在海军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积分法插补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发
网络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