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自然交互设计研究

2024-03-28 23:11赵永才王晓娜
艺术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交互设计老龄化

赵永才 王晓娜

摘要: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人选择外出务工以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然而这削弱了亲人间的联系,而家庭中的老年人对智能化产品适应能力弱,难以获得精神支持。应对现有的托盘类产品进行情感化设计,改进交互方式,在使其具备实用意义的同时,解决家庭成员间缺乏联系的问题。方法:文章从跨学科视角出发,充分融入设计、交互、机电等多学科知识,通过3D建模和软件渲染完成产品的初级开发。结果:将交互理念引入智能托盘的设计中,使其具有人性化特点,探索智能托盘的情感化设计实践,提出一种以自然交互为基础的现代智能产品设计方法。结论: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交互设计领域情感化研究的内容,在产品设计中更加关注人的情感,注重用户日常行为习惯的引入,使交互过程在具备情感意义的同时更加自然。

关键词:自然交互;交互设计;情感化设计;老龄化;智能托盘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5-0-03

0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能够充分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追求智能、舒适、便利。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产品的交互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智能产品层出不穷,但多为出行辅助产品,忽视了情感需求[1]。未来,以情感化为基础的交互方式将成为重要趋势。因此,要以自然交互理念为依据,使智能交互产品设计情感化。

1 情感化交互研究

1.1 情感化设计和情感需求

情感化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设计界提出的一种新的产品开发思路和方法。情感化设计要求以人为本,以用户的心理为导向进行设计,满足其心理需求。当代产品设计能够通过产品的形态、色彩、材质等特性,激发用户行为层和本能层的情感,而多元化的产品内涵能够引起用户反思层的情绪。用户反思层的情感需求基于本能层和行为层,能够赋予产品更丰富的内涵,使产品更贴合时代[2]。情感化设计理论在产品设计、交互设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情感交互体验,引发用户更深层次的思考。

情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主观态度的内在表达方式,驱使着人类采取各种行为。用户的情绪表现和注意力表现直接受到产品外观的影响。用户的心理很大程度上由其思维、情感等决定,其内在的情感化行为决定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愉悦度与满意度。情感化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对用户情感需求进行深入探索[3]。情绪的指向是对客观事物与自身的需要相适应的态度,主要表现为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

1.2 基于情感化设计的用户需求层次分析

以智能托盘为例,开展情感化设计应关注用户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从本能、行为、反思三个层面来划分情感层次。

第一,本能层。智能托盘的使用场景常为室内,考虑到用户年龄跨度大的问题,应采用易于辨别的基础颜色,如黑、白、绿、红、黄等,同时适当提高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智能托盘主要采用亲肤的塑料材质,为用户安全提供保障,木制部分应选用米色、白色、黄色等颜色的木材。

第二,行为层。上班族有回家随手放置物品的习惯,如卡片、车钥匙、大门钥匙等。青壮年群体对智能化产品的适应能力较强,而老年群体存在新技术恐慌和能力不足的情况,屏幕信息的交互方式应考虑老年群体的需求,如设置较大的字体,提供适当的声音反馈。

第三,反思层。面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家庭成员分家后联系减弱的情况,不少家庭成员都有加强亲情联系的愿望。研究发现,放置物品获得灯光反馈这一交互方式,不会占用太多的注意力和精力。在交互过程中加入认同亲人安全回家的反馈体验,不会直接与亲人建立起信息交流通道,但有助于增强价值感和对亲情的认同感[4]。

2 基于情感化的自然交互策略

2.1 现有自然交互技术

自然交互是指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习惯,与产品直接进行交流。其主要特点是,用户不需要刻意学习产品的使用规则,仅需要联系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就可以使用产品完成对应的工作。自然交互技术强调“实景”的效果[5],能给用户带来便利,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情感需要,进而使用户在情感上得到更深刻的体验,让智能技术以更和谐的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

在现实中,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源自生活的非自然的行为方式与产品交互,如图形、字母、数字等抽象符号。因此,自然交互也就有了新的意义: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行为习惯和生活经验,与产品交互。

2.2 基于自然交互的设计方法

自然交互可分为显性自然交互和隐性自然交互。显性自然交互基于用户自然行为习惯,以用户行为经验为核心,与用户的行为习惯高度结合,从而降低用户的学习难度,增强产品的普适性,如触碰唤醒屏幕、按开关打开灯、转动旋钮调节音量等。隐性自然交互设计的核心是与产品积极交互的行为,即对用户的预期行为作出提前反应,如坐到椅子上时电脑自动打开、回到家时走廊灯自动亮起等[6]。因此,要对用戶和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分析环境,综合判断用户需要,从而确定产品的交互形式。

2.2.1 自然行为设计

无条件的反应是自然而然的反应,由无条件刺激引发的先天反射行为,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学习,就像是异物进入眼睛后忍不住眨眼一样。有条件反应又称为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经过长期的学习和体验,作用在身体和精神层面的反应,就像手机屏幕一亮就以为收到了新短信一样。潜意识不需要刻意去做。例如,一些比较腼腆的人在与人交谈时会面红耳赤[7]。在进行智能产品设计实践时,应该注重产品在用户生活中的自然表现,并根据用户的“自然行为”,选择最符合用户需求、用户信息负担最小、最自然的交互方式。

