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蔚县剪纸艺术的色彩构成与文化探析

2024-03-28 13:23白雪李雪琪
艺术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色彩构成剪纸艺术民间艺术

白雪 李雪琪

摘要:目的:文章通过深入研究中国民俗文化中蔚县剪纸的色彩表达,探索中国民间剪纸的色彩特征,并进一步挖掘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揭示其中蕴含的民俗思想,以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方法:文章从多个维度对蔚县剪纸的色彩进行分析,以明晰蔚县剪纸艺术的色彩构成与文化内涵。首先,考察色彩风格形成的主客观因素。通过文献综述和历史考察,对蔚县剪纸的发展历程和艺术传统进行系统梳理。运用视觉文化研究方法,深入剖析蔚县剪纸作品中的色彩表达方式,揭示其在文化语境中的象征意义,深入研究蔚县剪纸的色彩构成,探究其蕴含的民间色彩观念。运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将社会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的方法融入分析框架,以全面解读蔚县剪纸艺术中色彩构成与文化的关系。这一多元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全面而深入地认识蔚县剪纸的色彩艺术。结果:对蔚县剪纸的色彩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主观性、地域性、象征性和模仿性等多重特征。客观因素涵盖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观因素则包括文化基因、宗教信仰及当地人民的创新性,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蔚县剪纸独特的色彩风格。结论:对蔚县剪纸色彩进行多维度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传统,而且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流行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蔚县剪纸;剪纸艺术;色彩构成;色彩观念;民间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5-000-03

0 引言

在蔚县民间剪纸艺术中,色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能通过多样的组合和表现手法,传递出丰富的意象和文化内涵。文章深入研究河北省蔚县民间剪纸的色彩表达,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1 蔚县剪纸色彩风格的形成因素

蔚县的剪纸艺术从明代发展至今,形成了多元化的色彩观念,蕴含着大众生活的智慧,是相当重要的文化遗产。蔚县剪纸源于明代,那时的剪纸色彩单一,图案简单。在这一时期,蔚县剪纸被视为一种民间美术。

1.1 自然地理环境

蔚县位于太行山北麓,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气候条件,这对蔚县剪纸的色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太行山地区日照时间短、云雾较多,北方冬季环境色彩暗淡,所以在艺术创作中对明亮的色彩较为偏爱。同时,蔚县处于华北平原的中心地带,气候温和、降雨充沛,这种气候条件对植物生长十分有利,也对蔚县的剪纸艺术产生了较大影响。

蔚县气候多变,冬长夏短,在漫长的冬季,山区居民会在室内制作剪纸,以缓解长时间室内生活带来的压抑感。而山区土壤中的矿物质进一步丰富了纸张的色彩。

1.2 生产力水平

蔚县本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妇女们会在农闲时制作窗花,但最初的窗花比较粗糙,经过一些妇女的加工,才渐渐精致起来。随着时间的发展,蔚县剪纸艺术的水平逐渐提高,当地出现了许多以裁剪窗花为副业的民间艺人,他们借鉴年画和皮影的色彩进行创作,使蔚县剪纸形成了独有的风格[1]。

清代是剪纸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民间剪纸种类繁多,且剪纸艺术也常常应用于皇宫装饰,如故宫中就有剪纸的身影。剪纸艺术题材多样,形式、内涵也更为丰富,其需求逐渐增加。在此背景下,剪纸艺人对蔚县剪纸工具进行了改革,使剪纸效率得到了提升,染色工艺也发展得更加成熟。此时,染色也开始出现分工,每人专染一种颜色,染完一种再染另一种。染色时所使用的色料通常包括洋红、大绿等,同时还会添加酒或药料,以确保色料能够完全渗透纸张。染过色的窗花无论是在白天日光的照射下,还是在夜晚灯光的映射下,都显得精致可爱。

1.3 剪纸艺人的大胆创新

商业的逐渐兴盛和发展推动蔚县单色剪纸产业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清咸丰年间,蔚县引入了一种名为木版水印糊窗纸的新技术,这项技术源自冀中的武强县。其以北方大幌窗的窗根格空间为设计基础,逐格印制装饰图案,图案主要为花卉和戏曲人物等。相较于传统的单色窗花,这种糊窗纸的窗花图案更加精致、更具吸引力,色彩也更加丰富。因此,这一技术的引入对蔚县传统造纸业和古老的单色剪纸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于是,心灵手巧的蔚县人便开始探索在麻纸上画装饰图案的“窗空”剪纸,吕会、张道士、刘老布、翟文玉等第一批彩剪纸艺术探索者涌现出来。

