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机农艺技术深度融合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4-04-08 09:09刘文静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7期
关键词:农艺现代农业作物

刘文静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仅仅依靠农机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因为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作物品种选择、种植方式、施肥灌溉等多个方面。因此,农艺技术与农机技术的深度融合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历程中,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作为两大重要支柱,共同推动着农业的进步与革新。农机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机械力量,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农艺技术则关注于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生态环境,以求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然而,这两者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的深度融合,意味着机械设备与农业生产工艺的完美结合,这种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能优化作物生长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在融合过程中,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

一、农机与农艺在生产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1、农机与农艺的概念

农机与农艺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两个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农机,即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加工过程的各种机械和设备,在现代农业中,农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耕作、播种、施肥、灌溉、收割等各个环节。例如,拖拉机用于耕地,播种机用于播种,收割机用于收割作物。这些农机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农艺,是农业生产的技术和方法,涵盖了土壤管理、作物育种、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农艺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在现代农业中,农艺的研究和应用,为農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农机与农艺的关系密切而互补,农艺的需求推动着农机的发展。例如,为了适应精细播种的需求,播种机不断升级,实现了精准播种、变量播种等功能。农机的发展也为农艺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高效施肥机的出现,使得农艺中的精准施肥得以实施,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农机与农艺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支柱,二者的相互推动和促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2、农机与农艺的关系

农机与农艺在农业生产中具有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关系,这种关系源于农机和农艺各自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了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在现代农业中,农艺的精细化、复杂化需求日益凸显,无论是品种改良、土壤改良,还是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等,都需要以科技为支撑,实现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农业生产。而农机,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段,农机的现代化、智能化推动了农艺的精细化实施,使农艺的理念和技术得以在实际生产中落地生根。

随着育种技术的进步,作物的生长特性、抗病虫害能力等都在不断改善,这就要求农机能够适应这些变化,提供更为精准、个性化的农业生产服务。比如,针对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农机需要实现精准播种、施肥、灌溉等,以满足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需求。因此,可以说农机与农艺是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农艺的需求推动农机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农机的发展也为农艺的精细化、高效化实施提供了可能,这种关系的深化和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的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只有将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才能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农机与农艺结合历程

自古以来,农业生产的进步都离不开农具与农艺的改进和创新,真正的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是在现代农业时期才开始的。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农民主要依靠手工工具和简单的农具进行耕作、播种和收割,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械设备开始进入农业领域,最初的农机主要用于替代人力,提高生产效率。例如,拖拉机的出现使耕作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快捷,收割机则可以迅速完成大面积的作物收割。农艺作为农业生产的技术和方法,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农机与农艺结合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扮演着关键角色,农业科学家们通过育种技术培育出适应机械化生产的作物品种,为农机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农机制造商也不断改进农机性能,使其更加符合农艺要求,例如,研发出能够适应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特性的耕作机械,实现精准播种和施肥等。农机的高效作业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而农艺的精细化实施则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益,这种互利共赢的局面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可见,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历程是农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二者的紧密结合将继续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为实现高效、环保、可持续的现代农业贡献力量。

三、农机与农艺相融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农机与农艺相融合面临的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农机技术不断提升,为农艺的实施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例如,智能农机的出现,使得精准农业成为可能。通过北斗导航、遥感技术等,智能农机能够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为农艺中的精准播种、施肥、喷药等提供了有力保障。这种精准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能够提高产量和质量,还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另外,农机与农艺的融合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在耕作、播种、管理、收割等各个环节,农机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这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全程机械化的实现也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提供了基础,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

农机与农艺的融合还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农机的智能化、信息化为农艺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作物生长规律,为农艺决策提供依据,这种科技创新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为农业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种融合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实现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2、农机与农艺相融合面临的挑战

