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4-03-29 22:02黄身勇
中国德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双一流导师研究生

■ 黄身勇

2022年,全国在学研究生365.36万人。[1]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当今时代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随着信息化、全球化加速演进,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意识形态风险日益凸显,形势益愈复杂。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抢抓机遇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推动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本研究以福州大学为例,走访了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4所“双一流”高校,召开了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代表参加的6场座谈会,访谈部分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以及研究生等代表,在福州大学等高校2,160名研究生中开展问卷调查,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反馈总体评价

调研显示,针对现阶段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各高校积极探索,采取有力措施,已初步形成有效的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大部分研究生呈现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参与度和满意度总体较高的特点。

(一)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总体较好

调查发现,研究生普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有87.73%的研究生认为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重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评价中,有91.39%的研究生表示非常重要。这说明研究生认可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认知中,大部分研究生认为应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方针和形势安全教育、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学风教育等,基本涵盖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具有较好的认可度。

(二)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总体较高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调研中,主题教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成为90%以上受访研究生的共识。在对党建工作的总体评价中,80.05%的研究生表示“效果良好”,71.16%的研究生认为党建工作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最大作用就是“思想引领”,可见党建的育人作用突出,成为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在后续访谈中,受访研究生对参与一“马”当先知识竞赛、思政课创新汇演、暑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表现出较大兴趣,反映出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总体较高。

(三)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度总体较高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实施情况评价中,有99%的研究生表示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研究生对“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作用发挥评价较高,有96.7%的研究生表示认同。研究生对导学关系的评价满意度较高,88.94%的研究生认为“非常融洽”或“比较融洽”。同时,在对研究生辅导员整体工作评价中,有72.04%的研究生选择“很好”。在访谈中,受访研究生表示,通过参加校友、劳模等朋辈分享会,参加“菁国女教授”等学术榜样科研成长沙龙,参与五四评优表彰和五四班级风采展等,感受到朋辈群体在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参加一“马”当先知识竞赛、青马班等理论学习,对提升思想境界和理论修养有较大帮助;参加系列文体活动,能有效缓解科研学习压力。以上反映出研究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评价较好、满意度较高。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未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必然要求。[2]调研发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协同机制有待完善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主要由谁负责”的问题上,有49.63%的研究生表示应由各方共同协作完成,有19.21%认为应由研究生辅导员负责,还有19.17%认为应由导师负责。这说明超过一半的研究生对协同育人未达成共识。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主要方式评价中,仅有39.63%的研究生表示应通过党团和班级建设进行。这反映出研究生团支部和班级作用发挥有待提升。在个别访谈中,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反馈的“缺少沟通反馈机制”以及“跨校区传帮带弱化归属感不强”的问题,研究生反馈的“各培养单位缺少协同宣传导致活动信息不对称”问题,则反映出受访对象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不够满意。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在研究生和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区别评价中,研究生普遍认同在实施主体、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目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不同。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最突出问题的评价中,有39.49%的研究生认为是“形式主义”,有32.69%的研究生认为是“形式单一”,还有15.88%的研究生认为是“内容刻板”,反映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薄弱环节和差距。在座谈、访谈中,研究生辅导员也就如何做好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衔接、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激烈讨论,但未能达成共识。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除学术问题外,研究生在思想问题、党建工作、个人发展、生活话题和文化娱乐等方面与导师交流程度一般,反映出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引导相对较少。而对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评价中,48.56%的研究生认为是“学术发展”,仅有38.89%的研究生认为是“思想把舵”。这说明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在对“当遇到困惑第一个想到的求助对象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中,研究生更多选择了朋友和研究生导师,占比达到38.84%和29.26%。这说明研究生辅导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另外,仅有16.34%的研究生认为应加强自我教育,这反映出研究生对自我教育认可度较低;19.03%的研究生认为朋辈群体对自身影响很大,这反映出研究生朋辈群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后续访谈也反映出了导师参与党建工作投入不够、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方式不新、研究生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

