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思入读:学习活动观下初中英语3B阅读教学

2024-04-04 14:06白钰涵张丽华周海桃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语篇经验文本

白钰涵 张丽华 周海桃

【摘 要】“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的主旨思想和教学建议均指向改变知识本位的英语教学现状。因此,如何理解学习活动观之“活动”,如何在教学中践行学习活动观,成为英语教学急需破解的问题。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遵循“3B原则”,即引导学生理解语篇、内化语篇、超越语篇,发挥英语学科育人价值。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活动观;3B阅读教学;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07-0069-03

【作者简介】1.白钰涵,南京市钟英中学(南京,210002)教师,二级教师;2.张丽华,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外国语学院教授;3.周海桃,江苏省淮阴中学开明分校(江苏淮安,223001)教师,一级教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了思维活动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面对新课标下英语教学思想的系统性转变,如何通过创新教学设计,将思维品质培养融入教学活动中,践行学习活动观,发挥英语学科育人价值,成为初中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英语学习活动观之“活动”是承载着思维的活动。活动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活动的灵魂,二者有机结合形成积极的经验。这种指向学习者积极经验建构的活动是新课标学科育人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

一、融思入读:英语阅读3B原则

我們通过阅读,与文章中的人物互动,并在互动过程中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等。要完成这些思想层面或是精神层面的活动,没有思维的主动参与是不可能的。因此,教育的目标是对经验的重组与改造,是对学习者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与改造。

因经验具有连续性,观念的塑造或改造需要在连续的活动中进行,即在前后关联的、包裹着思维要素的活动中进行。因此,教师设计的阅读教学活动应将学习者的思维融入阅读活动之中,即以思维为起点,寻着一条螺旋上升的通道前行,直至形成完整的经验。

遵循这个理念,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三个层次关注阅读活动过程——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理解语篇),Reading Behind the Lines(内化语篇),Reading Beyond the Lines(超越语篇),简称“3B原则”。

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属于阅读解码阶段,目的是引导学习者通过一定的阅读策略获取阅读文本的基本信息,建立知识间的关联,理解文本主旨大意。Reading Behind the Lines阶段,学习者需要透过文本的符号和表达方式,探寻作者的言外之意,对文本知识信息进行迁移,或对文中所表达的思想进行探究、验证。Read Beyond the Lines阶段,学习者需要从文本中跳离,转向自我的内心与精神世界,探寻此次阅读活动对自己产生了怎样的反作用力,从而形成完整的阅读经验,体现阅读活动的育人价值。

二、学习活动观下3B阅读教学实践

本文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4中的Reading 板块 Gulliver in Lilliput为例,对学习活动观下3B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及实践进行探索。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

本教学设计采用统领式目标设定方法,以端点目标和赋能目标进行描述与表达。本课时端点目标为:学生能够通过3B阅读清晰认知“选择—行动—结果”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了达到这个端点目标,我们设置了4个赋能目标:(1)掌握文章的大意和重要细节,并阐明主人公的行为反应和心理变化;(2)把握文章情节,画出思维导图,提高逻辑性思维能力;(3)基于文本内容创编故事结局,锻炼写作能力,促进创新思维发展;(4)反思自身经历,转变自身情感态度。

本教学设计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真感受”“真思考”“真获得”,建构积极的阅读经验与思维经验,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改造旧经验,发展新经验。

(二)学习活动过程

1.活动1:观察插图,感知“大”与“小”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见图1),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自由选择带入“Giant man(Gulliver)” “Tiny man”角色,想象:What can I do if I am as huge as Gulliver or as small as the tiny man?

【设计意图】此活动连接视觉与直觉,要求学生带入角色,训练学生的感知力、想象思维力与直觉思维力。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要求学生即刻用英语表达,而是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向内投放,关注作为Tiny man 和 Giant man 时自己不同的身体感官、感受、状态与变化。

2.活动2: 分析插图,对比描述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初读语篇,继续代入角色,完成表格(见表1),体会格列佛(Gulliver)和小人国士兵(Tiny men)此时的遭遇与心情。

【设计意图】此活动考查学生的细节观察力与思维有序性。活动中学生从直觉思维向分析思维过渡,开始用语言表达自己在活动1中形成的思维。

3.活动3:深入阅读,梳理脉络

学生浏览语篇,梳理文章的开端、高潮和结局。再次通读全文,标出格列佛和小人国士兵的反应,并通过小组合作,将格列佛劫后余生在荒岛上醒来后的所见、所闻、所感,匹配到线状图中(见图2)。

【设计意图】此活动训练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要求学生抓住语篇故事线,加深对小说情节的理解,锻炼其逻辑推理能力,并为后续探究主线作铺垫,为知识迁移作准备。

4.活动4:结尾创编,角色扮演

教师提供续写提示句,学生小组合作填写思维导图(见图3),根据不同的“选择—行动—结果”,进行故事演绎,展示个性化创编结局。

After breaking the rope, Gulliver saw a huge army of tiny men coming straight towards him...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已熟知文章内容,本活动旨在回顾故事主线,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帮助学生构建逻辑框架,辅助学生创编结尾,调动学生创新思维,建立“选择—行动—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

5.活動5: 小组讨论,分享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过往的经历,讲述自己的“选择—行动—结果”故事。

【设计意图】此活动意在引导学生静心回顾自己过往的经历,主线由“暗”到“明”,跳脱文本,转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导其进行经验的重组与改造。

6.活动6:自我反思,交流总结

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经历进行反思,记下“选择—行动—结果”这个活动过程中的决定因素,然后在小组内按顺序将笔记传给下一个学生,直到笔记回到自己手里。随后,小组同学交流总结,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学生反思自己过去的得与失,深度思考“选择—行动—结果”的辩证关系,对自己做事的策略和态度进行评价总结。此处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原创意识,并适时引导。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背景下“学习理解(导入文本、解读文本)——应用实践(深入文本、内化文本)——迁移创新(联系经验、自我反思)”的3B阅读教学逻辑。教师鼓励学生在不同活动中逐步深入思考,促使其在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推断、批判与创新活动中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良好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杜威.经验与教育[M].盛世群,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6.

[3]卢梭.论语言的起源[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本文系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2年省级重点项目“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活动性教学观与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202210323037Z)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语篇经验文本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经验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