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基层兽医做好猪传染病诊疗工作的实际应用

2024-04-08 12:46李东邱楠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7期
关键词:传染病兽医养殖户

李东 邱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猪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出现了疫病流行,给生猪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如何做好生猪传染病的诊疗工作是基层兽医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作为兽医人员,在进行诊疗工作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和诊断方法,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治疗猪传染病的药物和方法。在基层兽医诊疗过程中,应该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确保生猪养殖中能够减少疫病流行,保证生猪健康。本文主要针对基层兽医在开展猪传染病诊疗工作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新形势下基层兽医做好预防猪疫的意义

基层兽医在猪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有效保障猪肉产品安全

近几年,我国猪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这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降低猪传染病发生率,保障猪肉产品安全,基层兽医应从源头抓起,确保生猪健康生长。只有保障了生猪健康成长,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猪传染病发生率。

2、能够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基层兽医作为防治动物疾病的一线工作者,需要对每一例疫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进而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在目前猪传染病中,有些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若不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和控制,将会严重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因此,基层兽医在猪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的努力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和整个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基层兽医的培训和发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养殖户。

3、能够有效预防重大疫病发生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猪传染病防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猪病的预防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艰巨。一方面,全球化的贸易和流通使得猪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速度加快,疫病的防控难度增加;另一方面,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对猪传染病的防控要求更加严格。因此,为了有效降低猪传染病的发生概率和死亡率,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基层兽医作为防控猪传染病的重要力量之一,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二、猪传染病诊疗工作中的问题

1、养殖人员缺乏防疫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猪肉需求量持续增加。在此情况下,生猪养殖规模也逐渐扩大。与此同时,由于猪传染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导致生猪养殖效益低下。在此背景下,养殖场管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猪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提升养殖场整体管理水平。但是实际情况中,由于养殖人员缺乏防疫意识,导致猪传染病诊疗工作效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实际养殖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消毒制度。由于养殖户对消毒工作不重视,导致生猪养殖环境存在大量细菌病毒,影响生猪健康生长。另外,消毒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定时、定期开展。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养殖户往往只重视生猪出栏时的消毒工作,而忽略了生猪日常生活环境的消毒工作。{2}生猪养殖过程中没有定期监测猪群健康状况。在猪传染病发生时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一旦疾病严重影响到生猪生长质量或者生猪死亡率较高时,养殖户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为了降低养殖户的损失程度以及恐慌心理带来的影响,养殖户往往会选择隐瞒病情、不及时上报或者将猪屠宰后进行销售等方式处理病情。{3}养殖户不重视免疫接种工作。由于缺乏防疫意识,会导致猪传染病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高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此情况下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支出就会选择购买疫苗注射给猪接种疫苗。然而在疫苗注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另外养殖人员为了保障自己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减少防疫工作的开展时间也会影响到猪传染病诊疗效果。

2、动物防疫机构不完善

基层兽医在猪传染病诊疗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基层兽医在猪传染病中的诊疗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通常有一部分动物防疫机构不完善,存在部分地区动物防疫机构设置不合理情况,部分地区虽然设置了动物防疫站,但是对于兽医的工作范围并不明确。因此,基层兽医在开展猪传染病诊疗工作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动物防疫机构不完善,导致缺乏专业兽医人才。一些基层兽医并没有经过系统学习与培训,因此其自身的专业水平较低。同时,由于没有相关专业人才,导致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其次是动物防疫机构缺乏职能作用。对于生猪养殖来说,需要设置相应的防疫机构。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没有设置相应的动物防疫站,因此一旦发生疫病时就需要上报动物防疫机构。如果动物防疫机构不够完善,那么在发生疫病时无法及时做出反应,进而导致疫病传播速度加快。

3、兽医缺乏专业知识

在猪传染病治疗过程中,兽医需要具备专业的兽医知识,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诊疗。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兽医知识,导致诊疗效果不佳。部分基层兽医在实践过程中,不能结合生猪病情做好诊疗工作。比如:在诊断猪传染病过程中,对病情做出错误判断,导致治疗措施不当,最终导致猪传染病病情加重。

三、基层兽医做好猪传染病的诊疗工作路径

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养猪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国养猪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猪的养殖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这就为猪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猪传染病是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传染性强、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对养猪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猪传染病的诊疗工作。

1、增强猪的免疫力

猪传染病的发生与猪的免疫系统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加强猪免疫系统的增强是预防猪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强猪的免疫系统:

①做好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增强猪免疫力的重要措施,在进行疫苗接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猪疫病发生前1个月左右时就要开始进行疫苗接种工作,一般建议在每年的6-10月份进行,对于母猪和种公猪都需要接种疫苗。其次,疫苗接种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对有流行性感冒症状的猪可以采用猪瘟灭活疫苗进行接种;对有呼吸道症状的猪可以采用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进行接种;对于有神经症状的猪可以采用猪瘟活疫苗进行接种。

②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提高猪免疫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饲养过程中,需要为猪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保证饲料能够为生猪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此外,还要对生猪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提高生猪体质。如果生猪在生长过程中出现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等情况时,就会造成生猪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引起疫病的发生。

③合理使用药物

药物是增强猪免疫力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在日常养殖中需要合理使用药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对于发病初期以及症状不明显时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其次,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症用药;最后,如果发现患有严重疾病时应寻求专业的人员进行治疗。

