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中医辨识分型※

2024-04-10 07:30杨蕾呼永华魏清琳张志明朱鹏胡明芝余小丽薛改梅陈昊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5期
关键词:舌质气滞素问

杨蕾,呼永华,,,魏清琳,张志明,朱鹏,胡明芝,余小丽,薛改梅,陈昊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兰州 730030;3.兰州大学,甘肃兰州 730000;4.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甘肃兰州 730050;5.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兰州 730050)

肥胖是指因饮食、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机体总脂肪含量增多和/或体脂率分布异常,使体质量超过一定范围的疾病,诊断标准为体质量指数(BMI)≥28.0 kg/m2[1-2]。肥胖往往引起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也是多种疾病发生的基础。中医学将肥胖称为“肥人”,多从“痰湿”“气虚”“血瘀”等范畴论治。

1 古代肥胖中医辨识分型的历史记载

肥胖最早记载于先秦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中的“有病口甘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其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与《素问·通评虚实论》中的“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均表达食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或味道浓厚的食物易引起肥胖。《素问·宣明五气论》中的“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与《素问·异法方宜论》中的“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等记载表明肥胖的发生与多食肉类或糖类食物、遗传、劳作运动太少、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人过了50岁后,有发生肥胖的趋向[3-5]。《灵枢·卫气失常》将肥胖之人分为3类,为“肉者”“膏者”“脂者”[6]。《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确立金、木、水、火、土5种形态,认为最易肥胖者为面圆、大头、美肩背、大腹、多肉的土形之人,以及大头、广胸、小肩、大手足、大腹的水形之人,提示肥胖与先天体质关系密切,且体胖、脸圆、肚大等为典型特征[7]。《灵枢·逆顺肥瘦》则将人分为常人、壮士、肥人、瘦人、婴儿5种体型,并认为“肥人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指出饮食与饮酒的不节制可致肥胖。《灵枢·逆顺肥瘦》还指出“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提示瘀血与肥胖之间具有密切联系[8]。《灵枢·本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皮缓,腹里大者,大肠大而长……肉腘坚大者胃厚。”五脏六腑功能失衡会引发肥胖。其中,大肠等消化器官变长或变宽,可导致食物吸收失调,引发肥胖[8]。

汉代,《礼记》曰:“肤革充盈,人之肥也。”《说文解字》曰:“肥,多肉也。”以上指出,皮肤丰盈多肉之人不一定为肥胖之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指出“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说明肥胖病因为尊荣,即多食而少动。

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指出“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表明肥胖之人可因气虚致气血不畅,外感寒湿邪气,内感寒湿困脾,或致脾肾阳虚而寒湿内停[9]。北宋末年至金朝初期,河间派创始人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指出肥胖之人多血实气虚,且可伴气滞血瘀。

金·李东垣《脾胃论》指出肥胖与脾胃功能关系密切,若脾胃功能好,人则“能食而肥”;若脾胃功能差,人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虚者胖却无力,表现为脾虚易入邪气[10]。元·朱丹溪则在《丹溪治法心要》中首次提出肥胖之人多痰湿的论点[9]。

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中指出,肥胖之人多气虚、多痰湿,常气道不顺,致非风之证。万全在《养生四要》中曰:“四方之土产不同,人之所嗜,各随其土之所产也。”“西方金玉之域,其民食鲜美而嗜脂肥。”以上认为不同地域饮食习惯与肥胖有关,但不应当一概而论,而应从辩证的角度看待肥胖。

清·薛雪在《医经原旨》中曰:“陵居,高处也。金气肃杀,故水土刚强。”“水土刚强,饮食肥厚,肌肉充实,肤腠闭密。”该书中提及的人群与《黄帝内经》所提及的多气的“膏者”相似。章楠在《医门棒喝·人身阴阳体用论》中提及肥胖中的阴盛阳虚体质:“体丰色白,皮嫩肌松,脉大而软,食啖虽多,每生痰涎。”说明阴盛阳虚体质者,饮食量大,有进而变生痰涎的可能。此与《黄帝内经》中提及的“脂者,其血清,气滑少”,即气虚血衰少相似。李学川在《针灸逢源》中曰:“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故能耐寒,而多气皮缓,故能纵腹垂腴也。”气为阳,多气,故质热而耐寒。陈士铎在《石室秘录·肥治法》中曰:“肥人多痰,乃气虚也……则治痰焉可仅治痰哉,必须补其气,而后带消其痰为得耳。”肥胖之人多为痰湿和气虚体质,故肥胖需治痰而补命火,可使气足痰消[9]。

