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创产品的数字化表达研究

2024-03-28 13:46徐阳常伟廷
艺术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中国化数字化

徐阳 常伟廷

摘要:目的:三星堆是历史的证物,也是文化符号,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文章对三星堆文创产品的数字化表达进行研究,目的是在保留其纹样神韵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创新设计,从现代人的审美角度出发和时尚潮流趋势相结合,将三星堆纹样这一传统元素融入现代生活用品中,将创意产品与数字化相结合。方法:通过数字化设计增强文物的视觉表现力和感染力,以现代设计方法弘扬三星堆文化,激发创意产品市场的活力。结果:通过怀旧感的插画风格,将三星堆文化元素细腻巧妙地融入包装设计中,在体现产品品牌形态的同时彰显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及人文特色。结论:文化自信在更广泛、更深刻的数字化体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人文情怀赋予三星堆生命,让没有生命的三星堆变得灵动,让历史在文字中栩栩如生,让概念中的文化变得具体,让中国人在遵循与坚守的传统与品格中找到源头和力量所在。只有用创新为文物赋能,才能让文物在新时期有更鲜活的生命力,才能让文物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人感受到文物的独特魅力和悠久的传统文化,进而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

关键词:三星堆文创产品;数字化;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5-00-03

1 三星堆文创产品研发现状

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历史悠久,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历史,占地12平方千米,主要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南岸,是迄今为止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文化内涵最丰富、历史最悠久、范围最大的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最重要的文化意义在于揭示了长江流域的文明起源,中华文明的母体不仅包括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1]。

根据《博物馆条例》,将旅游文创等产业与博物馆联合起来进行创新经营,展现藏品更具时代精神的文化特质,各地的文博机构都在此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2]。在文创產业发展中,博物馆成了一大热门研发基地[3]。在博物馆常务副馆长眼中,三星堆文化价值的传承离不开文创这一文化表达形式。朱家可认为,要想让文物“活起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文化创作。迄今为止已经有20多家企业与三星堆博物馆进行授权合作,生产的文创产品达300多种,包括体现三星堆元素的配饰、书签、饼干、月饼等,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三星堆博物馆线下文创商品店有4家,分别开在青铜馆、购物中心、办公区以及广汉百伦广场。最早开设的就是青铜馆2楼的文创商店,其设施最为完善,产品种类也最为丰富。其他3家文创商店于2020年开设。购物中心的文创店是目前三星堆文创的重点商铺,其中三星堆文创种类达300多件,是展现古蜀氛围的主阵地。而百伦广场的商店是第一家不需要前往博物馆也能购物的文创商店,其首次将三星堆文创产品搬出博物馆。

调研三星堆博物馆文创商店现状后,分析和梳理其文创商品的功能和特点,可以将文创产品分为5类,分别是体验型、食品型、纪念品型、仿品型以及出版物。其中出版物和仿品占比均只有10%,前者主要是与博物馆文物相关的学术研究书籍,后者主要是与博物馆著名藏品尺寸不同的仿品,仅用来观赏且价格昂贵,受众较少。数量最多的是艺术纪念品,占比达到75%,这些家居、配饰、服装等文创产品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见表1),能够满足各个消费群体的需求,但其中的部分服装类产品价格并不合理,难以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体验型产品和食品型产品占比分别为2%和3%,之所以数量较少,在于这些产品只有长期关注博物馆的消费者才有机会体验,存在对消费人群和消费时间的限制。综合来看,目前的三星堆文创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数量、种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文创元素的运用方面应该尝试更多的方向,如私人定制文创、地区特色文创、新媒体文创等[4]。

据研究,大部分人对三星堆文化及文创产品的了解停留在较浅层次,往往是浏览新闻热点时看到一些考古发现的相关新闻,留下较为粗浅、简单的印象。虽然可能部分人萌发想要进一步了解的欲望,但付诸实践者较少。

人们对三星堆文化科普平台有一定的需求,因此本研究设计开发“三星堆文创产品”这一微信小程序,用于科普知识和宣传文化。

2 三星堆文创产品的数字化意义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三星堆博物馆率先以观赏性、实用价值与设计感强的新设计概念挑战传统创作形式,并结合数字图书馆的文化展示功能,将文创产业推上潮流前线。信息化时代,数字化产品大量涌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将文创产品和数字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创作的文化价值和科学附加值,更好地展现三星堆文化。“科技+文化”能够为社会提供持续的生命力,因此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用现代设计方法来弘扬三星堆文化,激发创意产品市场的活力。

