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技创新效率实现“三级跳”

2024-04-08 13:14王漪
投资北京 2024年3期
关键词:新质增幅科技成果

王漪

近日,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23”。研究显示,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稳步攀升,总体呈速稳质优、行稳致远之势。自“十二五”中期到“十四五”中期,首都科技创新效率实现“三级跳”。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持续增长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简称“首科指数”)是全国首个针对单一城市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自2012 年起,每年发布该指数,连续动态跟踪监测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情况。

进入新时期,北京持续强化“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最新发布的“首科指数2023”显示,“十二五”中期到“十四五”中期,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持续增长。总指数得分近10 年增幅达83.81%,年均增长率达6.99%,表明科创水平持续提高。

体现科技创新效率的数据显示,“十三五”中期较“十二五”中期提高22.76%,“十四五”中期较“十三五”中期再提高23.18%,首都科技创新发展实现创新效率“三级跳”。

从分项指数看,“十二五”中期到“十四五”中期,首都在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和创新绩效四个方面均明显提升。其中,创新绩效提升最为明显,总体增幅达111.55%。

指数显示,北京的创新资源加速集聚,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快形成。其中,创新资源一级指标年度增幅最大,与上期相比增速提升6.83 个百分点。二级指标创新人才增幅显著,达14.44%。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成效显著,已聚集全国近1/2 的“两院”院士、近1/3 的“高被引”科学家,为北京率先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新时期北京推行各项重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有助于首都科技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创新环境一级指标年度增幅与上期相比增速提升3.91 个百分点。二级指标政策环境增幅显著,比上期增速增加9.1 个百分点。

创新服务持续提质,高标准技术市场实现突破。创新服务一级指标年度增幅4.75%。二级指标技术市场大幅攀升,增速创下历年最高水平。2023 年,北京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实现“双突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总量首次突破10 万项,成交额突破8000 亿元大关。首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特色突出、支撑有力。

创新绩效稳步提升,高质量科技成果不断涌现。2013 年以来,“创新绩效”在一级指标中整体增幅最大,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期年度增速有所放缓。二级指标中,科技成果近五年年度增速均为两位数。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榜单中,北京位列第四,科学研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与上期相比,“首科指数2023”呈现出四大一级指标增速“两快两慢”,主要二级指标增速“四优一缓”的特点。一级指标中,创新资源快、创新环境快、创新服务慢、创新绩效慢;二级指标中,创新人才优、政策环境优、技术市场优、科技成果优、经济产出缓。首都科技創新发展稳步向前、厚积待发的态势持续巩固。

四方面突破应对科创发展风险

进入新时期,北京持续塑造科技创新中心新优势,正在向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不断迈进。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相关专家表示,未来科创领域发展仍需坚持稳中求进,防范四大“风险”,包括应对创新发展增速放缓,避免“资源诅咒”风险;应对创新模式群体模仿,避免“羊群效应”风险;应对创新体系发展演进,避免“黑箱陷阱”风险;应对创新治理跨域协同,避免“水土不服”风险。

对此,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建议在动能、路径、服务、机制四方面实现突破。

在动能上突破,蓄势筑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试点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孵化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制造业;推动前沿技术在服务业应用拓展,发展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服务业;抓住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及城乡融合发展所衍生的融合式创新机遇,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在路径上突破,各展其长挖潜区域新动能。推动城区发展战略融合,促进城区创新策略特色化发展。跨部门方面,创新路径特色向首都核心功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奥运城市等首都城市定位融合;跨区域方面,政策举措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等区域发展战略融合;北京市内,深化城区结对协作,推动城区与“三城一区”主平台协同发展。

在服务上突破,深化改革释放创新能动性。借助北京新一轮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一是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强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和市场能力。二是形成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消除科技成果转化堵点。三是破解国际人才工作生活便利化服务难题,促进国际化创新型人力资本要素集聚。

在机制上突破,善用市场建设创新共同体。加强制度创新,推动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和“三城一区”创新共同体。一是灵活选择协同创新形式,明确风险分担和收益共享机制,促进创新要素合理布局。二是集成应用先行先试政策,打造协同创新园区示范样板。三是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国际先进技术和首都重大科技成果市场化应用。

猜你喜欢
新质增幅科技成果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助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先锻造新质思维
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2022年1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2016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800万辆增幅比上年较快提升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