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袜子去哪儿了”

2024-04-05 16:02张唯丹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坤坤柜子星辰

张唯丹

袜子不见了

午睡结束,孩子们都忙着穿衣起床。突然听见“啊”的一声,星辰紧闭双眼,大声哭喊道:“我的袜子不见了!”我走到床边蹲下身来问:“星辰,你的袜子呢?”星辰哭闹的声音弱了一些,抽泣着回答我:“我也不知道,我脱下来就放在这里的。”他的小手指向自己的床尾。我抽了张纸帮星辰擦擦眼泪,说:“星辰,在幼儿园睡觉时可以不脱袜子的。”星辰大喊:“不脱袜子我不舒服,我要脱我要脱。”“你实在要脱就要收好哦!”我耐心回答。星辰噘着嘴喊道:“哼,我才不要收呢,都是妈妈给我收。”一旁的佳欣说:“你已经不是小宝宝了,自己的东西要自己收的!”星辰一脸不高兴,我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叫孩子们一起帮忙找失踪的袜子。有的孩子趴到床底下找,有的去椅子上找,还有的在床上翻来翻去……只听雨桐大声喊了一声:“星辰的袜子找到了!”睡房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原来袜子藏到栏杆和床的缝里了!

下午活动时,我问大家:“星辰的袜子为什么会不见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坤坤说:“他睡觉的时候总爱把袜子踢掉。”雨桐说:“睡觉的时候我们把裤腿用袜子扎紧就不会掉了。”星辰说:“我就是喜欢脱袜子睡觉,这样我的脚比较舒服。”小智说:“那脱下来的袜子就不能乱放,可以卷起来,放在自己的小椅子上,这样下午起床就能找到了。”

教师思考:

这次“寻袜”小插曲可否引发幼儿产生初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呢?小智对星辰说的那句“脱下来的袜子不能乱放,可以卷起来” 让我认识到幼儿学会物品整理收纳的重要性。《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也对幼儿的“生活自理”作出了相应的要求:“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分类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教师应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引发幼儿对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意识到自己的东西不能乱丢乱放,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自我服务。

整理生活柜

周三下午,我决定带孩子们玩“小柜子开开门”的游戏,规则是教师点到谁的名字,就请谁迅速打开自己的生活柜,找到指定的物品。孩子们瞪大了眼睛,露出期待的表情。“好,准备开始……可馨!”我犹豫地喊出第一个幼儿的名字。“请你取出口罩袋。”我说。可馨愣了一下,飞快地跑到柜子前,刚打开柜子就小声说:“我怎么有这么多塑料袋,口罩袋去哪里了?”说话间好几个塑料袋掉了出来,可馨随手拎出一个袋子,仔细一看不是口罩袋而是衣物袋,然后又伸手去掏,终于找到了口罩袋。可馨低下了头:“我要是把塑料袋折起来放就好了。”“好,下一个请坤坤!”坤坤立刻起身走到柜子前拉开门。“请你拿出文件袋。”我说。坤坤小心翼翼地把文件袋抽出来,但还是有几本书和几张作业单跟着滑落了下来。接着,我还请了皮皮和豆豆,他俩拿出东西时也遇到了差不多的情况。

“为什么刚才几位小朋友在取东西的时候,都会有物品掉出来呢?”我看着全班孩子,投出疑问的目光。星辰说:“是柜子里的东西太多了吧!”我又问:“那你们柜子里的东西多吗?需要整理吗?”大家都点了点头。“生活柜需要你们的帮助,加油!”伴随着我的一声加油,孩子们快速行动起来。不久又听见可馨说:“我的小鲤鱼黏土藏在最里面,我找了好久才找到,所有东西就又弄乱了。”子雍说:“我的抽屉收纳得很整齐啊,可是为什么一拿东西就又乱了呢?”