2 近代肥胖中医辨识分型

有关肥胖的历史记载,为近代医家深入研究肥胖的中医辨证治疗奠定了基础。近代医家们将肥胖从体质和证型方面进行辨识分类,分类论治。

2.1 中医辨体分型 2009年,张新普[11]总结傅杰英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经验,将肥胖体质分为痰湿、气虚、阳虚和瘀血4类。痰湿体质:属于本虚标实的体质,虚在元阳之气,实在痰、饮、湿甚或瘀血;气虚体质:主要为肺、脾、肾虚,营养过剩引起气虚而肥胖,属于元气不足的虚证;阳虚体质:脉沉细,食欲佳者易发胖;瘀血体质:气郁而血迟行缓不畅,故需疏肝活血[12]。王琦等人通过大样本数据调查分析,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特禀质、血瘀质,并认为体质类型是某些疾病形成的背景或基础[12-13];还通过大样本探索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肥胖者的体质以平和质、痰湿质和气虚质为主,并认为肥胖与痰湿体质关系较为密切[12,14-15]。其中,对体质的论述如下。平和质: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痰湿质:主要特征为黏滞重浊,症见体形肥胖、腹肥满松软、身重不爽、汗出黏腻、痰多、舌苔厚腻等;气虚质:元气不足,症见语声低怯、气短懒言、易疲乏、出汗、精神不振。笔者基于文献从体质角度探索肥胖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具体见表1。

表1 基于文献分析肥胖的中医体质学分型

2.2 中医辨证分型 1997年全国第5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将单纯性肥胖的中医证型分为脾虚湿阻、胃热湿阻、肝郁气滞、脾肾两虚(肾脾阳虚)、阴虚内热5种证型[23]。脾虚湿阻证:肥胖,水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脉沉细,舌苔薄腻,舌质淡红。胃热湿阻证:肥胖,头胀,眩晕,消谷善饥,肢重,困楚怠惰,口渴,喜饮,脉滑数,舌苔腻微黄,舌质红。肝郁气滞证:肥胖,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闭经,失眠多梦,脉细弦,苔白或薄腻,舌质暗红。脾肾两虚证(肾脾阳虚证):肥胖,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阳痿,阴寒,脉沉细无力,苔白,舌质淡红。阴虚内热证:肥胖,头昏眼花,头胀头痛,腰痛酸软,五心烦热,低热,苔薄,舌尖红,脉细数微弦[23]。除肥胖外,符合证型中临床表现的2~3项以上,结合舌、脉象,可明确诊断。

2021年第5版《中医内科学》将肥胖分为胃热火郁、痰湿内盛、气郁血瘀、脾虚不运、脾肾阳虚5种证型[24]。胃热火郁证:肥胖多食,消谷善饥,可有大便不爽,甚或干结,尿黄,或有口干口苦,喜饮水,舌质红,苔黄,脉数。痰湿内盛证:形体肥胖,身体沉重,肢体困倦,脘痞胸满,可伴头晕,口干而不欲饮,大便黏滞不爽,嗜食肥甘醇酒,喜卧懒动,舌质淡胖或大,苔白腻或白滑,脉滑。气郁血瘀证:肥胖懒动,喜太息,胸闷胁满,面晦唇暗,肢端色泽不鲜,甚或青紫,可伴便干,失眠,男子性欲下降甚至阳痿,女性月经不调、量少甚或闭经,经色黯或有血块,舌质黯或有瘀斑瘀点,舌苔薄,脉弦或涩。脾虚不运证:肥胖臃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脘腹痞闷,或有四肢轻度水肿,晨轻暮重,劳则尤甚,饮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饮暴食史,小便不利,大便溏或便秘,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细。脾肾阳虚证:肥胖,易于疲劳,四肢不温,甚或四肢厥冷,喜食热饮,小便清长,舌淡胖,舌苔薄白,脉沉细[24]。2022年《肥胖症中医诊疗方案专家共识》将单纯性肥胖分为脾虚湿阻、胃肠实热、肝郁气滞、脾肾阳虚4种证型[25],分别对应1997年《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中的脾虚湿阻、胃热湿阻、肝郁气滞、脾肾两虚[23]。

3 讨论

从文中可知,肥胖与体质存在相关性,且以平和质、痰湿质和气虚质为主。肥胖的中医辨体分型以气虚、痰湿、痰湿夹瘀证为主[18],单一因素以脾、肝、肾、虚、痰、湿、瘀等为主[24,26-27]。这些均符合“肥人多痰湿”“脾为生痰之源”等观点。肥胖早期以脾虚为主,久病伤及脾肾,致脾肾两虚,或肝失疏泄,心肺失调,可兼夹痰湿、气滞、瘀血等多种情况,致病情复杂难治。治疗肥胖时注意调理患者饮食、作息、运动、情绪等,结合肥胖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内在联系,实行个体化辨证施治,以补虚泻实为治疗原则,注重调理脾胃及治疗气、痰、瘀[21]。

猜你喜欢
舌质气滞素问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从五禽戏论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