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工艺的传统流程技术溯源和文化传承研究

2024-04-11 09:09薛迎春朱豪杰李昱晗吴飞
佛山陶瓷 2024年1期
关键词:紫砂陶陶器宜兴

薛迎春,朱豪杰,李昱晗,吴飞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南通236019)

1 前言

紫砂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千年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由于传统手工制作方式的局限性,紫砂陶制作难度较大,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现代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开始尝试将紫砂陶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以提高生产效率、拓宽市场应用范围、创新陶艺设计等方面。但是紫砂陶工艺的传统流程技术才是计算机技术加持的基础,其文化传承因此具有广泛的意义。

陈治凌[1]认为平面构造并不但是造型的一种代名词,在产品设计的诸多方面也都起着关键作用, 同时其特性也明显反映在了紫砂陶艺上。正是通过这些点、线、面的灵活结合, 让紫砂陶艺的在设计器表和造型上都呈现出了较大的美学内涵。谈文俊[2]认为传承与创新是紫砂陶艺发展的永恒主题,在两者的起伏中,紫砂器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紫砂壶是紫砂陶艺的核心,整个紫砂艺术文化可以说是围绕着紫砂壶而展开的,从古至今,紫砂壶流传下来众多经典造型,这些造型在传承中衍化,在衍化中创新。在宜兴紫砂工艺的渊源追溯中,吴玢[3]通过研究发现,而“物勒工名”的制度又反映出宜兴紫砂工匠摆脱了以往卑微的身份,开始承担起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明清之际工匠团体的形成还导致了明清社会的转型变迁,改变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道器观,由上层精英文化转向下层大众文化,引发了实学思潮的兴起和设计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大批市镇手工业中心的出现。宜兴紫砂陶艺工匠团体在这场社会转型中,完成了从工匠到工艺美术师的华丽转身。李健[4]认为紫砂陶艺开始进入一个由多重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促成的转型期。对于紫砂陶艺现代转型的认识, 首先需要立足于相对宏观的历史语境,理解其作为手工技术、造型艺术和文化遗产的社会文化属性。李健[1]以宜兴紫砂为主要对象,对紫砂陶艺的滥觞期及其创始时间进行必要的考察。他揭示了紫砂陶艺的发展轨迹, 更在于促进我们理解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变迁因素, 为紫砂陶艺的讨论提供更为宏阔的历史与现实依据。

2 宜兴紫砂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1 宜兴紫砂陶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紫砂陶艺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江苏宜兴的紫砂陶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种,现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之珠”,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瑰宝。宜兴紫砂陶器的种类繁多,包括茶具、酒具、花器、文具等,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江苏宜兴紫砂陶是中国传统的制陶工艺之一,源于唐代,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

紫砂陶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一个分支,源于中国古代的陶瓷文化。据考古学证明,陶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新石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7000 年左右,而最早的陶器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 年左右。在古代,陶器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物,用于储存食物、盛水、酿酒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陶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风格也不断发展和改进。而紫砂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大约在公元7-10 世纪左右。当时,紫砂陶主要用于制作茶具和酒具,因其独特的质地和艺术风格而备受推崇。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陶的制作工艺日趋完善,艺术价值也日益凸显,成为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时期,宜兴紫砂陶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一种贵族陶器,主要用于制作茶具和文房四宝等器物。清代时期,紫砂陶制作进一步发展,成为了普通百姓家庭中的常见器皿,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20 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逐渐被机器生产替代,宜兴紫砂陶也受到了影响。但是,在传统文化和陶艺家的努力下,宜兴紫砂陶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并且不断创新和发展。20 世纪50 年代,宜兴紫砂陶开始走向现代化,应用机械化生产和工业化生产方法,生产规模逐渐扩大。70 年代末期,宜兴紫砂陶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开发,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80 年代以来,宜兴紫砂陶逐渐走向国际市场,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被誉为“中国陶瓷之乡”。

2.2 宜兴紫砂陶的发展现状

目前,宜兴紫砂陶已经成为了宜兴市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产业,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收藏家前来参观和采购。同时,宜兴紫砂陶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商业背景方面,紫砂陶的商业发展主要围绕着紫砂壶等紫砂制品展开。在明清时期,紫砂壶逐渐成为士人、文人雅士、贵族和富商巨贾喜爱的茶具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陶的商业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成为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历年来的商业发展趋势方面,紫砂陶的商业价值和市场需求逐渐增加,成为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壮大的产业。目前,紫砂陶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紫砂原料的开采、紫砂制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收藏等环节。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紫砂陶的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也在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收藏家的青睐。此外,紫砂陶的市场也开始向国际化方向拓展,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可以预见,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市场的逐步开放,紫砂陶的商业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3.宜兴紫砂陶工艺技术溯源

宜兴紫砂陶是指用当地特殊的紫泥制成的陶器,其特点是色泽淡雅,质地细腻,透气性好,保温性强,且不含有害物质,被誉为“陶瓷之冠”。能如此完美的紫砂陶还要归功于它严谨、繁杂的工艺。

3.1 原料挑选

制作紫砂陶器时,挑选原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关系到制品的成型效果和质量,还会直接影响到制品的艺术价值。一般而言,挑选紫砂陶器的原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矿物成分:紫砂原矿主要由高岭土、伊利石等矿物组成,其中含有铁、钛等金属元素。在挑选原料时,需要注意矿物成分的含量和比例,以确保制品的色泽和质量。