2.2.2 情境适应性设计

在自然交互过程中,要实现产品的主动交互,就需要定义场景中的情景线索,尽可能收集与产品功能相关的情景要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较准确地预测用户的期望行为,以使产品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时间与用户进行积极主动的交互,满足用户无意识的需求。可以通过环境情境对用户需求进行感知,环境情境涉及产品所处环境中的光照、声音、温度、时间等信息,智能产品可以通过配置的各种传感器来感知环境信息。传感器之于整个产品,就像眼耳鼻喉之于人体,其赋予了产品多种感觉,能使产品更系统地记录周围的环境信息[8]。

2.3 自然交互的情感化分析

在交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用户的潜在需求,这是好的自然交互体验的关键。只有关注用户的深层次需求,才能将产品的情感关怀传递给用户。研究用户的显性需求,可以改进产品的功能,优化产品的使用体验。对用户的隐性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实现产品设计的情感化和个性化。满足用户内在需求的产品,更容易使用户产生情感共鸣。以情感化研究为基础的自然交互设计,更能将人的情绪融入产品,让人与产品的交互过程更自然、更有感情[9]。在设计过程中,情感化交互产品应当始终贯彻“自然”的理念。

3 智能托盘情感化设计实践

经过前期的调查与研究,产品的外观设计决定参考树枝。挂钩类产品在外形上与树枝具有较高的相似度,通过提炼造型,能使智能托盘的挂钩部分更加简约,同时木材能够匹配多种生活场景。另外,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接受度。

3.1 形体塑造

托盘既可以放置物品,又可以作为一块屏幕,点亮后进入软件界面,与另一端产品进行数字信息传递。挂钩采用树枝形态,整体造型相对简约,其中的一个树枝可以分离出来作为触控笔,放置在家中的其他地方。

3.2 材料及色彩

产品要能方便各个年龄段的人使用。对于父母端,应该减少金属材质的使用。对于子女端,材料的选择应具有多样性,但对于有婴幼儿的家庭而言,产品的选择要更加小心。材料要安全环保,不能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通过横向产品对比以及用户推荐,选择ABS塑料作为主要材料。外部圆环采用橡胶材质,以使触感更加舒适[10]。

色彩要适合家庭环境,与整体造型和谐统一,不能太过单调,也不能太过鲜艳。因此采取如下配色方案:产品主体采用马尔斯绿,给用户带来舒缓宁静的感觉;橡胶部分采用银色,配合木材自身的颜色,使整体产生自然的感觉。

3.3 情感化的自然交互体验

3.3.1 数字信息传递

智能托盘能实现数字信息的双向传递,数字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技术原理类似电子邮箱。孩子外出时,可以打开产品的留言功能模块,提醒父母天气变化,注意保重身体。产品暂时保存信息,当父母靠近产品时,产品推送孩子传达的消息。这种延迟的消息传递没有直接建立亲人间信息交流的渠道,而是根据情景线索,探索用户心理方面的需求[11]。

3.3.2 感应式的同步灯光效应

智能托盘可以实现远程的感应式的同步灯光反应,一方的传感器在检测到数据的同时,通过转换模块,将数据发出,以作为控制信号。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灯光的变化。应用到使用场景中,子女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住所,将钥匙挂在产品的挂钩上后,父母家中的智能托盘随即亮起灯光,向父母传达孩子安全到家的信息。这种交互方式尊重用户的生活习惯,无须刻意学习产品的使用规则[12]。

4 结语

本文在情感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然交互进行智能托盘的设计,旨在解决当代社会中亲情联系逐渐减弱的问题,关注用户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

在如今的产品设计领域,自然交互和情感化设计十分重要,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非常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交互设计领域情感关怀的缺失,更关注人的情感,使用户与产品之间产生更多的情感交互。研究发现,用户情感方面的需求在交互产品设计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用户的日常行为习惯,将其融入交互方式中,能引发用户的共鸣。

受技术限制,在产品情感化设计中,自然交互的运用范围较小,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情感化和自然交互设计相关研究会取得重大进展。

参考文献:

[1] 曹方明.物联网智能家居中的人机交互[J].家庭科技,2020(1):13-15.

[2] 兰玉琪,刘湃.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产品情感化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12):23-28.

[3] 刘湃.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产品情感化研究与应用[D].天津:天津美术学院,2019.

[4] 王也.用户体验设计中情感与同质性特征的现象学反思[J].世界美术,2021(1):35-41.

[5] 张柏慧.交互设计中的情感化元素[D].长春:吉林大学,2019:18-21.

[6] 汪颖,黄泽.自然交互技术发展现状的知識图谱分析[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21,31(3):179-185.

[7] 嵇柔,巩淼森.自然交互设计在智慧家庭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22):208-213.

[8] 王瑞.基于自然交互方式的智能产品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2019,36(S1):29-33.

[9] 辛向阳.从用户体验到体验设计[J].包装工程,2019,40(8):60-67.

[10] 李君华,张翰丰.基于用户体验理念的老年助行产品研究[J].设计,2021,34(13):18-21.

[11] 张斌.智能家居产品中的交互设计应用研究[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19.

[12] 陈永新.基于家居环境中人机交互设计的探讨[J].新型工业化,2020,10(11):52-53.

作者简介:赵永才(2000—),男,山东聊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王晓娜(1979—),女,河北高邑人,硕士,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人机工程、产品开发及创新设计。

猜你喜欢
情感化设计交互设计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基于用户体验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关于家居纺织品设计的情感化研究
浅谈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莆田电子商务界面设计的艺术研究
由救生系统出发看水域救生新思路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