数字化体验打破了三星堆的“围墙”,拆掉了“冷门”专业的门槛,让文物不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国内首个大型沉浸式云考古节目《三星堆奇幻之旅》中,虚拟与现实、物理与时空的边界被打破,人们可以近距离观赏文物的细节之美,悠久的文明不再是史书中泛黄、呆板的印迹,而是可观可感可体验的巨大震撼。文化自信在更广泛、更深刻的数字化体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进一步增强了国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三星堆再“上新”的数字化演绎,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三星堆的好奇、对古蜀文明的仰望,还在延续文化血脉的基因中深深镌刻下文化自信的印记。

3 三星堆文创产品的数字化特征

要借助数字技术更好地推广三星堆文创产品,就要突破传统的数字艺术结合界限,将体验式设计和数字媒体相结合。在数字技术应用过程中,要不断调整设计思维,从单一感官转向多感官,从单向信息转为交互设计,从二维转向三维,从静态转向动态。

三星堆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技术具备传统技术没有的优势:第一,数字化技术可以将相关设计定义构建成数字模型;第二,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数字化模式,并实现设计质量的提高。这两点优势是其他技术无法实现的。

4 三星堆文创产品的数字化传播途径

4.1 融合现代元素,赋予“三星堆”文化新生命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在追寻潮流的同时,部分人也给传统文化贴上“老土”“落后”的标签。要使中华文化瑰宝重登世界舞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必须考量现代人的审美追求,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在设计图案时更多参考借鉴当下流行的配色及流行趋势,在符合当今社会审美需求的同时大量保存原汁原味的三星堆文化,让设计作品能紧随时代潮流、符合受众审美。通过怀旧感的插画风格,将三星堆文化元素细腻巧妙地融入包装设计中,在体现产品品牌形态的同时体现了中国深厚、悠远的传统文化及人文特色。

4.2 使传统文化日常化

在三星堆文化推广方面,应当注重传统文化的平民化、大众化,提取三星堆文化图纹后将其应用在更广泛的领域,延伸产业链,在宣传文化的同时注重相关产品的使用性和价值性。例如,当前尝试设计的一些杯具都融入了三星堆文化元素,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3 加强对外合作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艺术影响力和感染力。将三星堆文化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这一独具魅力的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不仅能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还能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形象和地位。

4.4 中国化与数字文创的融合

将艺术作品与三星堆文化结合,在保留神秘、夸张、生动造型以及多元文化因素的基础上,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使人们更能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结合现代装饰艺术的审美要求,将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学相融合。首先,从三星堆纹样的题材内容、结构组织形式、文化内涵等方面出发,研究其特有的装饰审美特征及装饰风格。其次,分析三星堆纹样创意在当今平面设计、文化日用品设计等现代设计领域的应用案例,总结和借鉴其设计手法。最后,研究三星堆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应用方法,从纹样的设计创新、寓意的借用、纹样使用的部位、纹样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工艺表现手法及纹样的色彩表现5个方面进行实践性研究。最后,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从而推动数字化文创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

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就是历史文化遗址和文物,要想让文物和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就要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创新文创产品表达形式,融入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生产生活中重新焕发生命活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大众生活、走向世界,提升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三星堆文化遗址广受社会关注,其文物形象的对外传播也让大众的文化自信达到了新的高度。创造性转化文物形象,对文创产品进行创新研究,挖掘其潜力,相信三星堆文物形象可以在今后成为中华文化形象的一大特色[5]。

5 结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文物就是车轮所留下的痕迹。通过文物,可以触摸到古人的所思所想,体悟那些优秀的价值理念和思想智慧,聆听那亘古流传的历史故事,感受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宝贵财富。在那些竹简木牍之中,在那些青铜器皿之中,流淌的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以文创形式传播三星堆文化,对三星堆文创进行数字化、创新化设计,可以更好地让大众感受到三星堆背后悠久的文化歷史,近距离感受到文物所带来的文化滋养,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强化民族意识。文物所传递的情感不受时间限制,通过文创产品的数字化,可以让人们近距离体会文物背后的情感,体悟其中的文化价值。对数字文创产品进行开发创作,才能让更多的文物进入大众生活。

参考文献:

[1] 曹铁娃,曹铁铮,徐苏斌.三星堆文化的中国文化基因及其当代表达[J].创意设计源,2022(3):36-42.

[2] 吴长青.公众考古的另一种载体:文创产品和文创思维[J].公众考古学,2020(0):127-138.

[3] 练春海,任欣.三星堆考古盲盒设计的经验和启示[J].创意与设计,2022(3):27-34.

[4] 许蕾.三星堆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成都:成都大学,2021.

[5] 涂俊仪.“两创”视域下文物形象的跨媒介创意表达与传播:以三星堆文物为例[J].北京文化创意,2021(4):35-41.

作者简介:徐阳(2003—),女,辽宁大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学(师范)油画。

常伟廷(1979—),男,吉林梅河口人,硕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大型绘画。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古蜀文明之三星堆数字艺术文创研发”成果,项目编号:202210165026

猜你喜欢
中国化数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圣经》经文中国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