教师思考:

“袜子不见了”引发了我想借此机会帮助幼儿学习整理归纳的想法。而生活经验往往需要通过幼儿亲身体验、动手尝试才能够获得,幼儿的生活柜、玩具柜和收纳盒就成了他们的练习场。幼儿初次尝试整理物品时很可能出现“杂乱無章”的场面,教师应从容地接受并鼓励幼儿大胆去做。当我真正“放手”时,发现原来并不是幼儿不想整理,他们只是缺乏整理的要领和技巧。

收拾游戏区

到了周四,我提议玩一个整理班级的游戏,孩子们都无比期待。我先出示了一组柜子的照片,引导幼儿讨论抽屉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武器”,可以让它保持整齐。“老师好像把柜子里的东西全都拿出来了啊。”可馨说。坤坤补充道:“老师一定是想先看看自己有哪些东西,然后再把它们放整齐吧!”我点头回答:“是的,清空是收纳的第一步!”星辰看到了我的回形针收纳盒和铁夹子收纳盒,好奇地拿起来:“你们看,这里面全是回形针和木夹子。”我适时解释:“零碎小物件可以用罐子装起来,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物品可以放在一起,比如:笔和笔放一起,剪刀和剪刀放一起!”扬扬说:“原来老师的柜子是按照物品的功能分类摆放的。所以,就算经常从柜子里拿东西也不会乱!”佳妮说:“老师一定是用完需要的东西就很快把它送回家了。”

在热烈的讨论中,幼儿对于生活柜的收纳有了更进一步的经验和思考。我顺势问道:“你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孩子们纷纷点头。分组整理开始了,“红组整理建构区,黄组整理生活区,绿组和橙组共同整理美工区。紫组整理音乐区,蓝组整理语言区和插塑。”一番热火朝天后,整个班级确实清爽了很多,每个柜子都整整齐齐,之后我提醒幼儿想一想如何才能让教室保持整洁。雨桐说:“用完的东西要及时送回原位。”“那如果记不得玩具该放在哪儿了呢?”可馨说:“做标记!”“真是个好办法!我们一起来画标记吧!”我提议。

教师思考:

虽然初次整理生活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值得高兴的是:这是幼儿主动提出的想法,并且在尝试中发现了新的方法和思路,进而在第二轮整理玩具柜活动中有了进步。经过全班的讨论与总结,幼儿能按照先清空、再分类、最后按大小整理的方法进行整理,柜子里的衣服、袋子、作业单都被摆放得整齐有序。

我是生活小帮手

下午放学前,我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让孩子们回家后把自己的东西也整理一遍。第二天,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分享起来。轩轩说妈妈教他用“立面收纳法”来叠衣服、叠裤子,小衣柜也被收拾得很整洁。轩轩骄傲地告诉我竖着摆放的物品更方便去拿,不容易弄乱。子锋回到家就分享了在幼儿园学到的收纳本领,还把玩具筐变得特别整齐,被爸爸妈妈夸是“了不起的收纳师”。后来,很多爸爸妈妈都在群里分享了孩子们整理过的玩具柜、书柜照片,对本次活动表示非常满意。

教师思考: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同样离不开父母的熏陶与鼓励。园所与家庭的相互配合,更有利于帮助幼儿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能够将学到的本领应用在自己的“小天地”中,物品不再是乱糟糟的,也会有意识地取用物品后及时归位,衣物鞋袜不再随便乱扔,玩具会按照类别归类,还会利用标签分清物品,等等。

活动反思

1.关注偶发事件,捕捉教育契机

看见儿童,往往要基于教师细致的行为观察和动机解读。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从细微的行为中捕捉关键信息,将“一眼扫过”变成“用心看见”。在“袜子不见了”的案例中,教师就善于抓住生活教育的时机,敏锐地发现了幼儿遇到的收纳问题,并耐心倾听、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引导他们尝试去思考“乱”的根源,为其提供学习的支架,让每个幼儿都动起来,帮助他们学习收纳的方法。

2.提供活动支架,促进能力发展

在开展整理活动之前,教师鼓励幼儿先计划活动内容,包括“哪里需要先整理”“需要谁的帮助”“整理分为哪几个步骤”“需要什么材料”等。然后通过多途径的感知、探究,以及教师的经验梳理,帮助幼儿获得了一些基本的整理方法和技巧。教师应注意根据幼儿能力水平的不同,为他们提供多种难度的整理方式,并对计划的详细程度做差异化要求。当幼儿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支持与指导,为问题解决提供支架,帮助幼儿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实践,进而提升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3.注重习惯培养,争取家园共育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这道出了好习惯的重要性。而引导幼儿学会收纳益处多多,这不仅需要教师的智慧,同样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和教师彼此信任,积极沟通,相互配合,更有利于幼儿好习惯的培养和巩固,从而能增强幼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猜你喜欢
坤坤柜子星辰
柜子也疯狂
柜子
Optical scheme to demonstrate state-independent quantum contextuality
以梦为船,奔赴星辰大海
散乱星辰
半日小保姆
我会玩
半日小保姆
柜子不再孤单
小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