给剪纸染色在现代人看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在当时却是一项了不起的技术。这批探索者的贡献在于将传统的剪纸艺术与蔚县白麻纸的优势相结合,同时汲取年画、绘画、刺绣、皮影等艺术形式的色彩美学。这种剪纸通常使用修足刀来雕刻,因此也被称为“足窗花”(见图1)。

第一代艺人为足窗花的创造奠定了基础。清同治至光绪年间,出现了第二代蔚县点彩剪纸艺人[2]。这一时期,蔚县剪纸艺人基本掌握了点彩剪纸的要素,总结出了比较成熟的刻染规律,试制出了刻染的重要工具,创作出了特有的艺术品,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蔚县点彩剪纸的第三代艺人生活在清光绪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辈的艺术家们,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同时,借助外來的“化学颜料”,使蔚县点彩剪纸技艺臻于完善。据田野调查,有名有姓者数以百计,以王老赏、周赐、王守业、李生、李佃士、赵金城、曹佃成等为代表,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塑造了蔚县点彩剪纸独特的艺术风格,以戏曲人物和花卉为主题[3]。其剪纸作品构思巧妙,形象生动,刀法熟练,色彩鲜明。

2 民间色彩观念

河北人民的生存意识、生活习惯以及信仰与剪纸色彩存在密切联系,而这种联系可以解释彩色剪纸艺术何以具有广泛性、通俗性和象征性等多种属性。瑞士著名美术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约翰内斯·伊顿曾指出,色彩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它源于原始时代,代表光线和黑暗的结合[4]。这一概念延续至今,中国民间剪纸的色彩体系也是由观念决定的。

蔚县最早的剪纸作品主要用于节庆装饰,只有一种颜色,即使当时其已是全民普及的艺术,却还没有形成蔚县的特色。相关文献资料记载,化学染料自1887年传入中国后,最早由上海的外商洋行销售。合成靛蓝便是其中一种颜色。外部影响为蔚县彩色剪纸的兴起提供了重要契机[5],在此背景下,蔚县居民参照皮影和年画的色彩形式,开始创作彩色的剪纸作品。

2.1 阴阳五行色彩观念

蔚县剪纸蕴含阴阳五行、图腾文化及天圆地方等传统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元素的应用不仅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古代传统文化的信仰和追求,而且贴近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取向。这些传统哲学思想元素在剪纸艺术中的运用,赋予了剪纸作品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阴阳五行的理念可以用于平衡色彩的选择,图腾文化为剪纸作品的图案和形象提供了灵感,而天圆地方的观念则体现出整体的和谐与平衡。

蔚县剪纸的色彩理念与中国本源哲学及道家文化密切相关,反映了古代哲学思想对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道家文化对蔚县剪纸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色彩和刻线方面的运用。道家哲学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观念,对蔚县剪纸的阴阳雕刻有一定的影响。蔚县剪纸有阳刻、阴刻、阴阳刻三种工艺。在色彩上,其也遵循照道教原则。五行色即青、白、红、黑、黄五种颜色,其与五个方向——东、西、南、北、中相对应。在蔚县剪纸中,“阴”一般指蓝、绿等冷色,“阳”指红、黄等暖色。这种色彩搭配方式与道家哲学中的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思想相契合。

道家学说强调统一完整、圆满协调及主次分明,这些思想也深刻地融入蔚县剪纸艺术中。在蔚县剪纸艺术中,主色调常常统领整幅作品。蔚县的剪纸艺人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色彩不仅有主次之分,还有虚实之别。他们喜欢通过透视关系及颜色的明暗变化来展现形式美,这种艺术手法不仅丰富了蔚县剪纸艺术的色彩,还强化了剪纸作品的立体感,能够使观者感受到空间关系,受到较强的视觉冲击。

2.2 生活中的色彩观念

2.2.1 信仰

中国的色彩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已具有丰富内涵。四万年前,从先祖在死者身上撒上红色的矿石颜料、祈求永生开始,红色就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并一直流传至今。红色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和太阳的崇拜,也是温暖、活力和热情的象征。在中国人民眼中,红色是寓意幸福和吉祥的颜色,而蔚县剪纸大量运用红色正与中华民族的整体色彩偏好密切相关。

2.2.2 民俗生活

民俗常表现在日常生活、社会组织活动、礼仪习俗、民间劳动和娱乐活动等中,各地民俗具有不同的特色。

红色给人以光明、温暖、热烈和欢喜的感觉,因此,其常成为剪纸中的主色调。与此同时,红色不受事物固有色的限制,几乎可以点缀在任何物象上。为了使剪纸作品更加生动,“热”的表达需要结合“闹”的元素,因此剪纸中常用红绿对比,“红间绿,花簇簇”表达的正是这种对比关系。绿色象征着新生、青春。红绿相间,色相对比强烈,冷暖交织,色彩跳跃,形成热烈的效果[6]。同时,为适度弱化这两种主色并置时过分明显的紧张感,又多用莲青、纯黄、桃红、橘红、淡蓝等色彩加以协调。