(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教育实效的育人合力有待进一步凝聚

当调查“学习生活条件存在主要问题”时,近半数的受访研究生认为,宿舍区充电桩等配套生活设施条件不能满足预期需求。超过一半的受访研究生对教学科研场地条件表示不太满意,其原因与近年来研究生规模扩张和硬件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有关。大部分受访研究生辅导员反映研究生德育评价作用未发挥,大多数受访研究生导师表示研究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学术激励机制不足、就业择业观存在偏差等已经成为制约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上说明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育人效果不佳,育人合力尚未形成,研究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面临的实际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瓶颈。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对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应从以下六方面着手,构建高质量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整体协同、一体推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检查和评估。加强统筹协调,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研究生院和学生工作部协力共抓、学院党委履行主体责任的“三位一体”纵向机制,建立实验室、课题组、学生管理部门、团委、后勤保障等各部门协同共管的横向机制,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应。[3]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将党建与思想引领、专业教育、科研创新、导师育人、过程育人相结合,创新研究生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在科研团队、学术梯队、专业年级、班级等纵横交错建立党组织,探索推行党员积分制教育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研究生基层党组织的辐射作用。建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会制度,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按照本科生、研究生不同特点,做好本研互动和衔接,推进本研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考核体系,把研究生育人成效作为各培养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转变工作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一是要坚持双主体教育观念。重视研究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研究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发展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意识,使研究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二是要坚持以生为本理念。研究生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强,因此要从研究生的主体需要和自身发展规律入手,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水平人才为目的,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从关爱研究生的健康成长着手,及时掌握研究生思想动态,了解新时期研究生的心理特点,注重专业技能进步的同时也要注重思想水平、道德素质的提高,将研究生德育评价体系纳入研究生各类奖助学金评比,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要树立本研两学段一体化建设理念。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认知都有所不同,要做好本研两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侧重点的衔接,在职业规划、求职技巧指导等方面加强本研两学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续性,畅通本研两学段党员继续教育和考核评价机制,实现本研两学段协同育人模式。

(三)明晰各方职责,形成“各尽其责、各显其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理顺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等各方职责,构建“学校—学院—导师—辅导员”四级管理体制,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化、全覆盖。一是学校党政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学校出台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办法,理顺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学生党员骨干、家庭、校友等各方职责。[4]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每月听取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其他各部门负责每月召集工作例会,抓好思想调研、舆论引导、活动协同宣传以及组织管理工作。二是健全二级管理体系。发挥二级学院主体责任,设立院级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学院党政班子重要议事日程,每月举行例会,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扎实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强化导师责任制。建立“导师联席会议制度”,做到思想正确引导,学术严格把关,生活热情关心,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并纳入年终考核。四是抓好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强化培养培训和工作交流,着力提升研究生较为关注的辅导员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情怀等方面素质能力,完善辅导员考评体系和评优奖励制度,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思想引领、学风建设、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服务研究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打通发展堵点,完善“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一是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把学术道德纳入研究生的教育教学环节,贯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营造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实验室、课题组文化,努力使研究生成为良好学风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二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研究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横向上以实验室、课题组、班级等为单位,开展适合研究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注重培育学生的自尊、自爱、自强的优良品格,纵向上以年级、学院、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帮助研究生掌握各种积极、合理、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为学术发展和社会适应赋能释压。三是提升创新能力教育。落实高水平论文奖励机制,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选拔培养,设立校内外专项基金鼓励研究生以各种方式参与创新类学科竞赛,激发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营造一个蔚然成风的创新素质教育氛围。

(五)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差异交叉、多维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

一是要基于研究生年龄特点、文理科差异、课题组差异等情况,坚持将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以研究生党团、班级和社团组织工作为抓手,搭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平台。充分发挥研究生基层党组织的辐射作用,形成科研团队、学术梯队、年级专业、班级等纵横交错的自我教育轴线。同时还要以研究生班级为基点,以研究生社团组织为拓展,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研究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基于研究生学术性突出的特征,坚持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以提高研究生学术科研素养为着力点,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着力创新研究生培养学术科研素养模式,通过搭建校友、劳模等朋辈学术交流平台、举办学术竞赛等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术研讨之中,做好研究生学术科研方向性引导,有效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三是要基于研究生实践性强的特征,继续以实践育人为目标,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结合学科特点,着力拓展实践育人的丰富内涵,通过社会实践、实习锻炼、志愿服务、主题教育、专题调研等多维度开展研究生实践教育活动,加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

(六)凝聚育人合力,形成“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首先,落实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打造党政齐抓共管,校内各学院各部门各单位严抓落实、狠抓成效、各尽其责的工作格局。其次,落实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责任,发挥首要责任人作用[5],营造良好的课题组学风与特色科研文化,积极与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配合,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再次,培养辅导员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接课题组、实验室主要负责老师和研究生导师,深入研究生组会,在研究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后勤保障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使辅导员成为辅导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同时,充分发挥其他育人主体的补充作用,增强专业课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强化教职员工的服务育人作用,提升研究生自我教育的管理育人功能,加强各校区教育管理部门的联动服务机制,使之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最后,形成层级传导的“迅速反馈响应机制”和各教育主体的定期研究生学习生活交流会,在出现心理问题等突发事件时,使各教育主体能各有侧重,协调配合,发挥最大功效,形成“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共同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双一流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