2、加大预防力度

要想从根本上防止猪传染病的发生,基层兽医必须要加大对猪传染病的预防力度。首先,应该加强对猪饲养的管理,不能因为猪场效益好,就不对猪舍进行管理,要及时对猪舍进行打扫和消毒。其次,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以及猪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制度,并在平时进行严格执行。最后,在发现猪传染病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和处理。可以采用抗病毒药物、抗菌素等进行治疗;如果出现了疫病,应该采取紧急防疫措施。

我国目前的主要猪传染病有:猪瘟、猪肺疫、口蹄疫、猪丹毒、猪流感等。对于这些疾病应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其次要及时给猪注射疫苗;然后要注意在猪群中进行药物预防。同时还要对猪场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对一些生猪经常接触到的器具和场地进行定期消毒。最后,对养猪场中的猪群进行监测,一旦发现疫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通过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猪传染病的发生几率。

3、做好消毒工作

在猪传染病的诊疗过程中,消毒是重要的一环。基层兽医在进行诊疗工作时,要做好消毒工作,尽量避免由于消毒工作不到位而导致病菌蔓延到其他猪的身上。具体来说,在进行消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合理选择消毒剂。基层兽医在进行消毒时,可以使用碘酊、高锰酸钾溶液等。在使用这些消毒剂进行消毒时,要严格按照规定来使用,避免消毒剂浓度过大而产生不良反应;其次,要合理选择消毒方法。基层兽医在对猪进行消毒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最后,要注意消毒后的处理工作。基层兽医在对猪进行消毒后,需要对猪身上的药渍、粪便等进行清理,确保动物身体干净、无细菌。此外,基层兽医还要对动物尸体和排泄物进行合理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猪进行消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能对病死的猪进行处理。在病死的猪身上往往会携带着病菌和病毒等病原体,如果将这些病菌和病原体带入到猪场中则会导致整个猪场被传染;其次,不能将病死的猪随意丢弃。对病死的猪进行随意丢弃不仅会污染环境、污染水源等,还会对人们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胁;最后,不能将病死的猪作为饲料给猪群食用。将病死的猪作为饲料食用不仅会危害猪群健康、传播疫病,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4、强化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猪传染病的有效手段,而基层兽医则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为猪群进行疫苗接种。对于国家规定的猪瘟、口蹄疫等疫苗,基层兽医可以利用多种方式为猪群接种,如组织免疫、注射免疫和口服免疫等。基层兽医还可以将一些传统疫苗如乙脑疫苗、猪瘟疫苗等与疫苗接种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对于国家规定的猪瘟等疫苗,基层兽医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如在猪瘟疫苗中添加抗病毒药物等,以实现更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免疫接种时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操作。在进行猪瘟免疫时,需要严格控制好免疫剂量和时间,不能超量也不能过少。同时,还要做好猪传染病的消毒工作,尤其是要对猪场和猪圈进行彻底消毒。如果养猪场和猪圈没有进行彻底消毒,就容易使猪感染传染病病毒,从而引发传染病的发生。因此,在开展猪瘟等疫苗免疫接种时一定要注意做好消毒工作,以保证猪不感染传染病。在进行口蹄疫等疫苗接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进行疫苗接种之前,要先将猪隔离饲养一段时间;{2}在进行猪口蹄疫等疫苗接种时,要对猪进行消毒;{3}要确定好猪的年龄和性别等情况;{4}要做好猪的检疫工作;{5}在注射疫苗之前还要对猪进行一次体检。

5、加强疫病监测

为了防止猪传染病的发生,需要对疫病进行及时监测。对疫病进行监测,能够及时发现猪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能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疫病监测:首先,对猪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兽医需要对当地的猪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不同地区猪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规律,通过分析能够发现猪传染病的分布范围和扩散趋势。其次,对猪传染病发生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通过评估,能够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当地的經济结构特征,从而制定相应措施。最后,通过监测可以发现疾病暴发地点和时间。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兽医需要对当地发生疾病的地点进行监测,了解疾病暴发地点和时间等信息。在具体工作中,基层兽医需要注意观察疫病发生区域内的人员流动情况、动物流动情况和生产生活情况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及时发现疫病扩散的原因和范围,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疫病。

6、强化基层兽医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基层兽医在生猪养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养殖户的守护者,是生猪健康的保障。因此,基层兽医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确保生猪养殖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加强基层兽医技术的培训和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首先,我们应该建立健全基层兽医技术培训体系。通过组织定期的培训课程,邀请经验丰富的兽医专家进行授课,让基层兽医们有机会学习到最新的兽医知识和技术。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操作,提供实习机会,让兽医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诊疗能力。其次,可以通过专家讲座的方式对基层兽医人员进行培训。专家讲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知识传播方式,它能够快速地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传授给基层兽医人员。通过这种方式,基层兽医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到生猪疾病诊疗技术的最新进展,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诊疗能力。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基层兽医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兽医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基层兽医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行业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提供兽医继续教育课程,让基层兽医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最后,我们要注重基层兽医的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奖励政策,鼓励基层兽医积极参与技术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要关注基层兽医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基层养殖户服务。基层兽医技术水平的高低是保证生猪养殖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加强基层兽医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养殖户,推动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猪是我国居民主要的肉食来源,同时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养猪产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猪肉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生猪养殖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作者单位:252201山东省东阿县行政审批服务局;252200 山东省东阿县农业农村局)

猜你喜欢
传染病兽医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我是兽医志愿者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兽医改行搞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