阴阳花(见图2)是蔚县剪纸的一种,常用于红白喜事。所谓“阴阳花”,指为去世者而做,让在世者看的花。刻阳花时,去线留面;刻阴花时,去面留线。阴阳花以白色为主,也有蓝色或黄色,献于灵前或神位前,仪式后焚化,以表达祝愿和虔诚。

3 主观性色彩与象征性色彩

3.1 主观性色彩

主观性色彩是个体主观感知和感受到的颜色,它受个体心理、情感、文化和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蔚县剪纸的主观性色彩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的影响。在剪纸中,色彩不仅起到表面的装饰作用,还能传承文化、表达情感和传递象征意义,每一种颜色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寓意。蔚县剪纸的特色之一是并不严格依照事物原本的颜色进行创作,而是自由配色,常用明度和饱和度较高的颜色,极具视觉冲击力。许多蔚县民间剪纸作品整体以红色为主,用色技法上大多使用点染彩绘,虽然颜色饱和度高,但非常和谐,呈现出红红火火的氛围。这与蔚县人热情好客的性格相符,同时线条也如蔚县人一样爽快利落(见图3)。

3.2 象征性色彩

蔚县剪纸不仅仅是对色彩的简单运用,还通过色彩的深刻寓意,表达对生活、自然和文化的独特理解,这使得蔚县剪纸作品既富有审美效果,又承载着文化精神。蔚县剪纸的点染注重用色的反差,画面明快、生动。蔚县剪纸一般采用红色、白色、黑色、黄色、紫、蓝色、绿色、肉粉色[7]。剪纸艺人们注重用颜色、构图等手段来增强戏剧脸谱类剪纸纹样的标识性,从而更好地展现人物的个性,展现出生动的艺术效果。

蔚县剪纸艺人特别注重色彩与结构的灵活搭配,突出戏剧脸谱上的符号,从而实现对人物性格的生动展现。例如,红色和紫色常被用来表示忠诚和坦率,代表品德高尚与正直;白色则代表着邪恶与佞邪;黑色则意味着刚毅与坚韧;蓝色和绿色通常被用于草莽豪杰或军事将领,以展现他们的英勇智慧;黄色通常与帝王相联系。

蔚县剪纸艺人们往往会按照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对戏曲中的面具进行二次创作。他们通常采用晋剧的表现方式,将其他剧种中以黑色为主色调的人物脸谱重新制作成灰色。以灰色代替黑色,不仅避免了黑色色块过大而带来的画面刻板问题,还使角色形象更具活力[8]。这种选择适当的色彩和表现手法的创新既体现了蔚縣剪纸艺人的创作技巧,还成功赋予了这些角色旺盛的生命力,增强了戏剧脸谱类剪纸作品的艺术感和表现力。

4 结语

蔚县剪纸是一种具有丰富情感的艺术,表达了人们对生命延续、美好生活的期盼。本文分析剪纸艺人在色彩运用上的创新发现,色彩不仅仅是艺术表达的一种元素,还是文化、信仰的载体。总之,研究蔚县剪纸色彩运用与中国民间艺术色彩语言,深化对中国传统艺术中色彩的理解,有助于推动中国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为当代设计提供新的灵感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刘卓.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3):23.

[2] 田永翔,刘建军.中国剪纸瑰宝 蔚县窗花 图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57-59.

[3] 南东京.中国南、北方彩色剪纸的色彩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5.

[4] 穆亚楠.试述河北蔚县民间剪纸艺术的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2018(17):41.

[5] 白雁珍.浅析剪纸艺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以蔚县剪纸为例[J].西部皮革,2020,42(15):21.

[6] 何红一.我国南方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保护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4):74-77.

[7] 刘海燕,张彦良.河北蔚县剪纸艺术特色的拓展应用[J].艺术科技,2019,32(4):76.

[8] 贺宝贵,郝志熹,任智广.中国剪纸王 蔚县剪纸艺术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23-28.

作者简介:白雪(1980—),女,湖北荆门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李雪琪(1999—),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色彩构成剪纸艺术民间艺术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色彩构成与墙绘艺术互融式应用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画章法与构成原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剪纸艺术元素在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剪纸艺术现状及创新设计应用研究
对高职“色彩构成”课程改革研究
浅析色彩构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