2.颜色和纹理:紫砂原矿的颜色和纹理是制作紫砂陶器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颜色越深,纹理越美丽的原料更容易制作出高质量的紫砂陶器。

3.杂质含量:挑选原料时需要注意杂质的含量,杂质含量过高会影响紫砂原料的成型效果和质量,甚至会导致制品开裂。

4.坚硬程度:挑选原料时需要考虑原料的坚硬程度,过硬的原料难以成型,过软的原料则容易变形,需要保持适当的硬度。

3.2 混合原料

混合原理工序主要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好的原料加水调泥,调制成适合制作的泥料。制作泥料时,需要掌握泥的湿度和黏度,否则会影响到陶器的塑性和成型。将制作好的泥料放入水中浸泡,让泥料充分吸水后,过筛去除杂质,然后搅拌制成泥坯。这些步骤的目的是为了去除杂质、改善泥料性能、降低开裂率、提高成型效率和制品质量。

3.3 泥料塑形

将调制好的泥料进行塑形,通常需要使用轮盘或手工捏制,还可根据设计要求和制品需求,将泥坯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割成不同的零件,然后逐步塑造成制品的形状,最后进行表面雕刻和修整。在这一过程中,紫砂壶的成型方法还是有所不同,主要分为手工成型、注浆成型、旋坯成型和印坯成型:

3.4 烘干

制品完成后,需将其放置于通风干燥处晾干,以去除多余的水分。晾干后,还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雕刻和装饰,如刻画图案、加上把手、盖子等。

3.5 雕刻和装饰

宜兴紫砂陶器的装饰方法主要采用陶刻技法,使用毛笔和刻刀等工具。陶刻技法可分为刻底子和空刻,其中刻底子是在干燥的坯体上,按照墨稿或书画稿进行雕刻。宜兴紫砂茶壶采用单刀行刻,刀法有双人正刀法、单人侧刀法、涩刀、迟刀、留刀、轻刀、切刀、舞刀等。书画家在壶上的创作,注重简约、清逸的文人意味,表现出深厚的书画功底和文学素养。陶刻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形式和手法的技巧,更注重作者的文学素养、书画功能以及整体人格气质的表现。但陶器的雕刻和装饰需要着重考虑比例和图案的协调,这会直接影响成品的美观。由此可见,宜兴紫砂陶器除了其本身的制作之外,对其进行装饰的部分也尤为重要。

3.6 焙烧

将晾干后的制品放入窑中进行烧制,温度通常在1000℃左右,经过多次高温烧制,使制品的质地更加致密和坚硬,也使制品的色泽更加鲜艳和自然。

3.7 打磨上釉

烧制完成后,先用磨具对制品进行打磨和抛光,使制品表面更加光滑细腻。再在陶器表面上涂上釉料,使其更加光滑、美观。

3.8 二次焙烧

将上釉后的陶器再次放入窑中进行二次焙烧,温度通常在1200℃左右。在两次焙烧的过程中,窑的温度和通风要控制得当,否则会直接影响到陶器的质量。

4 紫砂陶工艺的文化艺术传承

4.1 紫砂陶工艺技术的传承

传统的紫砂陶工艺多由人工设计和打磨,手工工艺虽然不如计算机技术的精细化,生产时间也比较长,但是其发展的历程就是传统技术不断推进的过程,是工艺发展的基础。缺少对于紫砂陶工艺的技术和基础,就是对这项工艺的轻视,其发展也会碰到天花板。虽然手工制作的材料成本和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其制作过程充满了经验和智慧的依托。

4.2 内在价值的传承

紫砂陶工艺具有一种内在价值。工匠和古老的作坊说明这项工艺的前世今生,蕴含着紫砂陶从业者对于生活的寄托和对理想的渴望。紫砂陶的发展,就是贯穿着从业者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隐藏着辛勤劳作和对劳动对象的特别构思,其造型,用途,细节无不透露着紫砂陶工艺从业者的一种内在追求。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紫砂陶工艺蕴含着有形和无形的鲜明特征。有形的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紫砂陶产品得以展现,无形的就是制造工艺的日趋成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多的倾向于紫砂陶工艺的传承。

4.4 数字化时代的拓展升级

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对紫砂陶进行设计与制作,可以大大提高制作效率和精度,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创意,促进紫砂陶的发展。虽然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紫砂陶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与升级,且工艺过程变得比传统工艺简单许多,但是制作过程也存在许多注意事项与细节,例如对新材料的掌握和了解,加工参数的控制等,在进行CAD 设计前,需要了解紫砂陶的材料特性和加工工艺,以便更好地进行设计和制作。比如需要了解紫砂陶的烧制温度、烧制时间、材料的收缩率等。

总之,传统紫砂陶手工制作注重人工技艺和传统工艺的传承,成本相对较低,虽然难以达到同等级别的精度和效率,但是却具备了产品的灵魂和诉求。在未来,紫砂陶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紫砂陶的制作生产相比传统手工有较大优势,能够使其成为未来发展生产紫砂陶的趋势,更利于未来紫砂陶工艺的传承、发扬以及中华文化向国际的输出,这对于紫砂陶文化的传承具有了更多的科技价值。

猜你喜欢
紫砂陶陶器宜兴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