在技术方面,农机与农艺的融合需要解决诸多技术难题,农机的智能化、精准化要求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包括传感器技术、定位技术、数据分析等,而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艺的精细化也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如何根据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和作物品种,制定出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农艺措施,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难题。在农业实践方面,农机与农艺的融合需要适应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多样性,包括大田作物、设施农业、丘陵山地等多种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特定的农机和农艺需求,如何实现农机与农艺的多样化融合,满足不同生产模式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农机与农艺的融合也需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如何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机与农艺融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这需要在农机设计、农艺措施等方面充分考虑环保因素,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农机与农艺相融合面临着技术、农业实践和环境等多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通过科技创新、农业实践改革和环保措施的实施,逐步克服和解决。

四、促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措施

1、推进工作机制上的融合

推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融合,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加强农机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农机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例如,可以引进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农机的自动驾驶和精准作业,我们还需要加强农艺技术的研究,深入了解不同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生产需求,为农机作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和支持。此外,我们需要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这可以通过推广先进的种植模式和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例如,可以采用高效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等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需要加强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生产支持和服务。例如,可以建立农机服务中心、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机构,为农民提供农机租赁、技术咨询、市场信息等服务。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进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农机与农艺的良性互动,为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推进技术标准的融合

推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促进技术标准的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技术研发是实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关键。我们需要加强农机技术的研发,提高农机的适用性和效率,也需要加强农艺技术的研发,研究出更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种植模式和技术,通过技术研发,可以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推广先进技术是实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向广大农民推广先进的农机和农艺技术,也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意识,通过推广先进技术,可以促进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技术标准是实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重要保障,需要制定一系列技术标准,规范农机和农艺的生产和使用,这些技术标准应该包括农机的设计、制造、试验、检验等方面的标准,以及农艺的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标准。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可以保证农机和农艺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促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推动技术标准的融合,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先进技术,制定技术标准,为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3、开展农机农艺知识和技术培训

促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开展农机农艺知识和技术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农机和农艺的结合,需要农民们掌握一定的机械操作技巧,只有通过实际的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农机农艺结合的要领。因此,培训中应该包含足够的实践操作时间,让农民们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实际效果。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机和农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培训内容应该随时更新,跟上科技的发展步伐,确保培训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可以邀请农机和农艺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农民们讲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和发展趋势,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路。针对不同的农民群体,可以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例如,对于年龄较大、传统农艺经验丰富的农民,可以采取现场讲解、实地操作的方式,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农机农艺结合的技术,对于年轻、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可以采取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让他们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全面掌握农机农艺结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4、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满足农艺新需求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艺的需求日新月异,传统的農机设备已经难以满足这些新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推广农机新机具,这些机具通常配备先进的技术与智能系统,能够高效、精确地完成农艺任务。例如,高精度播种机可以准确控制播种深度和间距,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智能喷灌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实现精准灌溉,节约水资源。新技术的运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机的性能和效率,促进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发展。例如,无人机植保技术利用无人机进行高效、均匀地农药喷洒,提高了防治效果和作业效率,农业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为农民提供精确的决策支持,使农机作业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在满足农艺新需求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注重农机与农艺的协同创新,农机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强与农艺专家的合作,共同研发符合农艺要求的农机装备和技术,加强农机推广人员与农民的培训与交流,确保新机具、新技术能够真正落地并发挥效益。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是促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关键措施,通过引进先进机具和技术,满足农艺的新需求,将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5、抓好试验、示范区建设以及农机农艺组织建设

试验区和示范区建设是促进农机农艺结合的重要手段,通过选取合适的试验田和示范区,可以对农机农艺结合进行实地测试和验证。在试验田中,可以试验新的农机设备和农艺技术,观察和记录其实际效果,为后续推广工作提供依据,示范区建设则可以向农民们展示农机农艺结合的优势和成果,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信心,引导他们积极采用新技术。建立健全的农机农艺组织,可以汇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共同推动农机农艺结合事业的发展,这些组织可以组织农民参加培训班,提高他们的农机农艺技术水平,可以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进步,还可以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为农机农艺结合提供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的深度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体现了科技与生产力的完美结合。通过深度融合,我们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实现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农业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以科学的精神和创新的勇气,推动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谱写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122303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水泉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农艺现代农业作物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